李兆麟将军简介生平经历,李兆麟的事迹故事 李兆麟将军生平事迹

发布时间:2018-06-04 来源:情感故事 点击: 当前位置:71668明星网 > 情感 > 情感故事 > 李兆麟将军简介生平经历,李兆麟的事迹故事 手机阅读

  (一)

  李兆麟,曾用名张寿篯,一九一○年十一月二日出生在辽 宁省辽阳县小荣官屯一个农民的家庭里。父亲李文彬早年在外 读书,后来也一直在外谋生。一九一六年春,刚满六岁的李兆 麟被他的祖父送进学堂; 一九二二年于小荣官屯高小毕业后, 又到大荣官屯上了二年私塾。他孜孜不倦地读了很多经史古 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禹王领导人民疏通江河、兴修沟渠、发 展农业,在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不入的故事,对他影响颇 深。他当时精心绘制了一幅大禹治水事迹图,赞扬禹王的功 绩,憧憬着自己未来也要为老百姓干一番大事业。

  一九二五年父亲去世,家境窘困,李兆麟不得不辍学务 农。这期间,他曾主动替一位被霸占土地的妇女打官司,为她 写呈子告到法院,结果官司打赢了。从此李兆麟对于法律有了 兴趣,开始攻读他父亲读过的法律书籍,期望将来能通过法 律,解决社会的弊端。他在书箱门上刻了“运思出奇,横扫千 军”八个大字,表达自己未来的远大抱负①。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对中国 东北的武装侵略。在国民党蒋介石“绝对不抵抗”的政策下, 祖国东北的大好河山,沦为日本统治下的殖民地。

  年轻的李兆麟,目睹祖国东北的一百三十万平方公里的土 地被践踏,三千万骨肉同胞被蹂躏,愤怒的火焰在胸中燃烧。 他暗暗地发誓: 绝不当亡国奴,要抗日救国。恰好这时,同乡 的爱国青年张一吼已在北平参加了抗日救国会,寄信给李兆 麟,让他迅速到北平参加抗日活动。李兆麟当即把要去北平的 打算讲述给母亲。已经失去了丈夫的母亲舍不得让唯一的儿子 离开自己。李兆麟理解母亲的心情,就耐心地给她讲“国家兴 亡,匹夫有责”的道理,表明自己是一个青年人,怎能眼看敌 人宰割我们的国土不挺身而出呢? 李兆麟的母亲杨长秋是一位 深明大义的妇女。她听了儿子一番述说之后,终于同意了儿子的 要求,并和儿子一起说服了年迈的公公。李兆麟把刚收获到家 的一车大豆卖掉作路费,于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八日离开家乡, 奔赴北平。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在北平的东北籍同乡立即于奉 天会馆召开会议,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在救国会的常 委和执委中,有我党的地下党员。他们通过救国会在东北青年 中进行工作,号召爱国青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①。

  李兆麟到北平后,化名李烈生,经张一吼介绍,认识了在 抗日救国会担任常委的地下党员冯基平(化名冯乃革)和执委夏 尚志。李兆麟见到他们象找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高兴,便热 情地介绍东北辽阳一带自发的反日武装的情况,并建议党组织 派人去加以领导。冯基平和夏尚志见李兆麟救国心切,态度诚 恳真挚,对党的认识也比较清楚,就吸收他加入了东北民众抗 日救国会。从此,这位热心寻求真理,立志抗日救国的青年,走 上了革命道路,开始新的战斗生活。

  在北平期间,李兆麟在地下党的领导和帮助下进步很快。 他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完成组织上分配的任务,便缴纳一笔学 费进入了华北大学,以一个大学生的合法身份为掩护,曾到过 门头沟煤矿和西郊农村,在工人和农民中进行抗日救国的宣 传。

  一九三一年底,在北平团市委工作的胡乔木根据党组织的 部署,派共青团员林郁青同李兆麟、张一吼一起回东北组织辽 阳一带的义勇军。对此,李兆麟十分高兴。他找党组织派人回 东北领导群众进行抗日武装斗争的心愿终于实现了①。

  一九三二年刚过完春节,北平市委决定冯基平作为东北民 众抗日救国会的代表,同李兆麟、杨寿天一道来到辽阳。不 久,孙志远、夏尚志、林郁青等也到了辽阳。在冯基平领导 下,经过讨论研究,决定由李兆麟利用同乡和同学的关系公开 出面进行活动。李兆麟骑着家里的一匹白马,冒着风险,奔驰 在辽阳一带自发的反日山林队和义勇军之间。经过李兆麟的奔 走和工作,以苏景阳的骑兵为基础,把在辽阳地区活动的“长 江” 、“燕子”等山林队和一部分自发的抗日队伍都联合起 来,共有一千多人,于同年旧历二月成立了东北抗日义勇军第 二十四路军,苏景阳任司令。李兆麟把冯基平带去的东北民众 抗日救国会的委任状发给了苏景阳。

  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二十四路军成立以后,活跃在辽阳一 带。在攻打铧子沟矿井的战斗中,活捉了日本矿长久留岛; 在 辽西地区,义勇军以优势兵力包围了投降日军的洪盛团,消灭 了这支三百多人的土匪队①。后来,这支抗日队伍在日寇疯狂 进攻下失败了,但是它在辽阳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兆麟 等在组织义勇军的同时,还在小堡、小荣官屯一带建立起农民 抗日救国会。李兆麟的家就是当时进行革命活动的联络点,前 后有十几名地下党的领导同志曾在他家里居住过。李兆麟不 仅自己献身革命,而且把他的母亲、妹妹和堂兄弟等亲属都动 员起来参加抗日救国的宣传活动。他把家里的八十元钱拿出来 作为活动经费,并派人到奉天城里买回来两台油印机。夜深人 静时,他和几个同志围坐在小油灯下,刻蜡板、印传单,然后 组织农民和儿童中的积极分子,秘密到双龙寺、三块石、十里 河和铧子沟等地散发和张贴。敌人虽然到处追查,但却什么线 索也没有找到。

  经过这一段实际斗争的锻炼,李兆麟的觉悟更加提高了。 一九三二年五月,他加入了共青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 员。此后,奉天特委派李兆麟到本溪煤矿工作,化名孙正宗, 在工人群众中开展反日活动。他通过爱国青年杨坚白的介绍, 进入本溪煤矿当了矿工。接着奉天特委又派地下党员侯薪 (化 名侯维民) 和孙己泰 (化名王子明) 来到本溪。他们三人成立 了临时工作委员会,李兆麟被选为负责人。

  李兆麟和侯薪、孙己泰一边从事挖煤、推车、看水泵等劳动, 一边在工人群众中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启发工人觉悟,把进步 工人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很快地建立起秘密的抗日救国会, 会员迅速发展到三百余人。

  在本溪煤矿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李兆麟亲身体验了旧中 国矿工的悲惨处境,尝到了挖煤工人的辛酸。他受过日本监工 的气,挨过工头的打,吃过发了霉的窝窝头……。所有这些, 使他更加坚定了革命到底的决心。

  沉重的劳动,紧张的工作,使李兆麟染上了严重的肺病。 一九三三年二月,他被奉天特委调回奉天休养治病,组织上还 派人从乡下把他母亲接来照顾。李兆麟在奉天一面治病,一面 工作。病愈后被分配在奉天特委军委任干事兼青年士兵委员会 负责人。这时,他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兵运工作中去。他在治 病期间通过乡亲关系结识的崔军医,是伪靖安军中一位有正义 感和爱国心的人。他以找崔军医看病为名,经常出入于北大营 和东山嘴子的伪靖安军兵营。一些士兵和军官经过李兆麟的教 育和帮助,都表示愿意走抗日救国的道路。策动伪军起义的工 作,进展很顺利,起义的条件逐渐成熟。这时,奉天特委被破 坏,特委的领导人和许多共产党员被捕入狱。李兆麟的家被搜 查,母亲和妹妹也遭逮捕。敌人的镇压愈疯狂,李兆麟革命的 意志愈坚决。他在险恶的环境中一个人又坚持了四十多天的工 作。但由于和党的组织失去了联系,加上叛徒特务的监视,使 他无法在奉天继续活动,遂决定去哈尔滨寻找党的组织。

  (二)

  一九三三年八月初的一天,李兆麟来到了哈尔滨。第二天,他在道外天泰客栈同满洲省委秘书长冯仲云接上了关系。 李兆麟向冯仲云汇报了奉天特委被破坏的情况,在谈到许多被 捕的同志可能牺牲在狱中时,他的泪水夺眶而出。这两位初次 见面的战友为党的组织遭到破坏而难过,他俩互相勉励,表示 要为革命挑重担,弥补党的损失。后来,冯仲云在回忆这次会 见时说:“兆麟同志当时还是个青年,他的英俊和诚恳,在我 的脑海里立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①。此后,党分配李兆麟担 任了满洲省委军委的领导工作。

  中共满洲省委于一九三三年五月接到了中央 一月二十六日 《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 (简称“一·二六”指示 信)后,召开了扩大会议,作出了贯彻中央指示的决议。会后, 李兆麟(化名张玉华)受满洲省委的派遣,以省委巡视员的身 份,先后到北满的巴彦、海伦巡视工作,传达“一·二六”指 示信和省委决议,帮助当地组织和建立抗日游击队。

  同年九月,赵尚志、李启东等七名同志,从孙朝阳部拉出 来与珠河县委取得了联系,准备建立一支在党直接领导下的武 装队伍。中共满洲省委得知这个消息后,派李兆麟以省委巡视 员的身份赴珠河。

  李兆麟到珠河后,见到了赵尚志和李启东。他们一起经过 细致的讨论和研究,制定出建立游击队的原则和活动计划。一 九三三年十月十日,珠河反日游击队正式宣告成立,赵尚志任 队长。从此,珠河地区便出现了一支由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 装。这支武装很快地发展成珠河地区反日武装队伍中的核心力 量。

  当时在珠河地区除有党领导的这支游击队伍外,还有数十 支山林队和义勇军的队伍。这些队伍首领的出身、反日程度、 对群众态度各不相同,对珠河反日游击队所持的态度也不尽相 同。为了扩大反日统一战线,游击队与反日义勇军订立了反日 作战协定。一九三四年初,满洲省委为加强对珠河县委和游击 队的领导,派秘书长冯仲云到珠河县委工作,派军委负责人李 兆麟 (化名张寿篯) 到珠河游击队工作,任游击队副队长。

  李兆麟到珠河游击队后,根据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精神, 协助赵尚志召开了各义勇军和山林队的首领代表会议,建立了 反日联合军总指挥部①。游击队与义勇军初步联合之后,接连 打了几个胜仗,联合军的势力越来越大。这时珠河游击队的队 员发展到一百三十余人,再加上义勇军和山林队,联合军共有 近五百人的队伍。珠河游击队领导人为了打击敌人,以壮军 威,决定西进攻打宾州城。

  赵尚志与李兆麟于五月中旬率领联合军攻到宾州城下,被 围困在城内的守敌惊恐万状,一小时内给哈尔滨的日军连打七 次电话求援。敌人由哈尔滨派来四五架飞机、近千人的增援部 队。我军与日伪军展开英勇战斗,用木炮攻城,打死打伤敌人 七八十名,还击落敌机一架。“木炮打宾州,威震敌胆” ,被 传为抗日佳话②。

  根据客观形势发展,珠河反日游击队于一九三四年六月二 十九日召开了党团扩大会议,讨论和通过了在珠河反日游击队 的基础上,吸收山林队和义勇军,建立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 队的决定。第二天召集指战员大会,宣布了东北反日游击队哈 东支队正式编成。哈东支队设司令部,司令为赵尚志,李兆麟 为政委,参谋长为梁佐术。

  哈东支队司令部下辖三个总队。赵尚志率第一总队活动于 宾县三岔河一带,李兆麟率第二总队活动于珠河铁道南游击 区,韩光率第三总队活动于珠河铁道北。他们时分时合,痛击 敌人。为了打击敌人从秋季开始向我军“讨伐”的反动气焰, 扭转与我联合的山林队、义勇军由于“黄炮”、“九江”队叛 逃后而出现的动摇情绪,哈东支队在赵尚志、李兆麟的领导下, 决定攻打五常堡。

  五常堡是哈尔滨东南重镇,守敌约有五百多人。我军在赵 尚志、李兆麟率领下,集中了三百余人的兵力,于一九三四年 九月中旬的一个夜晚,经过一场激战,攻克了这座重要的城 镇。五常堡战斗,是哈东支队诞生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不仅 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扭转了义勇军中存在的动摇情绪,而 且振奋了军队的士气,扩大了党和哈东支队的政治影响。随着 哈东支队的发展和巩固,珠河游击区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扩 大。到一九三四年秋,游击区的范围比游击队建立的初期扩大 了三倍。从原来的珠河,发展扩大到延寿、宾县、五常、双城 五个县的十二个区。根据地内党领导的群众反日会组织和农民 武装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根据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八日以哈 东支队为基础,吸收地方青义军等队伍参加,正式编成东北人 民革命军第三军,赵尚志任军长,冯仲云任政治部主任; 李兆 麟被分配到二团任政治部主任,和团长李熙山一起,率队活动 在珠河铁道南和五常、双城一带。

  一九三五年一月第三军宣告成立以后,日寇对这支队伍 的“讨伐”一次接着一次。敌人在春季“讨伐”失败之后,紧接 着又发动了夏季的“讨伐”,其主要目标和重点又是集中对着三 军和珠河游击区。三军司令部为避开日伪军对我主力部队和游 击区的连续进攻,决定于五月下旬率一团向东转移。这时,李 兆麟由二团调到一团,随司令部一同到牡丹江沿岸建立新的游 击根据地,并按照省委的要求,与汤原、饶河游击队取得联 系,配合作战。当部队到达方正大罗勒密一带时,遇到大量日 伪军在牡丹江沿江一带的阻击。赵尚志和李兆麟临时改变计 划,决定在延 (寿) 方 (正) 一带进行活动。从地理上看,这 里可以建成我军后方的根据地,三军司令部和一团着手在这里 建造密营。

  延、方地区是义勇军“三省”、“五省”的活动地盘,对 三军在此开辟游击区,建造后方密营不给予支持和合作,双方 出现了一些摩擦。就在这时,随三军一起活动的谢文东、李华 堂的队伍,产生了脱离三军的倾向。他们表面上同意与三军东 进,暗中却凭借三军的威信恢复自己的势力,阻止三军东进和 在延、方建立后方根据地。由于出现这些情况,赵尚志率三军 司令部返回珠河游击区,留下李兆麟、刘海涛率领的一团在此 地继续开展活动。

  李兆麟十分注意贯彻党的政策,善于团结兄弟部队,重视 同其它部队搞好关系、协同作战。当他和刘海涛率三军一团活 动到方正大罗勒密地区三家子屯时,主动地与李延禄率领的四 军会师。李兆麟和一团的干部在四军军部看到了经吉东特委转 来的党的《八一宣言》,并与李延禄一起学习领会党的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政策,酝酿建立联军、协同作战等问题。最后两军 决定联合攻打南刁翎,拔掉敌伪据点。

  九月十六日,联合部队对南刁翎发起进攻,胜利地占领了 这个镇子,伪军保安队一百余人反正,伪警务营长率部投降。 我联合部队乘胜前进,紧接着又占领了林口。李兆麟和他的战 友们用战斗的胜利,来纪念“九·一八”四周年纪念日。

  (三)

  一九三五年夏,三军司令部在赵尚志率领下从延、方地区回 珠河游击区。这时,敌伪的夏季大“讨伐”开始了。他们集中了 六个县的几千名敌伪兵力,从七月二十一日开始对珠河游击区 反复地进行“扫荡”和烧杀。珠河县委在八月十一日关于敌人 烧杀游击区的情况向省委的报告中说: “敌人铁蹄所到之处一 片烟云火海,我路南游击区除离铁道线十余里地之地方未被焚 烧外,几乎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已成一片焦土”。敌人对路南 游击区疯狂地进行焚烧之后,又对路北游击区继续进行烧杀,被 烧毁的房屋,“也有三分之二以上” 。

  在敌人推行“匪民分离”的政策下,失去房屋的广大群众 被赶进新归并的大屯,使我军与群众的关系被断割。珠河县委 决定赵尚志率主力部队向松花江下游地区转移,到汤原一带开 辟新的游击区。李兆麟率领三军一团留在这一带活动。为贯彻 《八一宣言》 的精神,十一月间三军司令部在勃利西青山里召 开了会议,讨论了将东北反日联合军总指挥部改为东北抗日联 军总司令部。会后,赵尚志率三军司令部与五团过松花江,经 通河到汤原,李兆麟、刘海涛率一团暂留依勃一带继续坚持活 动。

  一九三六年一月二十六日,赵尚志在汤原县境召开了北满 反日联军军政联席扩大会议。李兆麟出席了这次会议,被推选 为会议的执行主席。会上根据《八一宣言》精神,经过协商于 一月二十八日通过了 《东北反日联军军政联席扩大会议决议》, 决定设立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赵尚志被推选为总司令。会 后,各军分开活动,三军与夏云杰领导的汤原游击队联合进攻 夏亮子河金矿,取得了胜利。在三军帮助下,汤原游击队于 一月三十日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夏云杰任军长,李 兆麟被派到六军担任代理政治部主任。此后,三、六军共同着 手建立汤旺河后方军事根据地,组成了由李兆麟为主任的三、 六军后方留守处。留守部队是由三、六军各抽一部分队伍编 成的。李兆麟担负起领导建立汤旺河后方军事根据地的任务。 三月十九日李兆麟接到联军司令部赵尚志的命令,要他迅速组 织部队,坚决、彻底地消灭盘踞在查巴旗、老钱柜一带以 “四 炮”为首的森林警察大队,以便把具有战略意义的小兴安岭汤旺 河一带控制在我军手中。李兆麟接到司令部的指示后,立刻召集 汤原三、六军留守部队和六军四团等部队,传达了司令部的指 示,进行了战斗部署,并亲自担任这次战斗临时指挥部的总指 挥。他率领一支二百多人的队伍,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向 汤旺河前进。经过一天的急行军,首先到达汤旺河西岸小兴安岭 西南山的岔巴旗——森林警察大队的第一道卡子。经过一场激 战,活捉了黄毛、丁山、张保安、宫四炮四名警察中队长及全 部森林警察,缴了他们的枪枝和弹药。我军乘胜前进,第二天 黄昏到达老钱柜,一举歼灭了盘踞在这里的森林警察大队,击毙 日本指导官以下七人,俘虏警察一百五十余人,缴获其全部枪 枝弹药和一部无线电发报机。战后,李兆麟率领战士满载着胜 利品返回驻地。这次战斗完全达到了预定目的。三、六军在汤 旺河一带建立了许多密营,在沟里还建立了小型兵工厂、被服 厂、仓库和医院,成了三、六军进行整休和训练的后方基地。 三、六军在沟里还建立了军政学校,校长由赵尚志兼,李兆麟 担任教育长。这所学校连续办了三期,学员们在这里上政治 课,学习马列主义,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坚定抗日救国的决心, 同时也进行军事训练,为北满抗联各军训练和培养了许多骨干。

  一九三六年一月,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决定撤消满洲省 委,按东北已有的四个游击区分别建立四个省委。北满的珠 河、汤原中心县委和三、六军党委领导人,于九月十八日在汤 原县帽儿山北坡召开了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北满临时省 委,当时在巴 (彦) 、木 (兰) 一带活动的李兆麟被选为北满 临时省委委员。此后,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成为北满地区抗日斗 争的领导核心。一九三七年初,北满省委决定将东北抗日联军 总司令部正式改称为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下辖三、六、九 军和祁致中领导的独立师,仍由赵尚志任总司令,李兆麟任总 政治部主任。

  这期间,李兆麟在参与指挥战斗的同时,还紧张地活动在 松花江下游南北两岸地区,为统一北满各军的思想,加强部队 团结和建设做出了贡献。

  (一)

  李兆麟,曾用名张寿篯,一九一○年十一月二日出生在辽 宁省辽阳县小荣官屯一个农民的家庭里。父亲李文彬早年在外 读书,后来也一直在外谋生。一九一六年春,刚满六岁的李兆 麟被他的祖父送进学堂; 一九二二年于小荣官屯高小毕业后, 又到大荣官屯上了二年私塾。他孜孜不倦地读了很多经史古 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禹王领导人民疏通江河、兴修沟渠、发 展农业,在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不入的故事,对他影响颇 深。他当时精心绘制了一幅大禹治水事迹图,赞扬禹王的功 绩,憧憬着自己未来也要为老百姓干一番大事业。

  一九二五年父亲去世,家境窘困,李兆麟不得不辍学务 农。这期间,他曾主动替一位被霸占土地的妇女打官司,为她 写呈子告到法院,结果官司打赢了。从此李兆麟对于法律有了 兴趣,开始攻读他父亲读过的法律书籍,期望将来能通过法 律,解决社会的弊端。他在书箱门上刻了“运思出奇,横扫千 军”八个大字,表达自己未来的远大抱负①。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对中国 东北的武装侵略。在国民党蒋介石“绝对不抵抗”的政策下, 祖国东北的大好河山,沦为日本统治下的殖民地。

  年轻的李兆麟,目睹祖国东北的一百三十万平方公里的土 地被践踏,三千万骨肉同胞被蹂躏,愤怒的火焰在胸中燃烧。 他暗暗地发誓: 绝不当亡国奴,要抗日救国。恰好这时,同乡 的爱国青年张一吼已在北平参加了抗日救国会,寄信给李兆 麟,让他迅速到北平参加抗日活动。李兆麟当即把要去北平的 打算讲述给母亲。已经失去了丈夫的母亲舍不得让唯一的儿子 离开自己。李兆麟理解母亲的心情,就耐心地给她讲“国家兴 亡,匹夫有责”的道理,表明自己是一个青年人,怎能眼看敌 人宰割我们的国土不挺身而出呢? 李兆麟的母亲杨长秋是一位 深明大义的妇女。她听了儿子一番述说之后,终于同意了儿子的 要求,并和儿子一起说服了年迈的公公。李兆麟把刚收获到家 的一车大豆卖掉作路费,于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八日离开家乡, 奔赴北平。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在北平的东北籍同乡立即于奉 天会馆召开会议,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在救国会的常 委和执委中,有我党的地下党员。他们通过救国会在东北青年 中进行工作,号召爱国青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①。

  李兆麟到北平后,化名李烈生,经张一吼介绍,认识了在 抗日救国会担任常委的地下党员冯基平(化名冯乃革)和执委夏 尚志。李兆麟见到他们象找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高兴,便热 情地介绍东北辽阳一带自发的反日武装的情况,并建议党组织 派人去加以领导。冯基平和夏尚志见李兆麟救国心切,态度诚 恳真挚,对党的认识也比较清楚,就吸收他加入了东北民众抗 日救国会。从此,这位热心寻求真理,立志抗日救国的青年,走 上了革命道路,开始新的战斗生活。

  在北平期间,李兆麟在地下党的领导和帮助下进步很快。 他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完成组织上分配的任务,便缴纳一笔学 费进入了华北大学,以一个大学生的合法身份为掩护,曾到过 门头沟煤矿和西郊农村,在工人和农民中进行抗日救国的宣 传。

  一九三一年底,在北平团市委工作的胡乔木根据党组织的 部署,派共青团员林郁青同李兆麟、张一吼一起回东北组织辽 阳一带的义勇军。对此,李兆麟十分高兴。他找党组织派人回 东北领导群众进行抗日武装斗争的心愿终于实现了①。

  一九三二年刚过完春节,北平市委决定冯基平作为东北民 众抗日救国会的代表,同李兆麟、杨寿天一道来到辽阳。不 久,孙志远、夏尚志、林郁青等也到了辽阳。在冯基平领导 下,经过讨论研究,决定由李兆麟利用同乡和同学的关系公开 出面进行活动。李兆麟骑着家里的一匹白马,冒着风险,奔驰 在辽阳一带自发的反日山林队和义勇军之间。经过李兆麟的奔 走和工作,以苏景阳的骑兵为基础,把在辽阳地区活动的“长 江” 、“燕子”等山林队和一部分自发的抗日队伍都联合起 来,共有一千多人,于同年旧历二月成立了东北抗日义勇军第 二十四路军,苏景阳任司令。李兆麟把冯基平带去的东北民众 抗日救国会的委任状发给了苏景阳。

  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二十四路军成立以后,活跃在辽阳一 带。在攻打铧子沟矿井的战斗中,活捉了日本矿长久留岛; 在 辽西地区,义勇军以优势兵力包围了投降日军的洪盛团,消灭 了这支三百多人的土匪队①。后来,这支抗日队伍在日寇疯狂 进攻下失败了,但是它在辽阳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兆麟 等在组织义勇军的同时,还在小堡、小荣官屯一带建立起农民 抗日救国会。李兆麟的家就是当时进行革命活动的联络点,前 后有十几名地下党的领导同志曾在他家里居住过。李兆麟不 仅自己献身革命,而且把他的母亲、妹妹和堂兄弟等亲属都动 员起来参加抗日救国的宣传活动。他把家里的八十元钱拿出来 作为活动经费,并派人到奉天城里买回来两台油印机。夜深人 静时,他和几个同志围坐在小油灯下,刻蜡板、印传单,然后 组织农民和儿童中的积极分子,秘密到双龙寺、三块石、十里 河和铧子沟等地散发和张贴。敌人虽然到处追查,但却什么线 索也没有找到。

  经过这一段实际斗争的锻炼,李兆麟的觉悟更加提高了。 一九三二年五月,他加入了共青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 员。此后,奉天特委派李兆麟到本溪煤矿工作,化名孙正宗, 在工人群众中开展反日活动。他通过爱国青年杨坚白的介绍, 进入本溪煤矿当了矿工。接着奉天特委又派地下党员侯薪 (化 名侯维民) 和孙己泰 (化名王子明) 来到本溪。他们三人成立 了临时工作委员会,李兆麟被选为负责人。

  李兆麟和侯薪、孙己泰一边从事挖煤、推车、看水泵等劳动, 一边在工人群众中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启发工人觉悟,把进步 工人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很快地建立起秘密的抗日救国会, 会员迅速发展到三百余人。

  在本溪煤矿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李兆麟亲身体验了旧中 国矿工的悲惨处境,尝到了挖煤工人的辛酸。他受过日本监工 的气,挨过工头的打,吃过发了霉的窝窝头……。所有这些, 使他更加坚定了革命到底的决心。

  沉重的劳动,紧张的工作,使李兆麟染上了严重的肺病。 一九三三年二月,他被奉天特委调回奉天休养治病,组织上还 派人从乡下把他母亲接来照顾。李兆麟在奉天一面治病,一面 工作。病愈后被分配在奉天特委军委任干事兼青年士兵委员会 负责人。这时,他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兵运工作中去。他在治 病期间通过乡亲关系结识的崔军医,是伪靖安军中一位有正义 感和爱国心的人。他以找崔军医看病为名,经常出入于北大营 和东山嘴子的伪靖安军兵营。一些士兵和军官经过李兆麟的教 育和帮助,都表示愿意走抗日救国的道路。策动伪军起义的工 作,进展很顺利,起义的条件逐渐成熟。这时,奉天特委被破 坏,特委的领导人和许多共产党员被捕入狱。李兆麟的家被搜 查,母亲和妹妹也遭逮捕。敌人的镇压愈疯狂,李兆麟革命的 意志愈坚决。他在险恶的环境中一个人又坚持了四十多天的工 作。但由于和党的组织失去了联系,加上叛徒特务的监视,使 他无法在奉天继续活动,遂决定去哈尔滨寻找党的组织。

  (二)

  一九三三年八月初的一天,李兆麟来到了哈尔滨。第二天,他在道外天泰客栈同满洲省委秘书长冯仲云接上了关系。 李兆麟向冯仲云汇报了奉天特委被破坏的情况,在谈到许多被 捕的同志可能牺牲在狱中时,他的泪水夺眶而出。这两位初次 见面的战友为党的组织遭到破坏而难过,他俩互相勉励,表示 要为革命挑重担,弥补党的损失。后来,冯仲云在回忆这次会 见时说:“兆麟同志当时还是个青年,他的英俊和诚恳,在我 的脑海里立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①。此后,党分配李兆麟担 任了满洲省委军委的领导工作。

  中共满洲省委于一九三三年五月接到了中央 一月二十六日 《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 (简称“一·二六”指示 信)后,召开了扩大会议,作出了贯彻中央指示的决议。会后, 李兆麟(化名张玉华)受满洲省委的派遣,以省委巡视员的身 份,先后到北满的巴彦、海伦巡视工作,传达“一·二六”指 示信和省委决议,帮助当地组织和建立抗日游击队。

  同年九月,赵尚志、李启东等七名同志,从孙朝阳部拉出 来与珠河县委取得了联系,准备建立一支在党直接领导下的武 装队伍。中共满洲省委得知这个消息后,派李兆麟以省委巡视 员的身份赴珠河。

  李兆麟到珠河后,见到了赵尚志和李启东。他们一起经过 细致的讨论和研究,制定出建立游击队的原则和活动计划。一 九三三年十月十日,珠河反日游击队正式宣告成立,赵尚志任 队长。从此,珠河地区便出现了一支由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 装。这支武装很快地发展成珠河地区反日武装队伍中的核心力 量。

  当时在珠河地区除有党领导的这支游击队伍外,还有数十 支山林队和义勇军的队伍。这些队伍首领的出身、反日程度、 对群众态度各不相同,对珠河反日游击队所持的态度也不尽相 同。为了扩大反日统一战线,游击队与反日义勇军订立了反日 作战协定。一九三四年初,满洲省委为加强对珠河县委和游击 队的领导,派秘书长冯仲云到珠河县委工作,派军委负责人李 兆麟 (化名张寿篯) 到珠河游击队工作,任游击队副队长。

  李兆麟到珠河游击队后,根据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精神, 协助赵尚志召开了各义勇军和山林队的首领代表会议,建立了 反日联合军总指挥部①。游击队与义勇军初步联合之后,接连 打了几个胜仗,联合军的势力越来越大。这时珠河游击队的队 员发展到一百三十余人,再加上义勇军和山林队,联合军共有 近五百人的队伍。珠河游击队领导人为了打击敌人,以壮军 威,决定西进攻打宾州城。

  赵尚志与李兆麟于五月中旬率领联合军攻到宾州城下,被 围困在城内的守敌惊恐万状,一小时内给哈尔滨的日军连打七 次电话求援。敌人由哈尔滨派来四五架飞机、近千人的增援部 队。我军与日伪军展开英勇战斗,用木炮攻城,打死打伤敌人 七八十名,还击落敌机一架。“木炮打宾州,威震敌胆” ,被 传为抗日佳话②。

  根据客观形势发展,珠河反日游击队于一九三四年六月二 十九日召开了党团扩大会议,讨论和通过了在珠河反日游击队 的基础上,吸收山林队和义勇军,建立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 队的决定。第二天召集指战员大会,宣布了东北反日游击队哈 东支队正式编成。哈东支队设司令部,司令为赵尚志,李兆麟 为政委,参谋长为梁佐术。

  哈东支队司令部下辖三个总队。赵尚志率第一总队活动于 宾县三岔河一带,李兆麟率第二总队活动于珠河铁道南游击 区,韩光率第三总队活动于珠河铁道北。他们时分时合,痛击 敌人。为了打击敌人从秋季开始向我军“讨伐”的反动气焰, 扭转与我联合的山林队、义勇军由于“黄炮”、“九江”队叛 逃后而出现的动摇情绪,哈东支队在赵尚志、李兆麟的领导下, 决定攻打五常堡。

  五常堡是哈尔滨东南重镇,守敌约有五百多人。我军在赵 尚志、李兆麟率领下,集中了三百余人的兵力,于一九三四年 九月中旬的一个夜晚,经过一场激战,攻克了这座重要的城 镇。五常堡战斗,是哈东支队诞生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不仅 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扭转了义勇军中存在的动摇情绪,而 且振奋了军队的士气,扩大了党和哈东支队的政治影响。随着 哈东支队的发展和巩固,珠河游击区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扩 大。到一九三四年秋,游击区的范围比游击队建立的初期扩大 了三倍。从原来的珠河,发展扩大到延寿、宾县、五常、双城 五个县的十二个区。根据地内党领导的群众反日会组织和农民 武装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根据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八日以哈 东支队为基础,吸收地方青义军等队伍参加,正式编成东北人 民革命军第三军,赵尚志任军长,冯仲云任政治部主任; 李兆 麟被分配到二团任政治部主任,和团长李熙山一起,率队活动 在珠河铁道南和五常、双城一带。

  一九三五年一月第三军宣告成立以后,日寇对这支队伍 的“讨伐”一次接着一次。敌人在春季“讨伐”失败之后,紧接 着又发动了夏季的“讨伐”,其主要目标和重点又是集中对着三 军和珠河游击区。三军司令部为避开日伪军对我主力部队和游 击区的连续进攻,决定于五月下旬率一团向东转移。这时,李 兆麟由二团调到一团,随司令部一同到牡丹江沿岸建立新的游 击根据地,并按照省委的要求,与汤原、饶河游击队取得联 系,配合作战。当部队到达方正大罗勒密一带时,遇到大量日 伪军在牡丹江沿江一带的阻击。赵尚志和李兆麟临时改变计 划,决定在延 (寿) 方 (正) 一带进行活动。从地理上看,这 里可以建成我军后方的根据地,三军司令部和一团着手在这里 建造密营。

  延、方地区是义勇军“三省”、“五省”的活动地盘,对 三军在此开辟游击区,建造后方密营不给予支持和合作,双方 出现了一些摩擦。就在这时,随三军一起活动的谢文东、李华 堂的队伍,产生了脱离三军的倾向。他们表面上同意与三军东 进,暗中却凭借三军的威信恢复自己的势力,阻止三军东进和 在延、方建立后方根据地。由于出现这些情况,赵尚志率三军 司令部返回珠河游击区,留下李兆麟、刘海涛率领的一团在此 地继续开展活动。

  李兆麟十分注意贯彻党的政策,善于团结兄弟部队,重视 同其它部队搞好关系、协同作战。当他和刘海涛率三军一团活 动到方正大罗勒密地区三家子屯时,主动地与李延禄率领的四 军会师。李兆麟和一团的干部在四军军部看到了经吉东特委转 来的党的《八一宣言》,并与李延禄一起学习领会党的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政策,酝酿建立联军、协同作战等问题。最后两军 决定联合攻打南刁翎,拔掉敌伪据点。

  九月十六日,联合部队对南刁翎发起进攻,胜利地占领了 这个镇子,伪军保安队一百余人反正,伪警务营长率部投降。 我联合部队乘胜前进,紧接着又占领了林口。李兆麟和他的战 友们用战斗的胜利,来纪念“九·一八”四周年纪念日。

  (三)

  一九三五年夏,三军司令部在赵尚志率领下从延、方地区回 珠河游击区。这时,敌伪的夏季大“讨伐”开始了。他们集中了 六个县的几千名敌伪兵力,从七月二十一日开始对珠河游击区 反复地进行“扫荡”和烧杀。珠河县委在八月十一日关于敌人 烧杀游击区的情况向省委的报告中说: “敌人铁蹄所到之处一 片烟云火海,我路南游击区除离铁道线十余里地之地方未被焚 烧外,几乎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已成一片焦土”。敌人对路南 游击区疯狂地进行焚烧之后,又对路北游击区继续进行烧杀,被 烧毁的房屋,“也有三分之二以上” 。

  在敌人推行“匪民分离”的政策下,失去房屋的广大群众 被赶进新归并的大屯,使我军与群众的关系被断割。珠河县委 决定赵尚志率主力部队向松花江下游地区转移,到汤原一带开 辟新的游击区。李兆麟率领三军一团留在这一带活动。为贯彻 《八一宣言》 的精神,十一月间三军司令部在勃利西青山里召 开了会议,讨论了将东北反日联合军总指挥部改为东北抗日联 军总司令部。会后,赵尚志率三军司令部与五团过松花江,经 通河到汤原,李兆麟、刘海涛率一团暂留依勃一带继续坚持活 动。

  一九三六年一月二十六日,赵尚志在汤原县境召开了北满 反日联军军政联席扩大会议。李兆麟出席了这次会议,被推选 为会议的执行主席。会上根据《八一宣言》精神,经过协商于 一月二十八日通过了 《东北反日联军军政联席扩大会议决议》, 决定设立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赵尚志被推选为总司令。会 后,各军分开活动,三军与夏云杰领导的汤原游击队联合进攻 夏亮子河金矿,取得了胜利。在三军帮助下,汤原游击队于 一月三十日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夏云杰任军长,李 兆麟被派到六军担任代理政治部主任。此后,三、六军共同着 手建立汤旺河后方军事根据地,组成了由李兆麟为主任的三、 六军后方留守处。留守部队是由三、六军各抽一部分队伍编 成的。李兆麟担负起领导建立汤旺河后方军事根据地的任务。 三月十九日李兆麟接到联军司令部赵尚志的命令,要他迅速组 织部队,坚决、彻底地消灭盘踞在查巴旗、老钱柜一带以 “四 炮”为首的森林警察大队,以便把具有战略意义的小兴安岭汤旺 河一带控制在我军手中。李兆麟接到司令部的指示后,立刻召集 汤原三、六军留守部队和六军四团等部队,传达了司令部的指 示,进行了战斗部署,并亲自担任这次战斗临时指挥部的总指 挥。他率领一支二百多人的队伍,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向 汤旺河前进。经过一天的急行军,首先到达汤旺河西岸小兴安岭 西南山的岔巴旗——森林警察大队的第一道卡子。经过一场激 战,活捉了黄毛、丁山、张保安、宫四炮四名警察中队长及全 部森林警察,缴了他们的枪枝和弹药。我军乘胜前进,第二天 黄昏到达老钱柜,一举歼灭了盘踞在这里的森林警察大队,击毙 日本指导官以下七人,俘虏警察一百五十余人,缴获其全部枪 枝弹药和一部无线电发报机。战后,李兆麟率领战士满载着胜 利品返回驻地。这次战斗完全达到了预定目的。三、六军在汤 旺河一带建立了许多密营,在沟里还建立了小型兵工厂、被服 厂、仓库和医院,成了三、六军进行整休和训练的后方基地。 三、六军在沟里还建立了军政学校,校长由赵尚志兼,李兆麟 担任教育长。这所学校连续办了三期,学员们在这里上政治 课,学习马列主义,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坚定抗日救国的决心, 同时也进行军事训练,为北满抗联各军训练和培养了许多骨干。

  一九三六年一月,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决定撤消满洲省 委,按东北已有的四个游击区分别建立四个省委。北满的珠 河、汤原中心县委和三、六军党委领导人,于九月十八日在汤 原县帽儿山北坡召开了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北满临时省 委,当时在巴 (彦) 、木 (兰) 一带活动的李兆麟被选为北满 临时省委委员。此后,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成为北满地区抗日斗 争的领导核心。一九三七年初,北满省委决定将东北抗日联军 总司令部正式改称为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下辖三、六、九 军和祁致中领导的独立师,仍由赵尚志任总司令,李兆麟任总 政治部主任。

  这期间,李兆麟在参与指挥战斗的同时,还紧张地活动在 松花江下游南北两岸地区,为统一北满各军的思想,加强部队 团结和建设做出了贡献。

  (四)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东北抗日联军已扩编成十一 个军。这支抗日队伍,在白山黑水之间,纵横驰骋,打击敌人, 钳制了大量日军,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

  日本侵略者为把东北作为向中国内地进攻的后方基地,在 “七七”事变前后,疯狂地破坏东北地区我地下党的组织, “围剿”我抗日联军,压缩我抗日游击区。它以大量的日伪军 从中东路、牡丹江、老爷岭向西,从宾县、珠河然后向北,在 巴彦、木兰、庆城、铁力、海伦一直到黑河地区形成一个包围 圈,逐渐把北满抗联各军压缩到松花江下游地带,企图达到 “聚歼”的目的。针对这种形势,北满临时省委于一九三七年 六月二十八日召开了执委扩大会议。会上决定活动在三江平原 地区的抗联主力部队突破敌人的包围,到小兴安岭西麓敌人暂 时统治薄弱的黑嫩平原,依托山区开辟新的游击区域。为加强 对三军的领导和作好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会议根据赵尚志的 提议,决定李兆麟兼任三军政治部主任职务。李兆麟回三军 后,根据省委加强部队政治思想工作的精神,针对部队存在的 问题,在与军长赵尚志研究之后,决定向各师发出指示,号召 全军发扬艰苦奋斗、联系群众、英勇杀敌的作风。经北满临时 省委同意,他还将军事学校的教官和学员全部派到三、六军各 部队中,以充实和加强军政工作的骨干力量。这些措施对三军 的发展和巩固起了重要的作用。

  同年八月,抗联三军和六军根据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会议开 辟新区的决定,派出了西征先遣队。李兆麟以北满临时省委代 表、联军总政治部主任的身份,活动在松花江下游地区的各军 之间,为协调各军之间的关系,整顿部队,做好开辟新区的准 备,进行了大量的细致的艰苦工作。他在回忆自己这段历史 时说: “与我共同工作的任何同志都是热心救国的 ‘萍水相 逢、他乡之客’ ,我实愿意将抗日救国之主张深入到每个中国 同胞的脑海里。他好能同我携着手共同去进行光荣的神圣事 业”①。

  十一月间,在工作十分紧张、繁重的情况下,李兆麟拿出 了十天的时间做独立师师长祁致中的工作,耐心地给他讲解党 的政治主张和如何建设一支党领导下的抗日队伍的道理,坚定 他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在党的帮助下,祁致中领导的独立 师改编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

  一九三七年冬,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加紧了对东北抗日联 军集中活动的松花江下游地区的进攻。战争空前激烈和残酷。 我抗日联军虽奋力反击,歼灭了大量敌人,但部队损失较大, 游击根据地日益缩小,衣、食、住和枪枝弹药均发生困难,东 北抗日游击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斗争时期。

  一九三八年一月,六军军长戴洪滨率队护送北满省委代表 赵尚志赴苏商谈重大问题。为配合这一行动,三军决定发起一 次对敌的攻势,指定三军政治部主任李兆麟率三军十师和六军 二师共二百余人、三军一师师长蔡近葵率一百二十余人,分别攻 打鸭蛋河和萝北县城。此举引起了敌人的注意。在敌集中大部 兵力切断我军退路的危险关头,三军一师和六军二师被迫撤到 苏联境内。李兆麟率一百余人攻打鸭蛋河之后冲破敌人的封 锁,来到萝北老龙岗附近又与二百名日军相遇,在作战中我方 牺牲四名战士,再次冲破敌人的包围,把队伍带到富锦,在四 区一带活动。这时,下江的形势更加险恶,日伪军集中兵力向 松花江下游两岸的依兰、勃利、桦川、富锦、密山一带进行疯 狂的大“讨伐”。同时,日伪军、警、宪、特机关于一九三八年三 月十五日进行大搜捕后,党的地下组织几乎全部被破坏,部队和 群众失去联系,粮食、弹药的来源中断,战士不但每天受到饥 饿的威胁,而且还要遭到几倍、几十倍敌人的袭击。

  四月间,李兆麟出席在依兰县境青山里召开的北满临时省 委第七次常委会议。这次会议刚结束,敌人就进山袭击省委机 关,省委书记张兰生率省委机关向西北方向转移。李兆麟率领 部分队伍把敌人引向与省委机关转移的相反方向,边打边退,保 证了省委机关的安全。接着,在依兰四块石,他们甩掉了追踪 的敌人。

  此后,李兆麟率六军教导队向萝北、绥滨地区转移。在路 过格金河时,打退了三、四百名敌人的追击。经过长途行军,部 队到达萝北梧桐河,与六军一师、五师、二师、四师会合。这时候, 李兆麟接到了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北满临时省委给他的 信,对他的活动进行了表扬,信中说: “由于你的机智积极, 终于克服了种种困难,你实为布尔什维克的勇士,如有你这样 的不屈精神积极的努力……一定能使下江各地的各种复杂问题 得到解决。”

  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根据下江地区形势的急剧变化,于六月 初在通河县境内召开了第八次常委会议。在进一步讨论下江地 区形势之后,决定各军要尽快地突破敌人对下江抗日部队的包 围,组织三、六、九、十一军向西北远征。为加强对远征部队 的领导和开辟西北地区的工作,要求建立西北指挥部,并指定 李兆麟参加西北指挥部准备工作的会议。根据三军在赵尚志去 苏后无军长的情况,决定李兆麟以抗联总政治部主任的身份领 导三军工作,并任命金策为三军政治部主任。李兆麟承担了领 导和指挥北满抗日部队的重任。

  李兆麟没有能参加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第八次常委会议,但 是,他在接到省委指示后,积极贯彻常委会议做出的关于组织 部队突破重围,进行西征的决定。七月间,他在萝北老等山召 开部队师团以上干部和下江特委领导人参加的会议。会上分析 了下江的形势之后,一致同意和拥护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第八次 常委会议关于西征的决定。

  八月间,各军主力部队按计划陆续踏上西征的路途。为了 牵制敌人,支援西征主力部队,做好下江留守部队的整顿工作, 李兆麟以北满临时省委代表身份留在下江,于萝北、富锦、宝 清一带,坚持游击活动。他曾积极帮助兄弟部队摆脱险境,还冒 着生命危险,带队帮助四军在富锦境内的一支留守队伍突破敌 人的重围。九月间,他带领部队到宝清县境的完达山麓,与十 一军张中孚、于天放率领的队伍和六军一师政治部主任徐光海 率领的队伍会师。李兆麟代表北满临时省委向下江特委书记高 禹民和徐光海传达了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关于高禹民留下江坚持 斗争,负责领导下江地区全部工作的决定。为加强部队与地方的 联系,让高禹民以总司令部特派员的身份,与六军一师政治部 主任徐光海,共同负责领导下江留守部队。李兆麟在传达了省 委决定之后,要求他们相互配合,在艰苦条件下继续坚持下江 地区的抗日斗争。十月间,李兆麟率领六军教导队一百八十余 名队员营救被围困的十一军李景荫部,并进行细致的思想工 作,帮助他整顿巩固这支队伍,带领他们一道踏上了西征的路 程。

  十一月间,李兆麟从宝清来到了汤东老白山下江留守部队 总部的密营。夜晚他给北满临时省委写信,报告下江地区主力 部队八月间西征后,下江地区工作部署的状况,在信的最后一 部分,他饱含革命情谊,深刻地表达了抗联战士和他个人在艰 苦环境中的乐观精神和抗战必胜的坚强信念。他说: 我是无 钱、无粮、无干部,过了四个月残酷斗争生活,今天正是身边 最后一个铜元都花净的日子,革命热情燃烧着我,非常高兴地 向着抗日的光明处狂奔①。根据三、六、九军一致西进的情况, 李兆麟率六军教导队和十一军队伍,离开下江,翻越小兴安岭, 向黑嫩平原远征。

  这时,北满已是千里冰封的严冬季节,到处白雪皑皑。李 兆麟率领的最后一批西征部队,行进在不见人烟的林海雪原中。 战士的手和脚都冻得皴裂了,胡须和眉毛上挂着厚厚的冰霜。 他们白天分成小部队行军,夜晚集中宿营,身上带的粮食很快 就吃光了,每天只能从倒木上找一些干蘑菇吃,甚至把皮带剁 成小碎块煮一煮吃下去。有一次他们在第一、第二批西征部队 的宿营地找到了一些已经发霉的马皮,战士们用火烧烤时,虽 然也发出一些糊香味,但放在嘴里难嚼难咽。李兆麟鼓励大家 说: “同志们,为了抗日,我们必须保住生命。”他一边说,一 边和大家一起吃掉了这些烂马皮。有一位大家都叫他小陈的同 志,在没腰深的大雪里走着走着就倒下牺牲了。李兆麟和全体战 士含着眼泪用白雪就地掩埋了他的遗体,继续在风雪中前进。

  夜晚,部队在零下四十多度的森林里露营,战士们围着篝 火,烤着湿透了的脚布和靰鞡草,烤着烤着就睡着了。有一位 战士因饥饿和劳累,失去控制,一头扎到火堆里牺牲了。李兆 麟更加热爱自己的战士,以后每当宿营战士入睡后,他仍坐在 篝火旁边,一面向火堆加柴,一面和其他领导同志一起研究第 二天部队的行动计划。英勇的抗联战士,在李兆麟的率领下, 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冲破了敌人的重重包围,战胜了饥 饿和严寒,终于在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底到达小兴安岭西麓的海 伦县境内,在白马石后方基地与先头部队胜利会师。

  北满抗联部队的西征,是在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的决定下, 在李兆麟、金策等的具体安排、组织和率领下,有计划、有组 织地分批完成的。这次西征大军,虽然历尽千辛万苦,但终于 取得了胜利,保存了北满抗联的一部分主力部队和骨干力量, 为后来在广阔的黑嫩平原,依托山区开展游击战,奠定了基 础。

  在硝烟弥漫的抗日烽火中,在西征的艰苦岁月里,李兆麟 和他的战友们编写了一首著名的《露营之歌》。这首由四段歌 词组成的战歌,是李兆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在不同地点、不 同季节,一边指挥部队战斗,一边同几位同志一起切磋琢磨编 写出来的。

  《露营之歌》第一段歌词,是一九三八年五月在帽儿山南 坡四块石山上编写的,内容是:

  铁岭绝岩,林木丛生,

  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

  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

  同志们! 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

  起来哟! 果敢冲锋,

  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

  光华万丈涌。

  第二段歌词是一九三八年七月,在松花江北岸的梧桐河畔 编写的,内容是:

  浓荫蔽天,野花弥漫,

  湿云低暗,足溃汗滴气喘难。

  烟火冲空起,蚊吮血透衫,

  战士们! 热忱踏破兴安万重山。

  奋斗哟! 重任在肩,

  突封锁,破重围,曙光至,

  黑暗一扫完。

  第三段歌词是一九三八年十月末,在伊春汤东老白山密营 编写的,内容是:

  荒田遍野,白露横天,

  野火晶莹,敌垒频惊马不前。

  草枯金风急,霜晨火不燃,

  弟兄们! 镜泊瀑泉唤醒午梦酣。

  携手吧! 共赴国难,

  振长缨,缚强奴,山河变,

  片刻息烽烟。

  第四段歌词是一九三八年底,在西征途中编写的,内容 是:

  朔风怒吼,大雪飞扬,

  征马踟蹰,冷气侵入夜难眠。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壮士们! 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

  伟志兮,何能消减,

  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

  夺回我河山。

  《露营之歌》是李兆麟和抗联战士浴血奋战、英勇斗争、 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它充分反映了中华儿女在民族危亡的严 重关头,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抗战必胜的坚强信念。这支歌 在东北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成为鼓舞抗联战士坚持斗争,英 勇杀敌,夺取胜利的有力武器。

  (五)

  一九三九年一月二十八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召开了第九 次常委会议。根据开展嫩海地区工作的需要,决定成立中共嫩 海地区代表团。会后,由李兆麟领导的嫩海代表团正式组成。接 着,又建立起讷河、肇州两个县委。为加强部队的统一领导和 指挥,李兆麟将西征后胜利到达小兴安岭西海伦后方游击根据 地的北满抗联各部队,统一编成四个支队和两个独立师,并设 立了龙南、龙北两个临时指挥部。支队和独立师的总指挥为李 兆麟,政治委员为冯仲云,副总指挥为许亨植(即李熙山)。第 一、第二支队归龙北指挥部领导,负责人由李兆麟兼任,所属 部队活动于嫩江、讷河、五大连池、龙门、通北、克山、克东 一带。第三、第四支队和两个独立师,归龙南指挥部领导,负 责人由许亨植兼任,所属部队活动于绥棱、海伦、绥化、庆 城、铁力一带。

  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于四月十二日召开了执委第二次扩大会 议,决定改北满临时省委为北满省委,选金策、李兆麟、冯仲 云三人为省委常委,金策为书记,李兆麟为组织部长,冯仲云 为宣传部长。这次会议还决定撤消北满抗联总司令部,以三、 六、九、十一军为基础成立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并建立起 第三路军总指挥部,李兆麟任总指挥,冯仲云任政委,许亨植 任总参谋长。根据省委第二次执委扩大会议的决定,东北抗日 联军第三路军于五月三十日在德都东北朝阳山后方军事根据地 正式编成,并发表了成立宣言和通电。全军这时共有五百余 人,从数量上看部队人员是减少了,但部队的政治素质却有很 大的提高。

  东北抗联第三路军龙北部队,在李兆麟的指挥和领导下, 接连打了许多胜仗。四月下旬袭击了通北警察署,北进中又击 破了龙门附近的紫霞宫警察分署和军用飞机场。五月五日进攻 龙门火车站,接着又打进讷东九十里的三合屯。六月二十日攻 入北安附近的李桂方屯,同日还缴了德都县红花尔基警察所的 枪枝和弹药; 二十三日袭击讷河县高四阎王院套,获步枪八 支; 二十七日破曹乃修屯。七月末破红火鸡警察署。八月十五 日一度攻陷老龙门车站,二十二日破克山北兴镇。九月十八日 攻占讷河县城。十一月三军八团与六军一师联合进攻德都县伪 警察署,经一天战斗毙敌百余名,缴获步枪百余支。东北抗日 联军第三路军的龙北部队,到处袭击敌人,打得日伪军惊恐不 安,使敌人大吹大擂的三省汇攻和“五大连池会师”计划彻底 破产。

  根据作战需要,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将原来编成的一、二、 三、四支队,按照全东北抗联部队的统一编号,改成为三、六、 九、十二,四个支队。改编后,各支队的力量有了充实和加 强。它们运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避实击虚,各队时分时 合,到处袭击敌人。据不完全统计,一九三九年六月至一九四 ○年三月,北部地区我抗联第三路军各部队,在四十几次战斗 中,取得了三十多次的胜利,共缴获各种武器五百多件,消灭 敌人二百五十多名,其中日军占百分之四十,俘虏敌军五百多 名,攻克城镇七、八处①,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同年七月,李兆麟和北满省委委员张兰生在总指挥部驻地 朝阳山举办了两期短期干部训练班。十四日,驻嫩江日伪军一 百余人尾追我攻打科雒村的部队,突然闯进山里。当我军发现 时,总指挥部已被包围。我教导队坚守阵地,一天内打退敌人 数次冲锋。李兆麟和教导队战士一起坚持战斗。三支队政委赵 敬夫为了总指挥的安全,率队突围护送李兆麟转移。这次战斗 中,共击毙伪森林警察大队长董连科以下多人; 我教导队十余 名战斗人员和北满省委委员张兰生英勇牺牲。三支队政委赵敬 夫在护送李兆麟和部分教导队员突出重围又返回接应部队时, 不幸中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同年秋,在一场暴风雨之后,北安和德都间的南北河河水 猛涨,低洼地已成一片汪洋。活动在河东地区的李兆麟和他的 二十几名战友,被围困在森林里,经受了一次严峻的饥饿考 验。他们吃完粮食,杀战马,吃完马肉,吃马皮。二十几天过 去了,溢出河外的河水不退,大家只好吃野菜。北国大地寒霜 早,一场秋霜之后野菜都枯黄了 抗霜的野菜“大耳朵毛”也 被吃光了。男同志饿得躺倒起不来,女同志每天坚持爬出去拣 榛子和蘑菇。这些刚强的女战士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发扬了 高度的阶级友爱精神。她们虽然饥肠咕咕,但拣到的榛子、蘑 菇,谁也不肯往自己嘴里放,都是带着它爬回来,如数地交给 总指挥,请他来分配。李兆麟总是让先给伤病员,然后是年老 体弱的和女同志,轮到他就没有几颗了。大家不忍心让总指挥 少吃,就把自己分到的送给他一些。李兆麟说: “你们到外边 活动,应当多吃点,我在驻地活动少,应当少吃。”他虽然饿 得全身无力,还乐观地给大家讲古代伯夷、叔齐二人宁肯饿死 首阳山,也不食周粟的故事,鼓励大家战胜困难。他说: “我 们宁肯饿死,也要忠于祖国,绝不能动摇抗日到底的信 念。”①河水渐渐地退了,党终于派人给他们送来了粮食。李兆 麟和他的战友。艰苦地度过了五十天断粮的日子,最后和战友 们一起跨过南北河回到部队所在地。

  抗联第三路军朝阳山总指挥部被袭,我方损失较大,敌人 以为这就是他们“围剿”抗联的最后胜利,于是大肆宣扬“东 北抗日联军已被最后消灭” 。就在敌人准备庆祝所谓“最后胜 利”的时候,在龙江北部活动的我第三、第九两个支队,按照 总指挥李兆麟的部署,在冯仲云、王明贵的指挥下,于九月二 十三日,联合攻克了龙北重要县城克山;在龙江南部活动的第 十二支队于九月十二日袭击了肇州县丰乐镇之后,又于十一月 八日一举攻占了龙南的重要县城肇源。我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的 各支队,在龙南、龙北取得的这些重大胜利,不仅沉重地打击 了敌人,而且有力地戳穿了敌人宣传的“东北抗日联军已被最 后消灭”的谎言,坚定了东北人民的抗日信念。

  一九四一年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增调重兵进驻东 北,我抗日联军处境更加困难。在敌人的残酷镇压下,东北人 民的抗日斗争受到了挫折。

  为保存实力,培养干部,提高部队素质,迎接胜利,根据 党组织的决定,北满抗日部队在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的率领 下,于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底,除留下一部分小分队继续活动 外,大部转移到苏联境内进行整训学习。这时,东北抗日联军 成立了教导旅,周保中任旅长,李兆麟任政治副旅长。一九四 二年七月,南满、吉东、北满三个省委合并,统一组成中共东北地 区委员会,李兆麟是常委之一。在东北地区党委的领导下,教导 旅进行了军事训练和政治学习,还先后派出十五个小分队回东 北开展小规模的游击活动,斗争一直没有中断。教导旅的训练 和学习,为东北抗日联军迎接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做了思想上、 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准备。

  (六)

  一九四五年八月八日,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我八路 军、新四军根据党中央命令,开展对日伪军的全面大反攻。坚 持了十四年抗日斗争的东北抗日联军,积极响应党中央、毛泽 东的号召,在周保中、李兆麟、冯仲云等领导下,积极配合八 路军、新四军和苏联红军作战,迅速击溃日本关东军。日本政 府于八月十五日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至此,中 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李兆麟和全体抗联战士们盼 望已久的“夺回我河山”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东北的大好河山 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根据东北党委会的决定,八月二十三日,李兆麟率百余名 抗联干部,随苏军经牡丹江进驻哈尔滨市①。

  李兆麟深知人民军队和人民政权的关系。到哈市后,当即 成立起抗日联军哈尔滨市办事处,李兆麟为办事处负责人,抓 人民武装的建设工作。为了尽快地建立起一支人民的武装,李 兆麟派抗联干部王景侠、马克正到阿城、一面坡,派张祥、单立 志到巴彦等地发展武装。李兆麟在哈尔滨很快地组织和建立起 三个保安大队。同时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于十月一日成立了 滨江省政府。李兆麟以中共代表身份出任副省长,同时兼任中 苏友好协会会长职务。

  李兆麟为了宣传我党实现和平民主、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 的政治主张,以推动建军建政工作的进展,进城后首先接管了 哈尔滨电台,运用这个现代化的重要宣传工具,播放毛泽东的 《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

  为了保卫人民抗战果实,抗战胜利后,我党确定了“向南 防御、向北发展”的方针,派遣大批干部率领十万人民军队进 入东北,建立东北根据地。十月十日,党中央派来松江地区工 作的钟子云等到达哈尔滨市。以钟子云为书记的中共滨江地区 工作委员会宣告成立。在党的领导下,李兆麟满怀着胜利的喜 悦,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战斗在新的工作岗位上。

  这时哈尔滨的情况十分复杂,抗战虽已胜利,但东北人民 仍处于决定命运的历史关头。蒋介石为了窃夺人民经过十四年 斗争取得的胜利果实,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从陆、海、空 三路向东北大举进兵的同时,还利用特务破坏解放区; 哈尔滨 地方的敌伪残余势力摇身一变,也成了“国民党地下工作者”和 “先遣军”。他们互相勾结,招摇撞骗,造谣惑众,严重地破 坏社会治安。根据形势的发展,十一月十六日中共中央东北局 决定成立松江军区,卢东生为司令员,钟子云任政委,李兆麟 兼任副政委。李兆麟的工作更加繁忙,他不仅与苏军一起接管 日伪政权,收缴敌伪物资,恢复社会秩序,组织民众团体,振 兴贸易,安定民生,使人民获得民主自由,还要为党中央派到 北满、西满地区开辟工作的干部和部队做好接待、转送、保 卫、联络和物资装备供应等工作。

  昼夜十分繁忙的李兆麟竟抽不出时间接待从辽阳家乡来的 阔别十二年的长子李玉,他让秘书先把孩子领到家里,一直等 到第三天午夜才脱身回来,父子二人亲切地谈到东方发白。终 日劳累的李兆麟打了一个盹,又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六日,国民党侵占了山海关。我军根 据中共中央“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指示,又主动撤出锦 州、沈阳和长春等地。这时,控制哈尔滨市的国民党反动派气 焰也十分嚣张,使我党在哈尔滨的活动受到很大威胁。为了全 局利益和为最后的胜利准备条件,滨江地区工委于十一月二十 日召开会议,决定工委和军区领导机关于二十一日主动撤出哈 尔滨,迁到宾县蜚克图。根据当时形势的需要,决定李兆麟辞 去副省长的职务,专任中苏友好协会会长,以中共代表的身份 留在哈尔滨。

  一九四六年一月,国民党“接收”大员关吉玉、杨绰庵、 余秀豪来到哈尔滨。李兆麟以共产党和群众组织代表的身份, 经常同国民党省长关吉玉、市长杨绰庵、警察局长余秀豪等上 层人物打交道,同他们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同时,他又经常 深入基层广泛接触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揭露国民党蒋介石破 坏一月十日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和发动内战的阴 谋。

  李兆麟在工人、绅商、文艺工作者和青年中间积极开展革 命活动。在他的倡导下,哈尔滨市音乐工作者组织了一个“音 乐促进会”,演唱《流亡三部曲》、《露营之歌》 等革命歌 曲,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二月份他给哈尔滨医科大学 即将毕业的学生写了一封亲笔信,信中说: 同学们,你们现在 已毅然踏上了进步的途径——探求真理的大道。并告诫大家: 要加倍警惕,绝不能以此微微的胜利冲昏头脑,要用斗争来巩 固和平。

  在哈尔滨各界妇女于抗战胜利后第一次召开的庆祝“三八” 国际妇女节大会上,李兆麟发表演说。他从东北沦陷时期祖国 同胞的悲惨命运,讲到中国人民经过怎样的艰苦斗争才赢得了 今天的胜利,无情地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破坏政协决议,发动内 战的阴谋,号召妇女同胞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为自己的解放 事业,为建立和平、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而斗争。他慷慨激 昂、动人心弦的讲演,教育了群众,刺痛了敌人。

  国民党反动派对奔走在和平、民主事业第一线的李兆麟又 恨又怕,一伙穷凶极恶的国民党特务和敌伪残余,多次策划暗杀 李兆麟。一次,李兆麟参加马迭尔饭店的宴会,特务准备下毒药, 企图毒死他,但阴谋未逞。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八日,特务又把 《哈尔滨日报》社的干部李钧误认为是李兆麟,将其刺杀在中 苏友好协会的门前。李兆麟深知国民党特务的卑鄙和凶残,但 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他曾向一 位负责同志说: 如果我的鲜血能洗亮人民的眼睛,能唤起人民 的觉醒,我死了也是值得的。

  一九四六年三月九日下午,伪装进步打入中苏友好协会为 会员的国民党特务、杨绰庵的秘书孙格玲打电话给李兆麟,诡 称杨绰庵要与他商定“国大”代表事宜,因办公室人多不便, 邀他去水道街九号。当时李兆麟刚从钟子云处开会回来,路 上,他乘坐的一辆缴获日本关东军的旧汽车出了故障,警卫员 李桂林帮助司机修理停在地段街上的汽车,李兆麟改乘路过的 别人的马车,回到了中苏友协。李兆麟唯恐有误工作,忘却个 人安危,决定自己独身先去。他匆匆地在办公桌的日历上写下 了“下午三时应邀去水道街九号商定国大代表”几个字后, 便让秘书转告警卫员修好汽车回来时,立即到水道街九号找 他①。

  李兆麟来到这间国民党特务匪徒早已做了周密布置的房 间,刚坐下喝了一口“茶水”,立刻发觉味道不对,原来敌人 在茶水中投放了毒药。这时,室内潜伏的凶手们跳了出来。身 材魁梧的李兆麟只身同敌人搏斗,他虽已被刺伤多处,还操起 木椅奋力向敌人投去,但终因寡不敌众,跌倒在地。凶残的敌 人又朝他的头部和胸部连刺数刀,李兆麟就这样惨遭国民党法 西斯暴徒杀害。这位在东北战场上同日本侵略者奋战了十四年 的民族英雄,没有牺牲在饥寒交迫的林海雪原和兴安峻岭之中, 也没有牺牲在枪林弹雨的松花江两岸和辽阔的黑嫩平原。他的 征衣和背囊曾多次被敌人子弹打穿,都没有负伤。敌人以数万 元伪币悬赏他的头颅,都成为狂言妄想,因此抗联战士当时都 称他为“福将”。而今天,这位“救国救民精神惊天地,除敌 除寇壮志撼山河”的民族英雄,却在抗战胜利后牺牲在国民党 反动派的魔掌中。这怎不使一切有良心、有正义感的中国人无 比愤慨和悲痛!

  一九四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哈市人民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 将李兆麟的遗体安葬在道里松花江畔一座公园内,并将这座公 园命名为兆麟公园。哈尔滨解放后,又为李兆麟建造了墓碑, 上刻;“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之墓”。

  注释

  ①见《东北烈士纪念馆抗日战争陈列简介》。

  ①访问冯基平、 夏尚志记录 (1964年5月、 1980年9月) 。

  ①访问冯基平、 夏尚志记录 (1964年5月、 1980年9月) 。

  ①胡乔木给东北烈士纪念馆的复信(1980年6月14日)。

  ①访问冯基平记录(1964年5月、 1980年9月)。

  ①冯仲云: 《东北抗联中领导者之一张寿篯》 (1946年2月)。

  ①《中共满洲省委巡视员巡视珠河给党团省委报告之三》 (1934年3月9日)。

  ②《中共满洲省珠河县委报告》 (1934年8月26日)。

  ①张寿篯: 《关于三军与八军关系纠纷问题的信》 (1937年6月20日) 。

  ①《寿篯给省委的报告》(1938年11月16日) 。

  ①《中共北满省委给中央政治局的报告》 (1940年3月13日)。

  ①引自东北烈士纪念馆馆藏资料。

  ①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所《访问录选编(周保中同志专辑)》(1980年11月)。

  ①《东北日报》追悼李兆麟宣传要点(1946年4月2日)。

  参考文献

  1.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所: 《东北抗日斗争史文件选编》第1、2辑。

  2. 冯仲云: 《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史》 (1946年)。

  3. 东北烈士纪念馆: 《李兆麟卷宗》。

  4. 尚志县党史资料卷: 《珠河抗日根据地变化情况》。

  5. 《珠河县委报告》 (1935年4月4日) 。

  6. 《北满临时省委关于目前工作任务与工作意见给张寿篯的信》(1938年11月24日) 。

  7. 《北满临时省委给张寿篯同志的信》 (1938年7月)。

  8. 张寿篯: 《关于北满部队活动的情况给参谋长许亨植同志并转北满省委负责同志的信》 (1939年11月19日) 。

  9. 《中共北满省委给中央政治局的报告》 (1940年3月13日)。

  10. 蔡近葵: 《抗联斗争史片断》 (1945年6月23日) 。

  11. 《英勇奋斗的东北抗联第三军》,载巴黎《救国时报》1937年9月18日。

  12.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所: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历史资料》。

  13.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所: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三、第十二支队历史资料汇编》。

  14. 冯仲云、李延禄、冯基平、夏尚志、孙己泰、杨坚白、杨寿天、林郁青、杨一辰、王明贵、张光迪、王钧、李敏、宋兰韵、夏凤 林、赵乃禾、杨长秋、李树香、李兆宾、金伯文、李玉等回忆李 兆麟的材料或访问记录。

推荐访问:李兆麟将军生平事迹
扩展阅读文章

情感故事推荐文章

情感故事热门文章

情感故事扩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