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山河故人》贾樟柯:00后是被孤立的一代 贾樟柯山河故人影评

发布时间:2018-05-17 来源:电影频道 点击: 当前位置:71668明星网 > 娱乐 > 电影频道 > 专访《山河故人》贾樟柯:00后是被孤立的一代 手机阅读

  《天注定》未能在内地公映,对于贾樟柯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打击。此前,他信心满满地说《天注定》会是他个人票房最高的电影,可惜……

   不过,借助近乎疯狂的网络下载,《天注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影片中的“温州动车事故”、“东莞色情服务”等由新闻事件改编的故事,一 下子戳中了普罗大众的兴奋点。在喜剧爱情扎堆、奇幻大片林立的国产电影中,贾樟柯打着“现实中国”标签的作品,显得弥足珍贵。

  这一次,贾樟柯在《山河故人》中用“过去、现在、未来”三段故事,讲述了一个情感与时间共同流变的主题,更把对于当下中国“移民潮”的思考植入其中。在贾樟柯眼中,语言(方言)的嬗变,无兄弟姐妹的家庭结构,离乡的远行,都可能让中国更年轻的一代面临被孤立的可能。

   与贾樟柯的专访约在一家影院的VIP厅,与以往一样,他思维缜密,逻辑严谨,极为善谈,几乎称得上出口成章。《山河故人》对于他而言,依然是自我感悟的 影像表达,在这部电影中,不仅包含了贾樟柯青年岁月的小镇烙印,同时还囊括了他对于中国未来的审视与思考。如果说《天注定》是一组时代的缩微样本,那么 《山河故人》便是一部“激荡三十年”的情感大戏。

专访《山河故人》贾樟柯:00后是被孤立的一代

  不出意外,《山河故人》将会成为贾樟柯内地票房最高的电影。

  猫眼电影:为什么会选择这三个时间点来讲这个故事,1999年、2014年、2025年?

   贾樟柯:这三个时间中,最关键的是起点。一开始我拍这个《山河故人》就想拍一个关于情感,又跟时间有关系的故事。这个电影想关注的情感不是一时一地的, 不是一个短暂时间段的情感关系,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情感怎么会产生变化?我们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这些都是时间给情感带来的(影响)。所以我一 开始就知道这个电影应该从过去讲起。

  过去有很多点,我选择1999年,一方面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中国社会的转折。在那一年,是普遍的使 用互联网之前跟之后,也是大家普遍的拥有手机之前跟之后,也是内地开始大量的建高速公路之前跟之后,也是从那一年开始私家汽车开始增多。这些东西,特别是 互联网,在之后介入到我们的生活——特别是情感里头——是非常深刻的。所以,对我这个70后的经历来说,从无到有的变化,这个时间点我们(的电影里)没有 表现过,但又是我们生活里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为什么说比较重要?从科技的改变来说,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沟通,一方面传统的情感内容跟方法 产生了变化。比如“相思”,过去可能隔50公里就联系不上了,必须鸿雁传书,或者是买个长途汽车票跑去,总之就是不方便。那人们就是用相思的方法来理解对 方,或者说想象对方,是一个浓度很强的情感体验,但是现在你用Facetime,马上就可以视频,太方便了。所以互联网介入到情感里面是潜移默化的,而且 也是经过了一段时间,我才能够理解到的。

  《天注定》未能在内地公映,对于贾樟柯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打击。此前,他信心满满地说《天注定》会是他个人票房最高的电影,可惜……

   不过,借助近乎疯狂的网络下载,《天注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影片中的“温州动车事故”、“东莞色情服务”等由新闻事件改编的故事,一 下子戳中了普罗大众的兴奋点。在喜剧爱情扎堆、奇幻大片林立的国产电影中,贾樟柯打着“现实中国”标签的作品,显得弥足珍贵。

  这一次,贾樟柯在《山河故人》中用“过去、现在、未来”三段故事,讲述了一个情感与时间共同流变的主题,更把对于当下中国“移民潮”的思考植入其中。在贾樟柯眼中,语言(方言)的嬗变,无兄弟姐妹的家庭结构,离乡的远行,都可能让中国更年轻的一代面临被孤立的可能。

   与贾樟柯的专访约在一家影院的VIP厅,与以往一样,他思维缜密,逻辑严谨,极为善谈,几乎称得上出口成章。《山河故人》对于他而言,依然是自我感悟的 影像表达,在这部电影中,不仅包含了贾樟柯青年岁月的小镇烙印,同时还囊括了他对于中国未来的审视与思考。如果说《天注定》是一组时代的缩微样本,那么 《山河故人》便是一部“激荡三十年”的情感大戏。

专访《山河故人》贾樟柯:00后是被孤立的一代

  不出意外,《山河故人》将会成为贾樟柯内地票房最高的电影。

  猫眼电影:为什么会选择这三个时间点来讲这个故事,1999年、2014年、2025年?

   贾樟柯:这三个时间中,最关键的是起点。一开始我拍这个《山河故人》就想拍一个关于情感,又跟时间有关系的故事。这个电影想关注的情感不是一时一地的, 不是一个短暂时间段的情感关系,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情感怎么会产生变化?我们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这些都是时间给情感带来的(影响)。所以我一 开始就知道这个电影应该从过去讲起。

  过去有很多点,我选择1999年,一方面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中国社会的转折。在那一年,是普遍的使 用互联网之前跟之后,也是大家普遍的拥有手机之前跟之后,也是内地开始大量的建高速公路之前跟之后,也是从那一年开始私家汽车开始增多。这些东西,特别是 互联网,在之后介入到我们的生活——特别是情感里头——是非常深刻的。所以,对我这个70后的经历来说,从无到有的变化,这个时间点我们(的电影里)没有 表现过,但又是我们生活里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为什么说比较重要?从科技的改变来说,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沟通,一方面传统的情感内容跟方法 产生了变化。比如“相思”,过去可能隔50公里就联系不上了,必须鸿雁传书,或者是买个长途汽车票跑去,总之就是不方便。那人们就是用相思的方法来理解对 方,或者说想象对方,是一个浓度很强的情感体验,但是现在你用Facetime,马上就可以视频,太方便了。所以互联网介入到情感里面是潜移默化的,而且 也是经过了一段时间,我才能够理解到的。

  第二个方面就是在1999年,影片中的人物的年龄跟我差不多,当时我是29岁,容易调动我的记忆,调动我个人的情感体会。

  到2014年,就顺理成章,就是当下,正好也是人物从青年到中年的转折。

   最后一个部分是最开始的构思里没有的,原本就是写到2014年,我觉得我从来没写过未来,每一部电影都没有想到要写未来,但是这一次这里面这几个人物将 来会怎么样?对我是很有吸引力的,是值得去想象的。三个人物,特别是Dollar,这个孩子他受到上一辈人的决定,他应该是一个00后,这样一个被上一代 人决定的孩子,等他长大以后,他生活里面面临什么困难。他有没有拥有独立的自我,有没有自由,这些事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所以就顺延到了2025年,也正好 是这个孩子刚刚长大成人的时候。

  猫眼电影:1999年,你那时候将满30岁,在你的电影生涯里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吧?

   贾樟柯:那一年正好是《小武》刚拍完不久,算是很快进入到创作的正常的轨道上。《小武》是完全在一个因陋就简的条件下拍出来的。因为1999年在筹备 《站台》,因为之前《小武》的成功,所以第二部影片在当时是非常好的创作条件,无论是资金还是幕后工作人员,都是步入到正常的电影工业创作的转折点,可以 说是事业上轨道吧。

  猫眼电影:那时候是不是也是开始面临政策的压力?比如审查?

  贾樟柯:波折非常多,因为《小武》的 拍摄,这部电影在1999年1月份“被禁”了嘛,而且那个禁令里面是不允许我拍电影,也没有一个期限。当时《站台》剧本已经跟海外两家公司签了约,一个是 北野武的公司,一个是法国的公司,资金很充裕。但是我当然希望我的电影能够在国内演,所以一开始去找了“上影”,希望通过国营的制片厂来帮我解决禁令的问 题。“上影”特别热情,也帮了很多忙,但是最后没有成功。后来又找到“北影”,“北影”也是特别热情,田壮壮导演也是担任了《站台》的监制,我们的工作进 展特别顺利,“北影”也觉得能够说服电影局,结果到临开机,又不允许拍了。可是我已经箭在弦上了,特别是我们剧组都是很年轻的电影工作者,我觉得大家工作 那么久,如果就这样停下来,那就太让人失望了。所以干脆就不管了,就继续拍了。

专访《山河故人》贾樟柯:00后是被孤立的一代

  与贾樟柯做访问是一件舒服的事情,他懂得如何用条理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无论是谈起观念,还是故事,他的语调始终定力十足。

  猫眼电影:对于你来说,1999年的个人主旋律就是在波折中筹拍《站台》?

   贾樟柯:也是那时候我才开始跟电影局、电影制片厂打交道,之前都没有接触过,也在学。我第一次跟人家谈都不知道说什么,拿着剧本嘴也张不开。而且还伴随 着大量的电影筹备工作,我们的看景,选演员,非常波折。那个电影(《站台》)本身就是一个流浪式的(故事),我就是从北京到山西,然后到陕北,到内蒙,这 条线走了无数次,因为要看景,但那会儿刚刚有了高速公路,好在有个大巴,很方便,五个半小时可以回太原了。

  猫眼电影:电影里第二个时间就是2014年,对你来说,那一年主要是《山河故人》?

   贾樟柯:对,写剧本,筹备,拍摄都是这一年。准确来说,《山河故人》2013年戛纳电影节之后开始工作的,一边宣传《天注定》,一边就开始剧本创作了。 我的生活就是按照电影(来标注),当我的记忆力模糊的时候,我就想我那时候在拍什么电影。因为电影的时间点是非常清晰的。(笑)

  猫眼电影:你之前的电影中,角色上都有一种“游民”的色彩,一直都在游荡,无论是在小县城里,还是去到异地,这一次《山河故人》也是这样,像Dollar这个角色,最后就变成离开故土,去到一个新大陆。在主角身上塑造这种共通性,是你自己有意识地想要去延续的主题吗?

   贾樟柯:不是刻意在延续,有可能是我个人性格的兴趣点。普遍的人的移动,是这几年最重要的事情,比如说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或者 从大城市出国,从一个工作到另一个工作,所谓社会是活跃的,在这样的社会里,人的离散、漂流都是正常的。《山河故人》跟“漂流”是有关系的,因为情感的失 落跟漂流有关。比如过去我们联系紧密的朋友,会失散一些,会忘记一些,甚至会找不见了,也有。我小学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我们每天都在一起玩,他们家是部 队的。到了小学五年级,他们家就跟着部队迁走了,我只知道他去了烟台,从此音信皆无。那时候我才小学五年级,就会有“丢掉一个人”的感受。《山河故人》这 部电影的主题也有在漂流、漂泊的过程中丢掉的东西。

  猫眼电影:《山河故人》的英文名是“Mountains May Depart”(山可移动),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贾樟柯:《山河故人》就是很多年前想到这个名字,十几年前,那时候是冬天,我去山里面我的亲戚家玩,正好是正月里面,大雪过后,太阳照着那个残雪,特别 好看。山上有人在走,一个家庭一起在走,我的脑子里就出现了“山河故人”这个词,然后仔细一想,我就觉得这个词特别美,“山河”就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地 方,“故人”就是老朋友嘛,特别是“故”字,只有时间才能够赋予它“故”的含义。所以这里面就有空间,有时间,特别美,我当时就说没准哪天拍一个电影,就 叫《山河故人》,但是其实想了那么一下,然后就忘了。写这个剧本的时候,一开始没有名字,写了大概有十几场,从头开始写,差不多写到他们在黄河边炸冰那一 场戏,突然就把这个名字想起来了,我就马上把它写下来,就很合适这个电影。等于是忘了的名字,又记起来了。

  英文名字是我的摄影指导(余 力为)起的,因为我的每部电影的英文名差不多都是他帮我起的。他在寻找跟中文相关的一些意象,他过去特别逗,他喜欢翻那个CD唱片的歌名,这一次他是翻 《圣经》。我说你为什么翻《圣经》?他说总感觉这个剧本有一种那样的感觉,他觉得(《山河故人》)谈的都是人基本的一些状态,整个(人生)这个剧本也是 “上帝”写给大家的,生老病死,谁能逃出?有一天他跟我说《圣经》里有一句话叫“For the mountains may depart”,我说可以啊,这就是“青山移动”嘛,就像海枯石烂永不变心一样,连青山都可以移动,但是情感关系却是改变不了的,我觉得这个角度很好。但 是我们的监制市山尚三(编者注:日本电影制片人,曾与侯孝贤合作《好男好女》《海上花》等多部影片,也曾与贾樟柯合作《站台》《任逍遥》《世界》《二十四 城记》,《山河故人》是贾樟柯与市山尚三的第六次合作)就说这个名字会不会太宗教了,我也是觉得有点宗教,后来法国的同事就说你们把那个“For”去掉, 就不宗教了,我们就听了他们的,就把“For”去掉了,不过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去掉了“For”宗教感就减弱了。

  (以赛亚书 54:10)For the mountains may depart and the hills be removed, but my steadfast love shall not depart from you, and my covenant of peace shall not be removed,” says the LORD, who has compassion on you.

  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我的慈爱必不离开你,我平安的约也不迁移。这是怜恤你的耶和华说的。

专访《山河故人》贾樟柯:00后是被孤立的一代

  《山河故人》中有贾樟柯此前从未尝试过的“未来场景”,而这一段故事,则是为了展现贾樟柯对于更年轻的下一代的观察与思考。

  猫眼电影:《山河故人》中Dollar是沈涛(赵涛)和张晋生(张译)的孩子,是个00后,也是中国下一代的一个代表。他本身是个很有意思的角色,家里面临着父母的感情挫折,然后又去了海外,几乎不会说中文,这是不是也代表了你对接下来一代中国人的观点和看法?

   贾樟柯:我觉得是一种被孤立的可能性。更年轻的一代,他们被孤立得很厉害,首先从家庭关系上来说,没有横向的情感关系,几乎没有兄弟姐妹,这已经是一种 孤立了。被孤立之后,他们的情感渴望就变得没有立足点。另外就是这几年大量的移民,带来的这种人的失重感,一下子把人抛得很远,跟这个母体(故乡)离得很 远。

  语言这方面,我一开始是从方言开始注入的,我发现原来方言很好的地区,更年轻一代中方言是流失得很厉害,断掉了。像我姐的孩子,是 在太原长大,但他不会讲太原话。我就觉得语言的变化很有趣,有的人可能会讲,他的发音是太原话,但他的用词是普通话的用词,本地特殊的那些词汇都丢掉了。 这种情况并不是一个太学术的问题,而是一个思维模式的问题,方言丢失之后,那个更准确的情感模式没有了。因为方言里面那个情感表述是最准确的,比普通话要 准确很多。但是你可以想象,方言丢失以后,他的情感体验跟表述思维是受到影响的。

  还有一个就是,我为了拍这个段落也去了很多地方做资料 收集,去了纽约、多伦多、温哥华、华盛顿还有墨尔本,去了很多新移民家庭,内地这几年过去的新移民的情况,跟香港人的移民完全不一样。香港在70年 代,90年代都有移民潮,他们是有移民传统的,一去就是一大家子,表兄弟七八个,什么舅舅阿姨,整个家族都过去了,他们的情感连接是相对完整的,包括广东 人的社区、广东菜,唐人街也是广东人的文化背景。但是2014、2015这几年这种新移民,可能因为食品安全、空气污染、孩子上学或别的原因迁走了,去了 之后,新移民自身是孤立的,因为没有建立起社群,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很多家庭问题。我在华盛顿碰到一个家庭,特别有趣,他父亲就搞不清楚他儿子中文能讲多 少,他跟我说他儿子心情好就讲很多,心情不好就不会讲。所以我觉得就很有意思,他也可能是青春期的一种反叛,但是如果拿语言来反叛的话,那实在是一个太可 怕的事情,等于是拒绝交流,就是给你一个很大的界限。所以把(这样的角色和故事)放在未来的部分,有可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

  (采访、文/亚伯;摄影/小强;编辑/该隐)

推荐访问:贾樟柯山河故人影评

电影频道推荐文章

电影频道热门文章

电影频道扩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