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历史简介】二十世纪埃塞俄比亚历史上发生过的大事件 二十世纪大舞台

发布时间:2018-05-17 来源:娱乐八卦 点击: 当前位置:71668明星网 > 娱乐 > 娱乐八卦 > 【埃塞俄比亚历史简介】二十世纪埃塞俄比亚历史上发 手机阅读

  【埃塞俄比亚历史简介


埃塞俄比亚国旗
埃塞俄比亚国旗

  埃塞俄比亚人民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西南岸。面积122万平方公里,人口4924万(1990年)。全国有50多个部族,其中奥罗莫族占总人口的45%,阿姆哈拉族占38%,提格雷族占8%。其他较大部族还有阿法尔、索马里、锡达莫族等。阿姆哈拉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奥罗莫语和提格雷语也较流行。45%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35%的居民信奉基督教。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中文名称: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

  英文名称: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

  简 称:埃塞俄比亚

  所属洲:非洲

  首 都:亚的斯亚贝巴

  主要城市:德雷达瓦、季马、哈勒尔等

  国庆日:9月11日

  国 歌:《前进,我的母亲埃塞俄比亚》

  国家代码:ETH

  官方语言:阿姆哈拉语

  货 币:埃塞俄比亚比尔、辅币分

  时 区:UTC+3至UTC+4

  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总统:穆拉图·特肖梅,,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

  人口数量:1.024亿(2016年)

  人口密度:102.4人/平方公里(2016年)

  主要民族:古拉格族、索马里族、锡达莫族、沃莱塔族

  主要宗教:埃塞俄比亚正教、伊斯兰教

  国土面积:1,104,300平方公里

  水域率:0.7%

  GDP总计:723.74亿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人均GDP:707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国际电话区号:+251

  国际域名缩写:.et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最大城市:亚的斯亚贝巴

  人类发展指数:0.363

  气 候:热带草原气候和亚热带森林气候

  最大湖泊:塔纳湖

  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26名

  航空运输: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ET

  海上运输:埃塞俄比亚航运ESLSC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最早的居民是含米特人。公元前975年,孟尼利克一世称王。公元前8世纪,建立了努比亚王国。16世纪葡萄牙和奥斯曼帝国相继入侵。1632年法西利德斯即位,王子内部权力之争激烈,战争连年不断。19世纪埃塞俄比亚分裂成许多国家。1868年英国入侵。1890年意大利入侵,排挤英国势力,建立厄立特里亚殖民地。1930年11月2日,塞拉西一世登基。

  埃境內以山地高原为主,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占全境的2/3,平均海拔2500—3000米,有“非洲屋脊”之称。红海沿岸为狭长的平原,海岸线长1013公里。北部、南部、东北部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25%。境内多河流湖泊,全国有30多条较大河流均发源于中部高原。气候温和。

【埃塞俄比亚历史简介】二十世纪埃塞俄比亚历史上发生过的大事件

  埃塞俄比亚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全国有86%的人口从事农业。农业不发达,属自然经济,靠天吃饭,生产较为落后。粮食靠进口。工业生产落后,主要为制造业、加工业,有纺织、皮革、食品加工等,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交通以公路为主。亚的斯亚贝巴国际机场是全国最大机场,有各类客机50余架。人均收入90—115美元(1986年)。

  埃塞俄比亚对外奉行和平共处与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反帝、反殖,反对南非种族主义,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维护非洲团结;尊重联合国宪章和非统组织宪章;主张相互尊重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独立。

  【二十世纪埃塞俄比亚历史上发生过的大事件


  1906年英、法、意在埃塞俄比亚划分势力范围

  1906年,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强行划分势力范围,秘密签订了划分势力范围协定,规定英国的势力范围是埃塞俄比亚的尼罗河上游地区;法国是吉布提—亚的斯亚贝巴铁路地带;意大利是与厄立特里亚毗邻的北部地区。1925—1926年,英国和意大利相互勾结,又达成了划分势力范围的新协议。埃塞俄比亚人民对势力范围的划分提出抗议,但没有起作用。这是帝国主义列强对弱小国家侵略的见证。

  1908年与索马里划分疆界

  1896年,意大利军队入侵埃塞俄比亚,在阿杜瓦战役中大败,意政府被迫承认埃塞的主权完整和独立,并答应支付战争赔款。

  经过长期磋商,意政府于1908年同埃塞俄比亚签订条约,划定埃塞俄比亚同意属索马里的边界线,规定从海岸到内地180公里和英属索马里保护地边界到巴尔德腊以北的朱巴河之间的地区为意属索马里,靠近意属索马里西部的欧加登地区划归埃塞俄比亚。与此同时,英国出于某种目的,也将英属索马里“保护地”的一部分划归埃塞俄比亚。但由于埃塞俄比亚封建统治者对欧加登地区管理不力,意大利仍不断对该地区加以吞食,并在此地建立了不少据点,从而使边界模糊不清,为日后的争端埋下了种子。

  1923年埃加入国际联盟

  1923年,埃塞俄比亚加入了国际联盟。支持这一行动的主要国家是法国,它企图借此扩大在埃塞俄比亚的势力,遏制英国和意大利的野心。埃塞俄比亚希望通过加入国际联盟保障本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废除歧视性的条约,免受外来干涉。埃塞俄比亚参加国际联盟后,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得以通过国联之助,废除英、意在埃塞俄比亚划分势力范围的条约。但1935年意大利武装入侵埃塞俄比亚,塞拉西政府向国联上诉,国联则迟迟不对意采取制裁行动,纵容大国入侵小国,暴露了其在“维护世界和平”招牌背后的真面目。

  1924年废除奴隶买卖法令颁布

  1924年,埃塞俄比亚摄政王塔法里·马康南决定废除奴隶买卖与奴隶制度,在主张改革的官员的支持下,马康南接连颁布敕令,规定:凡从事奴隶贸易的人,均应受到严厉处分;各省一切官员,从省长到村长,如对奴隶贸易取缔不力,也要课以罚款、撤销其职务或没收其财产。法令还规定:奴隶主如多次被控告虐待奴隶,特别法庭应解放被虐待的奴隶;奴隶如受过一定教育或曾在军队中服役和打过仗,则有获得解放的权利;奴隶在其主人死亡后应获得解放。另一方面,法令还对奴隶本身作了种种限制,并且延长了解放奴隶的期限。总的来说,这些法令对奴隶解放起了重大作用。

  1930年11月12日海尔·塞拉西—世加冕

  1913年埃塞俄比亚孟尼利克二世病逝后,国内以摄政王塔法里·马康南为首的改革派与埃雅苏国王以及继任的佐迪图女王为首的保守派之间矛盾激化。从1928年始,在女王的唆使下,地方军阀纷纷起兵反抗摄政王,但被摄政王平定,9月,女王企图以政变手段推翻摄政王,未成功。女王只得授予摄政王“万王之王”称号,1930年4月,女王去世,同年11月12日,塔法里·马康南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加冕礼。加冕礼由埃塞俄比亚大主教主持。参加的有埃塞俄比亚各地长官、地主、贵族,还有意大利皇太子、美国公使及白人殖民地长官。塔法里·马康南成为埃塞俄比亚皇帝,称海尔·塞拉西一世。这个称号在阿姆哈拉语中的含义是圣父上帝、圣子耶稣、圣灵王位的三位一体。这位三位一体的皇帝,自1930年至1974年一直保持的皇位。是20世纪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1931年塞拉西颁布第一部“宪法”

  海尔·塞拉西称帝后,大力实施改革措施。1931年,他颁布了埃塞俄比亚有史以来第一部宪法。宪法规定建立议会制,设立参议院和众议院,讨论由皇帝交议的各项事务。参议院议员经皇帝提名从“替帝国效劳的”贵族中任命。众议院议员暂经贵族提名产生,以后由人民选举产生;宪法还规定,要加强司法部门的工作,法官要“从有司法经验的人中挑选任命”,独立行使职责;国家的财政收入归国库,需要时只能“按照年度预算的规定使用”。承认公民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公民有工作的权利、居住和迁居的自由;反对强迫劳动,维护“人权”等。宪法确认了海尔·塞拉西皇帝的“神圣”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力,规定皇帝有权召开和解散议会,任免大臣,在议会两院休会期间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敕令;皇帝握有军队的最高指挥权;对外有权同外国“谈判和签订条约”、“宣战”等。宪法还规定海尔·塞拉西的家族是继承皇位的“唯一合法的皇族”,宪法用法律的形式将封建君主的专制权力和封建贵族的特权固定下来。

  1931年第二次废奴运动

  由于保守敌对势力的干扰,1924年埃塞俄比亚的废奴运动进展不力。佐迪图女王去世后,保守势力受到削弱。海尔·塞拉西皇帝在1931年和1935年先后颁布了两个废奴法,开始了第二次废奴运动。这些法律表明埃塞俄比亚已由限制奴隶制度发展进到废除奴隶制度的阶段。法令规定:父母为奴隶者,其子女应予以解放;主人死后,奴隶可以自由;凡是继续蓄奴者,应判15年徒刑或处以500泰勒的罚款。1932年,皇帝下令在首都成立奴隶管理局,聘请英国人赫尔伯特为顾问。1934年,政府在全国各地设立了62所奴隶管理分局。各管理局设有专职法官和警察,负责解放奴隶。获得自由的奴隶人数有了较快的增加。1934年,被解放的奴隶达3647名。第二次废奴运动对社会进步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34年“瓦尔瓦尔”事件

  “瓦尔瓦尔”地区,原是埃塞俄比亚的领土,与意属索马里接壤,但一直为意大利法西斯侵占。1934年12月5日,埃塞俄比亚和英国划分疆界委员会在埃塞俄比亚军队护送下,来到瓦尔瓦尔地区勘察边界,以解决埃塞俄比亚的欧加登地区与英属索马里之间的草地归属问题。意大利军队不但不许埃塞俄比亚军队扎营,而且向埃军猛烈射击。埃军被迫还击。在双方的战斗中,埃军被打死107人,打伤45人。意军伤亡60余人。这是意大利向埃塞俄比亚进行的一次军事挑衅,是意大利法西斯武装侵略埃塞俄比亚的前奏。

  1935年“阿夫杜勃”事件

  1935年1月29日,在埃塞俄比亚的瓦尔瓦尔地区附近的阿夫杜勃区,意大利军队向埃塞俄比亚边防军突然开火,打死埃军6人。埃边防军英勇还击,打死意军5人。意军以此次冲突为由,侵占了阿夫杜勃区。同时,意大利政府竟向被侵略的埃塞俄比亚提出抗议,并要求:一、埃塞俄比亚向意大利赔偿损失100万英镑;二、向意大利正式道歉;三、派代表去向意大利国族致敬;四、组织意埃边界委员会;五、埃军不得侵犯意属索马里边境。以上要求,遭到埃塞俄比亚人民的强烈反对。同年二月,意大利又派出2个师的兵力到埃塞俄比亚边境,准备进行大规模的侵略。

  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的30万军队,从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出发,兵分北、东、南三路侵入埃塞俄比亚。意军企图迅速攻占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占领全国。战争爆发5小时后,埃塞俄比亚政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总动员令,要求“大家行动起来,拿起武器,保卫祖国”,“赶走侵略者”。青壮年个们纷纷志愿参军,保卫祖国。几天里,埃塞俄比亚军队激增到60万人。战争开始,意军行动迅速,很快攻占了埃塞俄比亚北部重镇阿杜瓦,往后由于道路不好,再加上埃塞俄比亚军队的顽强抗击,使意军连连受挫,墨索里尼的闪电战术遭到破产。意军不断增兵。到1935年底,在埃意军增至50万人。由于指挥不当,埃军接连丢失了安太洛,阿拉吉平顶山等重要城镇。埃军损失惨重,伤亡1万余人,40多个村庄被破坏。意军向居民区投放大量毒气,毒死大量居民。1936年5月2日,塞拉西皇帝逃往吉布提,乘英舰离开非洲,流亡英国。5月5日意军进入埃首都亚的斯亚贝巴。9日,墨索里尼宣布吞并埃塞俄比亚。意大利把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联合”为意属东非。此举得到德、奥、匈、日、土的承认。

  1936—1941年埃塞俄比亚人民开展抗意游击战争

  皇帝出走后,游击战争成了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最主要的形式。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游击战争。许多游击队活跃在全国各地,袭击敌军据点,骚扰意军补给线,大量杀伤敌人,并多次攻占重要城镇,使意军惶惶不可终日,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游击队的口号是“战斗到最后一个战壕,流尽最后一滴血”。农民支持游击队,为他们送粮,做饭。一批爱国知识分子组成了“团结合作委员会”,印发传单、宣传爱国思想,并同游击队联系,组织和领导了1938年戈贾姆地区起义。1936年7月,在阿斯巴萨伐里,几百名意大利占领军突然陷入游击队的包围。在季马省,三架意大利飞机刚一降落,被早已埋伏好的游击队袭击,意军8名军官被击毙。1940年,在世界人民的声援下,埃全国各地特别地是北部地区游击战争进一步扩大。1941年1月,海尔·塞拉西一世从国外回国。他带领一支由游击队和过去的政府军组成的2000人的部队,以及由非洲人、印度人组成的同盟军,向亚的斯亚贝巴展开进攻。4月5日,战胜意大利军队。5月5日,海尔·塞拉西一世回到首都。1941年底,意大利占领军全部被驱逐出境。长达5年之久的抗意战争,以意大利法西斯的失败、埃塞俄比亚人民的胜利而结束。

  1952年美国染指埃塞俄比亚

  1952年5月15日,美国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同埃政府签订了按杜鲁门第4点计划援埃协定。该协定“鼓励美国私人资本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嗣后,美国专家、顾问、技术人员等1500人长住埃塞俄比亚。在埃塞俄比亚的外交部、农业部、工商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银行中,高据要职的美籍顾问有40人之多。1953年5月23日,美埃在华盛顿签订了“共同安全协定”,规定美国以武器及军事装备供给埃塞俄比亚,并帮埃训练军队,同时派了一个军事训练使团驻扎亚的斯亚贝巴。1954年6月,塞拉西皇帝访美,双方又签订了一项军事协定,允许美国在埃塞俄比亚享有修建和利用军事基地的权利,为期99年。美国力图在厄立特里亚的马苏阿、阿斯马拉和达拉克岛建立军事基地,控制红海通往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航路。

  1961年9月厄立特里亚解放阵线开始游击活动

  1960年,埃塞俄比亚的厄立特里亚解放阵线成立。成员有工人、学生、职员和农牧民,大部分是穆斯林教徒。领导成员主要是知识分子。1961年9月,厄解阵开始进行争取厄立特里亚独立的游击活动。1969年,厄解阵内部发生分裂,一部分人另组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由于塞拉西皇帝的军事围剿和两组织的不断火并,厄解阵的力量日渐削弱。1974年塞拉西倒台后,厄解阵的游击活动又有较快发展,曾攻占了厄省西部地区的特塞内伊和阿戈达特等重要城镇。1978年,在埃军政府的大规模军事进攻下,厄解阵又撤离了它所占领的城镇。厄解阵有武装人员12000人,仍在厄西部和南部地区坚持活动。得到苏丹、叙利亚、沙特等国的支持。

  1963年4月工会联合会成立

  1962年10月,塞拉西皇帝颁布了“劳资关系和公众就业管理法”,规定工会和雇主组织必须注册,试图通过建立解决劳资纠纷机构,减少劳资纠纷。该法令允许雇用50人以上的工厂建立工会,职工也可以参加已有50名会员以上的工会。1963年,全国有42个工会注册,会员发展1万人。4月,已注册的工会成立埃塞俄比亚工会联合会。联合会所有的下属工会都是以工厂为单位组成的工厂工会。至1966年,厄立特里亚地区成立19个工会,共有会员7000人。1974年2月,埃塞俄比亚工会联合会组织了全国大罢工,使全国经济陷于瘫痪。工会提出17点要求,包括新闻自由、土地改革、改善劳资关系、工人有选举权、孩子享受免费教育等。塞拉西被迫让步;罢工宣告成功。9月23日,军事当局把埃工会联合会主席贝耶内·所罗门、副主席吉迪·盖布雷和总书记菲塞哈·齐昂·泰基埃逮捕。1975年2月,埃塞俄比亚工会被军政府解散。1977年1月,埃工会重新成立,1986年4月改名为埃塞俄比亚总工会。

  1969年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成立

  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是1969年由厄解阵分裂出来的一部分人组成的成员多为基督教徒。拥有2.5—3万人的武装力量。1977年,厄人阵曾攻占厄立特里亚地区的纳克法、德卡梅雷、克伦等城镇。1978年,厄人阵进攻马萨瓦港失利,损失主力部队7000人。在埃政府军大举进攻下,厄人阵被迫放弃大部分城镇,撤向农村。1979年,厄人阵在厄北部纳克法附近击败4000余人的政府军。厄人阵与埃政府多次秘密接触,曾在东柏林进行了一次和谈,但未达成协议。支持厄人阵的有叙利亚、苏丹和巴勒斯坦抵抗运动。活动地区是厄立特里亚东北部、中部和沿海地区。人阵对内主张在厄建立“人民民主国家”,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重要经济部门和资源全部国有化;实行公平的土地分配政策和税收、物价政策;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禁止强化宗教教育;对外奉行和平与不结盟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不允许外国在厄立特里亚建立军事基地。现总书记为拉马丹·穆罕默德·努尔。

  1974年9月阿曼发动军事政变

  1974年9月12日,国防大臣阿曼发动军事政变,废黜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宣布成立埃塞俄比亚临时军事协调委员会,接管政权。

  阿曼·迈克尔·安多姆1924年出生于苏丹境内,父母为厄立特里亚人,在苏丹喀土穆上中学,后移居绍阿省。曾投身于抗意卫国战争;参加过朝鲜战争,并指挥联合国部队中的埃塞俄比亚部队。后到英国桑赫斯特军事学院受训,1962年回国,晋升少将;1964年任驻美国武官,次年退役。此后担任过10年参议员,主张反专制、反腐败。1974年6月被任命为武装部队参谋长,7月授衔为中将,8月3日任国防大臣。领导一批中下级青年军官,为反对封建势力,于9月12日组成武装部队、警察和地方军事协调委员会,推翻塞拉西统治,废除皇帝制定的1955年宪法,解散议会,出任临时军事协调委员会主席、政府首脑兼国防部长。由于在解决厄立特里亚等问题上主张采取温和态度,与军委会中强硬派意见分歧,不久便辞去国防部长和参谋长职务。1977年11月23日被军事协调委员解职,当晚在家中被杀。

  1974年埃重大考古发现

  1974年,法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埃塞俄比亚东部的阿法尔三角地区发现了一批原始石器。这些人工制品包括作刀用的48块锋利名片和3把拳头大小的“斧头”。经过4年的地质勘测,考古学家确定它的制作年代在250万年以前。这一发现使人类使用工具的历史年代往前推了50万年。这些石器是人类早期祖先文化的最早证明。通过对这些石器研究表明,这些原始人已开始有群居行为,以及有“家”的观念。该发现对研究埃塞俄比亚和人类的远古史,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1975年1月31日厄立特里亚冲突升级

  厄立特里亚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濒临红海,是地中海通向印度洋的战略要地。由冈达尔、提格雷和沃洛3个地区组成,面积12.3万平方公里,人口229万。由于历史上的殖民统治者对埃、厄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结果造成很深的民族矛盾。厄立特里亚本是埃塞俄比亚领土的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按联合国规定交由英国“托管”。1952年12月,厄作为一个自治单位同埃组成“联邦”。1962年11月,厄议会被埃皇收买,通过决议与埃合并,成为埃的一个省。但厄政府的反对派反对合并,要求独立,并组成厄人民解放阵线,进行武装斗争。

  埃塞俄比亚政府对厄立特里亚一贯采取武装镇压政策。1974年9月,埃军政权废黜了塞拉西皇帝,由厄籍人阿曼·安多姆中将任政府首脑,厄人阵对解决厄立特里亚问题寄于希望。但由于政见不一,11月23日阿曼被杀害。厄人阵对和平解决厄问题丧失了信心。1975年1月15日,厄人阵决定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厄人阵加紧扩充自己的实力,使游击队人数增加到六七千人,并收编原塞拉西王朝提格雷和贝根姆迪尔省的少数封建王朝部队。1975年1月31日,厄人阵游击队袭击阿斯马拉市区埃军指挥所和兵营,从而使埃、厄的武装冲突进一步扩大。

  面对厄游击队的进攻,埃军政府下令进行全面围剿,出动大量步兵和坦克,对潜入阿斯马拉市内的厄游击队发动进攻,甚至派飞机轰炸厄游击队活动过的村庄,造成大量居民伤亡,引起厄人民的不满。厄游击队的主力转移到外线,在通往阿斯马拉的交通要道上,袭击埃军的增援部队和物资运输队,实行对埃军的反包围。埃军在厄立特里亚地区的兵力增至2万余人,占据绝对优势。但由于大部分兵力固守城市,远离后方,供应困难,军事行动受到限制。而厄游击队则控制了广大农村。得到群众支持。1976年5月,埃军政府派数万民兵进攻厄立特里亚。1978年6月埃军政府在苏联、古巴军队的支持下,再次派正规军和民兵10多万人向厄人阵发动大规模进攻,收复了大部分被厄游击队占领的城镇。但厄游击队仍在少数城镇和广大农村活动。

  埃塞俄比亚内战,不仅是由埃国内矛盾引起,而且还同美、苏的积极参与和阿拉伯国家的支持有关。由于在埃内战中,厄立特里亚游击队得到阿拉伯国家的援助,从而使埃内战逐步发展为与邻国的武装冲突。厄有20万难民流入苏丹境内。厄立特里亚问题,是埃塞俄比亚长期难于解决的问题。

  1975年3月农业改革

  1975年3月,埃塞俄比亚军政府发布关于农业改革的公告,宣布所有农村的土地归人民集体所有;废除农村土地的私人所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村群众耕种;禁止土地的买卖、抵押、出租及继承;规模较大的农村种植园归国家及合作社经营管理。除丧失劳动力及其它特殊情况外,农民不得雇工种地。政府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协会,每个基层农民协会约有250户至270户农民组成。在基层协会的基础上,建立县、省等各级地区协会和全国农民协会。农民协会的任务是实行土地改革,鼓励合作运动,协助政府完成发展计划;改造农业、组织农村文化及政治活动。一年时间里,基层农民协会发展到23000个,所辖民户约750万户。埃塞俄比亚军政府还建有公社,参加的农民“按工作任务和劳动强度”付给报酬。另外还建有国营农场,接管过去私人的大农场,按国家计划生产农作物,供出口及满足本国工业需要。农场使用先进的农具耕作,以便在农业发展中起示范作用。通过农业改革,埃塞俄比亚封建私有土地制度被推翻,农民不再受地主的压迫和剥削,走上农业合作道路。

  1977年门格斯图上台执政

  门格斯图1977年2月3日,发动军事政变,推翻特费里,自任埃塞俄比亚临时军事委员会主席。

  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1937年生于埃塞俄比亚西南部,阿姆哈拉族人,出身贫寒。幼年时由前戈贾姆省长克贝德·特瑟马收养。毕业于霍莱塔军事学校,后在陆军第三师任少尉军械师。1963年和1969—1970年先后两次赴美国接受军事训练。1974年2月晋升为少校。同年6月代表第三师参加“武装部队,警察和地方军协调委员会”并任主席。9月任临时军事行政委员会第一副主席。1976年10月创建“革命烈火”政治组织并任主席。同年12月兼任部长会议主席。1977年2月3日,杀害原军委会主席特费里后,自任军委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并升为中校。1977年12月任埃塞俄比亚工人党建党筹备委员会主席。1983—1984年任非统组织主席。1984年9月在埃塞工人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总书记。1987年9月10日当选共和国总统兼国务委员会主席、革命武装力量总司令。

  门格斯图执政后,强调“走社会主义道路”、实行社会主义经济政策。1979年,发动第一个“经济发展运动年”运动,制订经济发展战略目标。1985年下令农民拆毁他们的房子,迁移到集中起来的新农村,并实行集体化经济。为了得到国内人民和军队的支持,使他领导下的“革命烈火”组织变为埃塞俄比亚唯一执政党,以镇压人犯为借口,处决了一名政府官员,并对政府其他人员进行大清洗。对厄立特里亚游击队,门格斯图主张镇压。他亲自下令屠杀了60名持不同政见的高级官员,迫使200多万人逃亡国外。1978—1979年,门格斯图提出了“红色恐怖万岁”的口号,对学生运动进行镇压,使许多青年惨遭屠杀。为了同厄立特里亚游击队作战,1978年他又宣布“一切为前线”的政策,下令每年每人捐献“年收入的1/12”用于战争。1979年同苏联签订了《友好条约》,《合作协定》和《领事协定》等。苏联派去几千名军事顾问,还提供了数百架军用飞机、枪支等。

  1989年5月,因一起未遂政变,有14名将军被门格斯图杀死,受牵连者数以百计。在北方战争中,有12名将军被处死,有1/5的将军因受怀疑而被开除军籍。1991年5月21日,当反政府武装兵临城下时门格斯图被迫出走,与家人流亡津巴布韦。他曾于1976年和1988年两次访问中国。

  【埃塞俄比亚历史简介


埃塞俄比亚国旗
埃塞俄比亚国旗

  埃塞俄比亚人民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西南岸。面积122万平方公里,人口4924万(1990年)。全国有50多个部族,其中奥罗莫族占总人口的45%,阿姆哈拉族占38%,提格雷族占8%。其他较大部族还有阿法尔、索马里、锡达莫族等。阿姆哈拉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奥罗莫语和提格雷语也较流行。45%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35%的居民信奉基督教。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中文名称: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

  英文名称: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

  简 称:埃塞俄比亚

  所属洲:非洲

  首 都:亚的斯亚贝巴

  主要城市:德雷达瓦、季马、哈勒尔等

  国庆日:9月11日

  国 歌:《前进,我的母亲埃塞俄比亚》

  国家代码:ETH

  官方语言:阿姆哈拉语

  货 币:埃塞俄比亚比尔、辅币分

  时 区:UTC+3至UTC+4

  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总统:穆拉图·特肖梅,,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

  人口数量:1.024亿(2016年)

  人口密度:102.4人/平方公里(2016年)

  主要民族:古拉格族、索马里族、锡达莫族、沃莱塔族

  主要宗教:埃塞俄比亚正教、伊斯兰教

  国土面积:1,104,300平方公里

  水域率:0.7%

  GDP总计:723.74亿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人均GDP:707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国际电话区号:+251

  国际域名缩写:.et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最大城市:亚的斯亚贝巴

  人类发展指数:0.363

  气 候:热带草原气候和亚热带森林气候

  最大湖泊:塔纳湖

  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26名

  航空运输: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ET

  海上运输:埃塞俄比亚航运ESLSC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最早的居民是含米特人。公元前975年,孟尼利克一世称王。公元前8世纪,建立了努比亚王国。16世纪葡萄牙和奥斯曼帝国相继入侵。1632年法西利德斯即位,王子内部权力之争激烈,战争连年不断。19世纪埃塞俄比亚分裂成许多国家。1868年英国入侵。1890年意大利入侵,排挤英国势力,建立厄立特里亚殖民地。1930年11月2日,塞拉西一世登基。

  埃境內以山地高原为主,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占全境的2/3,平均海拔2500—3000米,有“非洲屋脊”之称。红海沿岸为狭长的平原,海岸线长1013公里。北部、南部、东北部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25%。境内多河流湖泊,全国有30多条较大河流均发源于中部高原。气候温和。

【埃塞俄比亚历史简介】二十世纪埃塞俄比亚历史上发生过的大事件

  埃塞俄比亚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全国有86%的人口从事农业。农业不发达,属自然经济,靠天吃饭,生产较为落后。粮食靠进口。工业生产落后,主要为制造业、加工业,有纺织、皮革、食品加工等,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交通以公路为主。亚的斯亚贝巴国际机场是全国最大机场,有各类客机50余架。人均收入90—115美元(1986年)。

  埃塞俄比亚对外奉行和平共处与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反帝、反殖,反对南非种族主义,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维护非洲团结;尊重联合国宪章和非统组织宪章;主张相互尊重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独立。

  【二十世纪埃塞俄比亚历史上发生过的大事件


  1906年英、法、意在埃塞俄比亚划分势力范围

  1906年,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强行划分势力范围,秘密签订了划分势力范围协定,规定英国的势力范围是埃塞俄比亚的尼罗河上游地区;法国是吉布提—亚的斯亚贝巴铁路地带;意大利是与厄立特里亚毗邻的北部地区。1925—1926年,英国和意大利相互勾结,又达成了划分势力范围的新协议。埃塞俄比亚人民对势力范围的划分提出抗议,但没有起作用。这是帝国主义列强对弱小国家侵略的见证。

  1908年与索马里划分疆界

  1896年,意大利军队入侵埃塞俄比亚,在阿杜瓦战役中大败,意政府被迫承认埃塞的主权完整和独立,并答应支付战争赔款。

  经过长期磋商,意政府于1908年同埃塞俄比亚签订条约,划定埃塞俄比亚同意属索马里的边界线,规定从海岸到内地180公里和英属索马里保护地边界到巴尔德腊以北的朱巴河之间的地区为意属索马里,靠近意属索马里西部的欧加登地区划归埃塞俄比亚。与此同时,英国出于某种目的,也将英属索马里“保护地”的一部分划归埃塞俄比亚。但由于埃塞俄比亚封建统治者对欧加登地区管理不力,意大利仍不断对该地区加以吞食,并在此地建立了不少据点,从而使边界模糊不清,为日后的争端埋下了种子。

  1923年埃加入国际联盟

  1923年,埃塞俄比亚加入了国际联盟。支持这一行动的主要国家是法国,它企图借此扩大在埃塞俄比亚的势力,遏制英国和意大利的野心。埃塞俄比亚希望通过加入国际联盟保障本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废除歧视性的条约,免受外来干涉。埃塞俄比亚参加国际联盟后,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得以通过国联之助,废除英、意在埃塞俄比亚划分势力范围的条约。但1935年意大利武装入侵埃塞俄比亚,塞拉西政府向国联上诉,国联则迟迟不对意采取制裁行动,纵容大国入侵小国,暴露了其在“维护世界和平”招牌背后的真面目。

  1924年废除奴隶买卖法令颁布

  1924年,埃塞俄比亚摄政王塔法里·马康南决定废除奴隶买卖与奴隶制度,在主张改革的官员的支持下,马康南接连颁布敕令,规定:凡从事奴隶贸易的人,均应受到严厉处分;各省一切官员,从省长到村长,如对奴隶贸易取缔不力,也要课以罚款、撤销其职务或没收其财产。法令还规定:奴隶主如多次被控告虐待奴隶,特别法庭应解放被虐待的奴隶;奴隶如受过一定教育或曾在军队中服役和打过仗,则有获得解放的权利;奴隶在其主人死亡后应获得解放。另一方面,法令还对奴隶本身作了种种限制,并且延长了解放奴隶的期限。总的来说,这些法令对奴隶解放起了重大作用。

  1930年11月12日海尔·塞拉西—世加冕

  1913年埃塞俄比亚孟尼利克二世病逝后,国内以摄政王塔法里·马康南为首的改革派与埃雅苏国王以及继任的佐迪图女王为首的保守派之间矛盾激化。从1928年始,在女王的唆使下,地方军阀纷纷起兵反抗摄政王,但被摄政王平定,9月,女王企图以政变手段推翻摄政王,未成功。女王只得授予摄政王“万王之王”称号,1930年4月,女王去世,同年11月12日,塔法里·马康南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加冕礼。加冕礼由埃塞俄比亚大主教主持。参加的有埃塞俄比亚各地长官、地主、贵族,还有意大利皇太子、美国公使及白人殖民地长官。塔法里·马康南成为埃塞俄比亚皇帝,称海尔·塞拉西一世。这个称号在阿姆哈拉语中的含义是圣父上帝、圣子耶稣、圣灵王位的三位一体。这位三位一体的皇帝,自1930年至1974年一直保持的皇位。是20世纪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1931年塞拉西颁布第一部“宪法”

  海尔·塞拉西称帝后,大力实施改革措施。1931年,他颁布了埃塞俄比亚有史以来第一部宪法。宪法规定建立议会制,设立参议院和众议院,讨论由皇帝交议的各项事务。参议院议员经皇帝提名从“替帝国效劳的”贵族中任命。众议院议员暂经贵族提名产生,以后由人民选举产生;宪法还规定,要加强司法部门的工作,法官要“从有司法经验的人中挑选任命”,独立行使职责;国家的财政收入归国库,需要时只能“按照年度预算的规定使用”。承认公民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公民有工作的权利、居住和迁居的自由;反对强迫劳动,维护“人权”等。宪法确认了海尔·塞拉西皇帝的“神圣”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力,规定皇帝有权召开和解散议会,任免大臣,在议会两院休会期间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敕令;皇帝握有军队的最高指挥权;对外有权同外国“谈判和签订条约”、“宣战”等。宪法还规定海尔·塞拉西的家族是继承皇位的“唯一合法的皇族”,宪法用法律的形式将封建君主的专制权力和封建贵族的特权固定下来。

  1931年第二次废奴运动

  由于保守敌对势力的干扰,1924年埃塞俄比亚的废奴运动进展不力。佐迪图女王去世后,保守势力受到削弱。海尔·塞拉西皇帝在1931年和1935年先后颁布了两个废奴法,开始了第二次废奴运动。这些法律表明埃塞俄比亚已由限制奴隶制度发展进到废除奴隶制度的阶段。法令规定:父母为奴隶者,其子女应予以解放;主人死后,奴隶可以自由;凡是继续蓄奴者,应判15年徒刑或处以500泰勒的罚款。1932年,皇帝下令在首都成立奴隶管理局,聘请英国人赫尔伯特为顾问。1934年,政府在全国各地设立了62所奴隶管理分局。各管理局设有专职法官和警察,负责解放奴隶。获得自由的奴隶人数有了较快的增加。1934年,被解放的奴隶达3647名。第二次废奴运动对社会进步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34年“瓦尔瓦尔”事件

  “瓦尔瓦尔”地区,原是埃塞俄比亚的领土,与意属索马里接壤,但一直为意大利法西斯侵占。1934年12月5日,埃塞俄比亚和英国划分疆界委员会在埃塞俄比亚军队护送下,来到瓦尔瓦尔地区勘察边界,以解决埃塞俄比亚的欧加登地区与英属索马里之间的草地归属问题。意大利军队不但不许埃塞俄比亚军队扎营,而且向埃军猛烈射击。埃军被迫还击。在双方的战斗中,埃军被打死107人,打伤45人。意军伤亡60余人。这是意大利向埃塞俄比亚进行的一次军事挑衅,是意大利法西斯武装侵略埃塞俄比亚的前奏。

  1935年“阿夫杜勃”事件

  1935年1月29日,在埃塞俄比亚的瓦尔瓦尔地区附近的阿夫杜勃区,意大利军队向埃塞俄比亚边防军突然开火,打死埃军6人。埃边防军英勇还击,打死意军5人。意军以此次冲突为由,侵占了阿夫杜勃区。同时,意大利政府竟向被侵略的埃塞俄比亚提出抗议,并要求:一、埃塞俄比亚向意大利赔偿损失100万英镑;二、向意大利正式道歉;三、派代表去向意大利国族致敬;四、组织意埃边界委员会;五、埃军不得侵犯意属索马里边境。以上要求,遭到埃塞俄比亚人民的强烈反对。同年二月,意大利又派出2个师的兵力到埃塞俄比亚边境,准备进行大规模的侵略。

  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的30万军队,从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出发,兵分北、东、南三路侵入埃塞俄比亚。意军企图迅速攻占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占领全国。战争爆发5小时后,埃塞俄比亚政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总动员令,要求“大家行动起来,拿起武器,保卫祖国”,“赶走侵略者”。青壮年个们纷纷志愿参军,保卫祖国。几天里,埃塞俄比亚军队激增到60万人。战争开始,意军行动迅速,很快攻占了埃塞俄比亚北部重镇阿杜瓦,往后由于道路不好,再加上埃塞俄比亚军队的顽强抗击,使意军连连受挫,墨索里尼的闪电战术遭到破产。意军不断增兵。到1935年底,在埃意军增至50万人。由于指挥不当,埃军接连丢失了安太洛,阿拉吉平顶山等重要城镇。埃军损失惨重,伤亡1万余人,40多个村庄被破坏。意军向居民区投放大量毒气,毒死大量居民。1936年5月2日,塞拉西皇帝逃往吉布提,乘英舰离开非洲,流亡英国。5月5日意军进入埃首都亚的斯亚贝巴。9日,墨索里尼宣布吞并埃塞俄比亚。意大利把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联合”为意属东非。此举得到德、奥、匈、日、土的承认。

  1936—1941年埃塞俄比亚人民开展抗意游击战争

  皇帝出走后,游击战争成了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最主要的形式。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游击战争。许多游击队活跃在全国各地,袭击敌军据点,骚扰意军补给线,大量杀伤敌人,并多次攻占重要城镇,使意军惶惶不可终日,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游击队的口号是“战斗到最后一个战壕,流尽最后一滴血”。农民支持游击队,为他们送粮,做饭。一批爱国知识分子组成了“团结合作委员会”,印发传单、宣传爱国思想,并同游击队联系,组织和领导了1938年戈贾姆地区起义。1936年7月,在阿斯巴萨伐里,几百名意大利占领军突然陷入游击队的包围。在季马省,三架意大利飞机刚一降落,被早已埋伏好的游击队袭击,意军8名军官被击毙。1940年,在世界人民的声援下,埃全国各地特别地是北部地区游击战争进一步扩大。1941年1月,海尔·塞拉西一世从国外回国。他带领一支由游击队和过去的政府军组成的2000人的部队,以及由非洲人、印度人组成的同盟军,向亚的斯亚贝巴展开进攻。4月5日,战胜意大利军队。5月5日,海尔·塞拉西一世回到首都。1941年底,意大利占领军全部被驱逐出境。长达5年之久的抗意战争,以意大利法西斯的失败、埃塞俄比亚人民的胜利而结束。

  1952年美国染指埃塞俄比亚

  1952年5月15日,美国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同埃政府签订了按杜鲁门第4点计划援埃协定。该协定“鼓励美国私人资本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嗣后,美国专家、顾问、技术人员等1500人长住埃塞俄比亚。在埃塞俄比亚的外交部、农业部、工商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银行中,高据要职的美籍顾问有40人之多。1953年5月23日,美埃在华盛顿签订了“共同安全协定”,规定美国以武器及军事装备供给埃塞俄比亚,并帮埃训练军队,同时派了一个军事训练使团驻扎亚的斯亚贝巴。1954年6月,塞拉西皇帝访美,双方又签订了一项军事协定,允许美国在埃塞俄比亚享有修建和利用军事基地的权利,为期99年。美国力图在厄立特里亚的马苏阿、阿斯马拉和达拉克岛建立军事基地,控制红海通往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航路。

  1961年9月厄立特里亚解放阵线开始游击活动

  1960年,埃塞俄比亚的厄立特里亚解放阵线成立。成员有工人、学生、职员和农牧民,大部分是穆斯林教徒。领导成员主要是知识分子。1961年9月,厄解阵开始进行争取厄立特里亚独立的游击活动。1969年,厄解阵内部发生分裂,一部分人另组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由于塞拉西皇帝的军事围剿和两组织的不断火并,厄解阵的力量日渐削弱。1974年塞拉西倒台后,厄解阵的游击活动又有较快发展,曾攻占了厄省西部地区的特塞内伊和阿戈达特等重要城镇。1978年,在埃军政府的大规模军事进攻下,厄解阵又撤离了它所占领的城镇。厄解阵有武装人员12000人,仍在厄西部和南部地区坚持活动。得到苏丹、叙利亚、沙特等国的支持。

  1963年4月工会联合会成立

  1962年10月,塞拉西皇帝颁布了“劳资关系和公众就业管理法”,规定工会和雇主组织必须注册,试图通过建立解决劳资纠纷机构,减少劳资纠纷。该法令允许雇用50人以上的工厂建立工会,职工也可以参加已有50名会员以上的工会。1963年,全国有42个工会注册,会员发展1万人。4月,已注册的工会成立埃塞俄比亚工会联合会。联合会所有的下属工会都是以工厂为单位组成的工厂工会。至1966年,厄立特里亚地区成立19个工会,共有会员7000人。1974年2月,埃塞俄比亚工会联合会组织了全国大罢工,使全国经济陷于瘫痪。工会提出17点要求,包括新闻自由、土地改革、改善劳资关系、工人有选举权、孩子享受免费教育等。塞拉西被迫让步;罢工宣告成功。9月23日,军事当局把埃工会联合会主席贝耶内·所罗门、副主席吉迪·盖布雷和总书记菲塞哈·齐昂·泰基埃逮捕。1975年2月,埃塞俄比亚工会被军政府解散。1977年1月,埃工会重新成立,1986年4月改名为埃塞俄比亚总工会。

  1969年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成立

  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是1969年由厄解阵分裂出来的一部分人组成的成员多为基督教徒。拥有2.5—3万人的武装力量。1977年,厄人阵曾攻占厄立特里亚地区的纳克法、德卡梅雷、克伦等城镇。1978年,厄人阵进攻马萨瓦港失利,损失主力部队7000人。在埃政府军大举进攻下,厄人阵被迫放弃大部分城镇,撤向农村。1979年,厄人阵在厄北部纳克法附近击败4000余人的政府军。厄人阵与埃政府多次秘密接触,曾在东柏林进行了一次和谈,但未达成协议。支持厄人阵的有叙利亚、苏丹和巴勒斯坦抵抗运动。活动地区是厄立特里亚东北部、中部和沿海地区。人阵对内主张在厄建立“人民民主国家”,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重要经济部门和资源全部国有化;实行公平的土地分配政策和税收、物价政策;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禁止强化宗教教育;对外奉行和平与不结盟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不允许外国在厄立特里亚建立军事基地。现总书记为拉马丹·穆罕默德·努尔。

  1974年9月阿曼发动军事政变

  1974年9月12日,国防大臣阿曼发动军事政变,废黜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宣布成立埃塞俄比亚临时军事协调委员会,接管政权。

  阿曼·迈克尔·安多姆1924年出生于苏丹境内,父母为厄立特里亚人,在苏丹喀土穆上中学,后移居绍阿省。曾投身于抗意卫国战争;参加过朝鲜战争,并指挥联合国部队中的埃塞俄比亚部队。后到英国桑赫斯特军事学院受训,1962年回国,晋升少将;1964年任驻美国武官,次年退役。此后担任过10年参议员,主张反专制、反腐败。1974年6月被任命为武装部队参谋长,7月授衔为中将,8月3日任国防大臣。领导一批中下级青年军官,为反对封建势力,于9月12日组成武装部队、警察和地方军事协调委员会,推翻塞拉西统治,废除皇帝制定的1955年宪法,解散议会,出任临时军事协调委员会主席、政府首脑兼国防部长。由于在解决厄立特里亚等问题上主张采取温和态度,与军委会中强硬派意见分歧,不久便辞去国防部长和参谋长职务。1977年11月23日被军事协调委员解职,当晚在家中被杀。

  1974年埃重大考古发现

  1974年,法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埃塞俄比亚东部的阿法尔三角地区发现了一批原始石器。这些人工制品包括作刀用的48块锋利名片和3把拳头大小的“斧头”。经过4年的地质勘测,考古学家确定它的制作年代在250万年以前。这一发现使人类使用工具的历史年代往前推了50万年。这些石器是人类早期祖先文化的最早证明。通过对这些石器研究表明,这些原始人已开始有群居行为,以及有“家”的观念。该发现对研究埃塞俄比亚和人类的远古史,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1975年1月31日厄立特里亚冲突升级

  厄立特里亚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濒临红海,是地中海通向印度洋的战略要地。由冈达尔、提格雷和沃洛3个地区组成,面积12.3万平方公里,人口229万。由于历史上的殖民统治者对埃、厄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结果造成很深的民族矛盾。厄立特里亚本是埃塞俄比亚领土的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按联合国规定交由英国“托管”。1952年12月,厄作为一个自治单位同埃组成“联邦”。1962年11月,厄议会被埃皇收买,通过决议与埃合并,成为埃的一个省。但厄政府的反对派反对合并,要求独立,并组成厄人民解放阵线,进行武装斗争。

  埃塞俄比亚政府对厄立特里亚一贯采取武装镇压政策。1974年9月,埃军政权废黜了塞拉西皇帝,由厄籍人阿曼·安多姆中将任政府首脑,厄人阵对解决厄立特里亚问题寄于希望。但由于政见不一,11月23日阿曼被杀害。厄人阵对和平解决厄问题丧失了信心。1975年1月15日,厄人阵决定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厄人阵加紧扩充自己的实力,使游击队人数增加到六七千人,并收编原塞拉西王朝提格雷和贝根姆迪尔省的少数封建王朝部队。1975年1月31日,厄人阵游击队袭击阿斯马拉市区埃军指挥所和兵营,从而使埃、厄的武装冲突进一步扩大。

  面对厄游击队的进攻,埃军政府下令进行全面围剿,出动大量步兵和坦克,对潜入阿斯马拉市内的厄游击队发动进攻,甚至派飞机轰炸厄游击队活动过的村庄,造成大量居民伤亡,引起厄人民的不满。厄游击队的主力转移到外线,在通往阿斯马拉的交通要道上,袭击埃军的增援部队和物资运输队,实行对埃军的反包围。埃军在厄立特里亚地区的兵力增至2万余人,占据绝对优势。但由于大部分兵力固守城市,远离后方,供应困难,军事行动受到限制。而厄游击队则控制了广大农村。得到群众支持。1976年5月,埃军政府派数万民兵进攻厄立特里亚。1978年6月埃军政府在苏联、古巴军队的支持下,再次派正规军和民兵10多万人向厄人阵发动大规模进攻,收复了大部分被厄游击队占领的城镇。但厄游击队仍在少数城镇和广大农村活动。

  埃塞俄比亚内战,不仅是由埃国内矛盾引起,而且还同美、苏的积极参与和阿拉伯国家的支持有关。由于在埃内战中,厄立特里亚游击队得到阿拉伯国家的援助,从而使埃内战逐步发展为与邻国的武装冲突。厄有20万难民流入苏丹境内。厄立特里亚问题,是埃塞俄比亚长期难于解决的问题。

  1975年3月农业改革

  1975年3月,埃塞俄比亚军政府发布关于农业改革的公告,宣布所有农村的土地归人民集体所有;废除农村土地的私人所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村群众耕种;禁止土地的买卖、抵押、出租及继承;规模较大的农村种植园归国家及合作社经营管理。除丧失劳动力及其它特殊情况外,农民不得雇工种地。政府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协会,每个基层农民协会约有250户至270户农民组成。在基层协会的基础上,建立县、省等各级地区协会和全国农民协会。农民协会的任务是实行土地改革,鼓励合作运动,协助政府完成发展计划;改造农业、组织农村文化及政治活动。一年时间里,基层农民协会发展到23000个,所辖民户约750万户。埃塞俄比亚军政府还建有公社,参加的农民“按工作任务和劳动强度”付给报酬。另外还建有国营农场,接管过去私人的大农场,按国家计划生产农作物,供出口及满足本国工业需要。农场使用先进的农具耕作,以便在农业发展中起示范作用。通过农业改革,埃塞俄比亚封建私有土地制度被推翻,农民不再受地主的压迫和剥削,走上农业合作道路。

  1977年门格斯图上台执政

  门格斯图1977年2月3日,发动军事政变,推翻特费里,自任埃塞俄比亚临时军事委员会主席。

  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1937年生于埃塞俄比亚西南部,阿姆哈拉族人,出身贫寒。幼年时由前戈贾姆省长克贝德·特瑟马收养。毕业于霍莱塔军事学校,后在陆军第三师任少尉军械师。1963年和1969—1970年先后两次赴美国接受军事训练。1974年2月晋升为少校。同年6月代表第三师参加“武装部队,警察和地方军协调委员会”并任主席。9月任临时军事行政委员会第一副主席。1976年10月创建“革命烈火”政治组织并任主席。同年12月兼任部长会议主席。1977年2月3日,杀害原军委会主席特费里后,自任军委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并升为中校。1977年12月任埃塞俄比亚工人党建党筹备委员会主席。1983—1984年任非统组织主席。1984年9月在埃塞工人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总书记。1987年9月10日当选共和国总统兼国务委员会主席、革命武装力量总司令。

  门格斯图执政后,强调“走社会主义道路”、实行社会主义经济政策。1979年,发动第一个“经济发展运动年”运动,制订经济发展战略目标。1985年下令农民拆毁他们的房子,迁移到集中起来的新农村,并实行集体化经济。为了得到国内人民和军队的支持,使他领导下的“革命烈火”组织变为埃塞俄比亚唯一执政党,以镇压人犯为借口,处决了一名政府官员,并对政府其他人员进行大清洗。对厄立特里亚游击队,门格斯图主张镇压。他亲自下令屠杀了60名持不同政见的高级官员,迫使200多万人逃亡国外。1978—1979年,门格斯图提出了“红色恐怖万岁”的口号,对学生运动进行镇压,使许多青年惨遭屠杀。为了同厄立特里亚游击队作战,1978年他又宣布“一切为前线”的政策,下令每年每人捐献“年收入的1/12”用于战争。1979年同苏联签订了《友好条约》,《合作协定》和《领事协定》等。苏联派去几千名军事顾问,还提供了数百架军用飞机、枪支等。

  1989年5月,因一起未遂政变,有14名将军被门格斯图杀死,受牵连者数以百计。在北方战争中,有12名将军被处死,有1/5的将军因受怀疑而被开除军籍。1991年5月21日,当反政府武装兵临城下时门格斯图被迫出走,与家人流亡津巴布韦。他曾于1976年和1988年两次访问中国。

  1977年7月23日欧加登战争爆发

  1977年7月,位于非洲之角的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在欧加登地区领土归属问题上发生争执,并引发了一场大规模战争。

  欧加登地区位于埃塞南部和东南部高原上,与索马里相邻,它的北端是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通往吉布提港口的唯一出海铁路。埃塞俄比亚坚持、欧加登地区是它领土的一部分,其范围指哈拉尔盖沙漠大部分地区,这里原为索马里领土,1897年由意大利划归埃塞俄比亚,因此,这里的居民多为索马里人。索马里则认为,除上述地区外,欧加登还包括埃塞俄比亚巴莱和锡达莫两省的大部分土地,面积38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万,其中100万是索马里人。索主张聚居在这一地区的索马里族人实行民族自决,并支持1963年在欧加登成立的西索马里解放阵线争取独立的斗争。为此,两国曾多次发生边界争端。

  美国一直支持埃塞俄比亚,企图使之成为美国的势力范围。苏联不断向索马里渗透,向索马里提供军事援助。1974年,亲美的埃塞俄比亚塞拉西皇帝垮台后,苏联与索马里反目为仇。因此,在对待欧加登争端问题上也出现了变化,美国倾向索马里,苏联则支持埃塞俄比亚。1977年7月23日,索马里出动1.2万余人的兵力,在苏制坦克、大炮和飞机的掩护下,向埃塞俄比亚南部的欧加登地区发起进攻。为了击破索军的攻势,埃塞俄比亚集中了四五万人的兵力,同样在苏制坦克,大炮的掩护下,运用苏联战术进行反击。埃军在苏联、古巴的3000名军事人员的支援下,从1978年2月2日起,连续向占领欧加登的索马里军队发起大规模反攻。索军损失严重,3月14日,全部从欧加登地区撤退。历时8个月的欧加登战争结束。

  1978年11月埃苏边界冲突

  由于苏丹支持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埃塞俄比亚与苏丹关系极为紧张。从1978年11月起,埃塞俄比亚军队开始越过边界进入苏丹境内追击厄人阵游击队,苏丹军队还击,两国边界冲突加剧。埃塞俄比亚出动飞机、坦克和大炮,攻击苏丹边防部队,苏丹招架不住,请求盟国埃及支援,两国边界冲突演变为地区性战争。从1979年2月始,双方发生多次激战,互有损失。这场地区冲突引起非统组织的极大关注。在非统以及一些非洲国家的斡旋下,1982年6月,埃塞俄比亚和苏丹两国元首在亚的斯亚贝巴会晤,签署了有关安全、防务和政治与难民事务的三项合作协议,正式结束了两国的冲突与敌对状态。

  1978年11月埃苏签订友好合作条约

  1978年11月20日,埃塞俄比亚总统门格斯图和苏联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签署了为期20年的两国“友好合作条约”。条约规定:“一旦出现对和平造成威胁或破坏国际和平的局势,缔约双方将立即互相协商,协调它们的立场,以便消除已出现的威胁或恢复和平”,为了确保缔约双方的防御能力,它们将继续在军事方面进行合作。此后,苏联向埃塞俄比亚派去1000多名军事顾问、专家和1万多名古巴雇佣军。埃,苏条约的签订,为苏联控制埃塞俄比亚的各军政部门创造了条件。

  1984年埃塞俄比亚工人党成立

  从1977年开始,门格斯图便开始着手筹建工人党,但由于内战连年不断,建党工作一直拖到80年代中方有起色。1984年9月10日,门格斯图正式宣布埃塞俄比亚工人党成立。该党是全国唯一合法政党,有党员6万人。党纲规定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主要任务是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为进入社会主义奠定基础。经济上主张独立于资本主义体系,但允许私人经济存在,同时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对外方针是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不结盟运动原则,主张合作,和平共处,实现世界和平。

  1986年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扩大业务

  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1946年4月正式成立,被举为非洲最富有生气的航空公司。由于聘请外国专家管理,近年来顾客骤增,在世界上也属发展迅速的航空公司。1986年该公司又新购两架波音767客机,扩大业务,航线不断延伸,成为连接非洲和世界各地的重要空中枢纽。1986年业务收入已达3.10亿埃比尔。埃航重视人力开发和技术力量的自力更生,建立了财政上自主的航线系统,政府对业务运行和现代化管理提供了积极的支持。并建立了自己的室内维修设备,从波音飞机、道格拉斯飞机到小型的螺旋桨飞机都可以维修保养。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建立了人才培训中心,促进了人力开发,除主管人员外的工作人员完全是埃塞俄比亚人。

  1987年6月14日,埃塞俄比亚举行首次大选。全国设立835个选区,选民进行无记名投票,选出835名国民议会议员。埃塞俄比亚领导人门格斯图和临时军政委员会的其他成员当选为议员。这次大选是为由临时军政委员会当权向文官统治作准备。

  1987年6月埃塞俄比亚举行大选

  1986年底,埃塞俄比亚成立了全国宪法起草委员会,由党政机关、群众组织的代表及宗教和社会各界人士组成。宪法草案交埃塞俄比亚工人党中央审议后,在全国15个地方散发,其数量达200多万份,并通过广播电视宣布。宪法文本交全民投票表决,有1400万人投了票,其中赞成票为81%。

  这次大选是在工人党中央领导下进行的。为了组织这次大选,全国选举委员会发动了17.5万名干部进行工作。全国的议席分配是农村地区每7.5万人口中有一席,城市是1.5万人口中有一席。18岁以上公民有选举权,21岁以上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国家主席、国民议会议长等国家领导人。埃塞俄比亚的这次大选,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1988年4月1日埃塞俄比亚与索马里复交

  由于历史问题,埃塞俄比亚与索马里之间一直存在着边界争端。1977年9月,两国宣布断绝外交关系。1988年3月,索马里总统西亚德和埃塞俄比亚总统门格斯图在吉布提会晤。双方都作出了一定的让步。4月1日,两国外长在摩加迪沙举行会谈,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双方决定恢复中断10年之久的外交关系。双方达成协议:一、不对对方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进行威胁或诉诸武力;二、在两国联合军事委员会的监督下,双方从4月15日开始将各自的军队从共同边界线后撤至少10—15公里,并于5月15日结束;三、在4个月内交换战俘;四、鉴于双方都支持和庇护对方的反政府分子从事反对本国政府的活动,双方同意防止针对对方的一切不利于稳定的行为和颠覆活动。埃、索两国的复交是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转折,也是两国人民结束战争的新起点。

  1991年5月28日埃塞俄比亚民阵攻占首都

  1991年5月21日,埃塞俄比亚反政府武装挺进到距首都亚的斯亚贝巴13公里处。总统府里一片混乱。总统门格斯图在各方压力下,当日宣布辞职。反政府武装加紧对首都的进攻。政府陆、海、空三军迅速溃败,数千人乘坦克逃往邻国吉布提,14架军用飞机飞往吉布提,另有3000名水兵分乘12艘战舰逃往也门。5月24日,埃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包围了首都。第二天,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占领了首府阿斯马拉和海港城市阿萨布。危机之中,美国助理国务卿科恩于27日在伦敦分别同埃塞俄比亚总理丁卡以及民阵等3个主要反政府组织的代表举行会谈,并达成停火协议。科恩建议民阵部队开进首都“维持社会秩序”。28日,埃民阵部队开进亚的斯亚贝巴,经过3个小时的激战,民阵占领了总统府、政府办公大楼、警察局、电台和两个中央广场,并宣布24小时宵禁。

  埃塞俄比亚反政府武装获胜是多种原因造成的。长期以来,门格斯图在国内推行恐怖统治,致使各种矛盾激化,同时国家经济政策又严重失误,人民生活水平迅速下降。1991年4月,在美国的压力下,门格斯图决定实行多党制,但此时已无法挽救自己被抛弃的命运。民阵进入亚的斯亚贝巴后,埃局势基本稳定。

推荐访问:二十世纪大舞台

娱乐八卦推荐文章

娱乐八卦热门文章

娱乐八卦扩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