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苗金花》热拍,赵浚凯新剧献给迷茫但不屈服的80后女性 迷茫的80后散文

发布时间:2018-06-21 来源:图库 点击: 当前位置:71668明星网 > 娱乐 > 图库 > 《我叫苗金花》热拍,赵浚凯新剧献给迷茫但不屈服的 手机阅读

  由海润影视出品,赵浚凯执导,王珂、黑子等主演的女性励志生活剧《我叫苗金花》于4月8日在北京开机。导演赵浚凯之前曾执导多部脍炙人口的抗战题材作品,是最有收视保障的导演之一。这是赵浚凯首次尝试女性励志题材作品,暂别其“赵氏战争美学”,试图讲述“小人物的大情怀”;舍弃最擅长的军旅、抗战题材,转而从80后的视角去诠释当下青年人的心态,讲述80后群体的迷茫与撕裂。种种转变与突破使人充满好奇。6月2日,独舌记者在京郊拍摄现场对赵浚凯导演进行了一次专访。

  导演坦言拍这样一个戏是从身边许多80后朋友对现实的迷茫受到触动,希望通过这么一部剧能够探讨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传统道德在今天到底对人有多大的约束力。从精神气质和表达主题上,《我叫苗金花》跟8年前的《奋斗》是类似的,但它的根扎得更实。不同于时下一些现实题材直接过滤掉人物的乡土背景直接讲述都市生活,赵导更让苗金花实现从乡镇—县城—都市的三级跳,而这其实更符合当下大多数人中国人的成长奋斗历程,用导演的话讲“谨以此片献给迷茫、挣扎,但不屈服,向着美好未来前进的80后女性”。

  谈新剧之余,赵浚凯也谈到了自己对中国神话玄幻题材的极大兴趣,他认为现在的网络玄幻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年轻气质、虚拟气质和平行世界的气质太重,自己更想找那些有根的、深入中国传统文化,有英雄气质的故事。时下的中国电影市场好莱坞以科幻和魔幻两大类型攻城掠地,中国也上马了许多这方面的项目,赵浚凯则对此发出“盛世危言”—— “我们模仿西方拍的超级英雄没有用,拍多少死多少,这个东西千万不要去碰,碰了必死”,他认为中国没有经历西方工业革命的熏陶,对本土文化信念感不强, “孙猴子在花果山我们看得很嗨,但孙猴子一个跟头翻到天安门我们就不信这事了”。

  赵浚凯导演身兼编剧、导演、制片人三重身份,不仅实践经验丰富,而且喜欢做形而上的思考,许多观点令人醍醐灌顶。

  赵浚凯访谈录

《我叫苗金花》热拍 <wbr> <wbr> <wbr>赵浚凯新剧献给迷茫但不屈服的80后女性

  1

  想把疏离社会的电视剧拉回来

  独舌:你拍得最多的是军旅战争题材,有“军旅少帅掌门”之称,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怎么选择了转型?

  赵浚凯:今年想表现反法西斯题材的话,应该是去年拍,今年拍了明年才播,电视剧是有一个档期后延的。我去年年底拍了一个《搜索连》,以中国抗日战场一个战役为原型,写的是国民党正面抗战,和以前的题材不太一样。确实是那个戏拍得有点累,然后也没有更好拍战争的角度,所以今年上半年就想拍一个现代戏。

  由海润影视出品,赵浚凯执导,王珂、黑子等主演的女性励志生活剧《我叫苗金花》于4月8日在北京开机。导演赵浚凯之前曾执导多部脍炙人口的抗战题材作品,是最有收视保障的导演之一。这是赵浚凯首次尝试女性励志题材作品,暂别其“赵氏战争美学”,试图讲述“小人物的大情怀”;舍弃最擅长的军旅、抗战题材,转而从80后的视角去诠释当下青年人的心态,讲述80后群体的迷茫与撕裂。种种转变与突破使人充满好奇。6月2日,独舌记者在京郊拍摄现场对赵浚凯导演进行了一次专访。

  导演坦言拍这样一个戏是从身边许多80后朋友对现实的迷茫受到触动,希望通过这么一部剧能够探讨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传统道德在今天到底对人有多大的约束力。从精神气质和表达主题上,《我叫苗金花》跟8年前的《奋斗》是类似的,但它的根扎得更实。不同于时下一些现实题材直接过滤掉人物的乡土背景直接讲述都市生活,赵导更让苗金花实现从乡镇—县城—都市的三级跳,而这其实更符合当下大多数人中国人的成长奋斗历程,用导演的话讲“谨以此片献给迷茫、挣扎,但不屈服,向着美好未来前进的80后女性”。

  谈新剧之余,赵浚凯也谈到了自己对中国神话玄幻题材的极大兴趣,他认为现在的网络玄幻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年轻气质、虚拟气质和平行世界的气质太重,自己更想找那些有根的、深入中国传统文化,有英雄气质的故事。时下的中国电影市场好莱坞以科幻和魔幻两大类型攻城掠地,中国也上马了许多这方面的项目,赵浚凯则对此发出“盛世危言”—— “我们模仿西方拍的超级英雄没有用,拍多少死多少,这个东西千万不要去碰,碰了必死”,他认为中国没有经历西方工业革命的熏陶,对本土文化信念感不强, “孙猴子在花果山我们看得很嗨,但孙猴子一个跟头翻到天安门我们就不信这事了”。

  赵浚凯导演身兼编剧、导演、制片人三重身份,不仅实践经验丰富,而且喜欢做形而上的思考,许多观点令人醍醐灌顶。

  赵浚凯访谈录

《我叫苗金花》热拍 <wbr> <wbr> <wbr>赵浚凯新剧献给迷茫但不屈服的80后女性

  1

  想把疏离社会的电视剧拉回来

  独舌:你拍得最多的是军旅战争题材,有“军旅少帅掌门”之称,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怎么选择了转型?

  赵浚凯:今年想表现反法西斯题材的话,应该是去年拍,今年拍了明年才播,电视剧是有一个档期后延的。我去年年底拍了一个《搜索连》,以中国抗日战场一个战役为原型,写的是国民党正面抗战,和以前的题材不太一样。确实是那个戏拍得有点累,然后也没有更好拍战争的角度,所以今年上半年就想拍一个现代戏。

《我叫苗金花》热拍 <wbr> <wbr> <wbr>赵浚凯新剧献给迷茫但不屈服的80后女性

  独舌:拍现代题材,为什么选《我叫苗金花》这样一个农村戏?

  赵浚凯:严格意义上这不是一个农村题材。中国一直在努力消除城乡二元对立,也为此努力了好多年,实际上过了2000年,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城市和农村,我不是指地域划分,而是是指年轻一代的思维状况。我更愿意称为“乡村题材”,“乡”是有“家乡”的意思。这个故事定位是一个女性励志题材,主人公苗金花,起于一个淳朴的小乡村,相对来说有些闭塞和保守,她在中国的大都市走上了自己事业的高峰,并且收获了爱情。由于故事起点和终点巨大的反差,所以在故事的编排上有很大的张力。

  独舌:既然是女性励志故事,你选王珂作为主演,和她之前的角色反差挺大,看中了她哪些特质?

  赵浚凯:这个题材跟之前荧幕上有的现代题材都不一样,有三个方面特别明显的一个差异。第一,我们从2011年以后,对现代戏的把握更多是围绕家庭来展开,有一些很经典的作品,正是因为本身的经典和叙事的封闭导致对现代题材对家庭伦理这块越来越没有角度,越来越没有切入点;第二,以人的励志或者说与人的成长有关的现代戏,很少有一个纵向的概念,大家更愿意看一个横断面,没有之前90年代还有一批表现当时的社会变迁、人的思想状态、人文状态的戏,像《渴望》《北京人在纽约》《情满珠江》……不管是大的格局还是小的切入点,都跟社会挂的比较实,现在这点上是越来越疏离社会了;第三,为什么选中女性题材,现在的观众是女性偏多,我朦胧地感觉到女性观众对于自己身边的女性故事不完全是抱着“戏谑”和“受虐”的态度来看。“戏谑”的态度就是勾心斗角,家里的“三国志”,“受虐”的态度就是天天就哭哭啼啼的,她们可能还有一些正能量的比较健康的需求,所以切入点就叫“女性励志”。

  至于选王珂的原因,我刚才说了那三个题材都有成功的版本,都有依稀可见的影子,选演过这些戏的女演员,或多或少在你出场的时候观众会有定论,没有新鲜感。《我叫苗金花》叙事的角度,是80后的女性在进入社会之后,受到了道德体系和社会价值体系的双重考验的情况下逆势突围的故事。它是一个全新的东西,所以我当初在选女演员的时候,找没怎么演过现代戏的演员,给大家一个耳目一新的定位,你只有看完了这部戏你才知道王珂演的这个角色是这样的,因为她之前演的大量都是战争戏,这是第一个原因;另外王珂本身是个山东人,山东姑娘外表上我们俗称“骨架大”,然后重礼数,与人为善,但是骨子里十分倔强,我在剧本创作时是按这样的角色来设定的,所以选演员的时候我就偏向让山东或者东北的姑娘来胜任这样的角色。选来选去后来因为档期的问题就落在了王珂身上,毕竟是合作过,比较了解。

《我叫苗金花》热拍 <wbr> <wbr> <wbr>赵浚凯新剧献给迷茫但不屈服的80后女性

  独舌:黑子演的是一个农村土豪,在戏路上和之前演的那些硬汉草莽英雄有啥不同?

  赵浚凯:选黑子的原因跟选王珂差不多,第一个我也想选一个“新人”,你没法预设这个人会怎么样;第二个黑子本身是个戏班出身的演员,他对戏曲的认识上有独特的美学价值,他在表演上会有一些适时的小范围内、有自己特色的夸张,这种夸张放到这类题材上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调色作用,让人看到这样的角色的时候不至于很讨厌。这样的角色虽然现实生活中有些时候特别令人讨厌,但是我希望加一些色彩和变形,更符合现代戏的气质,而不是像年代戏那样非黑即白,非善即恶。现实生活中的人,他有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手段,自己的人生阅历,他在对待一个问题上因为过于偏执导致一些偏差,这个喜剧的设定和年代戏就不太一样,那个戏我们大部分都是为了完成终极的戏剧目的而设定人物,这个还是从现实生活中的人性出发。

  2

  想看传统道德还有多大约束力

《我叫苗金花》热拍 <wbr> <wbr> <wbr>赵浚凯新剧献给迷茫但不屈服的80后女性

  独舌:拍一部农村题材剧,既不是像《老农民》有戏骨飚戏,也不像《平凡的世界》有经典的文本,并且采用了一大波偶像明星出演,在“一剧两星”背景下,有没有收视压力?

  赵浚凯:《老农民》跟《平凡的世界》严格意义上都叫史诗剧,尤其是《老农民》,他写的不是农民的问题,写的是中国农民对自己脚下土地的情感。《平凡的世界》是另外一个史诗,谈不上乡村剧。“一剧两星”之下,什么题材都有压力,大家在这么一个比较受局限、前景不是特别明朗的情况下来去做戏,找合适的题材,角度,都比较费心。有些是在熟悉的题材熟悉的角度里压低投资预算,像战争戏越来越忽视场面的东西,雷戏神剧多了,大家没有别的突破点,只能各方面想招;家庭伦理戏只能是越来越变态,人物关系会越来越拧巴。《我是苗金花》也是希望找一个新的角度去阐释,至于市场的情况,只能是观众来检验吧。

  独舌:你之前的采访说拍戏之前会看一下潜在的播出平台,认为江苏要求更温暖一些,北京要求政治气质更浓厚一些,山东跟天津要求更草根一些。那这部剧更像是哪个平台的菜?

  赵浚凯:这个首先肯定是偏北方气质,南方也有乡土概念,但是南方经商的概念比较重,中国传统文化道德对南方影响没有那么重,当然西南片像四川、云南、重庆、贵州还有点像北方。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那边确实是另外一个范畴,整个北方地区还是比较适合。另外这是个这种女性励志的温情题材,我觉得像江苏、上海、安徽这些都可以,这里边有一些女性传奇方面的东西,也比较适合山东和天津台吧。

《我叫苗金花》热拍 <wbr> <wbr> <wbr>赵浚凯新剧献给迷茫但不屈服的80后女性

  独舌:农村剧中有《马向阳下乡记》式的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带有主旋律色彩的喜剧,也有之前提到的《老农民》式的带有反思性质的史诗剧,更常见的是对农民日常生活中的小缺点、小矛盾夸张式演绎,以赵本山的《乡村爱情》系列为代表。你的这部剧是什么定位,对之前的这些戏有没有作参照?

  赵浚凯:这方面没有特别去参照,我觉得还是要牢牢抓住这个戏的灵魂:女性励志,它是温暖的,贴近现实生活,更接地气。但是它又不像赵本山那些作品,一看就知道是发生在辽宁,你放山东、天津是不对的,甚至你放在吉林都是不对的,它的地域色彩太浓了。当然它又不是女性史诗,背负了这么沉重的话题,她就是一个正常的姑娘,我把她提纯了。我身边有很多80后的朋友,我跟他们聊天的时候。发现他们对于曾经接受过的教育以及道德伦理的熏陶,和目前现实生活的反差,极其迷茫。很多80后的朋友特别迷茫,他们搞不清到底该听谁的:小时候听的现在完全不信,学校里学的也用不上,老师跟你说的话现实生活中现在完全是逆反的……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所以这个戏我想找一个角度切入一下,就是中国传统道德在今天到底对人有多大的约束力。我们不说信仰缺失吧,但道德在以前会形成一股劲,现在这股劲在渐渐土崩瓦解,那么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怎么来选择自己的道路就变成一个特别严重的社会命题。所以这部戏也是通过一个看似很柔弱,但又很倔强,很美丽善良的苗金花的成长,来宣扬一定要坚持你的道德之美,人性之善,最后才会取得人生最后的成功,所以最后还是说真善美。

  独舌:也就是除了你的题材是跟乡村沾了一点,其他方面和荧幕上展示的其他农村剧完全没有交集,你主要关注点是女性励志。

  赵浚凯:对,简单的说是80后的女性励志。我们故事选的时间段是2003年到2013年。因为2003年正是80后走出校园,大批进入这个社会的时候,然后到2013年不敢说尘埃咯定吧,但大部分都生死轮回好几圈了。所以谨以此片献给迷茫、挣扎,但不屈服,向着美好未来前进的80后女性。

  独舌:你这么说,我突然发现这部剧有个对照,就是赵宝刚的《奋斗》。

  赵浚凯:《奋斗》是都市戏,都市感很强,意思是差不多。

  3

  帝国大厦上的猩猩爬不上天安门城楼

《我叫苗金花》热拍 <wbr> <wbr> <wbr>赵浚凯新剧献给迷茫但不屈服的80后女性

  独舌:媒体对你有一个评价,说你是“中国最具商业价值的电视剧导演”,你怎么看这个评价?

  赵浚凯:我觉得就是个评价,褒贬合一吧。我拍戏还是比较注重商业的性价比的,因为现在的老板都不容易,而且我自己本身也是从制片人出来的,知道现在的市场环境不像以前那么好了,这个行当也不像以前那么好做了,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还勇于投钱的老板精神可嘉,所以每部戏就尽可能让他们在商业上少担一些风险。

  独舌:你有多重身份:编剧、导演、制片人、策划,其实是做制片的作品更多一些,一些导演现在基本是全职监制,很少拍戏,像黄建新导演,你如何平衡多重身份?

  赵浚凯:这三者还是有具体的细致划分:编剧可能创作上更有快感,因为天马行空,但是你写出的东西被别人糟蹋了不是更糟心嘛,所以就咬着牙自己拍;导演是一个实现的过程,实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妥协的过程,有时候为了防止无限制的妥协也把制片给干了;制片人考虑的是一个系统工作,是管理学的范畴,在管理的时候因为你自己独当一面,所以能够更好地分配资金比例,控制起来更容易一点。但这还仅限于中小规模的题材,遇到大的题材还是希望找到专业的人来做,这样会更好一些,各自分担一些会使你在创作上更加的专一。

  独舌:现在中国电影市场比较火爆,有没有想过拍电影?

  赵浚凯:我当然想拍电影啊,但是还是看具体的公司业务的需要。电视剧的盈利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电影风险性更大一些,这是其一;第二,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做到今天电视剧这块相对来说更有经验,有些熟门熟路的东西不至于出现太大的偏差,电影对我就是一个全新的东西,如果真要拍电影还是要做充分的准备。中国电影市场表面上看一片繁荣,但留给中国本土的蛋糕没有那么大,在不大的蛋糕里边,你自己感兴趣的那个点如果没有那么正的话还是要掂量掂量,不能为了拍电影而拍电影。如果是为了拍电影而拍电影,可能机会来得更容易,但是你失去的更多,所以这块还是慎重。

《我叫苗金花》热拍 <wbr> <wbr> <wbr>赵浚凯新剧献给迷茫但不屈服的80后女性

  独舌:你是以编剧身份入行,最开始的作品是改编了古龙与卧龙生的两部大作《三少爷的剑》和《金剑雕翎》,和你后来的发展方向偏差挺大。

  赵浚凯:差别不大啊,我今天来说还是特别喜欢武侠,我的作品里边除了《我是苗金花》是女性题材,之前都是男性的草根英雄史诗系列。古龙也好,金庸也好,他们笔下的那种狭义人物实际上都是一种英雄气质,尤其是一些草根气质的英雄人物,你投射到战争当中,投射到现实当中,他是一样的。现实题材我以前比较关注的是警察题材,像我当年做制片人的作品《重案六组》,但后来涉案剧不能上黄金档,就慢慢拍起了战争题材。

  独舌:刚才你说战争戏没有很好的角度,那你以后是不是就只拍现代题材?

  赵浚凯:现代题材也得找好的角度,和观众有一定的磨合,还有一个就是个人兴趣点,因为对于现实的关照很多是没法说的,现实题材确实是有很多限制,我对古装更有兴趣,这里头也有市场容纳率的问题。古装的话,我们正统的文化、野史文化都有的各种演义的版本,比如杨家将,隋唐演义,还有就是个人最感兴趣的水浒、三国;第二就是中国其实是有自己独特的神话系列,我对这个玄幻题材也特别感兴趣。现在的网络玄幻以《仙剑奇侠传》为代表,年轻气质、虚拟气质和平行世界的气质太重,我关注的还是想找那些有根的事,哪吒闹海、山海经之类,这个还是可以去做。

《我叫苗金花》热拍 <wbr> <wbr> <wbr>赵浚凯新剧献给迷茫但不屈服的80后女性

  独舌:中国电影市场一个科幻、一个魔幻,是好莱坞拿大头的类型,好像中国拍的都不怎么好,你怎么看?

  赵浚凯:中国唯一能拿得住别人的魔幻题材估计就是《西游记》系列。中国人对于自己本土文化的信念感不够,已经成熟的那部分,比如《封神榜》《西游记》是认得,除了这个之外其他够呛。中国没有经历过工业革命的洗礼,我们缺乏那样的东西,传统的东西几千年下来还是《封神榜》神道系列,《西游记》佛道的系列,文化基础是不一样的,西方来讲有宗教传统,好莱坞电影还是工业角度。中国没有经过工业文明熏陶,他不相信。纽约大街上出现了什么“复仇者联盟”,绿巨人,我们看着挺嗨的,帝国大厦趴一个巨大的猩猩,我们也觉得挺信的,但你趴到天安门上没人信。

  独舌:想象力应该不分国界,这是什么原因?

  赵浚凯:还是那句话,中国没有经过工业革命的洗礼,缺乏信念。包括孙悟空,他还是在花果山,他出不来的,他不能跑到天安门,这个建立不起来。现在我们模仿西方拍得超级英雄没有用,拍多少死多少,这个东西千万不要去碰,碰了必死。中国人不相信超人,但他相信另外一个,比如大侠就可以,比如鬼就行,神仙是可以的,但是他不相信有超人,不相信有绿巨人。这个是中国的传统,所以像什么机器侠、煎饼侠那都没用,它不具备这个条件,不是说我们不努力,我们拍得假,在创作上跟人有距离,这个从文化价值讲我们本身缺乏信念感。中国再怎么拍也不会有《阿凡达》,但是在美国人家就相信有《阿凡达》,西方是有科学精神的,哲学基础是唯物主义的,所以他只要转那个机器,到另外一个平行世界,到潘多拉星球上,就会相信另外一个星球是这样的。中国人不信这个,我们是唯心的,无论是神怪系统还是佛道系统,都是唯心主义,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这牵扯到不同的世界观和不同的宇宙观的问题,所以孙猴子在花果山我们看得很嗨,但孙猴子一个跟头翻到天安门我们就不信这事了。

  独舌:互联网对电视行业造成了很大冲击,加上现在“一剧两星”收视压力,很多电视人都转战互联网,你个人和海润影视在这方面有没有规划和布局?

  赵浚凯:网络只是一个播出平台,我们以前看电影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一个巨大的幕布,后来有一天大家挪出来了,挪到了一个小屏幕上叫电视,后来产生了电视剧,严格意义上讲,它的表达是有区别的,它的观看方式不一样。网剧也一样,它的观看时随意的,更碎片化,你为了抓住观众可能也要做相应的变化。简单说就是它的碎片化更强,随意拉动型更强,可以快进,而且它的个体化更强,看电视剧的时候还是有一些互动的东西在,还有大家一块看电视剧的东西。但网剧我们拿手机就看了,一人一台手机随时随地看,所以它对播出时长、内容精彩度、每个人的嗨点,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网剧是发展方向,从长远来讲,是所有的节目供应商、所有的影视工作者,最终都要融入的一个渠道。

  现在说实话,视频网站的日子并不好过,大家都是比较苦闷的。视频网站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没有解决,就是回收的问题,现在还是按传统的广告模式回收难度比较大,中国老百姓又没形成付费观看的习惯。网剧的概念是个生产商的概念,播出方从平台的角度讲,他们还是这种模式能走多远最重要的承受者和支持者,能走多远不知道。所以大家现在都在关注,动的早的话经验就多一点,动的晚的话经验就少一点,但是早晚都会动。

  【文/杨文山】

推荐访问:迷茫的80后散文
推荐内容
扩展阅读文章

图库推荐文章

图库热门文章

图库扩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