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华民族有关节庆与民俗传统节日介绍 中华传统民俗节日

发布时间:2018-05-17 来源:娱乐八卦 点击: 当前位置:71668明星网 > 娱乐 > 娱乐八卦 > 中国中华民族有关节庆与民俗传统节日介绍 手机阅读

  1月1日 元旦

  元旦是全世界人民传统的新年节日。我国旧指农历正月初一。元旦是合成词,“元”的本意是“人头”、“首”,后引伸为开始的意思,第一; “旦”,“朝也”,是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破晓天明了,为一日之始,“元”、“旦”合在一起,意为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早晨,即为新年的第一天。“元旦”名称起自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据房玄龄撰写的《晋书》载:“颛顼帝以孟正月为元,其时正朔旦之春。”可见早在远古颛顼帝时,人们就开始把春季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定为“元”,初一定为“旦”。在夏、商、周、秦和汉初时,由于颁布的是夏历、殷历、周历和颛顼历等岁首月不同的历法,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到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采纳了太史令司马迁等的建议,颁布新历《太初历》,才重新把“斗柄回寅”的建寅之正月为岁首月,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于1921年在南京宣布,为“顺农时”、“便统计”,改正月初一为春节,把阳历1月称新年之始。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我国采用“公元纪年法”,将阳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

  1月 佤族·拉木鼓节

  阳历1月,是佤族举行全寨性拉木鼓活动的时节。节日头一天,头人和“魔巴”(祭司)带人乘黑夜赶到事先选好的高大红毛树下,举行祭祀活动,在献祭、驱鬼、念咒祈祷后,“魔巴”挥斧砍几下,然后由其他人连夜把树砍倒,捡三块石头放在树桩上,意为付给树鬼的买树钱。再按所需木鼓尺寸截断树干,凿出鼓耳,系上藤条。第二天清晨,全寨男女老幼身穿盛装,上山拉木鼓。“魔巴”右手举树枝,领唱“拉木鼓”歌,指挥众人协调动作。人们在木鼓经过的地面泼洒水酒,拉木鼓的人们一边拉,一边歌舞,其他人或呐喊助威,或送酒送饭。把木鼓毛坯拉到寨门外停放两三天。“魔巴”杀鸡祭祀,然后才把大树干拉到木鼓房边场地上,交给木匠制作。拉木鼓这天,男男女女都挤在一起,是谈恋爱的好时机。大家一边拉,一边歌舞、逗趣,要玩闹很久。木鼓做好试敲满意后,人们把它抬入木鼓房,再次狂欢,人们合着鼓点,跳起粗犷的木鼓舞。

  农历正月 傈僳族·盍什节

  散居在云南怒江两岸的傈僳族称正月为过年月,在正月中各村寨分别过盍什节。“盍什”在傈僳语里是过年之意。节日前预备年食,一是要舂籼米粑和糯米粑,二是要酿制香醇的水酒。节日那天吃过早饭后,整个寨子的中青年都盛装聚集到山寨的公共场所——打场,举行射箭、歌舞等文体活动。最别致的是,许多人背着年食、被褥,到十里百里之外的温泉沐浴。年节期间,在怒江峡谷的温泉地区,到处有简易的帐篷,熊熊的篝火。这里一伙,那里一群,热闹非凡。小伙子和姑娘们尽情赛歌,人海歌潮,形成一派节日美景。

  农历正月初一 汉族·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标志着农历一年的结束,新的一年的开始,表明人们将告别寒冷单调的冬季,迎接生机盎然的春天。春节又叫农历年,俗称“过年”。古代称正月初一为“三元之日”,意思是说这一天为“岁、月、日之首”。春节原名“元旦”,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等。除上述称谓外,春节还称“开年”、“开岁”、“芳岁”、“华岁”等,在诸多称谓中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在民间可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使用公历。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即阳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为新年;因为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之时,我国城乡到处张灯结彩,鞭炮齐鸣,人们贴春联和年画,舞龙,舞狮,吃饺子,吃年糕。年初一早晨开门相见,总要以“恭贺新禧”、“万事如意”、“恭喜发财”等吉祥话互相祝福。

  农历正月初一 满族·春节

  满族春节源于汉族。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进入辽阳、沈阳地区,在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满族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山海关定都北京,大批满族居民迁移关内,与汉族杂居共处,天长日久,汉族许多文化习俗被满族人民所吸收,春节便随之而成为满族与汉族共有的传统节日。但满族同胞过春节的习俗十分有趣。春节时,满族群众兴高采烈地张贴买回的挂旗,红旗人贴红挂旗,黄旗人贴黄挂旗,蓝旗人贴蓝挂旗,白旗人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一年吉祥开端。在大年三十(或二十九日)家家还要竖起6米多高的灯笼杆,将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天黑时点亮,彻夜不熄(灯熄则不吉利)。从年初一到十六,院子里也都要让红灯高照。此外年三十家家都要包饺子吃,俗称“揣元宝”。煮饺子时,家主要吆喝: “小日子起来了吗? ”其他人同时回答: “起来了! ”,然后让小孩爬上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个高”。有的饺子内包有铜钱,谁吃到了,新年中就会交上好运。

  农历正月初一 拉祜族·扩塔节

  “扩塔”是拉祜语译音,意为春节。一般将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四日称为过大年;初九至十一日过小年。时间与汉族春节同期,断断续续共9天。俗传大年是女人之年,小年是男人之年。小年是女人们为了慰劳未能如期返家的男人而设。拉祜族同胞过春节,别有情趣。大年初一这天凌晨,当晨鸡一啼,青年男女冲出家门,争先恐后地奔到泉边去接新水,他们认为一年之始的泉水最新最纯,喝了能消灾灭病,延年益寿,吉祥幸福。上午人们带上粑粑、桂肉和酒类等礼品,走亲戚拜年,互相祝贺。拉祜族相传,他们的祖先是从葫芦里生出来的,所以把葫芦列为吉祥物,并用葫芦做成芦笙,每逢扩塔节要跳芦笙舞。开初过扩塔节时,男子们上山打猎没能赶回家,所以初八、初九补过节。因此,在拉祜族的扩塔节里,初一至初四叫过大年,又叫女人的年(节);初八、初九叫过小年,又叫男人的年(节)。在扩塔节里,初八、初九最热闹隆重,这反映了男子的社会地位。

  农历正月初一 赫哲族·赫哲年

  赫哲族年节在赫哲语称“佛额什克斯”,是旧历年或大年除夕之意。腊月最后一天为除夕日,各家磨面、钓鱼、贴窗花、挂灯笼。然后梳妆打扮,换上帽耳、衣领、袖口、裤腿、鞋面上绣有花纹和花鸟等花边的兽皮装束。晚上,设酒饭供祭死去的亲人,俗称送饭;焚化金箔、纸钱,叫做送钱。正月初一凌晨五更时,各家包五更饺子,供祭三世祖先(赫哲语称别布玛发)和诸神画像(赫哲语称五码子),祈求保佑新年吉祥。黎明时,各家晚辈给长辈拜年祝福。然后成群结队互相走访拜年。节日期间,文娱活动丰富多彩。小姑娘爱玩套花绳、老鹰抓小鸡。年轻妇女喜欢聚到一起玩“摸瞎糊”、“掷骨头”。男孩子和小伙子聚在一起比赛叉草球、捉迷藏、射草靶、滑冰、滑雪,其中尤以叉草球最富有赫哲族情趣。叉草球比赛时,先由一个人将一个个草球扔出去,参加者依次投出鱼叉,谁叉中的草球多,谁便获取胜。草球扔出去后在地上滚动,要叉中它,必须眼明手快,赫哲族是一个以捕鱼为主的民族,赫哲人从小就开始叉草球,是为了掌握叉鱼这种渔猎技术。鱼宴是赫哲族人款待客人的美味佳肴,有酸辣风味的“踏拉长”(生鱼)、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透明鲜红的大马哈鱼籽。此外,还要做“吐火宴”或用叫稠李子的野果制成饼子,作为节令食品。

  农历正月初一 鄂伦春族·新年

  鄂伦春族的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节前,人们要进山打猎,冰上捕鱼,备过新年。腊月二十三火神上天,要供食品。除夕,家家户户祭祀祖先和北斗星,吃团圆饭,守夜。初一清晨,人们忙着煮新包的“谢纳温”(饺子),鸣放鞭炮或向天空鸣枪,以示迎来了新的一年。祭祀之后,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按辈份次序入座就餐。初二开始,老年人互相拜年,或聚集在一起饮酒娱乐,青年人则组织文体活动,如唱歌跳舞、赛马、射击、摔跤比赛或者下棋玩牌。正月十六早上,也有相互给对方脸上抹黑的习俗。

  农历正月初三 瑶族·铜鼓节

  正月初三是居住在广西境内的瑶族同胞的传统节日——铜鼓节,节期从正月初三到正月底。铜鼓节是瑶族同胞春节过后把节日气氛推向新高潮的开始。瑶族过春节十分有趣,春节这天,男女青年扮演耕作戏。以三人为一组,一人作牛,一人扶耕,一人荷锄,逐户表演,以示迎春耕,预兆丰收。到了初三,进行铜鼓节揭鼓典礼,即由两个小伙子挥动锄头,把埋在地下的两个铜鼓挖出来,摆在中央。这时群情振奋,鼓声大作,唢呐、长号应声而起,人们围着铜鼓欢歌狂舞。节日中,人们带上最好的猪肉、糯米饭和米酒,集结在寨中宽阔的地坪上会餐。随即在铜鼓有节奏的交替敲打下,十多名男女手持绣有花纹的腰带、藤圈或草帽,初绕鼓而舞,继而群起欢舞。人们唱呀跳呀,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节日最后一天,人们聚集举行收鼓仪式,把铜鼓重新埋在地下。

  农历正月初五 纳西族·温泉澡节

  居住在云南丽江地区纳西族支系摩梭人,在过春节期间,还要过独具一格的温泉澡节。此节从正月初五开始,摩梭人都要到附近的温泉去洗澡,去掉身上的污垢,净身求福。届时村村寨寨,男女老幼倾家出动。路上,人们三三两两结伴同行。各自带上活鸡、猪膘肉等食品。全家坐着马车前往,一路欢歌到温泉。晚上,就在温泉附近,燃起柴火,宰鸡煮饭,野餐露宿,一住半月。他们在阳光下沐浴,洗去旧岁的尘积,轻松愉快地迈进新的岁月。

  农历正月十五 汉族·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元夕节、灯节。东汉明帝提倡佛教,于上元夜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令士族庶民一律挂灯。此后,这种佛教礼仪便演变为民间节日。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在节日里观花灯、耍社火、猜灯谜、吃元宵,阖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

  放灯时间,汉代为一晚,唐朝规定为三个晚上,北宋延长至五个晚上,明代朱元璋规定从正月初八晚始张灯,至十七日晚落灯。节日里灯火辉煌,万灯展姿,绮丽无比。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传统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农历正月十五 毛南族·放鸟飞

  在毛南族众多的节俗中,正月十五“放鸟飞”最具特色和奇趣。春节即将来临时,家家户户预先采好菖蒲叶。除夕那天,用菖莆叶编“百鸟”,“百鸟”的空腹中装入泡好的香糯、饭豆及芝麻馅等,然后上锅蒸或煮熟。出锅后,把“百鸟”用细绳拴在一根长甘蔗上,架挂在堂屋香火前。这天,给家里的小孩每人一个“鸟”来解馋; 出嫁并生育了的媳妇要回娘家领“鸟”,希望孩子将来象小鸟般活泼可爱。香火堂前,还摆上供品,有红米饭及果品,意在祈愿百鸟不吃庄稼,保证福来粮丰,瓜果累累。待到正月十五,取下“百鸟”,入锅再蒸煮,入夜,以 “百鸟” 当饭,谓之“放鸟飞”。

  农历正月十五后 景颇族·目脑节

  目脑节即目脑纵歌,是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以后的9天内择双日举行,节期3~5天不等。景颇族语称大型歌舞盛会为“目脑”,称景颇族各支系为“纵歌”,统称“目脑纵歌”。它一般于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十六日举行。每逢目脑节日,村村寨寨的景颇人身着节日盛装,纷纷从四面八方涌入目脑广场。广场上人山人海,气氛热烈欢快而不失庄严古朴的特色。届时场地中央高高竖立四块“目脑”图腾纹柱,上面绘有太阳、山脉和弯弯曲曲的线路,以表示景颇族是传说中太阳神的子孙,来自遥远的青藏高原,那曲折的线路既是景颇族先民漫长艰难的迁徙历程的缩影,又是“目脑纵歌”舞蹈时的线路。舞蹈开始时,鼓乐齐鸣,人们由两位德高望重且又熟悉目脑舞路线的老人身穿大龙袍,头戴饰有孔雀、野鸡羽毛和野猪牙齿的目脑帽,手持长刀领头,后面跟着背铜炮和持长刀的队伍,妇女们拿着扇子或彩帕跟在最后。参舞者少则百多人,多则几千人,他们通宵达旦地尽情歌舞,舞步刚健明快,队形变化多端,场面恢宏壮观。

  农历正月十六 达斡尔族·黑灰节

  黑灰节是达斡尔族的民间风俗节日,亦称“黑灰日”,节期在农历正月十六日。在达斡尔族地区,从春节一直热闹到十六日这天。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要点燃大堆牛粪,并向火堆中投入一些肉类和糍粑之类的食物。待到正月十六日,人人都要往别人脸上抹黑灰,以示吉利和祝福,如谁不往脸上抹黑,便认为这一年都不吉利。黑灰节这天,青年们特别活跃,他们手上都抹上黑锅灰,彼此争着给对方的脸上抹,就是年轻的媳妇和姑娘们的脸上,也往往被小伙子们抹得黑乎乎的,成为“灰姑娘”。大家望着一张张的黑脸十分开心,接着是欢歌狂舞,尽兴而散。

  3月 塔吉克族·迄脱乞迪尔节

  “迄脱乞迪尔”是塔吉克语音译,意为“清除烟尘”,是塔吉克人传统的民族节日。节期在每年3月,具体日期由该族宗教人士选定。节前家家户户都把家什搬到屋外,用面粉调浆在四壁上刷成美丽的花纹,以示吉祥、清洁。节日当天的早晨,先由一小孩牵头牦牛进屋,给它喂些馕,在它身上撒些面粉,以此象征在新的一年里人畜两旺。在这之后人们才能进屋并将家什搬进屋。最后由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到各家祝福,人们互相拜访,互道祝福。女人们一般在自家门口迎客,并向客人左肩洒面粉以示吉祥。青年们唱歌跳舞,举行赛马、摔跤等各种体育活动。

  3月21日 维吾尔族·努鲁斯节

  努鲁斯节也称新日节、那吾肉孜节,“努鲁斯”为维吾尔语音译,是维吾尔族人民迎春的节日。节期开始于公历3月21日。此时正是以春分为岁首的伊朗历法的新年,这是从伊朗传来的习俗。在新疆,该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唐代《西域见闻录》:“老少男女,鲜衣修饰,帽上各簪纸花一枝,于城外极高处,妇女登眺,男子驰马校射,鼓乐歌舞,饮酒酣跳,尽日而散,谓之努鲁斯。”如今,维吾尔族在过此节时更加热闹,人们在节日中互相贺礼拜年,还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等等。合唱努鲁斯歌: “春节光临,给人间带来了繁荣,春雨飘洒,田野上五谷丰登。岁首节临,心头的忧愁无影无踪……”在节日晚上,全家聚餐,同时也招待客人。

  3月21日 左右哈萨克族·那吾鲁孜节

  在接受伊斯兰教之前,哈萨克先民的传统节日是“那吾鲁孜节”,流传至今,类似于春节。时间是在阴历春分日。此与哈萨克族自古相传的十二生肖纪年法密切相关,这一天昼夜相等,被看作是“交岁”之日。哈萨克语“那吾鲁孜”意即辞旧迎新。

  “那吾鲁孜节”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为了欢度节日,节前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屋内外,修整棚圈,准备过节食品。节日的食品主要有“那吾鲁孜饭”,还有储存的肉类和水果等。

  节日这一天,人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地走家串村,互相拜年。拜年时,宾主互相拥抱,祝贺新年,一起吃“那吾鲁孜饭”,唱“那吾鲁孜歌”。内容多为祝愿乡亲们在新的一年里,老幼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吉祥话。吃节日饭时,每家每户都会把一只羊头奉献给老人。老人在接受这种礼仪时,口念祝词,祝愿家人平安,牲畜满圈,奶食丰盛。

  节日期间人们还要举行对唱、摔跤、绕口令、猜谜语和圆梦等文体娱乐活动。孩子们则要玩踢毽、放风筝、捉迷藏等游戏。

  3月22日 乌孜别克·努肉孜节

  乌孜别克族的节日主要有“努肉孜节”、“圣纪节”、“古尔邦节”。努肉孜节是乌孜别克族的春节,是最为隆重的民族传统佳节。每年公历3月22日,乌孜别克族人民都要隆重地欢度努肉孜节,以庆祝春天的来临和新的一年的开始。过努肉孜节时,乌孜别克族都要举行一种称为“苏麦莱克仪式”的传统聚会,在农村,这种活动尤为盛行。每个村子的乌孜别克人全集在一起,用麦苗熬制一种紫色的粥状甜味食物,称为“苏麦莱克”。熬制过程十分讲究,人们围成一圈,一边熬制,一边载歌载舞,欢度良宵。老人们弹着坦布尔、都塔尔,小伙子打着手鼓,姑娘们随着节奏强烈、急促的音符,跳着传统的民族舞蹈,在场中如彩蝶纷飞,歌声、琴声和笑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夜空,直到第二天清晨。

  3月22日 柯尔克孜族·诺劳孜节

  诺劳孜节,是柯尔克孜族人民的新年。“诺劳孜”一词来自伊朗语,意为“春雨日”相当于伊朗古太阳历每年三月二十一日。中国柯尔克孜族的诺劳孜节节期,是按古老的柯尔克孜族历法推算出来的。每年“加勒安·库兰”(正月)月份的第11天,即白羊星在天空正南方第1次出现的第2天为诺劳孜节,这一天相当于公历3月22日(和伊朗古太阳历相差一天)。

  关于诺劳孜节的来源,传说:白羊星是一年中第一次使白天与黑夜的时间相等的主神,它还能使日神调节气温季节,使大地解冻,万物复苏,草木发芽,羊群产羔。所以柯尔克孜族人民就把白羊星升起作为诺劳孜节,并从这一天开始安排新的一年的生产和生活。

  节日那天,家家家户户都要把好饭好菜摆好,以示庆祝,还要吃一种用小麦、青稞等七种以上的粮食做成的名为“克缺”的食品,预视在新的一年里饭食丰富。人们还要举行祭祀仪式,向祖先和神灵供献祭口。这一天,各家的家长先起床,在房屋正中烧起一堆松柏树枝,将冒烟的树枝在每人头上转一圈,预祝他们在新的一年中平安快乐。

  然后,家长把冒烟的松柏枝带到牲畜圈门口,让畜群从烟上通过,祈求在新年中牲畜膘肥体壮。在他们信奉伊斯兰教后,除了沿袭上述习俗之外,还念《古兰经》,祝愿人畜两旺。

  有些地区的柯尔克孜族,在节日的傍晚,当畜群从牧场归来时,每家毡房前都要用芨芨草烧起一堆火,先是全家人从火堆上面跳过,接着让牲畜也从火堆上面跳过,意思是以火消灾克难,迎来新的一年的平安、欢乐和丰收。

  农历三月初三 黎族·三月三

  海南省黎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三月三,又称“爱情节”,是为了祭拜黎族的祖先,并祈祷农业和渔猎丰收而庆祝的节日。在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歌舞盛会。夜晚山坡上、河岸边,青年男女燃起一堆堆篝火,姑娘身着七彩衣裙,佩戴各式饰品,小伙子腰扎红巾,手执花伞,跳起了古老独特的竹竿舞、银铃双刀舞、槟榔舞等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舞蹈,歌声此起彼伏,通宵达旦。男女青年各坐一边,互相用对歌交流爱慕之情,如果双方有意,就相互赠送信物相约来年再会。黎族人还有到兄弟或各户去吃“团结酒”的习俗,大家围坐一圈,在酒坛中插上一支竹管,轮流吸吮,边喝边谈,互相祝愿。节日期间,黎族人民对歌、摔跤、拔河、射击、荡秋千,尽情地欢庆。

  农历三月初三 仡佬族·仡佬年

  仡佬年是仡佬族人民的春节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届时要准备鸡、酒、肉、饭等敬奉山神或秧苗土地。供品用过以后,就在山上或寨门前聚食。吃过早饭后,男女老少都要身着崭新的民族服装,携带着仡佬族特有的五管芦笙等民族乐器和篾鸡蛋(用竹篾编成并用棉花等填充的实心小球)等民族体育器械,以及酒肉饭菜,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老祖先坟茔所在的草坪上。人到齐后,由本族中的首领点放鞭炮和鸣放火铳,表示过年开始。接着人们便自由组合,开始进行各种文娱活动。当人们尽情玩乐到下午两点左右,便集中在老祖先坟前祭祖。祭奠时要用民族语言歌颂祖先“开荒辟草”的功绩,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多福多寿。祭祖完毕,人们又用民族语言祈求山神和“秧苗土地”庇佑仡佬族人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祭祀完毕后,便开始吃年饭。

  农历三月和八月 阿昌族·撒种节和尝新节

  撒种节和尝新节是阿昌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日和八月十五日举行。撒种节和尝新节的起源已久。相传,阿昌族人民中有个老婆婆,每年八月中旬,庄稼成熟的时候,她总是把颗粒饱满的各种谷物的良种,选留下来送给别人。由于她经常帮助村里村外的人家,提高耕作技术,因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重。一年八月,老婆婆在即将收获前死去。于是人们就把她生前种的稻米,豆类、蔬菜做成香喷喷的饭菜,把她织的布做成新衣,敬献在老人灵前。老婆婆死后的第二年三月,人们把她留下的种子,撒到地里,于是每年农历三月十日,形成了阿昌族的撒种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阿昌族家家户户都要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用当年收的稻米、豆类、瓜果等做成饭吃一顿,这样就形成了阿昌族的尝新节。届时,家家户户都按照传统的习惯,打扫庭院、房屋、准备鱼肉、米线、酸性食物和米酒,再到地里拔上一蔸结得最大最多的芋头,砍上一棵结了双穗的玉米,然后把玉米和芋头捆扎在一根三、五尺长的竹杆上,放在堂屋的左角或右角。随后,用新谷舂成米蒸成饭,杀上一只肥鸡,摆在祭桌上,缅怀祖先。各家还要接回出嫁的姑娘,全家团聚,至今人们还利用媳妇回娘家过撒种节的机会,交流农作物品种,以达到增产丰收的目的。饭后,男子穿着蓝、黑或素色对襟短上衣,黑色长裤;妇女着合襟上衣,裙、系围腰,颈上挂银质项圈,项圈上系有银链、银须、银元等饰物,少女则将辫子盘于头顶。大家聚集于村寨前后唱歌跳舞,热闹非常。

  农历三月十五 怒族·鲜花节

  “鲜花节”又称仙女节,是云南省贡山一带怒族地区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至十七日结束。相传,古时怒江常因洪水暴涨而断绝交通。一位名叫阿茸的怒族姑娘在山中看到蜘蛛爬丝,受启发发明了溜索。从此,两岸怒族人民来往便利。后来寨中的头人三番五次威逼她嫁与他,阿茸不从,逃入深山,最后在一个山洞中化为一尊石像。怒族人民为了纪念她,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采上一束束杜鹃花,带上玉米粑粑,炒面,咕嘟酒祭品,到各自选定的几个仙女洞去朝拜。祭祀时,要先将鲜花献上,然后把祭品摆开,将松枝堆点燃,由村中长者主祭,众人祈祷仙女保佑村寨粮食丰收,人畜平安。祭毕,各家饮酒聚餐。节日中,怒族男女老少身着盛装,手持鲜花,在宽阔的场地上唱歌、跳舞,并开展讲故事、赛球、射箭等文娱活动。

  农历三月二十三、九月初九 汉族·妈祖诞辰、忌日

  妈祖又称天后,是中国沿海地区及海外华人聚集地供奉的海神。妈祖原为福建莆田湄洲岛一位民间女子,名叫林默,经常在岛上为人治病,并能预报天气变化,使渔民得以避过台风等带来的危险,受到民间崇敬。人感其德,称她为神姑和圣母,并在湄洲岛上建造妈祖庙奉祀她。在人们的心目中,她已成了能带来大吉大利的海神。据传妈祖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九月初九为妈祖羽化升天之日。每年这两个日子就成为中国沿海隆重的节庆,各处妈祖庙都要举行盛大祭典和庆祝活动。如湄洲妈祖祖庙举办的妈祖节,香港元朗地区的天后会景巡游,以及台湾北港、澎湖等地天后庙在进香期举行的祭典和迎神赛会,都是其中著名的节庆活动,每年都吸引大量妈祖信众和游人前去朝圣、观光。每到节期,数以万计的当地民众和台胞都来到湄洲岛妈祖庙朝圣妈祖。节期有拜妈祖、妈祖文化研讨、工艺品展销活动。可观赏富有特色的民间歌舞,品尝闽菜。

  4月5日前后 汉族·清明节(寒食节)

  寒食节又称禁烟火节、冷节。唐人韩翊有诗句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时在清明前一、二日。是日禁止烟火,只吃冷食。传说寒食节是纪念春秋时代介子推的节日。春秋时,晋文公与介子推等流亡列国,介子推是有功之臣。文公复国后,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介子推坚不肯出,抱木而死。后文公葬其尸于绵山,并下令在介子推烧死之日禁烟火、吃冷食。其时还有插“子推燕”、扫墓等习俗(人们用面粉和枣泥做饼,捏成燕子状,叫做“子推燕”,用柳条串起挂于门),以及用粳米、大麦煮粥而食的习俗。人们在这天多扫墓祭先茔。南北朝时的寒食节,盛行斗鸡。此俗直到唐朝仍很盛行。唐玄宗在位时,甚至在宫中设置“鸡坊”,精挑细选长安城中千余只雄鸡,并选五百名儿童来加以训练。今天民间已将寒食、清明合为一个节日。清明节既非以公历决定,也不是以农历决定其日期,而是定于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当天,除了禁食烟火和扫墓之外,清明节还有踏青郊游等迎春活动。

  4月13~15日 布朗族·桑刊节

  桑刊节是布朗族传统节日。内容和名称因地而异,主要在信仰小乘佛教地区流行。西双版纳地区布朗族的活动内容是泼水,称为“厚南”,临沧地区布朗族的活动是堆沙,称为“过赛”,澜沧县布朗族的活动是插花,称“哟布代”,但总的称呼叫“桑刊”。西双版纳的“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10日左右举行。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接太阳的节日。

  4月上中旬 俄罗斯族·复活节

  俄罗斯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复活节”最为隆重。“复活节”是东正教的主要节日。居住在新疆的俄罗斯族群众主要信仰东正教。“帕斯喀节”,即“复活节”就成了他们的重要节日,如同汉族的春节一样隆重。复活节一般是在春分后月圆的第一个星期天,即在4月上中旬。节前一周,不能吃荤,只吃素,也不能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因为这个时期耶稣还钉在十字架上。到了过节这天即可“开斋”,而且要准备非常丰富的食品,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因为这天耶稣复活了。按照习俗,这天俄罗斯族群众要互相串门祝贺,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每家除了准备丰富多彩的“比切尼”(糕点)以外,还要准备煮熟的彩色鸡蛋。进门的客人首先要和主人互相祝贺耶稣的复活,接着主人给众人递上彩色鸡蛋,表示祝贺。拜节中,主人和客人还可以玩碰鸡蛋的游戏。节日第二天人们聚集在宽敞的地方,能歌善舞的青年人拉起“巴扬”(纽扣式手风琴),弹起七弦吉他、“巴拉拉依喀”(三角琴),妇女们唱起古老的俄罗斯民歌,小伙子、姑娘们跳起节奏强烈的踢踏舞,尽情欢乐。

  4月 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重大的传统节日,傣历规定太阳进入金牛宫的那一天为泼水节,即在傣历六月初至七月初之间变化,也就是每年4月20日左右。属佛教一年之首的宗教节日,是傣历新年。傣语称为 “尚罕”、“京比迈”(新年),还有“厚南”(泼水节)、佛诞节、浴佛节或花节的叫法。每年泼水节之前,人们要准备糯米等原料做成的各种食物,以及用鲜花浸泡的芬芳的清水。在节日里,傣族群众要举行泼水等娱乐活动,期望从此驱走昔日的灾难和病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在泼水节第二天,人们互相泼水,被泼的人不能躲闪、跑开和生气,因为被泼的水越多,表示受到的祝福和敬意就越多。今天的傣族群众在整个节日期间,除了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孔明灯、泼水、丢包等传统娱乐活动外,还要举行斗鸡、放气球、游园联欢、物资交流等新的活动项目。

  农历四月中旬择日 裕固族·剪马鬃节

  剪马鬃节一般为期两天,节日时主要准备酥油、奶茶、青稞酒、手扒肉等食品及剪马鬃用的盘子,盘子里还放置一座用炒面疙瘩垒成的7至8层小塔,塔上浇有酥油,凝固的酥油可使塔固定在盘里,表示四面八方平安富足。剪马鬃的剪刀把上要系上白色哈达。剪鬃仪式开始,家人牵来马驹,主人邀请客人中有经验的牧人执剪,客人互相推荐,自己再三谦让。最后,由一位公认的既善剪鬃又会歌舞的人开剪。剪鬃人一边剪,一边唱剪鬃歌。剪下的头一绺鬃毛,由剪鬃人亲自送进帐篷,敬献给“毛神”,祈求“毛神”保佑,然后出帐继续剪,但不能剪完,得留一部分让其他客人剪。给主人家所有的满周岁马驹剪完鬃后,大家进帐篷入席宴饮,宾主互敬,喝酒对歌。饭后,主人骑上刚剪过鬃的小马驹,奔驰而去,每过一家,都会受到别人的祝贺。在以游牧为生的裕固族人心中,马有着特殊的地位,因此剪马鬃也是一个重要的欢庆活动,宛如马驹的成年礼一样受人重视。

  5月下旬 塔塔尔族·撒班节

  撒班节又称“犁铧节”,是塔塔尔族宗教性节日。时间为阳历5月下旬,具体日期因时而定。

  塔塔尔进入农业时代后,因用犁铧耕地种田获得丰收,逐渐对犁铧产生了崇敬的心理,形成了“撒班节”。欢度此节,是为了庆祝春耕圆满结束,祈望秋季丰产丰收。

  届时,以村为单位,在野外、田头集体欢度。由长者主持,全体村民必须参加,因此该节必须待全村所有土地全部耕种完毕方能举行。因某种原因不能结束耕种者,别人可帮他耕种。故该节具体日期不固定。

  为筹备过节,妇女们准备烤饼、饼干等食物,少女们凑在一起边唱歌,边用麻线和棉线织手帕、围巾,刺绣衬衣,作为礼品交给节目主持人。

  节日那天,人们穿着民族服装,在节日场地唱歌、跳舞,并进行摔跤、攀杆、赛跳跑等体育比赛。“赛跳跑”是最受群众喜爱的活动。参加者口衔一个匙子,匙内放着鸡蛋,口衔匙跑时鸡蛋不能落地。主持人将妇女们准备的各种物品,奖给优胜者。

  节日里,各家还准备“古科底诶”(大米加奶酪,杏干烤制的一种饼)、“伊特白里西”(南瓜加大米、肉烤制的一种饼)以及用蜂蜜发酵制成的“克儿西麻”、田野葡萄酿制成的“克赛勒”等饮料来招待客人。

  农历四月十五前后 白族·蝴蝶节

  蝴蝶节也称蝴蝶会,是白族青年传统社交、游乐节日。在云南大理苍山脚下,有一池潭,原名无底潭,后称蝴蝶泉。水自潭底沁出,如喷珠吐玉,终年不涸,泉边有一棵古老的合欢树俯盖池面。农历每年四月开花时节,花丛林间彩蝶纷飞,特别是四月十五日前后,彩蝶汇聚枝头,首尾衔接为一串串悬吊泉面,蔚为奇观。每到此时,白族青年即聚会泉边,一面观赏蝴蝶,一面对歌,成为白族青年谈情说爱的节日,故名曰“蝴蝶会”。明代《徐霞客游记》中说:“泉上有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还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以此日,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 可见蝴蝶节由来已久。

  农历四月十八 锡伯族·西迁节

  锡伯族的传统节日西迁节,也称怀亲节,“四一八节”,新疆锡伯族同胞称为“杜音拜专扎坤”,这是二百余年来锡伯人民的传统节日,为了纪念一部分锡伯族西迁祖国西北边疆的伊犁地区,驻防戍边的英雄业绩,也有怀念亲人之意。在西迁官兵出征的前一天,西迁官兵及家属与送行父老兄弟姐妹亲戚故友齐集在太平寺“锡伯家庙”,人们共进离别饭,共饮离别酒,为戎装西迁的同胞饯行。从此,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在锡伯村屯,都要在寺庙内拱灶,杀猪,吃高梁米饭,每户都派去当家人,进行聚餐,纪念锡伯族西迁的历史壮举,畅叙保卫祖国西北边疆的业绩,缅怀保卫祖国西北边疆的骨肉同胞。

  农历五月初五 汉族·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龙舟节等。时在农历五月初五。约始于春秋战国之际。其始源诸说法中,民间流传最广,最有影响的是源于纪念屈原。在屈原的传说尚未广泛流传前,端午节的习俗仍因袭对恶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节日一早人们便将艾蒿、菖蒲扎成人形,悬挂在门前,用以祛鬼禳邪、保持健康。中国古代将五月视为“恶月”,所以端午驱鬼在民间非常盛行。驱鬼的方法有许多种,常见的一种,是在节前五月初一晚上插桃树枝。另一种重要的方法,是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便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民间便认为,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身体健康。靠近江河的地方,则在端午举行龙舟竞渡。当地俗传竞渡是为了禳灾,因此划龙舟前要举行种种祭祀,还要聘请巫师来作法以祈求胜利。划过龙舟后,居民会舀取龙舟中的水,加入百草用来洗澡,用意也在于辟恶。端午节还有吃粽子、戴艾叶、系端午索、带五香包、驱五毒、饮雄黄酒、挂长命缕、挂菖蒲、艾蒿等习俗。

  农历五月下旬 鄂温克族·米阔鲁节

  “米阔鲁”,鄂温克语音译,意为“庆丰收”,是鄂温克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的莫尔格河流域。

  节日前几天,人们就开始置办节日食品,有的忙于宰羊,有的赶做奶制品,有的进城采购茶、酒、菜肴,有的则专程去邀请亲朋好友。

  节日那天,人们穿着盛装,赶到祭祀场参加节日活动。萨满烧香点灯,诵经念咒,祷告神灵,祈求消灾免祸,保佑人畜平安,然后进行套马比赛。

  比赛开始,几十名身强体壮的骑手欢呼着跃身上马,挥舞手中的套马杆,飞驰地追套烈马。谁先套住烈马,谁就获胜。当套住烈马时,骑手们便簇拥而上,有的跳上马背,有的拉着马尾,有的紧握马耳,刹那间把马摔倒在地,于是开始剪马鬃、剪马尾、剪耳记、打烙印。之后,开始给羊割势、剪耳记,这时,老人要给外甥、侄儿和女儿各送一只母羊羔,并祝愿他们将来牲畜兴旺,拥有更多的羊群。然后,主人恭请大家进“希楞柱”(屋子)宴饮。酒宴结束时,另一家主人又邀请所有的人去其家宴饮。入夜后,人们燃起篝火,青年男女以篝火为中心围成一个圆圈,踏歌而舞,且舞且歌。

  农历六月初六 布依族·六月六

  “六月六”是布依族人民的传统佳节,由于居住地区不同,过节的日期也不统一,有的地区六月初六过节,称为六月六;有的地区六月十六日或农历六月二十六日过年,称为六月街或六月桥。布依族人民十分重视这个节日,有过“小年”之称。节日来临,各村寨都要杀鸡宰猪,用白纸做成三角形的小旗,沾上鸡血或猪血,插在庄稼地里,传说这样做,“天马”(蝗虫)就不会来吃庄稼。节日的早晨,由本村寨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率领青壮年举行传统的祭盆古、扫寨赶“鬼”的活动。除参加祭祀的人外,其余男女老少,按布依族的习惯,都要穿上民族服装,带着糯米饭、鸡鸭鱼肉和水酒,到寨外山坡上“躲山”(当地汉族人民称赶六月场)。祭祀后,由主祭人带领大家到各家扫寨驱“鬼”。而“躲山”群众则在寨外说古唱今,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夕阳西斜时,“躲山”的群众一家一户席地而坐,揭开饭箩,取出香喷喷的美酒和饭菜,互相邀请作客。节日娱乐活动,以丢花包最为有趣。花包是用各种彩色花布做成形似枕头,内装米糠、小豆或棉花籽,花包的边沿缀有花边和“耍须”。丢花包时,男女青年各站一边,相距数米,互相投掷。其方法有右侧掷、左侧掷和过顶掷,但不准横掷。要求甩得远,掷得快,接得牢。如果小伙子将花包向自己心爱的人投掷,没有过肩,包就落地,姑娘要向对方送一件礼物,如项圈、戒指、手镯等物,所送之物,被视为爱情的信物,小伙子将长期保存。

  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 彝族·火把节

  彝族——中国四川西部一个崇拜火的民族。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火把节大体在六月二十四前后举行,节期二三天。火把节是凉山彝族一年一度传统的重大祭祀性节日,但最初不过是彝族先民用打火把来驱虫辟邪、企盼丰收的民间习俗。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中,这种习俗逐步演变成今天的民间文化节日。佳节之前,各家都要准备丰富的食品,在节日里放歌畅饮,纵情欢聚。白天举行斗牛、摔跤、赛马等娱乐活动,入夜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远处望去,火龙映天,蜿蜒起伏,十分动人。最后人们会聚广场,将许多火把堆成火塔,火焰熊熊,人们围成一圈,唱歌跳舞,一片欢腾。近代,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期间开展商贸活动。火把节是大小凉山彝族人的“狂欢节”,是阿哥阿妹男欢女爱的“情人节”。

  7、8月间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节日。“那达慕”亦称“那雅尔”,是蒙古语音译,意为“娱乐”或“游戏”。因此,那达慕大会即蒙古族的大型的公众娱乐游艺活动,在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办。自治区、盟、旗通常每年分别举行一次。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的盛装乘车骑马,不顾路途遥远,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观赏和比赛。会场上,彩旗飘扬,人欢马嘶,平日宁静的草原,顿时变成繁华的彩城。在节日的大会上除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等三项传统固定比赛项目外,还有歌舞、马术、投掷和赛驼以及骑射等新内容。那达慕大会,不单是蒙古牧民欢乐的节日,近年来又发展成物资交流大会,办得一年比一年红火。

  农历六、七月间 撒拉族·毛洛提节

  “毛洛提”,撒拉语音译,含有吃谷尝新的意思,因此又称“吃五谷”。是青海省东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人民的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七月间择日举行。

  撒拉族聚居地区,位于青海省东部的黄河岸边。这里山峦起伏,沟渠纵横,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农耕。为了欢庆五谷丰收,每逢庄稼收割之时,撒拉族人民都要准备油香、馓子、油搅团和手扒羊肉等食品,欢庆节日。

  届时,人们收拾得干干净净,男子戴上黑色或白色的平顶圆帽或六牙帽,身穿白色汗褂,外套黑色坎肩;妇女们头戴盖头,身着鲜艳或红色大襟花衣和长裤,外套黑色坎肩,戴上戒指、手镯和串珠,高高兴兴地前往清真寺礼拜,听阿訇诵经祈祷。

  礼拜完毕,大家在清真寺里忙碌起来,有的挑水,有的洗菜,有的摆桌凳,有的把当年新收的青稞、小麦、荞麦、豌豆等混在一起,煮五谷饭,供大家食用。席间,人们相互交谈,纷纷议论农事,感谢“真主”保佑,风调雨顺,无灾无难,五谷丰收。

  饭后,男女青年相互邀约,围集一起歌舞,歌声婉转动听,高亢嘹亮,舞姿优美明快,十分感人。

  农历七月初一土家族·年节

  湘西一带土家族在农历七月初一过传统的年节。传说,土家族祖先被统治者强迫背井离乡去戍守边关,多年不得回乡。直到有一年农历七月初一才获准归来,亲朋族友欢聚庆贺,沿袭成节。节日这天,家家杀猪、宰羊、磨豆腐、打糍粑,邀集亲友,歌舞娱乐。节日晚上,在寨口平地上燃起篝火,人们抬着木鼓,打着灯笼火把聚会。一会儿,在篝火周围的几十面大鼓咚咚直响,鼓声震撼群山。在节奏鲜明、清脆动听的鼓声下,土家族姑娘和小伙子,像水波一样扭动着身姿,跳起了摆手舞。

  农历七月初七 汉族·乞巧节(中国情人节)

  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乞巧节,也称七夕节,少女节、女儿节,也是女儿家们最为重视的日子。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不少地方亦称情人节,源于古代神话牛郎织女乘喜鹊搭成的鹊桥在天河上相会的故事。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在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每年的这个夜晚,就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在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儿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节日里有曝物、乞巧等习俗。民间搭彩楼于庭院,谓之乞巧楼。妇女摆香案,设瓜果,穿针引线,乞求智巧。乞巧节也是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

  农历七月十二至九月十五 土族·纳顿节

  纳顿为土语,意思就是玩。纳顿节是土族人民为庆祝丰收而每年举行的独有的传统节日,从农历七月十二日开始到九月十五日结束,由21个村轮流举办,历时63天,它的活动范围达几十公里,规模宏大,场面热烈,可谓世界上时间最长的狂欢节。每逢此时,户户酿酪毓酒,家家宾客满座,男女老幼欣喜若狂,沉浸在一片欢乐和喜庆的气氛之中。

  “纳顿”是由“跳会手”、“跳面具哑舞”、“跳法拉”等主要活动内容组成的大型民间舞蹈。会手队伍由上百人组成,前导是手持古代兵器的德高望重的老人,其后是手持箫管和三角彩旗的老人,再后就是按辈份、年龄而排列的旗手和戴红缨帽的锣手。会手们手持箫管、彩旗、古代兵器,摇着纸扇、柳梢、绿叶在欢乐的锣鼓伴奏下,迈着优美的舞步前进。每到道口、桥梁还要狂欢一番。主客两队会手汇合时,锣鼓齐奏、鞭炮齐鸣,人们高呼“大好,大呀好”,在舞蹈的同时,主方不停地用大海碗给会手们敬酒,以此助兴,人们在舞蹈中陶醉了,喜庆和欢乐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热闹的纳顿也是访亲拜友的好时机。

  农历七、八月间 高山族·丰收节

  丰收节又叫丰年祭、粟祭、丰收祭、收获节。高山族认为一年收获后的满月之日,就是下一年的开始。因此,丰收节是高山族最隆重的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七八十月份不一,由部落头目决定,为期6~10天。节日开始前两天,家家都要准备生节日篝火,制作节日食品。各家在门边挂上一束名叫“司快司”的草。丰收节的许多活动都是男女分开进行的,节日前夜,男人住在牛棚顶阁,女人则到广场上去跳舞。丰收节到来之时,妇女在巫师主持下祭祖,而男人则到山上打猎,还要举行欢庆丰收节的仪式。节日期间,好客的高山族各部落都要盛情招待许多宾客,一起欢庆节日,举行歌舞晚会和各种竞赛,节日结束时,主人与客人手挽手,以送客歌道别。

  农历八月十五 汉族·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主要是汉族、朝鲜族等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此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中秋节两汉时已具雏形,其时在立秋日。唐代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

  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节日这天,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之俗。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 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全家团圆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农历八月十五 朝鲜族·老人节

  朝鲜族有敬重老人的悠良传统。早在李氏朝鲜(公元1392~1910年)时期,农历每年九月九日,是老人安慰日。届时,朝廷要设“耆老宴”,邀请60岁以上的老人和正三品以上的官吏赴宴,祝福老人们健康长寿。在民间,青少年对长辈必须使用敬语尊称,当着老人面不许吸烟,不许喝酒。非喝不可的场合,也要背席而饮。尤其不许向老人借火或对火点烟。在老人面前不准说粗话,吃饭时须先给老人和长辈盛饭上菜,并给老人和宾客单设席桌,好吃的食品要摆到老人跟前,老人未动筷子前,晚辈不得先吃。与熟识的老人出门同路时,年轻人不得走到老人前面,若有急事赶路,需恭恭敬敬地向老人说明原因,然后才能超前。路遇长者,要致礼问安让路。

  另外每个家庭都很重视老人的花甲寿辰,这一天都要隆重操办“花甲宴席”。在朝鲜族不同的聚居区,几乎都过老人节,只是时间不同而已。黑龙江省的朝鲜族,节期一般在六月二十日或二十四日。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自1984年起,把农历八月十五日定为老人节。节日里村村都敲锣打鼓,喜气洋洋,人人都身着盛装,载歌载舞。各地还要举行祝寿大会,请60岁以上的老人坐在台上,为他们佩戴大红花,并接受全村晚辈们的祝福。

  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 水族·端节

  端节是水族人民一年中的岁首,每年水历12月下旬至2月上旬,相当于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关于端节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水族的远祖有四个儿子,分别在四个地区安家落户。后来远祖不幸得了急病,自知命在旦夕,便叫老大从鱼塘里捉来一条大草鱼,砍成四节用菜包好,煮在锅里。然后把四个儿子叫到床前吩咐说:“我们迁居到三都后,还没有自己的节日,我死后,就以安葬那天为节。你们按各自所得的那段鱼的顺序过节。”不久,远祖去世,葬于亥日,于是四兄弟以亥日为节,并按所得鱼的顺序分别过节。自此之后水族聚居的四个地区,从八月中旬起,每隔12天的一个亥日,就有一个地区过节,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节日清晨,各村寨彩旗飘扬,吊脚楼上挂起了皮鼓和铜鼓,芦笙的旋律和悠扬的水族山歌此起彼伏。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端坡”周围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赛马是端节必不可少的传统活动。入夜,各家围坐在火塘边,吃着象征丰收的糯米团. 喝着窖藏多年的糯米酒,共庆新年。

  农历九月初九 汉族·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登高节、茱萸节。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又是两阳相重,故名“重阳”。战国时即有重阳之谓,屈原《远游》中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三国时魏国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历代文人多有咏重阳诗,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为诗家佳作,千古传诵。自古重阳节有出游、登高、赏菊、插茱萸、放风筝、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茱萸是一种药用植物,气味辛烈,佩之可以防止恶浊。喝菊花酒,则可以延年益寿,有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又叫“菊糕”、“花糕”,古时叫作“蓬饵”。因“糕”与“高”谐音,重阳佳节,有些老人不能登高,吃花糕也可一慰情怀。我国政府于1988年定重阳节为敬老节,每年九月九日,各地都要积极开展敬老活动,关心老人生活,请老人参加庆祝会,观看文娱演出等。

  农历九、十、十一月 苗族·苗年

  冷醵廖节是苗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冷醵廖”是苗语,意为过年节,俗称苗年。无统一节期,一般在农历九、十、十一月兔或牛日(即农历的卯或丑日)。有的地方过节从山下开始,一村一寨往上移,一移就是一个多月。节日之前,家家户户都忙于酿酒、杀鸡、捉钱、打糍粑,有的还宰一头肥羊。节日当天,人们早起鸣放鞭炮,山区多用鸟枪在开大门时连放三响,意为驱恶避邪。中午家家摆好酒饭,先以简单的仪式祭祀祖宗,然后全家开怀畅饮,美餐一顿,以示怀念老人和庆祝丰收。节日活动有斗牛、赛马、跳芦笙、游方、爬杆等。届时,达蓓(姑娘)和达模(小伙子)盛装欢聚,达蓓们一面翩翩起舞,一面瞟着吹笙的达模们,寻找合乎自己心意的情人。不少人家趁此完成男婚女嫁之礼。

  农历十月 仫佬族·依钣节

  仫佬族的节日文化丰富多彩,最具特色的是三年一大庆、一年一小庆的“依钣节” ,每年农历十月举行。依钣,是仫佬语音译,意思是庆丰收、保人畜。传说古时候,仫佬山乡经常遭受神狮的侵害,后来一位白马姑娘为仫佬人射杀了神狮,并从狮口夺回谷种送还仫佬人,还用芋头、红薯做成黄牛、水牛给仫佬人耕地用,教仫佬人习武灭兽。从此,仫佬山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纪念白马姑娘的功绩,每逢闰年立冬日,仫佬族人便以家族为单位,轮流出资主持聚会,相沿成习,于是形成依钣节。每逢依钣节来临,全村收拾得干净整齐。仫佬族人要在公共祠堂前搭起彩门,摆上供品,各家要杀猪、杀鸡、宰鹅、包粽耙。人们高兴地聚集一起饮酒畅谈,举办舞狮子、耍龙灯、唱采调、歌舞、走坡、舞“草龙”等节日活动。

  农历十月 哈尼族·十月节

  哈尼族以十月为岁首,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龙日(或虎日)为初一,哈尼族传统节日有 “十月年”节期历时13天。同汉族的春节相似,不仅过节时间长,内容也极为丰富。过年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宰猪,做糯米粑粑,吃团圆饭,走村串寨探亲访友。十月年中最具特色的活动是“街心宴”,它以村寨为单位,轮流坐庄喝酒。到了下午,还在寨中摆“簸箕宴”,盛着佳肴的簸箕一个接一个沿街摆设,长达数十米,谁家吃客不绝证明人缘好。黄昏时哈尼人身着节日盛装,聚集在广场,敲锣打鼓,跳传统的民族舞蹈,荡起秋千,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

  农历十月初一 羌族·年节

  羌族有自己的历法,传统的羌历新年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届时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羌民们在这一天,身穿新衣,杀猪宰羊,祭祀祖先与天神。大家畅饮咂酒,高唱喜庆歌,年轻人跳起节奏明快、舞姿雄健的“沙朗舞”、“皮鼓舞”等民族舞蹈,显示了羌族人勇敢豪迈的性格,共同祝愿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老少平安。在这一天及以后九天内,外出者归家团聚,邻里间互相请客,享团圆之乐,贺佳节之喜。在欢度羌历年时,还有一项重要活动。即祭祀牛神和慰问耕牛。羌民族是我国从事农牧业生产较早的民族,尤为重视耕牛,把牛当成衣食父母,以农历十月初一为牛神生日。这天羌人提酒拿肉,到牛王庙杀鸡还愿。他们在牛颈上挂上玉米馍馍或小麦馍馍,全天用馍馍和好麦草喂牛,以示慰劳。所以,有些地方又称羌历年为“牛王会”。

  农历十月或十一月间 侗族·年节

  侗族的年节一般在农历十月或十一月间。除夕之夜,侗族人们要每人喝一碗稀饭,表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有一个“舀水”习俗:姑娘们抢着舀水,以舀到井水起白泡为最吉利,意味着可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小伙子。新年里,盛行“打同年”。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当“打同年”的队伍到达村寨时,那里的妇女就排成队伍,用唱歌的形式向对方提出各种问题,对方则要迅速作出回答,就像电影《刘三姐》中的对歌一样,一唱一和,很有趣味。此外,在节日里,各村寨燃放鞭炮、玩龙灯、耍狮子,打过年锣鼓等,热闹非常。

  农历十月底 畲族·年节

  散居在我国东南一些山区的畲族,在每年农历十月底过年。过年前用糯米自酿黄酒,俗称过年酒,砍来硬柴枝叶烧灰,泡水滤净,用灰碱水浸粳米做年糕。年三十畲族的火塘煨着大而干燥的柴蔸,一直焖到大年初一,谓“隔年火种”。这天要守岁,夜里12点钟一到,便点香烛,鸣鞭炮,全家人吃年夜饭。到东方现出鱼肚白的时候,畲族男子就跑出门外,拿着竹响板(毛竹破两片、一端相连),绕着屋前屋后弄得“呱呱呱”、“呱呱呱”地响,以“除病消灾”。

  农历十二月择日 独龙族·卡秋哇节

  独龙族居住在我国云南省贡山独龙怒族自治县境内。卡秋哇节是独龙族一年中唯一的一个传统节日,时间一般在冬季腊月间,各家族可自行卜卦择吉日过节,节日盛况如同过新年一样,节期二、三天或三、五天不等。节日里各家族、村寨杀鸡宰猪,互相邀请,宴饮庆贺。剽牛祭天是年节里最隆重仪式。仪式开始时,由主持年节的家族长把牛拴在广场中央的木桩上,按传统习惯由年轻妇女在牛角上挂珠链,在牛背上披盖麻布,挑选一个父母俱在的勇敢青年,用锋利的竹矛猛插牛心脏处,将牛刺倒在地,这时广场上敲起锘锣,跳起牛锅庄舞。牛剽倒后,凡参加集会的男女老幼,都可分到一份牛肉,当场围着篝火烧食,共饮水酒,彼此祝贺,欢庆节日。有的村寨用荞面做成各种动物模型,祝愿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农历十二月初六 普米族·年节

  普米族的年节在农历十二月初六,一般历时三至五日。初五为除夕,各家在院内、门外、屋顶上栽插青松,以示四季长青和兴旺发达。并吃团圆饭,围炉守岁。新年第一天(初六),鸡叫头遍,放铜炮三响,吹海螺号,以报岁迎新。接着家长主祭,在房头用蒿叶、松枝、清酒、牛奶等祭祀祖先、神灵,表示迎新驱鬼,祝愿平安吉祥。祭毕,全家吃酥油糯米饭。给年满十三岁的男女儿童举行隆重的“穿裤子礼”和“穿裙子礼”仪式。新年里,人们互相拜年祝福,进行各种文体娱乐活动。最后一天,男女青年上山举行灭虫仪式,在一个大簸箕里放进爆玉米花和手镯,姑娘们吃爆米花,象征消灭“小虫”,手镯在爆米花中露出,即消灭了“大虫”,以兆农业生产顺利,粮食丰收。

  农历十二月三十 壮族·春节

  壮族的春节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3天,但初四至初五仍算春节期。它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做准备,家家户户搞卫生、缝制衣裤、购买年货、张贴对联、制做糕点、杀猪、包粽子。春节又是个团圆的日子,凡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一般都赶在年三十之前回家团聚,吃团圆饭。春节期间,除了走亲访友,男女青年多去参加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等文娱体育活动等。壮族人民欢度春节时举行“抛绣球”活动,高潮一直到正月十五日歌圩节。壮族歌圩节每年分别于正月十五日、三月初三日、四月初八日、五月十二日和中秋节举行,总共5次,并以正月十五日为进入新年的第一个歌圩节。歌圩,壮语叫“双龙垌”,意思是到田间唱歌;“欢窝赶”,意为在岩洞外唱歌,始于唐代壮族歌仙刘三姐。歌圩节盛行于当地50多个市县。节日期间,男女青年穿上盛装,欢聚圩场,行歌互答,内容多为天文、地理、历史、社会生活、劳动生产和伦理道德等。互抛接绣球,碰彩蛋,尽情娱乐。其盛况,从宋、元、明、清至今不衰。1993年,歌圩节之一“三月三歌节”改为广西国际民歌节,现在已经成为一项国际性的民歌盛会。

  藏历正月初一 藏族·藏历年

  藏历新年是藏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因为全民信仰佛教,节日活动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是一个娱神和娱人、庆祝和祈祷兼俱的民族节日。

  新年的准备工作一般在旧年的十二月初就开始了。除购置吃喝玩乐的年货外,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个名叫“切玛”的五谷斗,祈祷来年五谷丰登。临近节日,男人们忙着打扫庭院,妇女则精心制作“卡赛”,这是一种混合了酥油的面食,既是装饰神案的艺术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肴。十二月二十九日进入除夕。这天,要给窗户门楣换上新布帘,在房顶插上簇新的经幡,门前、房梁和厨房也要用白粉画上吉祥图案,构成一派喜庆的景象。入夜,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例行的“古突”,类似汉族新年的团圆饭。同时,孩子们放起鞭炮,算是驱走了恶魔,迎来了吉祥的新年。

  大年初一,家庭主妇5点钟左右就要起床煮一锅“羌枯”,即放有糌巴、红糖和奶渣的青稞酒,给每人送上一碗。主妇则坐等到东方晨曦初露时,背上水桶去河边或水井汲取新年的第一桶水。传说这时的水最为圣洁、清甜,谁家最先打上吉祥水,在新的一年里就能免去许多灾难。天亮后,全家穿上新衣服,晚辈开始向长辈恭贺新年,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然后开始早餐,互敬青稞酒。大年初一这天,一般都闭门谢客。人们只在家里举行庆祝和佛事活动。元月初二开始,亲朋好友开始串门拜年。至此,民间艺人也四出活动,演唱藏戏和“折嘎”,人们还举行群众性的歌舞和藏戏演出活动。这种活动要持续3~5天,然后逐步转入以娱神为主的佛事活动。在拉萨地区,主要是参加传昭法会,在东部昌都和北部羌塘草原,人们开始转山朝佛,给寺庙布施上香,祈祷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藏历正月初一 门巴族,新年

  门巴族沿用藏历,节日也与藏族相同。藏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门巴族喜庆的日子。新年节庆期间,全村在宽敞的地方唱歌跳舞,表演一种叫作“错木”的门巴戏剧。节日期间要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门巴族好客,凡有客至,全家人携酒到村口为客人洗尘,并做好米饭、炖肉款待。宴请客人时,主妇要站立一旁,为客人斟酒,并保证客人的酒杯总是满的。如客人酒醉,主人会很高兴,认为自己的真诚为客人所接受。客人离别时,主人一家要执酒送到村外。

  藏历二月择日 珞巴族·旭独龙节

  居住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珞瑜地区的珞巴族中,除了散居在墨脱、米林一带的一些居民与藏族一起过藏历年外,其余都有自己的年节。旭独龙节是珞瑜西部卡门河和巴西、霞曲一带的珞巴族年节,时间大约在每年藏历2月。过节这天,珞巴族人要用一根木棍,在上面粘贴许多鲜艳的鸟类羽毛,围拢起来跳舞,预祝丰收。中午,各家各户男女老少带着酒肉欢聚在一起,席地围坐饮酒,歌声笑语,此起彼伏。对歌内容各异,老人往往赞颂自己民族的古老历史和个人的光荣经历;青年人每每倾注男女间的爱慕之情。这样的欢乐聚会,往往持续到深夜,才尽兴而结束。

  藏历六月底至七月初 藏族·雪顿节

  雪顿节俗称藏戏节,主要盛行于西藏拉萨地区,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雪顿节演化自宗教活动,藏传佛教中的黄教规定,僧侣从5月中旬到6月30日禁足不出,以免伤害外界正在生长的昆虫。当开禁之日,善男信女就将酸奶奉献给僧侣,并且唱歌跳舞,逐渐形成了雪顿节的传统。雪顿节的活动以藏戏表演为主,每年6月29日到7月5日,西藏各地的藏戏剧团都要集中到罗布林卡进行联合演出,拉萨及附近藏民身着盛装,带着酒和食物前往看戏。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之后,雪顿节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真正成为西藏人民喜爱的重大传统节日。

  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 东乡族·尔德节

  开斋节也称为“尔德节”,是东乡族民间的传统节日。按伊斯兰教规定: 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凡能参加斋戒的男女,每日从黎明到日落不饮不食,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为节日。因此,它既是民族节日,也是宗教节日。节日期间,东乡族穆斯林与其他民族的穆斯林一样,沐浴净身后,穿上清洁的民族盛装,在清真寺做礼拜,并听教长、阿訇讲经布道。然后分头上坟,悼念亡人。同时,各家各户架锅、揉面,炸油香、酥馓和油果等节日食品,相互馈赠和招待客人。东乡族十分好客,节日期间,来访客人,除用“三炮台”盖碗酽茶款待外,有条件的人家,还用“全羊”席招待。一般待客席上都有油香、“尕鸡娃”。宾主欢聚,共同祝贺节日。

  伊斯兰教历斋月择日 保安族·哈其麦节

  哈其麦节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西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一带,保安族人民的民间传统节日,每年伊斯兰教历斋月择一吉日举行。

  日期一定,各家各户都要宰鸡备鸭,作手扒羊肉、炸油香、馓子,准备丰盛的菜肴,宴请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同时,还要带些食物到清真寺里舍散,并听阿訇念经祈祷。然后,妇女们欢聚一起,开展文娱活动,以示纪念哈其麦。

  关于哈其麦的由来,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传说颇多。在保安族中有这样一个传说:穆罕默德的女儿哈其麦,十分聪明、能干,穆圣决定把她许配给阿里为妻。当时阿里的家境一贫如洗、十分困难,家里除了一升大麦,一床破旧的棉被外,其他一无所有。

  哈其麦见到这种情况十分难过,哭着向自己的父亲讲述这一情况。穆罕默德听后,耐心地开导自己的女儿,穆圣说:人生在世,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劳动、去生产,生活就会好起来,哈其麦听了穆圣的教诲,翻然醒悟,转忧为喜,高高兴兴地嫁给了阿里。

  后来,哈其麦的美德,在穆斯林中广泛流传,并在保安族人民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怀念哈其麦,穆斯林每年都要开会纪念她,并逐渐形成节日。

  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 回族·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是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即圣节,有的民族也称开斋节为肉孜节、尔德节等。伊斯兰教的《古兰经》规定:成年穆斯林每年都要守斋一个月。这是他们必须履行的“五功”之一。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称为斋月。初一的傍晚,清真寺的宣拜楼上,一群群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向着西方的天空翘首寻找纤细的月牙儿,这称“瞧月”。如果看见月牙儿就叫“见月”,那么,这天晚上就要进入斋月了。斋日期间,穆斯林们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斋饭。日出之后的整个白天,无论怎样饥饿,不准吃一点东西、喝一口水,平时抽烟的人也要暂时戒烟,谓之封斋(或把斋)。此外,还要求穆斯林在斋月期间禁房事,克制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以示笃信真主安拉。经过一个月的封斋,完成真主安拉规定的“使命”,于伊斯兰教历九月的最后一天,寻看新月 (月牙),见月后的第2天即行开斋,故称开斋节。如未见月,则继续封斋,开斋节顺延,一般不超过3天。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东乡、撒拉、保安等十个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仪式来庆祝。

  节日这天上午,穆斯林们聚集到清真寺做礼拜。随后,人们向阿訇道安,互相用双手握手,并用阿拉伯语说“库巴来克”,意即祝贺。会礼完毕,阿訇还要带领大家到祖坟扫墓或各家自行祭扫。然后,男人们到亲友家拜节,家家户户用各色食品款待客人,食物通常是一大盆的油馓子、奶茶、杏干、葡萄干以及蜂蜜馕等。节日晚上,男女青年更要打扮一番,他们穿上新衣,戴上新帽,佩戴香囊,参加联欢会,并互赠礼物。

  傣历12月 德昂族·开门节

  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开门节是德昂族的虔诚的佛教徒最大的净居把斋节日。从傣历的九月十五日开始,寺院里的佛爷停止外出,净居念经,群众则以食物、鲜花、钱物供佛,每七天小供一次,虔诚的老年信徒,住在佛寺听大佛爷讲经,直到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开门节)为止,开门节后,僧侣即可外出。过开门节时,有寺庙的村寨要进行“格听祭”(庆祝丰收,喜尝新米之意),从傣历12月13日开始准备,有舂新米、煮新饭、做年糕等活动,并要选出两块年糕送入本寨的公房(专供全寨祭祀用的房屋)。次日全寨开祭,要由本寨里的能工巧匠用竹篾做成小房,傣语称“格听”,内装年糕,由众人抬着到寺庙朝拜。烧白柴这天,各家要杀鸡备酒,全寨共聚一餐,各家还要制作各式糯米糕点,随身携带,相互赠送,相互品尝各家的风味。新婚夫妻要带上加糖的年糕到本寨头人和长辈家中告拜。

  日期不定 基诺族·特毛克节

  特毛克节是云南省西双版纳一带基诺族的节日。“特毛克”,基诺语意为亲族的盛大聚会。按基诺族的历法,一年分13个月,1月为岁始,特毛克节在1月举行,但具体日期不固定。每年过节之前,先由村寨的寨父、寨母和祭司等击鼓聚众商议,择定过节吉日。各个基诺族村寨的年节天数也不统一,有的过3天,有的过5天。村寨还有年节的筹备小组,叫“劳巴”。节日当天,要先把铁匠请到寨父家中,根据铁匠前晚所作之梦来判断新年的凶吉,并在铁匠房中祭祀和做打铁备耕仪式。由于有打铁祭礼,所以特毛克节也叫“打铁节”。打铁仪式结束后,年节正式开始。跳木鼓舞是基诺族年节的主要活动,第一天跳木鼓舞集中在寨父家中进行,两天后,集中到寨中的广场上举行。这时,只由妇女来敲木鼓,男人们在木鼓前围成一个舞圈,一边歌唱,一边击镲,翩翩起舞。现在,特毛克节成为民间娱乐和贸易交流的综合性民族节日。荡秋千、掷标枪、踢球、踩高跷、翻竿比赛是年节的主要活动内容,大家可以尽情歌舞。

  日期不定 京族·唱哈节

  京族节日中除了和汉族相同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唱哈节”。“唱哈”是京语,唱歌娱乐之意。唱哈节是京族的传统节日,关于唱哈节民间传说,古代有位歌仙,来到京族三岛,以传歌为名,动员群众起来反抗封建压迫。她的歌声感动了许多群众。后人为了纪念她,建立了“哈亭”,定期在哈亭唱歌传歌,渐成节俗。每逢唱哈节,京家男女老幼身着节日盛装,汇集到哈亭之前迎神、祭祀,祈保渔业丰收,人畜两旺。唱哈的活动过程,大致分为迎神、祭神、入席唱哈、送神四个部分。节日前一天,先把京家信奉的“镇海大王”等诸神迎入哈亭,节日当天下午3点钟左右开始祭神,祭神完毕,即入席饮宴、唱哈,这是唱哈节的主要活动项目,唱哈的节目有情歌、灯舞、乐舞、歌唱族杰等,这是唱哈节的高潮,人们纵情欢歌跳舞持续多天,唱哈至尾声时进行送神。

推荐访问:中华传统民俗节日
扩展阅读文章

娱乐八卦推荐文章

娱乐八卦热门文章

娱乐八卦扩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