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生产交流 畲族服饰

发布时间:2018-05-17 来源:娱乐八卦 点击: 当前位置:71668明星网 > 娱乐 > 娱乐八卦 > 畲族生产交流 手机阅读

  畲族在东南数省与汉族长期交错杂居,他们不仅在经贸、文化上产生密切的依存和互动,在生产技术方面也有着密切的接触和交流。这种生产上的接触和交流,大大促进了双方农耕技术的提高,也为唐宋以后闽、浙、赣、粤等省山区经济的长足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历史记载来看,畲族人民长期从事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直到明代,许多畲民还过着所谓“巢居崖处,射猎其业,耕山而食,去瘠就腴,率二三岁一徙”①的艰苦生活。这样的刀耕火种农业,耕种的几乎都是旱地,所种多是小米、高粱、旱稻。生产工具也极为简陋,直到唐代,畲民所用农具主要还是畬刀而非牛耕,所谓“田仰畬刀少用牛”②,耕作技术也比较粗放。在这样的生产力条件下,作物产量极为有限,正如景宁县志所说:“然(畲民) 刀耕火种之所得,未能卒岁,则掘草药、种茯苓自活,十九务农。”③为了弥补农业生产收入的不足,畲族从事采集、狩猎等多种副业,以供生活所需。

  唐代以来,大量来自农业发达的中原地区的汉人迁入闽、粤、赣交界的畲族传统聚居区,使得畲区变成“土苗杂处”,这些汉人带来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对畲汉杂居下的畲族农业生产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牛耕代替刀耕。以畲刀耕种是畲族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刀斧一度成为畲民最重要的农具,甚至在婚嫁时,也多以刀耕火种的农具刀斧作为礼物,如明代永春畲族“嫁女以刀斧赀送”①。直到民国,德化的畬民中仍保留有这种习俗②。但随着汉族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工具的传入,畲族的耕作技术发生了变化,逐渐由刀耕转向牛耕。这种转变在畲民婚姻嫁娶所送的嫁妆中得到了明显的反映,如建德畲族“以犁、耙、蓑衣、刀、锄为嫁妆”③;景宁畲族嫁娶,“其聘资则定一十二金有五钱焉,其奁具则耒焉耜焉,而兹基焉”④; 龙游畲族“奁具唯犁、锄、蓑衣数事”⑤。直到近代,沈作乾在浙江南部的括苍一带做调查时,还看到当地畲民“招赘者,无亲迎礼,奁币悉农具,而服饰甚鲜。如犁、锄、耒、耜、蓑衣、水车等,皆为必需之品。富者益以牛,贫者缺焉”⑥。同治《云和县志》所引诗文记述当时云和的农耕情况,说“佃田都是盘瓠种,雨过夫妻尽把犁”。这些都反映出到清代,畲族地区犁耕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犁耕的使用,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促使畲族农业从粗放向精细转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二是梯田代替畬田。畲族传统的刀耕火种是一种原始的山地利用形式,它的特点是顺坡而耕,不设堤埂,“焚土为肥”,地力耗竭快,保土蓄水能力差,一般只能种植豆、麦、粟等旱地作物,产量也不高。而汉族地区先进铁制农具的传入,使畲族的治地技术得到了一次大的提升,并很快掌握了梯田的营造技术,并在生产中开始广泛应用。《景宁县志》就曾记述说:“(畲民) 佃耕以活,邑之陇亩,其治者半。”⑦可见畲族对浙南山区梯田的贡献。根据20世纪50年代对于福建省福安县畲族的调查,福安的畲族多居住高山斜坡上,耕种着梯田。耕地分水田和农地两种,水田较农地多,水田占耕地总面积的90%~95%。梯田结合犁耕进行耕作,不仅解决了畲田水土流失问题,也大大改善了作物生长的环境,提高了作物的产量。

  三是在营造梯田的同时,畲族开始将汉地先进的灌溉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畲族传统的刀耕火种是纯粹靠天吃饭的粗放农业,畲民在农业生产中并没有灌溉的技术和传统。畲族的水利灌溉技术应该是与犁耕、梯田营造技术一起由汉区传进来的。至少在明清之后,他们不仅懂得利用山区地势,开沟筑渠,灌溉农田,而且已经掌握水车等先进的灌溉工具。1925年沈作乾在浙江南部的调查中,甚至还发现畲族婚嫁有以水车相赠作为嫁妆的习俗。①

  四是优秀农作物品种的大量引种。唐代以后由汉区引进的优秀的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番薯等高产的品种。水稻的引进,彻底改变了畲区单一的旱作农业结构,而其较高的产量,也大大提高了畲族农业生产效率;番薯的引进则是畲族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里程碑,由于它十分适合畲族传统的畲田种植,产量也非常高,因而在畲族山区很快大量种植,以致在之后的数百年时间,番薯成了畲族人民的当家口粮。

  当然,也并非只有汉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对畲民的生产产生了影响,畲民传统的、独特的山地耕作技术也对迁入的汉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畲族在开发山地过程中,长期经验积累下来的“燔土为肥”的治地技术和用石灰改善土壤环境的做法,就被迁居山区的汉人广泛应用。闽西一带山区至今沿用的“溜火粪”,可能就是畲族“燔土为肥”的治地技术的遗存,至少也是受到畲族技术影响的产物。畲族人民用石灰改善土壤的技术,也被汉人广为使用,到清代,南方稻作区已广泛使用石灰改造冷浸田。

推荐访问:畲族服饰
推荐内容
扩展阅读文章

娱乐八卦推荐文章

娱乐八卦热门文章

娱乐八卦扩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