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不可不知的59件大事记,1924年中国发生了什么 1924年中国历史

发布时间:2018-05-17 来源:娱乐八卦 点击: 当前位置:71668明星网 > 娱乐 > 娱乐八卦 > 1924年不可不知的59件大事记,1924年中国 手机阅读

  中国青年共产党建立

  1月12日,中国青年共产党在成都成立。1922年,吴玉章、杨闇公等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为基地,积极开展革命活动,组织进步师生开展革命斗争。本年1月12日,吴玉章、杨闇公等20多人,在成都杨闇公寓所正式成立中国青年共产党,作为领导革命斗争的机关。因四川地处偏僻,尚不知中共已经成立的情况,在发表纲领和章程时,又改称中国青年共产团(简称C.Y,不久又称Y.C)。中国青年共产党的章程规定: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还规定其组织分中央、干部部,支部三级,规定中央大会、干部大会、支部大会召开的期限和职权。该党成立后,创办了《赤心评论》,开展了马克思主义宣传;成立了社会主义研究会,培养了群众运动的骨干;积极开展了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5月1日召开了盛大的庆祝“五一”及追悼列宁的群众大会。1925年,吴玉章离开成都到北京,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杨闇公也到达上海,加入了中共。1925年年初,吴玉章从北京写信给中国青年共产党,建议取消中国青年共产党,得到杨闇公的支持,中国青年共产党宣告解散。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月20日,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帮助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于1月20日开幕,代表总额165人,一半由各省市选举产生,一半由孙中山指定。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的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王尽美、于树德、夏曦等人作为代表出席了大会。苏联顾问鲍罗廷也参加了大会。李大钊作为大会主席团5成员之一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工作。大会通过了有共产党人参加起草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为国共两党合作奠定了政治基础。大会还通过了新的党纲党章和接受共产党员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资格参加国民党的决定。按新党章规定,将总理制改为委员制,并随后选举了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其中委员24人,候补委员17人。李大钊、谭平山、于树德等共产党人被选为委员,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张国焘、于方舟等人被选为候补委员。1月30日,大会正式闭幕。会后,孙中山主持召开一中全会,改组了国民党中央党部,共产党人参与国民党中央的领导工作。如谭平山任中央组织部长,林伯渠任中央农民部部长等。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成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

  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旧三民主义,标志着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的确立。详见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条。

  黄埔学校创办

  1月24日,孙中山下令筹办陆军军官学校,随后,指定黄埔为学校校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为培养军事骨干,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中国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设在广州黄埔长洲岛,故又称黄埔军校。1月,孙中山指派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长,后由廖仲恺代理。经过筹备,5月5日,第一期500名学员入学。6月13日,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校长,李济深为军校教练部主任、王柏龄为教授部主任,戴季陶为政治部主任,何应钦为军事总教官,廖仲恺为党代表,组成学校最高领导,直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6月16日,黄埔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亲临演说。黄埔学校创办的宗旨是培养军事人材、政治人材,建立一支革命的武装力量。军校吸取苏联创建红军的经验,建立政治教育和政治工作制度。周恩来曾任该校一期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为教授部副主任。共产党人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等先后在该校担任各种工作。党派了许多党员和共青团员入校学习。周恩来在该校就职期间,建立和健全了党团组织,成立了“中共黄埔特别支部”;还组织了“青年军人联合会”;出版会刊《中国军人》以团结教育广大青年军人,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为中国共产党后来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军事人才,成为革命武装的骨干。如当时的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基本上是以军校学生作为骨干组成的。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之前,黄埔军校是一所革命的军事学校。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军校成为蒋介石集团的反革命工具。

  中国国民党、北京学生遥祭列宁逝世

  1月25日,中国国民党时值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获悉列宁逝世消息,通过了悼念列宁的决议,大会休会3天,以志哀悼;26日,北京学生联合会等四团体召集5000多人举行遥祭列宁大会,并电告苏联政府和列宁的家属表示悼慰。届时,广州、上海、天津等地先后举行悼念列宁大会。全国许多报刊都刊登追悼列宁文章,从而形成了一次宣传列宁主义运动。

  中国国民党一届一中全会召开

  1月31日至2月6日,中国国民党一届一中全会在广州召开。这是孙中山主持召开的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央执、监委员和候补执、监委员32人出席。会议推定廖仲恺、戴季陶、谭平山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确立了各部及部长人选:组织部长谭平山、宣传部长戴季陶、青年部长邹鲁、工人部长廖仲恺、农民部长林祖涵、妇女部长曾醒、军事部长许崇智。会议决定在上海、北京、汉口、四川等地建立国民党地方执行部,派遣中央委员负责指导当地党务。会议还通过了《各部组织问题案》、《关于监察委员会之决议案》、《对外问题态度案》、《党部常务会定期案》等议案。

  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成立

  1月31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成立。1月31日至2月6日,孙中山主持召开国民党一届一中全会,会议推定廖仲恺、戴季陶、谭平山为常务委员,处理日常事务。确定各部长人选:组织部长谭平山、宣传部长戴季陶、青年部长邹鲁、工人部长廖仲恺、农民部长林祖涵、妇女部长曾醒、军事部长许崇智。合称中央党部。并决定派遣中央委员分赴上海、北京、汉口等特别区,组织执行部,指导当地党务。2月16日,第七次常委会通过中央各部职务概要。20日,第七次常委会通过各部办事关系条例。

  全国铁路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2月7日至10日,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全国铁路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秘密召开。全国11条铁路的代表4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上决定正式成立全国铁路总工会,并提出:改良生活、提高地位、排除工人争端、密切联系全国各界工人等4条宗旨。总工会还决定加入万国运输工人联合会。全国铁路总工会的成立对推动铁路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全国铁路总工会成立

  2月7日至10日,全国铁路总工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来自全国11条铁路的代表40多人7日至10日在北京秘密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决定正式成立全国铁路总工会,总工会成立后发表宣言,提出改良生活,联络感情、实行互助,排除工人争端等4条宗旨。

  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国立大学校条例》

  2月23日,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国立大学校条例》。条例规定国内大学设董事会,负责审议学校教学计划、经费预决算和其他重要事项。《条例》公布后,北京大学全体教授率先反对此《条例》,不承认有设所谓校股董的必要,女高师教授也为此而反对。

  国民党中央党部制定农民运动计划

  4月1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制定农民运动计划。对农民运动的组织团体作了规定:自耕农协会、佃农协会、雇农协会、农民自卫团。同时还规定在国民党区党部所在地设立农民联合会,建立农民夜校、农民各期学校,农民讲演团等。这是孙中山听从共产党的建议,实施“三大政策”的行动。

  《政治生活》创刊

  4月27日,《政治生活》周刊在北京创刊。该刊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北京区委的机关报,赵世炎、范鸿劼任主编,赵世炎任责任编辑及主要撰稿人。恽代英、高君宇、刘仁静,陈为人、陈独秀、李大钊及共产国际的代表维经斯基等均曾为该刊撰稿。周刊主要刊载评述国内外大事特别是指导国民革命的政论文章。政治色彩浓厚,富有理论性、战斗性,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1926年7月停刊,共出版79期。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成立

  4月,国民党官方通讯社中央通讯社在广州成立,后迁至汉口,1928年迁往南京。1932年9月改组,形式上脱离国民党中央党部。萧同兹任社长。先后在上海、北平、日本东京等海内外城市设立分社。1935年起发布英文稿,成为国民党通讯事业网的中心。垄断国内新闻。后又与各国大通讯社订立购买和交换新闻稿合同,垄断国际新闻。1949年迁往台湾。

  广州工人代表大会召开

  5月1日,广州工人代表大会在市区太平戏院召开。出席代表160多人,全市工人代表10万多人。国民党工人部长廖仲恺主持大会开幕式,孙中山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号召工人与全国工农商团结一致,负起国民责任,使中国脱离世界资本主义之压迫;与世界工人团体一致,共同努力谋工人自身地位之增进。会后举行了集体游行,参加的工人、学生共计15万人之多。

  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

  5月10日至15日,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等中央委员以及上海、湖北、湖南、广东等中共区委的主要负责人参加这次会议。会议肯定了国共合作近半年以来的成绩,指出了党内出现的右倾偏向,认为“只有发动工人参加斗争,防止资产阶级的妥协性,民族解放才能彻底”。会议讨论和通过了中央局的工作报告和党内工作问题、工会运动问题等议案。会议肯定了农民在国民革命中的作用,要求各级党组织重视农民运动,加强对农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宣传。会议还分析了国民党内存在的左右派斗争的现实,指出了在国民党中要加强左派工作,削弱右派势力。这次会议,对于纠正党在前一时期工作中的右倾偏向,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正确处理同国民党内的左派和右派的关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都有着积极意义,但这次会议在强调党独立领导工人运动时,却错误要求和限制工人不要加入国民党。

  《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签订

  5月31日,《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和《暂行管理中东铁路协定》签订。由苏联政府代表加拉罕和中国北京政府代表顾维钧共同签订的《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协定规定中苏两国恢复外交关系。苏联政府正式宣布无条件废除帝俄时期与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公约、协定、议定书及合同等,放弃帝俄时期在中国的一切租界地和庚子赔款,取消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取消中东路商业事务以外的一切特权等。协定还对外蒙古的主权归属、中东铁路事务主权管理作了明确规定。

  班禅离藏北上

  5月,班禅被逼离藏北上。鉴于英国殖民主义者勾结达赖采用兵力进迫“后藏”,唆使“新党”驱逐,班禅被逼无奈,只好离藏北上。

  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

  5月至11月,继《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签订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全国掀起一个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上海闸北市民率先发出庆祝中苏协定签订的通电,向列强要求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随后,北京50多个团体联合组成反帝大同盟;与此同时,上海学联等30多个团体也组成了反帝大同盟,天津、武汉、广州、太原等地,还先后召开了群众大会,广泛宣传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至11月中旬,废约运动和国民会议运动汇合一起,形成了规模浩大的群众爱国运动。

  共产国际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

  6月17日至7月8日,共产国际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代表李大钊、王荷波、彭述之、刘清杨出席了大会。大会强调了建立殖民地国家的统一战线问题。大会批判了统一战线工作中“左”的和右的机会主义倾向。李大钊在会上发了言,介绍外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活动以及国内民族运动的发展情况。

  广州政府发表关于农民运动第一次宣言

  6月19日,广州政府就农民运动发表第一次宣言。宣言号召农民组织农民协会和建立自卫军。24日,经孙中山批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农民协会章程》。章程明确提出:农民协会是三民主义组成部分,代表农民解放劳动阶级的意愿。通过将贫苦农民以协会形式组织起来,其目的是增强农民自我保卫和提高农民的生活。

  中国青年共产党建立

  1月12日,中国青年共产党在成都成立。1922年,吴玉章、杨闇公等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为基地,积极开展革命活动,组织进步师生开展革命斗争。本年1月12日,吴玉章、杨闇公等20多人,在成都杨闇公寓所正式成立中国青年共产党,作为领导革命斗争的机关。因四川地处偏僻,尚不知中共已经成立的情况,在发表纲领和章程时,又改称中国青年共产团(简称C.Y,不久又称Y.C)。中国青年共产党的章程规定: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还规定其组织分中央、干部部,支部三级,规定中央大会、干部大会、支部大会召开的期限和职权。该党成立后,创办了《赤心评论》,开展了马克思主义宣传;成立了社会主义研究会,培养了群众运动的骨干;积极开展了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5月1日召开了盛大的庆祝“五一”及追悼列宁的群众大会。1925年,吴玉章离开成都到北京,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杨闇公也到达上海,加入了中共。1925年年初,吴玉章从北京写信给中国青年共产党,建议取消中国青年共产党,得到杨闇公的支持,中国青年共产党宣告解散。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月20日,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帮助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于1月20日开幕,代表总额165人,一半由各省市选举产生,一半由孙中山指定。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的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王尽美、于树德、夏曦等人作为代表出席了大会。苏联顾问鲍罗廷也参加了大会。李大钊作为大会主席团5成员之一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工作。大会通过了有共产党人参加起草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为国共两党合作奠定了政治基础。大会还通过了新的党纲党章和接受共产党员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资格参加国民党的决定。按新党章规定,将总理制改为委员制,并随后选举了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其中委员24人,候补委员17人。李大钊、谭平山、于树德等共产党人被选为委员,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张国焘、于方舟等人被选为候补委员。1月30日,大会正式闭幕。会后,孙中山主持召开一中全会,改组了国民党中央党部,共产党人参与国民党中央的领导工作。如谭平山任中央组织部长,林伯渠任中央农民部部长等。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成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

  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旧三民主义,标志着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的确立。详见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条。

  黄埔学校创办

  1月24日,孙中山下令筹办陆军军官学校,随后,指定黄埔为学校校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为培养军事骨干,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中国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设在广州黄埔长洲岛,故又称黄埔军校。1月,孙中山指派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长,后由廖仲恺代理。经过筹备,5月5日,第一期500名学员入学。6月13日,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校长,李济深为军校教练部主任、王柏龄为教授部主任,戴季陶为政治部主任,何应钦为军事总教官,廖仲恺为党代表,组成学校最高领导,直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6月16日,黄埔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亲临演说。黄埔学校创办的宗旨是培养军事人材、政治人材,建立一支革命的武装力量。军校吸取苏联创建红军的经验,建立政治教育和政治工作制度。周恩来曾任该校一期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为教授部副主任。共产党人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等先后在该校担任各种工作。党派了许多党员和共青团员入校学习。周恩来在该校就职期间,建立和健全了党团组织,成立了“中共黄埔特别支部”;还组织了“青年军人联合会”;出版会刊《中国军人》以团结教育广大青年军人,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为中国共产党后来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军事人才,成为革命武装的骨干。如当时的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基本上是以军校学生作为骨干组成的。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之前,黄埔军校是一所革命的军事学校。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军校成为蒋介石集团的反革命工具。

  中国国民党、北京学生遥祭列宁逝世

  1月25日,中国国民党时值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获悉列宁逝世消息,通过了悼念列宁的决议,大会休会3天,以志哀悼;26日,北京学生联合会等四团体召集5000多人举行遥祭列宁大会,并电告苏联政府和列宁的家属表示悼慰。届时,广州、上海、天津等地先后举行悼念列宁大会。全国许多报刊都刊登追悼列宁文章,从而形成了一次宣传列宁主义运动。

  中国国民党一届一中全会召开

  1月31日至2月6日,中国国民党一届一中全会在广州召开。这是孙中山主持召开的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央执、监委员和候补执、监委员32人出席。会议推定廖仲恺、戴季陶、谭平山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确立了各部及部长人选:组织部长谭平山、宣传部长戴季陶、青年部长邹鲁、工人部长廖仲恺、农民部长林祖涵、妇女部长曾醒、军事部长许崇智。会议决定在上海、北京、汉口、四川等地建立国民党地方执行部,派遣中央委员负责指导当地党务。会议还通过了《各部组织问题案》、《关于监察委员会之决议案》、《对外问题态度案》、《党部常务会定期案》等议案。

  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成立

  1月31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成立。1月31日至2月6日,孙中山主持召开国民党一届一中全会,会议推定廖仲恺、戴季陶、谭平山为常务委员,处理日常事务。确定各部长人选:组织部长谭平山、宣传部长戴季陶、青年部长邹鲁、工人部长廖仲恺、农民部长林祖涵、妇女部长曾醒、军事部长许崇智。合称中央党部。并决定派遣中央委员分赴上海、北京、汉口等特别区,组织执行部,指导当地党务。2月16日,第七次常委会通过中央各部职务概要。20日,第七次常委会通过各部办事关系条例。

  全国铁路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2月7日至10日,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全国铁路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秘密召开。全国11条铁路的代表4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上决定正式成立全国铁路总工会,并提出:改良生活、提高地位、排除工人争端、密切联系全国各界工人等4条宗旨。总工会还决定加入万国运输工人联合会。全国铁路总工会的成立对推动铁路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全国铁路总工会成立

  2月7日至10日,全国铁路总工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来自全国11条铁路的代表40多人7日至10日在北京秘密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决定正式成立全国铁路总工会,总工会成立后发表宣言,提出改良生活,联络感情、实行互助,排除工人争端等4条宗旨。

  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国立大学校条例》

  2月23日,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国立大学校条例》。条例规定国内大学设董事会,负责审议学校教学计划、经费预决算和其他重要事项。《条例》公布后,北京大学全体教授率先反对此《条例》,不承认有设所谓校股董的必要,女高师教授也为此而反对。

  国民党中央党部制定农民运动计划

  4月1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制定农民运动计划。对农民运动的组织团体作了规定:自耕农协会、佃农协会、雇农协会、农民自卫团。同时还规定在国民党区党部所在地设立农民联合会,建立农民夜校、农民各期学校,农民讲演团等。这是孙中山听从共产党的建议,实施“三大政策”的行动。

  《政治生活》创刊

  4月27日,《政治生活》周刊在北京创刊。该刊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北京区委的机关报,赵世炎、范鸿劼任主编,赵世炎任责任编辑及主要撰稿人。恽代英、高君宇、刘仁静,陈为人、陈独秀、李大钊及共产国际的代表维经斯基等均曾为该刊撰稿。周刊主要刊载评述国内外大事特别是指导国民革命的政论文章。政治色彩浓厚,富有理论性、战斗性,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1926年7月停刊,共出版79期。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成立

  4月,国民党官方通讯社中央通讯社在广州成立,后迁至汉口,1928年迁往南京。1932年9月改组,形式上脱离国民党中央党部。萧同兹任社长。先后在上海、北平、日本东京等海内外城市设立分社。1935年起发布英文稿,成为国民党通讯事业网的中心。垄断国内新闻。后又与各国大通讯社订立购买和交换新闻稿合同,垄断国际新闻。1949年迁往台湾。

  广州工人代表大会召开

  5月1日,广州工人代表大会在市区太平戏院召开。出席代表160多人,全市工人代表10万多人。国民党工人部长廖仲恺主持大会开幕式,孙中山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号召工人与全国工农商团结一致,负起国民责任,使中国脱离世界资本主义之压迫;与世界工人团体一致,共同努力谋工人自身地位之增进。会后举行了集体游行,参加的工人、学生共计15万人之多。

  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

  5月10日至15日,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等中央委员以及上海、湖北、湖南、广东等中共区委的主要负责人参加这次会议。会议肯定了国共合作近半年以来的成绩,指出了党内出现的右倾偏向,认为“只有发动工人参加斗争,防止资产阶级的妥协性,民族解放才能彻底”。会议讨论和通过了中央局的工作报告和党内工作问题、工会运动问题等议案。会议肯定了农民在国民革命中的作用,要求各级党组织重视农民运动,加强对农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宣传。会议还分析了国民党内存在的左右派斗争的现实,指出了在国民党中要加强左派工作,削弱右派势力。这次会议,对于纠正党在前一时期工作中的右倾偏向,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正确处理同国民党内的左派和右派的关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都有着积极意义,但这次会议在强调党独立领导工人运动时,却错误要求和限制工人不要加入国民党。

  《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签订

  5月31日,《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和《暂行管理中东铁路协定》签订。由苏联政府代表加拉罕和中国北京政府代表顾维钧共同签订的《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协定规定中苏两国恢复外交关系。苏联政府正式宣布无条件废除帝俄时期与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公约、协定、议定书及合同等,放弃帝俄时期在中国的一切租界地和庚子赔款,取消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取消中东路商业事务以外的一切特权等。协定还对外蒙古的主权归属、中东铁路事务主权管理作了明确规定。

  班禅离藏北上

  5月,班禅被逼离藏北上。鉴于英国殖民主义者勾结达赖采用兵力进迫“后藏”,唆使“新党”驱逐,班禅被逼无奈,只好离藏北上。

  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

  5月至11月,继《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签订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全国掀起一个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上海闸北市民率先发出庆祝中苏协定签订的通电,向列强要求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随后,北京50多个团体联合组成反帝大同盟;与此同时,上海学联等30多个团体也组成了反帝大同盟,天津、武汉、广州、太原等地,还先后召开了群众大会,广泛宣传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至11月中旬,废约运动和国民会议运动汇合一起,形成了规模浩大的群众爱国运动。

  共产国际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

  6月17日至7月8日,共产国际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代表李大钊、王荷波、彭述之、刘清杨出席了大会。大会强调了建立殖民地国家的统一战线问题。大会批判了统一战线工作中“左”的和右的机会主义倾向。李大钊在会上发了言,介绍外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活动以及国内民族运动的发展情况。

  广州政府发表关于农民运动第一次宣言

  6月19日,广州政府就农民运动发表第一次宣言。宣言号召农民组织农民协会和建立自卫军。24日,经孙中山批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农民协会章程》。章程明确提出:农民协会是三民主义组成部分,代表农民解放劳动阶级的意愿。通过将贫苦农民以协会形式组织起来,其目的是增强农民自我保卫和提高农民的生活。

  太平洋运输工人会议召开

  6月,太平洋运输工人会议在广州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家有中国、印度、日本、菲律宾、爪哇、新加坡等地的铁路和海员代表,赤色职工国际组织亦派代表出席。会议决定充分发展和巩固各国运输工人的组织,使之成为东方反抗资本主义的主要力量。

  中国科学社第九次会议召开

  7月1日,中国科学社第九次会议在南京召开。到会社员共计60人。竺可桢主席、赵石民在会上致欢迎词,翁詠霓、宋梧生发表了演说。次日,召开了中国科学社建社10周年的纪念会,马君武发表演说提出“科学救济中国生产”。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召开第四次会议

  7月3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召开第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邓泽如等提出的所谓“纠举共产党”案,决议请孙中山召开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并发表宣言。7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党务宣言,说明“中国革命运动的基础,必须联合全民共同奋斗,始能益显其效力”。宣言认为党内某些成员对已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产生怀疑及误会,是由于“反对派肆其挑拨”。郑重声明:“对于规范党员,不问其平日属何派别,惟以其平日行动能否一依本党之主义政纲及党章为断”。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创办

  7月3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创办。该所全称“中国国民党农民运动讲习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后,当时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农民部秘书的彭湃提出建议,经国民党中央执委第三十九次会议讨论决定开办讲习所。讲习所名义上是国民党农民部主管,实际上全部由共产党负责。讲习所的学员大多为年满18岁以上至28岁以下的中学毕业生及相当于中学毕业程度的青年。学员在讲习所里的主要活动和学习内容大都以农民问题为中心,既进行革命基础知识和农运理论的学习,也注重军事训练,讲习所第一期于1924年7月3日开学,学员38人,大多数是共产党的地方组织选派来的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毕业后,也由共产党派往各地从事农运工作。第六届学员人数最多达327名。讲习所历时2年零2个月,共开办6届,培养出800多名学员,对促进当时农民运动作出了贡献。

  新疆民丰以东地震

  7月3日,新疆民丰以东发生七点三级地震。12日再次发生,震级同前。

  中华全国体育联合会成立

  7月4日,中华全国体育联合会在南京成立,张伯苓任主席、沈嗣良为书记。大会选举张伯苓、郭秉文、陈时、聂云台、方小川、沈嗣良、郝伯阳、卢炜昌、穆藕初等9人为董事。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年会召开

  7月4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南京东南大学召开年会。会议要求北京政府将退回之庚款用于平民教育。

  中华民国大学联合会成立

  7月7日,中华民国大学联合会成立。联合会通过了6条组织大纲,选举范源濂为会长,郭秉文为副会长,谭熙鸿,胡敦复为书记,王伯秋为会计,陈时、任鸿隽、查良钊等为审查员。

  中华教育改进社决定收回教育权

  7月9日,中华教育改进社作出决议决定收回教育权,以严定外人所设学校注册办法为入手。

  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成立

  7月11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成立。这是国民党最高政治机关。孙中山自任主席,委员有胡汉民、汪兆铭、廖仲恺、谭平山、伍朝枢、邵元冲,聘请鲍罗廷为高等顾问。政治委员会的职权是:关于党事,对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关于政治及外交,由总理或大元帅决定。政治委员会成立后举行第一次会议,决定成立军事委员会和农务调查委员会。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政治委员会主席由蒋介石担任。10月以后,政治委员会改称政治会议,简称中政会。其职权是“指导监督国民政府重大国务之施行”并解释国民政府组织法。1932年至1937年,中政会主席为汪精卫。抗日战争期间,中政会职权由最高国防委员会代行。1946年3月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又决定恢复政治委员会。规定的职权是掌握政纲、政策之实施,计划重要政治问题之处理方针及重要干部的决定等,其权力置于国民政府委员会之上。

  广州沙面工人罢工

  7月15日,广州沙面工人举行大罢工。这是一次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不平等待遇的政治罢工。7月,英租界当局颁布一项“新警律”,规定沙面中的中国人出入沙面,必须携带贴有雇主相片的执照,而外国人不受此限制,明目张胆地对中国人民歧视与侮辱。7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沙面工人宣布罢工,强烈抗议英租界当局的无理措施。罢工得到了广州革命政府的支持,8月17日,历时一个多月的罢工斗争取得胜利。英租界当局被迫取消这项“新警律”,这次罢工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嚣张气势。

  东三省陆军整理会议召开

  7月21日,东三省陆军召开整理会议。张学良主席、杨宇霆、姜登选、韩麟春等将领参加。会议对野外战斗、举行校阅、严守军纪、整顿炮、骑兵等作了讨论和部署。

  黄埔军校军事研究会成立

  7月23日,黄浦军校成立军事研究会。研究会设置了情报、编制、兵器、教育、建设、培才、调查、时事等八类项目。

  上海废约运动大同盟成立

  8月14日,上海废约运动大同盟在沪北公学召开成立大会。全国学生联合会,市民对外协会、工团联合会,广肇公学等团体代表参加会议。上海废约大同盟的建立为全国的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壮大了力量。

  中国国民党一届二中全会召开

  8月15日至9月1日,中国国民党一届二中全会在广州举行。孙中山及中央执、监委员及候补执、监委员24人出席。由于会前有中央监察委员提交了所谓“检举共党不法案”,故全会着重讨论了国共合作政策问题。会上共有三种意见,一是认为与共产党合作有害;二是认为与共产党合作有益;三是认为共产党跨党无害,但有秘密党团作用则有害。经过争论,请孙中山裁可。会议通过了《中国国民党中央执委会颁发有关容纳共产分子问题之训议》,重申了一大通过的国共合作政策。但又在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内特设国际联络委员会,直接协商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与国民党有关系者之联络办法”。会议还推举汪精卫为宣传部长,伍朝枢为第三国际部长。

  重庆大火

  8月26日,重庆发生大火灾。大火整整延烧了4天4夜,烧毁商店、民房2000多家,经济损失惨重。

  江浙战争

  9月3日,江浙战争爆发。这次战争是直系军阀江苏督军齐燮元与反直系军阀浙江督军卢永祥之间的战争,又称齐卢之战。当时齐燮元联合安徽、福建、江西各省直系有关军队,共8万余人,分四路攻守;卢永祥联合上海和从福建退入浙江的反直系军阀队伍9万人,分三路攻守。9月3日晨,双方开战。开始,卢军进展顺利,在嘉定、莫渡等地打败了齐军进攻,但由于企图攻占宜兴以击齐军之背的计划失败,再加上孙传芳部于16日从福建猛攻仙霞岭,占领了江山,迫使卢永祥将浙沪联军司令部由杭州移驻上海龙华督战,浙江省长职务交由夏超代理,夏暗与孙勾结反叛,卢永祥被迫放弃浙江,退守松江、嘉定一带。孙传芳进入杭州后,于10月初与陈调元部连克松江、嘉定,直抵龙华。在此情况下、卢永祥与上海护军使何丰林等逃往日本。浙沪联军残部又推皖系军阀徐树铮为总司令,继续抵抗齐军。10月15日,徐树铮被上海工部局软禁。至此,江浙战争遂告结束。

  武汉反帝大同盟成立

  9月3日,武汉反帝国主义大同盟在武昌成立。40多个团体计200多人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大会发表宣言,选举陈时、董用威、陈潭秋等15人为执行委员。

  孙中山组建北伐军、建国军

  9月4日,孙中山在广州组建北伐军。是日,孙中山在大元帅府召开筹备北伐会议,决定湘、赣、豫军全部参加北伐,滇粤军抽调一部随行;迁大本营于韶关,广州设留守府,任胡汉民为代大元帅兼广东省长;以谭延闿为北伐军总司令。9月20日,北伐军在韶关誓师北伐。9月22日,孙中山下令北伐各军改称建国军。湘军为建国湘军,谭延闿任总司令;滇军改称建国滇军,杨希闵任总司令;粤军为建国粤军,许崇智任总司令;豫军改称建国豫军,樊钟秀任总司令。10月6日,孙中山任命谭延闿为建国军北伐总司令。1925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建国军归入国民革命军建制。

  中共中央发表第三次对时局的主张

  9月10日,中共中央发表第三次对时局的主张。号召全国人民在国民革命的旗帜下,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推翻直系军阀统治,解除一切军阀武装,尤其要在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一切既得的权利与势力,这是目前解救中国的唯一道路。

  北京政府改组

  9月14日,北京政府实行内阁改组。北京政府总统曹锟令:任颜惠庆为国务总理兼内务总长、顾维钧为外交总长、王克敏为财政总长、陆锦为陆军总长、李鼎新为海军总长、张国淦为司法总长、黄郛为教育总长、吴敏麟为交通总长、孙润宇为国务院秘书长。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成立

  9月17日,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在北京成立。该会的成立,意在负责保管、分配、使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基金会由施肇基、顾维钧、黄炎培、蒋梦麟、周贻春、郭秉之、范源濂、颜惠庆、张伯苓、丁文江等10人与美籍人孟禄·杜威、见克尔等5人联合组成董事会。

  第二次直奉战争

  9月18日,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继江浙战争爆发后,曾与段祺瑞、冯玉祥订立反直协议的张作霖自任总司令,率领奉军17万之众乘机进关。在此情况下,9月17日,直系军阀曹锟发布伐张命令,任命吴佩孚为总司令,带领25万人马迎战。18日,直奉双方在山海关,热河一带发生激战。10月,直军将领冯玉祥在吴军将溃败之际,联络胡景翼、孙岳,把部队开进北京,未经激战就推翻曹锟贿选政府。北京政变使直军士气锐减,迅速退到天津,等待江、浙直军援助以图回师北京。但奉军长驱直入,切断了直军与榆关(山海关)的交通,将榆关一带直军全歼。同时,山东督军郑士琦宣布“武装中立”,不许江浙援军通过,山西督军阎锡山进占石家庄。这样吴佩孚首尾无援,在奉军和国民军的夹击下,几乎全军覆没。吴最后由天津乘船南逃。第二次直奉战争始告结束。

  中国国民党发表《北伐宣言》

  9月18日,中国国民党发表《北伐宣言》。《宣言》申明,北伐的目的,不仅在于消灭曹(锟)、吴(佩孚),而且更在于推翻军阀而赖以生存的帝国主义。9月20日,北伐军在广东韶关举行北伐誓师典礼,之后,分两路向湖南、江西前进,但不久即因广州商团叛乱而回师。

  中国国民党颁布党旗、军旗、国旗

  9月22日,中国国民党执行委员会发出通告,颁布以青天白日旗为党旗和军旗,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国旗。

  “双十惨案”

  10月10日,广州发生流血案件,又称“双十惨案”。是日,广州各界群众举行庆祝辛亥革命十三周年的游行活动,受英帝国主义怂恿驱使的广州商团与叛军陈炯明勾结,当游行队伍行至广州市太平街时,盘踞在西壕口的商团军向游行队伍开枪射击,当场打死工团军20多人,打伤、逮捕数十人,制造了举国震惊的“双十惨案”。案发后,孙中山当晚成立革命委员会,在广东革命军,各界工农群众的配合下,商团叛乱暴行在14日平定制止。

  广州工农兵学革命大同盟成立

  10月10日,广州工农兵学革命大同盟成立。在广州商团反动武装制造枪杀游行民众叛乱事件的当天,由16个团体自发组成的“大同盟”发表宣言,强烈谴责此次暴行。指出屠杀事件是由英帝国主义,买为阶级、商团军、陈炯明以及在广州的反动军阀联合制造的。号召大家“与反革命派决此最后死战”。是日,中共广州地方委员会发表告广州市民书,支持“大同盟”的成立,号召工农群众坚决打击反革命派,保卫革命成果。

  《醒狮报》创刊

  10月10日,《醒狮周报》在上海创刊。这是国家主义派的机关报。该刊鼓吹国家主义,宣扬“国家至上”,维护军阀统治,由曾琦、李璜、左舜生、陈启天等人主办。1930年9月出至第221期停刊。

  平定广州商团叛乱

  10月14日,广东革命政府平定了广州商团叛乱。广州商团原是商人自卫组织,后被英帝国主义所操纵,成为广州买办阶级反动武装。8月20日,广东革命政府扣留了商团长陈廉伯私运广州的大批军火,并下令通缉陈廉伯。陈托人向孙中山请愿发还被扣枪械,取消通缉令,并煽动商人罢市。由于孙中山未及时采纳当时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要求坚决镇压的主张,致使商团反动气焰更加嚣张。10月10日,广州市民庆祝“双十节”,游行队伍到广州市太平街时,遭商团军枪击,当场打死群众数10人。事发后,商团派人四处张贴布告,要求孙中山下台,并计划与盘据江东的陈炯明配合,进攻广东革命政府。在此严重情况下,孙中山终于下决心镇压商团军。10月14日,在共产党人和广州工农群众支持配合下,广东革命军、广州工团军、农民自卫军和黄埔军校学生协同作战,一举平定了商团叛乱。

  北京政变

  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9月17日,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直系将领冯玉祥率部进驻古北口,担任左翼作战军第三军总司令。冯与直系援军第二路司令胡景翼、京畿警备副司令孙岳秘密策划倒戈反直。战争初起,直军失利。吴佩孚急调驻守在长辛店、丰台之间的劲旅第三师赴援。10月18日,下令对奉军发动总攻击。乘后方空虚之际,冯玉祥于19日不失时机地从古北口、密云、怀柔前线挥师秘密回京。23日凌晨进入北京,发动政变成功,又称首都革命。冯部进京后迅速占领各重要据点,交通要道和通讯部门,包围了总统府,软禁贿选总统曹锟,接管全城防务。24日,冯等迫使曹锟下令直军前线停战,免去吴佩孚职务;迫使颜惠庆内阁辞职。而后,曹锟宣告退位,由黄郛摄行总统职务。北京政变导致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宣告结束。

  摄政内阁成立

  10月31日,北京摄政内阁成立。10月23日北京政变后,为行使政府行政职权,摄政内阁组成:摄行总统黄郛兼任国务总理及交通总长、王正廷为外交兼财政总长、王永江为内务总长、李书城为陆军总长、杜锡珪为海军总长、张耀曾为司法总长、王迺斌为农商总长、袁良为国务院秘书长。

  国民军组成

  10月,冯玉祥组成国民军。冯玉祥原系北洋军阀陆军校阅使。在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冯任吴佩孚辖编的讨逆军第三军总司令。北京政变后,冯玉祥将讨逆军第三军以及胡景翼的直系援军。孙岳的警备部队,改称为国民军。下辖3个军。并于10月下旬在北苑召开了中华民国国民军会议,决定由冯玉祥为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胡景翼为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孙岳为副总司令兼第三军军长。1925年冯玉祥任西北边防督办,所属部队驻于长城北口及察哈尔、绥远、热河等地,通称西北军。1926年,西北军在五原誓师,响应北伐改称国民联军,走上了国民革命的道路。

  《中国工人》创刊

  10月,《中国工人》月刊在上海创刊。该刊是中国共产党指导工人运动的刊物。1925年5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成为该会的机关报。1927年7月前后曾停刊,次年12月1日在沪秘密复刊,以后一段时间,由于形势变化,停复多次,直至1960年12月停刊。

  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

  11月4日,冯玉祥委托警备总司令鹿钟麟驱逐溥仪出宫。辛亥革命后,末代清帝溥仪沿用宣统年号,仍留居禁宫,享有特权。北京政变后,一些遗老和保皇党乘机活动,制造谣言,企图复辟清帝制。为此,冯玉祥采取果断措施,决定驱逐溥仪出宫。11月4日,摄政内阁作出5条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其中有永远废除皇帝专号,清室立即迁出禁宫,一切公产归国民政府所有等决议,并限令溥仪当日出宫。是日下午,溥仪和他的后妃及少数宫女、太监,迁出禁宫,移至其生父故居“醇王府”居住。

  孙中山北上及《北上宣言》发表

  11月10日,孙中山为争取国家统一,毅然北上并发表《北上宣言》。9月17日北京政变后,北京政府由冯玉祥、张作霖、段祺瑞共同支配之下,但各怀不同目的,临时执政府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为了早日结束军阀割剧混战局面,争取国家统一。孙中山于11月10日发表了《北上宣言》,表明了反帝、反军阀的政治主张,阐明国民革命之目的,主张召开国民会议,谋求中国的统一和建设。11月13日,孙在宋庆龄等陪同下,由广州经香港、上海并取道日本到天津,于12月31日到达北京。在途中一再重申北上的目的是“求和平统一、开国民会议”,“废约求平等,争回主人地位”。对此,帝国主义竭力阻挠反对。孙中山抵京后,由于抱病起程,旅途劳累,加上对段祺瑞执政府奉行卖国政策深感痛恨,致使病情恶化,终因肝癌医治无效,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临时执政府成立

  11月24日,北京临时执政府成立。10月23日,北京政变后,为行使政府职权,曾组成摄政内阁,由黄郛兼代国务总理,遭各省直系军阀的反对,扬言随时操戈北上。冯玉祥虽主持了政变,但又为各派军阀所忌,颇有压力,为防止直系势力北上,遂决定联皖制直,请避居天津的皖系段祺瑞出山组织政府。11月10日,冯玉祥、张作霖决定推段为中华民国政府总执政。21日,段祺瑞通告宣布接受就任临时执政,组织临时政府。22日到京。24日,宣布就职,发布就职宣言,颁布临时政府条例,任命各部部长,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宣告成立,摄政内阁也随之解体。

  《现代评论》创刊

  12月13日,《现代评论》周刊在北京创刊。胡适、陈源、王世杰、高一涵、周鲠生等为主要撰稿人,被时人称为“现代评论派”,该刊1927年7月迁沪,1928年12月出至209期停刊。

  女界国民促成会成立

  12月21日,女界国民促成会在上海成立。12月3日,上海、浙江女权运动会通电全国女界,主张妇女参加国民会议,邀请各地选举代表到沪,共商筹建女界国民促成会,为统一建国尽力。12月21日,上海、天津、杭州女界国民促成会召开成立大会。向警予、邓颖超分别被推选为上海、天津成立大会主席。

  西北大学正式命名

  本年,西北大学在西安正式命名。西北大学的前身为陕西法政专门学校,正式命名后,曾因军伐混战,于1926年停办。1938年4月30日更名为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7月正式改名为国立西北大学。1949年西安解放后,称西北大学。

推荐访问:1924年中国历史

娱乐八卦推荐文章

娱乐八卦热门文章

娱乐八卦扩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