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历史简介】战国七雄是哪七国,战国时期历史大事年表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

发布时间:2018-05-17 来源:娱乐八卦 点击: 当前位置:71668明星网 > 娱乐 > 娱乐八卦 > 【战国时期历史简介】战国七雄是哪七国,战国时期历 手机阅读

  【战国时期历史简介


  战国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战国时代名,战国是东周的后半期,因当时各诸侯国之间连年交战,故称“战国”。西汉末,刘向编《战国策》始作为特定的时代名称。一般以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为战国时代。战国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战国和春秋一样,全国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但趋势是通过兼并战争逐步走向统一。春秋时全国共有140多国,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只剩下十几国。大国有秦、齐、楚、魏、赵、韩、燕七国,故称“战国七雄”。除七雄之外,小国有周、宋、卫、中山、鲁、滕、邹、费等国,后来都先后被七雄所吞并。与七雄相邻的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北面和西面有林胡、楼烦、东胡、匈奴、仪渠,南面有巴蜀和闽、越,至秦统一,已多与汉民族融合。七雄之间争战不已,后被秦逐个吞并,秦统一了六国。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在各国相继建立,韩、赵、魏“三家分晋”,齐国“田氏代齐”,新兴地主阶级夺取了政权。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国成为封建国家,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有意义的社会变革,使秦国日益强大,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各国最高统治者都称王,中央设立相和将,此外还有负责专门事务的官职。战国时普遍实行郡县制。春秋时代实行任人唯亲,官吏主要由公子、公孙担任。战国时任人唯贤比较流行。从中央到地方政权,各级政府官员都由国君任免,诸侯世袭,控制中央和地方政权的制度彻底消除了。随着政治制度的变革,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空前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比春秋时更为激烈和频繁,规模也更大。春秋时的大战,有的数日即告结束。春秋时代用兵车作战,双方都选择平坦的地方,排列成整齐的车阵,然后交战。这种整齐的车阵,一经交战,战败的车阵一乱,就很难整顿队伍,重新编排车阵继续作战,所以胜负很快就决定了。如城濮之战、鞍之战,都在一天之内就决出胜负。但到了战国,由于兵种的变化,以步兵和骑兵为主的野战和包围战便逐渐代替了车阵作战。由于军队数量日益扩大,补充兵力比较容易,战争也比较带有持久的、长期的性质,打起仗来往往“旷日持久数岁”。如魏惠王包围邯郸达3年之久。战国前期,魏国最强,魏首先称王,并召集了“逢泽之会”。马陵之战,齐胜魏,齐发起“徐州相王”,齐继魏之后称王,成为强国,这时楚国、秦国也强大起来。“合纵”“连横”成了战国中后期军事和外交斗争的特点。战国后期,秦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远交齐、楚,近攻三晋,最终吞并六国,统一中国。

  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与生产工具、技术改进及生产者劳动积极性的提高有密切关系。生产工具方面出现的革命性变革,主要是铁器的广泛使用。锐利而坚固的铁工具的大量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施肥、灌溉等生产技术的改进,提高了粮食产量。井田制的瓦解,农民对土地有了使用权,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提高。另外,社会上出现了具有独立经济地位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因经营得法发财致富。总之,战国时期,因农业、手工业中个体经营的加强,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经济比较繁荣。

  战国时期秦王世系表 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

战国时期秦王世系表 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

  战国四公子是哪四个

  魏信陵君魏无忌、楚春申君黄歇、齐孟尝君田文、赵平原君赵胜,是为战国四公子。以德才论,信陵君第一,春申君次之,孟尝君第三,平原君居末。

战国四公子是哪四个
战国四公子是哪四个
战国四公子是哪四个

  一、信陵君(?~前243年)。魏公子信陵君,本名魏无忌,魏安嫠王之弟。因受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故称信陵君。他礼贤下士,广纳门客,据说有食客3000人。作为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信陵君可谓高瞻远瞩。但才高招忌,安嫠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公元前257年,秦军围困赵都邯郸,形势危急,魏国大将晋鄙率领魏国主力救赵,在边境上按兵不动。平原君的夫人,也就是信陵君的姐姐,致信信陵君请他发兵救赵。信陵君窃得兵符,杀了晋鄙,夺得兵权,解了邯郸之围。信陵君怕魏王治他窃符杀将之罪,就在赵国住了10年。秦国得知魏国君臣不和,就派兵攻魏,连败魏军。就在魏国面临灭亡时,信陵君借了10万赵军,组织了燕、韩、赵、魏、楚五国联军,大败秦军,把秦军赶到了函谷关以西。信陵君的威名震动天下,秦国就想方设法除掉信陵君。魏王本畏公子,听信谗言,遂“使人代公子将”。为免杀身之祸,信陵君谢病不朝,“饮醇酒,多近妇女”,4年后“病酒而卒”。

  二、春申君(?~前238年)。春申君黄歇,四公子中唯一非王室中人。因先祖受封于黄,其后乃以黄为姓。春申君明智忠信,礼贤下士,辅佐治国闻名于世。楚顷襄王时,秦昭王派大将白起带兵打败韩国和魏国后,联合韩、魏两国共同讨伐楚国,形势危急,顷襄王派能言善辩的春申君出使秦国,说服秦昭王退兵。顷襄王病重,春申君设计使留在秦国作人质的楚太子完逃回楚国即位,即考烈王。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以黄歇为相,封号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公元前257年,秦军围攻邯郸时,春申君带兵救援,后又为楚北伐灭鲁。楚考烈王没有生育能力,春申君以此为忧。后来,春申君娶李园妹妹,不久怀孕。春申君把她献给楚王,生了双胞胎,长子立为太子。楚王死后,李园设下伏兵,然后才派人通知春申君。春申君一进宫门,即被杀死,然后灭族。一世英雄,暮年竟灭族于竖子之手,可怜!可叹!

  三、孟尝君,姓田名文,字孟,齐国宗室大臣。封于薛(今山东腾州东南),故号孟尝君。他养士数千人,成为齐国的重要政治力量。秦昭王听说孟尝君的贤德,欲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入秦后,被任为秦相。后来秦昭王听信谗言,囚禁孟尝君,并预谋杀害他。孟尝君在门客的帮助下,逃回齐国。孟尝君回到齐国后,他坚持主张联合韩、魏牵制楚国,并发展合纵抗秦的势力。后来,遭人诬告为齐湣王所怀疑,谢病归薛。因日益骄奢的齐湣王仍想除掉他,只得又逃到魏国,被魏昭王任命为魏相。齐湣王死后,孟尝君返国,中立于各诸侯国之间。后来,因病而死,得以善终。

  四、平原君(?~前251年)。平原君赵胜,乃赵武灵王子、惠文王弟而孝成王叔也。封于平原县,人称平原君。曾担任赵惠文王和孝成王的相国,三罢三提,养门客3000人。公元前259年,秦军围困邯郸时,平原君门客毛遂自荐,说服了楚王出兵救赵,楚王派春申君黄歇率军救赵。在赵、魏、楚三国军队夹击下,秦军大败而回。平原君有贤能,但有时候不识大体,被小利蒙住。公元前262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平原君接受韩上党并封冯亭为华阳君。此事激怒秦国,引起了长平之战,导致40万赵军溃败。平原君的侄儿继位为赵孝成王,他仍受重用,经历了两代国王。病死后,其位代代相传,直到赵国被秦灭掉。

  四公子中,信陵君才不得用抑郁而死。春申君灭族,孟尝君遭谗,独平原君一生竟无大难。死后,“子孙代,竟与赵俱亡”。四公子中,以平原君结局最好,天妒英才,信不虚也。

  【战国概况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

  战国七雄是指中国战国时期七个最强盛的诸侯国的统称。一般认为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秦、燕、赵、魏、韩,这七个国家被史家称作“战国七雄”。春秋末年,经列国兼并,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晋,东方的齐、燕,南方的楚、吴、越。

  战国早期,上述大国,除吴于公元前473年被越所灭,全都保存下来。秦、燕实力较弱。比较强大的是晋、齐、楚、越四国。其中晋国经过六卿之间的兼并,公元前453年,形成赵、魏、韩“三家分晋”的局面,号称“三晋”。三晋在战国初期最强大,常常联合进攻其他国家。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策封三晋为诸侯,即韩、赵、魏“三家分晋”。齐国自公元前481年田成子杀齐简公,专齐政,形成“田氏代齐”的局面。但战国初期,齐实力暂时弱于三晋。楚国虽向东方略地扩展,但其北上与三晋争夺郑国却遭到失败。越国灭吴后曾强盛一时,进入战国后因长期内乱,势衰。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

  战国中期,秦、齐、楚、赵、魏、韩、燕七国争雄的格局逐渐形成。最初,魏国在各大国中实力最强,但在后来居上的齐、秦夹击下逐渐衰落下去。楚国任用吴起变法,国势颇振,称雄江南。赵国与韩国也攻灭周边小国,逐渐占领周的外围地区。各国中只有燕国实力仍较弱。由于国内变法的成功,秦、齐成为西方与东方两大强国。虽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44年称王,但在公元前353年的桂陵之战和公元前341年的马陵之战中两次败于齐国,遂被迫在公元前334年,与齐威王“会徐州相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称为王。随后韩、赵、燕、中山与宋也先后称王。各大国纷纷拉拢与国,出现“合纵”“连横”的高潮。“合纵”“连横”的实质是秦与齐、楚这两大东西对峙集团的斗争。秦在这一期间基本上居上风,先后制服韩、魏,重创楚国,攻灭巴蜀。齐因未与秦直接交锋,仍保持东方霸主地位。赵亦实力较强,赵武灵王曾实行“胡服骑射”,灭中山和攻略胡地。

  战国晚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楚违背纵约,与秦结盟,但在齐、韩、赵,以及背盟的秦国的两面夹击下,一蹶不振。赵灭中山,国力强盛。齐虽挟韩、魏与秦相抗衡,但却难以阻止秦对韩、魏的蚕食进攻。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次年,苏秦、李兑联合赵、齐、楚、魏、韩五国攻秦,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东进企图暂时受挫。次年,齐灭宋。秦遂主谋“合纵”攻齐。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使乐毅为将,联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攻入齐都临淄,占领齐国长达5年。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组织反攻,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以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秦在进一步削弱楚的基础上,向东积极发展,与赵形成正面对抗。公元前262~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今山西高平),秦大败赵。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残酷、最激烈的著名战役。长平之战后,赵国开始衰落,东方六国都不是秦国的对手,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唯一的强国。公元前259年,秦围赵都邯郸,长达3年。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赵败秦,解除邯郸之围。赵虽转危为安,但受创惨重。公元前251年,燕国乘赵国新败,出兵攻赵,反被赵国击败。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公元前241年,赵庞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但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秦乘势各个击破,自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田氏代齐是春秋战国之交齐国的政权交替的事件。田氏是春秋时陈国历公的后代,公元前672年,陈国发生内乱,陈公子完恐惧逃到齐国,被任命为工正,这是陈(田)氏立足于齐的开始。代表新兴势力的田氏家族,采用施恩授惠的手段,与公室展开争夺民心的斗争,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的武装斗争。第一次在公元前532年夏天,陈完五世孙田桓子,联合国人向贪得无厌、花天酒地的两家执政贵族栾氏、高氏发动进攻,把他们驱逐出齐国。第二次在公元前489年,田桓子的儿子田乞,联合大夫,带兵冲入公室,打败了齐国国氏、高氏、弦氏、晏氏四大家族,国氏奔莒,其余三家贵族逃到鲁国。公元前487年,田厘子立齐悼公,继而杀之,再立简公。第三次在公元前481年,田乞的儿子田成子(田常)继续其祖父田桓子收买人心的政策,发动政变,杀死简公,立平公,自任相国专其国政。从田完逃到齐国算起,到公元前481年,田常杀简公,完全控制了齐国政权,到公元前476年“齐国之政皆归田常”,田氏开始执政齐国大权。公元前404年,田常曾孙田和为相,公元前391年,田和把昏君康公放逐到海上,田和成为事实上的齐国国君。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天子封为齐侯,完成了田氏代齐的过程,姜氏齐国终于被田氏取代了,田氏的政权合法化了。

  田齐

  田齐。妫姓国家,出于陈历公之子陈完。陈与田古音相近,故往往称田。田齐的国都仍在临淄,疆域亦袭姜齐之地。田齐立国时,已经进入战国中期。太公田和是第一代齐侯。太公和之孙桓公午在国都临淄的稷下设学宫,招聚天下贤士。到威王、宣王时稷下人才济济,成为东方学术文化的中心。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齐开始强大。公元前353年,齐大败魏军于桂陵。公元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马陵。公元前334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会徐州相王”,正式称王。公元前314年,齐国伐燕,一度攻占燕国。公元前301年,齐联合韩、魏攻楚,大败楚军于垂沙。公元前298~公元前296年,齐联合韩、魏连年攻秦,入函谷关,迫秦求和。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战国晚期,齐国开始衰落。公元前284年,燕以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燕、秦、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70多城。齐国只剩莒和即墨两城。齐湣王逃入莒,被淖齿杀死。王孙贾与莒人杀淖齿,立湣王子法章为襄王,据守。燕引兵围即墨,即墨大夫战死,城中推举田忌为将。双方相持达5年。公元前279年,田单组织反攻,用“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失地。齐遂复国,但元气大伤,无力再与秦抗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韩、魏、楚、燕、赵后,派将军王贲从燕地南攻齐国,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之交晋国公室发生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的事件。春秋末年,晋国公室衰微,赵、魏、韩、智伯、范、中行六家世卿势力强大,为夺取晋国统治权而进行斗争。斗争的结果,范氏、中行氏于公元前490年失败,其余四家皆分其地。公元前453年,智伯向韩、赵、魏索取土地,赵氏不给,智伯便联合韩、魏围困了赵氏都城晋阳。后来,赵氏说服韩、魏,三家联合起来灭掉智伯,韩、赵、魏成为三个独立的政权,即“三家分晋”,晋国国君反倒成了傀儡,拿三家毫无办法。公元前433年,韩、赵、魏三家利用新立的晋幽公羽毛未丰,又将公室的土地和人民除曲沃和绛州两处留给晋君,其余都给瓜分了。原晋国国君进一步降到三家之下,反到三家朝拜,原来的君臣关系颠倒了,韩、赵、魏三家实际上已上升到诸侯地位。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加封韩虔为韩景侯,赵籍为赵烈侯,魏斯为魏文侯,三家得到周天子正式册封,名正言顺地做起诸侯,战国七雄形成。《史记·晋世家》记载,公元前377年,韩、赵、魏“灭晋侯,而三分其地”,晋国完全从历史上消失。

  【三晋韩赵魏


  韩国

  战国七雄之一。姬姓,出于晋公族。祖先韩武子名万,为晋曲沃桓叔之子。封于韩原(今陕西韩城东北,一说今晋南),因以韩为氏。公元前453年,韩康子、赵襄子、魏桓子共灭智氏,三分晋国。公元前403年,韩景侯、赵烈侯,魏文侯被周天子正式策命为诸侯。疆域最初在今山西东南部,后逐渐扩大到今河南中部。战国早期,韩武子迁居宜阳(今河南宜阳西)。韩景侯时又迁都阳翟(今河南禹州)。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将国都迁到郑(今河南新郑),重心逐渐移到今河南新郑一带和洛阳周围地区。韩所处地理位置正当所谓四战之地的中原地区,东有魏,南有楚,西有秦,北有赵,因受各大国威胁,势力一直未能发展起来。公元前355年,韩昭侯任用申不害为相,实行政治改革,一时“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但申不害死后,韩,仍不能摆脱困境,来自秦的威胁尤为严重。公元前335年~公元前301年,秦曾多次败韩,先后攻取韩的宜阳、鄢、石章、武遂等地。公元前296年,齐、韩、魏联军攻入秦函谷关,秦归还韩河外及武遂。公元前293年以后,韩与秦战争不断失利。公元前230年,秦派内史滕攻韩,俘虏韩王安,以韩地设颍川郡韩国遂亡

  赵国

  战国七雄之一。赢姓,与秦同出蛮廉之后。先祖造父,为周穆王御者,有功,封于赵(今山西洪洞北),因以赵为氏。后代赵夙事晋献公,献公封赵夙于耿(今山西河津南)。公元前403年,赵烈侯、韩景侯、魏文侯被周天子正式策命为诸侯。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邯郸。其活动中心逐渐转移到今河北东南部和河南北部。战国初期,赵经常与韩、魏联合进攻别国,并向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扩展。首先灭代,又助魏进攻中山,取得了一些胜利。战国中期,赵与齐、魏争夺卫,连年大战。公元前353年,赵在齐的援助下败魏于桂陵。公元前325年,赵武灵王即位,奋发图强,不顾天下之议,改革军事,实行“胡服骑射”,国势强盛,图灭中山,北略胡地。战国后期,赵国是关东六国中最强的国家,与秦进行过几次激烈空前的大战。公元前287年,赵、齐、楚、韩、魏联合攻秦,罢于成皋,秦归还赵、魏失地求和。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赵军大败,秦坑赵降卒40万,进围赵邯郸。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赵败秦,解邯郸围。公元前233年,秦将王翦、辛胜破赵,俘赵王迁。赵公子嘉出奔代,自立为代王。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攻代,俘代王嘉,赵国灭亡。

  魏国

  战国七雄之一。姬姓。祖先毕万,为周初重臣毕高公之后。公元前661年,晋献公以魏(今山西芮城北)封毕万为大夫。毕万之后遂以魏为氏。魏氏世世辅佐晋室有功。公元前514年,魏献子代韩宣子执政。公元前403年,魏文侯、赵烈侯、韩景侯被周天子正式策命为诸侯。魏的疆域最初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河东)、陕西境内的黄河与洛河之间(河西)及山西芮城西南风陵渡一带(河曲)。其中心地区原在今山西南部,后逐渐向东南发展,通过今山西东南部(今上党),扩大到今河南北部(河内)中部。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重心遂转移到中原地区。战国初年,魏国是七雄中最强大的诸侯国。李悝在魏国变法,使经济发展,国家巩固。公元前413年~公元前409年,魏连年攻秦,迫使秦退守洛水以西。公元前408年,魏攻灭中山。战国中期,魏国仍较强大,但齐、秦等国崛起,对其形成威胁。秦自献公时起,不断向魏进攻,魏遂沿洛水筑长城以御秦。公元前318年,魏任用公孙衍为相,联合赵、韩、燕、楚攻秦,不胜而归,魏已不能阻挡秦的东进。战国晚期,魏已降居弱国之列。公元前290年,魏被迫献河东之地400里于秦。次年秦攻取魏61城。公元前283年和公元前275年,秦两次攻魏到大梁,魏献温于秦求和。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引黄河、大沟水灌大梁,大梁城破,俘魏王假,魏国灭亡。

  【战国前期的改革


  魏斯图治李悝改革

  魏斯图治即魏文侯变法图强。魏斯就是魏文侯,战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公元前445年~公元前396年在位,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他礼贤下士,用人为贤,任李悝为相,以乐毅为将取中山,以吴起为河西太守,以西门豹为邺令。这些出身小贵族和平民的士开始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发挥其作用,标志着世族政治开始为官僚政治所代替。公元前400年,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在魏国进行彻底的改革,魏国遂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

  李悝改革是战国初期魏国的改革举措。经济上,为了富国强兵,李悝为魏文侯制定了一项以“重农”为主的政策,叫“尽地力”,就是尽地之利,废阡陌,鼓励自由开垦耕地,充分利用土地;创“平籴法”,好年成由国家购进粮食,坏年成以平价出售;政治上,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按功劳大小和对国家贡献的大小,分别授予职位和爵禄,这就把俸禄给予有功劳的人,不给那些既无功于国家,又过着奢侈腐朽生活的世袭贵族。李悝还制定了一部法律叫《法经》,主要是为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但对魏国来说,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治局面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李悝改革使魏国经济迅速发展,地主政权逐渐巩固,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建立了一支以武卒制为基础的强大武装力量,国力逐渐强大,西边的秦国,东边的齐国都曾被魏国打败。

  魏惠王图霸

  魏惠王图霸是魏惠王巩固霸业的措施。魏惠王刚即位时,韩、赵趁公中缓与魏惠王争立的机会,进行武力干涉,打败魏军,围魏惠王,后由于韩、赵不和,魏惠王终于打败韩、赵的武力干涉,巩固了政权,不过魏国也由于三晋联盟的破裂而陷于孤立,同时齐国和秦国也开始强大起来。公元前361年,魏惠王为了巩固霸业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第一,魏迁都河南中部的大梁(今开封);第二,兴修水利,修筑黄河长堤;第三,对外采取团结赵、韩的政策;第四,修筑长城,防御秦国。由于采取了这些适宜的措施,魏国开始强大起来。魏惠王在位前20年,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诸侯国。公元前354年,秦利用魏与齐、赵争斗之机,向魏进攻,秦军渡过黄河攻占魏河西重镇少梁。魏国没有力量同东方齐、赵和西方秦国同时进行战争,魏惠王放弃吞并赵国的打算,把邯郸归还赵国,与赵国结盟,以便集中力量对付秦国。公元前350年,魏向秦反攻,收复失地,围攻秦的定阳,后秦孝公与魏惠王相会讲和。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召集了逢泽之会,参加会盟的共十二个诸侯国,魏惠王开始称王,是中原诸侯中首先称王者。

  吴起在楚国改革

  吴起在楚国的改革是战国前期楚国的重要改革措施。吴起是卫国人,曾在孔门弟子曾参之子曾申门下学习儒术。后吴起弃儒学兵,投奔鲁国。吴起“杀妻求将”,率鲁军打败齐兵,后又投奔魏国。魏文侯去世后,吴起被迫到楚国。战国初年,楚国政治黑暗国势很弱,北受三晋侵扰,西北遭秦威胁,丧失大片土地。在极其窘迫的情况下,楚悼王不得不用重礼贿赂秦君,在秦国的帮助下,才得以与三晋讲和。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形势,公元前382年楚悼王任命吴起为令尹,决心进行一番改革。内容包括:第一,限制旧贵族。凡是封君传到第三代就收回其爵禄,改变世袭的分封制,废除公族疏远者的特殊待遇,把一些旧贵族迁到荒凉地区,从政治上和经济上削弱了旧贵族。第二,厉行法制,整顿机构,裁汰冗员,削减过高的官吏俸禄,严明法律,要求官吏“私不害公”。第三,整理财政,节约费用,把节约的钱用在“抚养战斗之士”,奖励军功和耕战,加强国防。第四,建设国都,重视人民生计。吴起改革沉重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加速了楚国封建化的进程,使楚国强大起来,曾打败魏军,进抵黄河两岸,引起各诸侯国的恐慌。

  威王图治

  威王图治是战国前期齐威王改革图强的措施。齐威王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田齐的第五代国君,田和之孙。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0年在位。齐威王初立时,齐国内有卿大夫专权,外接二连三遭到别国侵袭,国力不强,内忧外患。他即位的第九年,因即墨大夫在政事方面很有成就,就赏赐即墨大夫万家的食邑。相反,阿大夫治阿,“田野不辟,民贫苦”,却用贿赂买通国君左右替他吹嘘,就把阿大夫处以烹刑。据说从此齐国震动,“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齐国大治”。后来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谨修法律而督奸吏”,进行了一些变法图强的政治改革,修明法令,整顿吏治,制定巩固封建秩序的法律,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并注意招收流民开荒。齐国在不长时间实现大治,打退了赵、卫侵袭。公元前353年,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败魏于桂陵。11年后又败魏于马陵。开始称雄于诸侯。公元前334年称王。齐威王礼贤下士,在国都临淄稷门外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战国策》说:“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到战国中期齐国开始强大起来,曾一度代替魏国成为东方霸主。

  秦国的强盛

  秦国战国七雄之一。战国早期,秦国长期处于内乱之中,无暇外顾,魏乘机夺取秦的河西之地,迫使秦退守洛水以西。在这种情况下,秦国内矛盾与有所缓和,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公元前364年,秦孝公即位,下令求贤,商鞅自魏入秦。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变得更为强大,连续击败魏,并于公元前350年迁都咸阳。公元前324年,惠文君称王改元。在此前后击败东方六国的进攻,灭巴、蜀,疆域迅速扩大。战国晚期,秦更进一步向东扩张,不断攻取韩、魏、楚地,成为战国晚期最强大的国家。公元前260年在长平大败强敌赵国。接着,先后灭西周、东周。公元前247年和公元前241年,赵、楚、魏、韩、燕五国两次攻秦。都未能扭转秦国强盛,六国衰落的趋势。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公元前228年,秦破赵,俘虏赵王迁,赵公子嘉奔代,自立为代王。公元前226年,秦破燕拔蓟,燕王喜迁都辽东。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公元前222年,秦灭代、燕。公元前221年,秦灭齐。10年间东方六国均被兼并,亲王嬴政称始皇帝,建立起统一的秦王朝。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的一场最重要的改革运动。秦国地处西隅,国势衰弱,常受东方六国歧视。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立志图强,广招人才,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即公孙鞅)原来是卫国贵族子弟,他先到魏国,不被重用,他听说秦孝公求贤,从魏国来到秦国,得到秦孝公的重用实行变法。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颁布变法法令。变法的主要内容。第一,废井田,“开阡陌封疆”。就是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顷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开拓成240步一亩,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把土地售给农民,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第二,奖励军功,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规定按前线斩杀敌人多少计算。杀敌越多,赏赐越厚。根据“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的原则,制定了军功爵位20等,按军功大小给予爵位和田宅。第三,建立县制。在全国设置31个县,由国君直接任官吏。秦国在秦孝公时虽有设县的历史,但为成制度,到商鞅变法普遍推行县制,使县成为直属于国君的地方组织,加强了中央集权。第四,奖励耕织,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免除徭役,禁止弃农经商,创立按丁男征税的方法。第五,统一度量衡,颁布标准的度量衡器。第六,建立什伍连坐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彼此有互相纠察告发“奸人”的责任。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但秦法未败。秦国通过商鞅变法,从一个西部地区落后国家逐步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国家,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战国前期的战争


  韩昭侯与申不害

  韩昭侯与申不害是战国前期韩国君臣变法图强的典范。公元前358年,韩昭侯即位,当时韩国处境艰难,一些国家相继强盛起来,连当时的宋国也敢欺负韩国,魏国更是多次进攻韩国,对韩国形成很大压力。韩昭侯即位后决定变法图强。公元前354年,韩昭侯重用法家申不害实行改革,建立了“循功劳,视次第”的因功行赏制度。申不害强调“术”的作用,术是专制君主任免、考核、赏罚各级官吏的方法。申不害要国君“独断”,操纵最高权力;平时不动声色,让人捉摸不透底细;任用官吏要使其称职,不许官吏越职办事,要经常监督和考核官吏。君主要“内修政教,外应诸侯”,明法察令,依法办事。主张国君集权于一身,建立了一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办法。《史记》说,申不害相韩15年,“修术行道通,国内以治,诸侯不敢侵伐。”韩昭侯通过申不害变法,使韩国开始强大。司马迁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但申不害的变法效果,远不如魏、齐、秦等国,无怪乎韩国在三晋中,以至战国七雄中,始终处于弱下的地位。

  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是战国前期,齐国“围魏救赵”,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南)打败魏国的著名战役。公元前354年,赵、魏两国为争夺卫国发生冲突,赵国进攻卫国,迫使卫国屈服入朝。卫国原是魏国的属国,现在朝赵当然是魏国所不允许的,于是魏国派将军庞涓率领甲士8万攻卫伐赵,围困赵都邯郸。公元前353年,赵国向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领兵骚扰魏国东部边境,接着又迫使宋、卫两国联合出兵攻魏国襄陵(今河南雎县西)。10月,魏国攻破赵都邯郸。当邯郸告急时,齐威王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兵8万救赵。田忌企图率军赴赵进攻魏军主力,以解赵围。孙膑认为魏国精锐在赵,主力消耗于外,老弱疲惫于内,齐军应采取避实击虚的战略,直趋大梁,迫使魏军回军自救,于归途截击,以达到围魏救赵的目的。田忌采纳孙膑围魏救赵之计,引兵直捣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庞涓果然中计,放弃辎重,率轻骑日夜兼程回师自救。魏军在桂陵遭到齐军阻击,仓促应战,魏军大败,庞涓被擒。但魏国势力雄厚,齐国没有迫使魏国放弃邯郸而达到解赵围的目的。后来的军事家把孙膑在此战中创造的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战法誉为“围魏救赵”的战法著称于世。

  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是战国前期,齐国在马陵(今河北大名东南)打败魏国的著名战役。战国前期,关东六国以魏国最强,魏国到魏惠王时极盛,而齐国也于此时崛起。公元前342年,魏惠王派大军攻韩,连败韩军,韩向齐求救。公元前341年,齐派田盼、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军师,率10万大军直奔大梁,围魏救韩。魏撤回攻韩之师,魏惠王派庞涓和太子申为将,带10万大军迎战。孙膑利用魏军强悍和庞涓轻视齐军的弱点,以减灶法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诱敌深入,引魏军追击。第一天,在撤出营地造10万人的军灶,第二天留下5万人的军灶,第三天只留下3万人的军灶。庞涓追踪齐军3天,看到齐军行军灶锐减,大喜说:“我本就知道齐军胆怯,进入我境才三天,士卒逃亡就大半了。”便决定扔掉步卒,亲率轻骑日夜追赶。魏军追到马陵(今河北大名东南,一说今河南范县西南)。马陵道窄,两旁多天然险阻,可设伏兵。孙膑令人将道旁大树皮削掉,在白树干上写字:“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又令齐军万名优秀射手,挟持强弓,埋伏于道路两旁。约定:天黑以后,看到火光举起,就一起放箭。齐军又故意丢下大批战车、武器作障碍。当庞涓率军进入马陵后,看到树上有字,就点火看字。齐军万弩齐发,魏军遭此突然袭击,立即大乱,10万魏军被歼灭,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从此,魏国的国势开始衰弱,三晋之王皆朝齐王,齐国代替魏国成为东方强国。

  【魏国的衰败


  魏国衰败

  魏国衰败使战国前期最强大的魏国丧失霸权。公元前353年的桂陵之战魏军大败,但由于魏的强大,齐国还没有力量继续进攻,这是魏国衰败的开始。公元前352年,秦军又渡过黄河攻占了魏的旧都安邑,魏国没有力量同东方齐、赵和西方秦国同时进行战争,魏惠王放弃吞并赵国的打算,把邯郸归还赵国,与赵国结盟,以便集中力量对付西边的秦国。这时的魏国,就一般形势来说,仍很强盛,但其力量还是敌一国有余,敌天下不足。公元前342年的马陵之战是魏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惨败,魏国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完全丧失,接着韩、楚、齐、秦四面来进攻,魏国失去了称霸诸侯的力量。经过此次大败之后,魏国除了自守外,再也振作不起来。公元前341年,齐、秦、赵三国从东、西、北三面围攻魏国,魏国处于强国的围攻之下,魏国曾向秦国反攻,却失败了。公元前340年,秦国商鞅用计擒魏公子,大破魏军,这是魏国的又一次惨败。在这样的沉重打击下,魏国由于损失惨重,国力大大削弱。秦惠王八年(公元前340年),魏国割黄河以西地给秦国,秦惠王十年,魏国又割黄河以西的北部地方上郡给秦国。从此,魏国不仅丧失了霸主地位,魏惠王不得不到齐国朝见齐威王。齐国代替魏国而称霸。

  徐州相王

  徐州相王是战国时期魏惠王与齐威王互相尊称为王,以改善关系的会盟。马陵之战魏军惨败,后屡遭秦伐,魏一再战败,已不能独霸天下。魏连年来的遭遇是“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而且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势发展很快,已成为魏国在西方的严重威胁。魏国在此情况下,就于公元前339年将国都自安邑东迁至大梁。同时,魏国因受秦、齐夹击,不断失败,因而展开多边外交活动。魏惠王只得采取“变服折节而朝齐”的政策,改善与邻国的关系,积极寻求同盟者。公元前334年,魏惠王采纳了相国惠施“以魏合于齐楚以按兵”的建议。通过齐相田婴的关系,率领韩国和其他小国国君,到齐国的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朝见齐威王,尊他为王,这就是魏、齐“徐州相王”,魏惠王和齐威王互相承认为王。从此,魏、齐均势形成,魏的霸业丧失,魏、齐两国均分东方霸权,并缓和了魏、齐的矛盾。齐、魏两国在“徐州相王”,则是赵、楚、秦等国不能容忍的事。所以,公元前333年,赵国派兵围攻魏国的黄城(今河南内黄西);楚威王亲率大军,进围徐州,打败齐将申缚;秦国也以魏国为“腹心疾”,不断攻魏,魏国割上郡15县包括少梁在内一起给秦国。徐州相王后,公元前325年,韩国、秦国也相继称王,这是战国中期大国争霸的结果。可是,关东六国与西方强秦的关系却日益紧张起来。

  雕阴之战

  雕阴之战是战国时期,秦魏之间在雕阴(今陕西甘泉县道镇兰家川一带)进行的一次战争。战国初期,延安以南属魏国之域,以北为赵国领土。雕阴之战的起因是魏国设想在这里进攻秦国,可以减轻秦国对魏国西长城的压力。因为由雕阴南下可以直趋秦国向魏西长城攻击力量的背后,魏国在其西北的疆土并不十分广阔,隔着黄龙山,它固然可以和秦国东西对立。公元前330年,秦大良造公孙衍大败魏军于雕阴,斩首8万余,并俘魏将龙贾。雕阴之战后,魏国被迫将黄河以西之地献于秦国,延安始属秦国。雕阴之战是魏国在军事上开始走下坡路的转折点。雕阴之战也使魏国更加衰弱,秦国更加强大。公元前328年,魏国被迫把上郡15县包括少梁在内(今山西东南一带)一起割给秦国,这样黄河天险也就为秦国所掌握。从此,魏国失去了在黄河以西的全部领土。雕阴之战是魏国继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后又一次大败。至此,魏国日渐衰弱,东方的齐国日益强大,特别是秦国的声威更是震动东方各国,魏国处于东西两强不断侵扰的不利局面下不能自拔。

  【战国中期


  合纵与连横

  “合纵”与“连横”是战国中期各国在外交和军事上实施的一种斗争策略。“合纵”与“连横”是纵横家苏秦、张仪为代表提出的一种斗争策略。苏秦一系致力于“合纵”,张仪则致力于“连横”。关东六国为了抵抗强秦,组成军事联盟,称为“合纵”。秦国为了拆散各国联合,破坏“合纵”,以便各个击破,争取与国,称为“连横”。《韩非子·五蠹》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所谓一强,是指秦国。秦在西方,六国皆在其东。六国中任何一国与秦的结合是东西的结合,东西为横,故称“连横”;六国共相结合是南北的结合,南北为纵,故称“合纵”。“合纵”进攻的对象主要指的是秦国,“连横”主要以秦国为中心。最早发起“合纵”的是魏国的公孙衍,最早游说“连横”的是秦国的张仪。公元前323年,魏国公孙衍为了对抗秦齐与楚的联合,发起“五国相王”,参加的五国是:魏、赵、韩、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为王,用意是联合抗秦,这是最早的“合纵”。因此,“合纵”比“连横”更早兴起,也比“连横”更稳固。当时六国“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度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并力六国为一,西面而攻秦,秦必破矣”,因此秦最怕合纵成功。战国中后期,经常出现五国联合攻秦的情况。由于韩、赵、魏与秦相邻,且经常受到秦的蚕食,因此,他们主张“合纵”比较彻底。合纵虽然对山东六国有利,但是,一则由于各国没有一个不想侵吞别国的领土扩大自己,再则由于秦国连横政策的破坏,正如秦惠王所说:六国,“诸侯不可一,犹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之”。与之相比,“连横”更像一种以秦国为主导的瓦解“合纵”的措施。

  五国伐秦

  五国伐秦是战国中期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伐秦的“合纵”举措。自魏国衰落后,当时的形势已由魏、齐争战变成齐、秦争强。公元前318年,魏相公孙衍针对张仪为秦国搞“连横”活动,发起了第一次五国“合纵”伐秦,以楚怀王为纵长。但当时各国利害关系不同,燕、楚两国对“合纵”并不热心没有出兵,实际出兵的只有魏、赵、韩三国与秦交战。联军至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境内),秦出兵回击,魏军受到损失较大,魏使惠施到楚,要和秦讲和,于是五国纷纷退兵。次年,秦军与五国中的韩、赵、魏军队战于修鱼(今河南原阳县西),把三晋联军打得大败,齐又倒戈攻赵、魏,这次纵约,不待秦国破坏,先已瓦解。秦军俘虏韩将申差,打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杀三晋军8万,乘胜向三晋进攻,迫使韩国屈服。韩国把太子仓押在秦国求和,魏国的内政也受到秦国的干涉,按秦国的意思立公子政为太子。这是战国时第一次五国“合纵”伐秦,这次五国“合纵”伐秦失败后,秦国暂时把注意力放在扩充后方地盘上。这次“合纵”伐秦的失败是各国利益不同所致,“合纵”从一开始就遭受挫折,同时也证明了秦国的强大。

  秦并巴蜀

  秦并巴、蜀是战国中期秦国集中力量扩充后方,为与东方六国较量而采取的一种韬光养晦的军事行动。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接受司马错的建议,利用巴、蜀之间的矛盾,派司马错领兵伐蜀。蜀军败,蜀王逃至武阳,为秦军所杀,蜀亡。司马错继续攻巴,同年,秦设巴郡。公元前311年,秦设蜀郡。秦占巴蜀以后,军事上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秦国的人力和物力也雄厚多了。从此,秦国获得了“天府之国”的巴蜀,在西南方的领土大大增加,从而巩固了后方,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巩固后方后,秦企图打通通向东方的道路,而采取的一系列伐韩的军事行动。公元前314年,秦军在岸门大败韩军,迫使韩派太子仓作为人质,押在秦求和,这是韩向秦屈服的开始。公元前308年,秦将甘茂领兵攻韩的宜阳,宜阳有30万守军,5个月没攻下,后秦派来援军,终于攻下宜阳,打开通向中原的门户。秦伐韩是秦兼并六国的前奏。

  楚与齐秦绝交

  楚与齐秦绝交是战国中期楚国外交上的一次失败的举措,也是秦国拆散齐、楚联盟的一次成功的连横外交策略。当时齐国与楚国势力强大,如果齐、楚联合对秦很不利,于是秦国便开始图谋楚国。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宣王伐燕。当时中原各国因为齐国攻破燕国,纷纷图谋伐齐存燕的时候,秦国乘机进攻中原。秦国攻取魏国的焦和曲沃(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又打败韩军于岸门(今河南许昌西),迫使韩国不得不向秦国屈服。于是秦、韩、魏三国和齐、楚两国形成两个对立集团。公元前313年,秦国为了破坏齐、楚的联合,秦王派张仪去楚国,张仪对楚怀王说“大王能闭关绝齐,我请秦王献商(今陕西商县)、於(今河南西峡一带)之地600里”,楚怀王信以为真,与齐国绝了交,齐王十分生气,和秦国和好。后来楚怀王知道上了当,立即和秦国绝交,派军攻秦。公元前312年,楚、秦战于丹阳(今河南西峡一带),楚大败,秦军俘楚将,斩杀楚军8万,攻取楚汉中郡。秦国取得汉中,加强了汉中和巴蜀的联系,消除了楚国对秦本土的威胁,国力更加强盛。楚国丢失汉中后,楚怀王大怒,再以倾国之兵袭秦,楚、秦又战于蓝田(今湖北钟祥西北),楚军又大败。韩、魏两国又趁火打劫,攻楚至邓(今湖北襄樊市北),楚国被迫割地与秦国讲和。公元前301年,由于楚国背齐,齐国联合韩、魏伐楚,大败楚军于垂沙。次年,秦又攻楚,取襄城。这一连串打击使楚国大受挫折。

  楚怀王死于秦国

  楚怀王死于秦国是楚国因外交上动摇于齐秦之间而一再失利的结果。楚怀王,熊槐。公元前328年~公元前299年在位。在位时贪令智昏,任用佞臣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宠爱南后郑袖,排斥左徒大夫屈原,致使国事日非。楚国本是六国中的强国,拥有强大的国力,但楚怀王贪婪成性,屡次中秦相张仪的计谋,得不偿失。齐国本是楚国的坚定盟友,楚怀王却背齐投秦,把楚国的国力耗尽,终于身死异国。公元前318年,楚怀王为五国纵长率军攻秦,齐、楚“合纵”对秦是一种威胁。秦国用张仪计,使齐、楚绝交。楚怀王大怒,公元前312年发兵攻秦,秦军在丹阳打败楚军,消灭楚军8万,秦军进而占领楚的汉中。楚失汉中,楚怀王进行反攻,秦、楚在蓝田大战,楚军又大败。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8座城池。秦王写信要求楚怀王到武关相会,友好结盟。楚怀王不听昭睢、屈原劝告到武关。楚怀王一到武关,就被秦军劫持到咸阳。秦王要挟楚怀王割巫、黔中郡,作为释放的条件,楚怀王答应了,但秦国要先得地后放人,楚怀王愤而拒绝。秦王将楚怀王扣留了两年,公元前297年,楚怀王想逃归,事泄,秦人截住楚道,秦兵追至,把他押回。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忧愤成疾,死于秦国。楚国愤然与秦绝交。在秦、齐两大强国合纵连横的斗争中,楚国成为首当其冲的对象。楚国不但失去大片领土,楚怀王死于秦,国势从此衰落不振。

  楚灭越鲁

  越国的先人是著名的越王勾践,活动在今浙江一带,相传为夏少康的后裔,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春秋末期越灭吴,占有吴越境。勾践与齐、晋诸侯会盟,成为霸主。传至无强时,越兴兵北伐齐,南伐楚,与齐、楚争强。战国时越国国力逐渐衰弱。楚威王时,越王无疆兴兵伐楚,大败被杀,越国大片领土被楚国吞并。公元前306年,楚怀王兴兵伐越,杀越王无强,越亡,部属臣服于楚。

  鲁国最早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地,封于山东曲阜为鲁公。鲁国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据点。春秋时国力衰弱,内乱不断,战国时期在大国中苟安。战国末年,楚国受秦进逼而东迁,对鲁国的攻伐随之加剧。公元前261年,楚占领鲁国的徐州。公元前249年,楚灭鲁国,鲁顷公被废黜。鲁自伯禽始封至顷公亡国,共传33世,历时800余年。楚灭鲁是兼并战争的结果,西周时分封最早的大国——鲁国第一个灭亡了。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一项使赵国强大的军事改革。赵武灵王是赵国的第六位国君,名雍,谥武灵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99年在位。赵国因地处北边,与游牧部落接壤。赵武灵王即位后厉行改革,奋发图强。公元前302年,赵武灵不顾天下之议,改革军事,实行“胡服骑射”。赵武灵王把自己训练的精锐骑兵作为军官教导团,开始培训骑兵军官。原来的步兵和步兵将领要想转为骑兵,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试。赵武灵王还招募大量的胡人,充实到骑兵队伍中。同时,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以增强军事力量,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改革军威大振,国势强盛。赵国图灭中山,北略胡地。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亲率大军大举进攻中山,攻占了许多城市,中山献4邑求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对于当时赵国乃至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立幼子何为王,就是赵惠文王,赵武灵王自号“主父”。公元前296年,赵武灵王率将士灭了中山,破林胡、楼烦,攻击匈奴,占领今内蒙古黄河两岸之地,扩地北至燕代,西到云中、九原,国势大盛。又在阴山筑长城以抵御匈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使赵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齐秦争夺霸权的主要对手。

  赵国内乱

  赵国的内乱是赵惠文王时期发生的一场内乱。赵国先前几代国君都是在政变或在反政变中即位的残酷事例,让赵武灵王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就能把政权平稳的交给自己的接班人,而且还要送上一程。但是赵武灵王的这番设想却严重违背了政权构建的基本规律,最终造成了赵国的内乱。公子章大有赵武灵王之型,本来最为赵武灵王喜爱,被立为太子。武灵王在得到美女吴娃后,就把吴娃立为自己新夫人,吴娃生的儿子名何。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废掉公子章,立幼子何为王,就是赵惠文王。公元前295年,主父和赵惠文王游沙丘(今河北平乡东北)离宫。公子章、田不礼率党徒乘机发动叛乱。假称主父命令召赵王肥义,赵王先去见他们,被杀。公子成和李兑从邯郸赶来,发4邑兵平定叛乱,杀了田不礼,歼灭了他们的党徒,安定了王室。公子章败退时,逃到主父居住的沙丘宫。公子成和李兑围困主父宫室,后来公子章被杀,公子成和李兑害怕主父追究,围困宫室3个多月,主父饿死在沙丘宫。在这场内乱中,对赵国作出杰出贡献和创立了一代伟业的赵武灵王,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活活饿死的君主。

  伊阙之战

  伊阙之战是战国中后期,秦国在伊阙(今河南洛阳东南龙门)打败韩魏联军的一次著名战役。公元前298年,齐国发动齐、韩、魏三国攻秦,三国联军经过3年苦战,攻入函谷关。秦国害怕三国联军继续前进,不惜割武遂(山西临汾)与韩,割武陵与魏,割7城与齐讲和。后来,秦国和东边的齐国讲和妥协,集中力量对付韩、魏。公元前294年,秦左庶长白起统率秦军进攻韩国,一举攻占新城,白起因功被封为左更。公元前293年,韩、魏以公孙喜为主帅,率联军24万进据伊阙,迎击秦军。伊阙为韩、魏门户,两山对峙。秦军在数量上只有韩、魏联军的一半。联军各自保守实力,互相推诿,不肯先战。秦将白起针对这一情况,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先设疑兵牵制联军主力韩军,然后集中兵力出其不意地猛攻魏军,一举将其歼灭,杀其主将犀武。随后立即集中兵力攻打韩军,韩军翼侧暴露,遭秦军夹击,溃败而逃。白起乘胜追击,又全歼韩军,俘韩将公孙喜。韩、魏联军遭到惨重失败。此战,白起抓住联军各自保存实力,互相推诿,不肯先战这一战机,共歼灭韩、魏联军24万,攻占伊阙等5城,是先秦战史中一次较大规模的,以少胜多的歼灭战。伊阙之战是秦国远交近攻策略的成功范例。从此,秦国连年向韩、魏进攻,迫使其割地献秦。

  燕国内乱

  燕国内乱是战国中期对燕国影响深远的事件。燕国在战国各大国中势力最弱,但在当时的列国兼并战争中也起过重要作用。公元前316年,燕王哙向往远古之制,把王位禅让给燕相子之,又收回秩禄300石以上官吏的官玺,让子之重新任命,并由他决断国事,实行政治改革。子之从此“南面行王事”,燕王哙年老不管政事,反而为臣。公元前314年,子之行新政3年,燕国大乱,百姓惊恐怨恨,将军市被与太子平策划进攻子之。太子聚集他的党羽,命将军市被攻子之,没有成功。子之反攻,杀市被与太子平。双方激战数月,死伤甚重。这次内乱不仅造成内部争权夺利,混乱异常,而且导致外敌入侵。齐军乘机进攻燕国,仅5个月便占领了燕国大片土地,齐军杀燕王哙,擒子之,将其剁为肉酱。中山也乘机攻占燕国大片土地。齐国想乘机吞并燕国,各国看到齐国无意退兵,遂谋伐齐救燕。公元前312年,秦、韩、魏出兵救燕,败齐军于濮水之上,齐军撤出燕国。次年,赵武灵王召燕公子职于韩,派兵护送回燕,立为燕昭王。燕昭王即位于燕破之后,立志报仇雪耻,卑身厚币招聚天下贤士,得乐毅等人,励精图治,燕国从此强大。

  乐毅伐齐

  乐毅伐齐是战国中后期燕将乐毅率五国联军打败齐国的一次军事行动。乐毅魏将乐羊之后。初为赵将,赵国沙丘之乱后到魏。后闻燕昭王立志报齐之仇而广招天下贤士,由魏入燕。公元前284年,燕、韩、赵、魏、秦五国合纵攻齐。燕昭王命乐毅为上将军,倾全国兵力伐齐。乐毅统帅五国之兵进攻齐国,在济西(今山东聊城南)大败齐军。接着乐毅遣还秦、韩之师,分魏师攻占旧宋国地,分赵师攻取河间,后因五国联军内部分歧,三晋和秦罢兵,乐毅亲率燕军长驱直入,攻下齐都临淄。燕军入临淄,劫走齐国的宝物祭器。燕王奖赏将士,封乐毅为昌国君。乐毅乘胜把燕军分成五路,独立伐齐。仅半年时间,燕军攻下齐国70多城,齐国只有莒(今山东莒县)、即墨(今山东平度县东)两城,由于齐将坚守,未能攻下。齐湣王逃到莒,被楚将所杀。齐人立湣王子法章为齐襄王,拒守。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战死,城中推举田单为将。双方相持长达5年之久。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燕惠王立。燕惠王猜忌乐毅,改用骑劫代替乐毅为将。乐毅去后,齐国乘机反攻,打败燕军。乐毅伐齐的成果化为乌有。

  田单大破燕军

  田单大破燕军是战国中后期齐将田单用“火牛阵”大破燕军的著名战役。田单在燕人破齐时,率族人退至即墨,被推为将,据城拒燕,长达数年之久。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惠王即位。惠王和乐毅过去不和,田单听说了,派人去燕国做反间,散布谣言诋毁乐毅。燕惠王听信谗言,派骑劫代替乐毅。乐毅因此逃亡赵国,燕军将士为乐毅愤愤不平。田单整治军队,加强防务,积极准备反攻。田单引导骑劫扩大燕、齐之间的矛盾,增强齐人对燕军的愤恨。田单派人宣传说,我们最怕燕军俘虏我们的士卒,割去他们的鼻子,更怕燕军掘我们的祖坟,戮先人尸骨,这最令人寒心。而燕将骑劫放纵燕军残害齐军降卒,割去鼻子,甚至掘墓焚尸,激起齐国人民的极大愤恨。即墨人从城上望见,人人痛哭流涕,十分悲愤,各个都想出战。田单认为士气可用,从即墨反攻。征集了1000多头牛,牛身上穿上红丝绸衣,画上五彩画,牛角上绑上锋利的快刀,牛尾上绑上灌油的芦苇,并在城墙上凿了几十个洞,在夜间点燃牛尾上的芦苇,使火牛狂奔到燕军中,又挑选5000壮士,全副精锐武装跟在火牛后,大破燕军,燕军主将骑劫被杀死。齐军乘胜追击,势如破竹,70多城全部收复,使齐国转危为安。但齐国所受损失太大,从此,一蹶不振。齐、秦东西对峙的局面被打破,齐国霸业已经衰落。这次齐燕间的互相攻伐,削弱了东方的势力,有利于秦国势力的增长。

  【战国后期战争方式和官僚制度的变化


  战争方式的变化

  战争方式在战国时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步兵、骑兵代替车阵。春秋时代用兵车作战,双方都选择平坦的地方,排列成整齐的车阵,然后交战。这种整齐的车阵,一经交战,战败的车阵一乱,就很难整顿队伍,重新编排车阵继续作战,所以胜负很快就决定了。如城濮之战、鞍之战,都在一天之内就决出胜负。但到了战国,由于兵种的变化,以步兵和骑兵为主的野战和包围战便逐渐代替了车阵作战。由于军队数量日益扩大,补充兵力比较容易,战争也比较带有持久的、长期的性质,打起仗来往往“旷日持久数岁”。如魏惠王包围邯郸达3年之久。第二,选择险要有利的地形。由于骑兵和步兵比较轻捷灵活,适宜攻击险要地形,因而在进攻手段上迂回的运动战术已开始运用,险要之地往往成为防御战和争夺战的中心地点。例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阏与之战、长平之战,都在险要地区进行。第三,新型的以“诡诈奇谋”为主导的作战方式正在崛起。商周以来以“成列而鼓”为主要特色的“礼义之兵”已经随着泓之战而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是以桂林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为代表的新型的以“诡诈奇谋”为主导的作战方式。

  防御工事的进步

  防御工事的进步是战国时期作战的主要特点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险要之地成为防御战和争夺战的中心地点。春秋时代的各国,平时往往不在国境和险要之地驻兵防守,因而在公元前627年秦师才能远道袭郑,而郑未觉。战国时代,由于战争频繁,规模扩大,各国为了防备敌人的突然进攻,其防御手段也就有了进一步加强,险要之地也就往往成了防御战和争夺战的中心地点。例如齐、魏间最大的战役马陵之战,是在“道狭而旁多阻隘”地区进行的;秦赵间几次大战也都在有山险的上党地区进行,公元前270年的阏与之役,秦赵两军“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第二,各国都在边境和交通要道上利用山川之险建设关塞,设亭、障守望。亭是边疆土台上的建筑,是瞭望台,是国防前线的守望处所。障是规模较大的城堡,有尉驻守。同时,在边境上已有报警的烽燧设备,所以《史记·魏公子列传》说:“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第三,各个国家由于国防的需要,都在国境上扩建了原来为防水患而修建的堤防,改造成为军事上的防御工事。第四,中原各国在内地建筑长城以抵御外敌入侵。战国后期,赵、燕、秦三国因受东胡、匈奴、林胡、楼烦等游牧部族的侵扰,因而都在北境建筑长城。赵的北长城筑于赵武灵王破胡林、楼烦之后,所谓“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秦长城筑于秦昭王灭义渠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沿洮水北上,东行至今渭源县北,又西北到古狄道(今甘肃临洮),又北到今皋兰,沿黄河,经今兰州东北行,折而北入今宁夏。

  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

  战国后期是封建官僚制度建立时期。在奴隶制政权中,世袭的卿大夫平时担任各种文官,战时又成为统帅军队的将领,文武不大分职。封建政权建立后,出现了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吏。在国君之下设相和将,相称丞相,统称宰相,是百官之长,协助国君处理全国政务。将又称将军,是武官之长,负责领兵打仗。官分文武,适应当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需要,因为处理政务要有一定的政治能力,指挥作战要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同时又分散了大臣的权力,可以起互相监督作用,便于国君控制。到战国中期,国君对官吏的报酬,一般已不采取分封土地的办法,而给予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俸禄,有时赏给部分钱币和黄金。普遍用玺、符作为凭证,用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调遣军队,派遣使者。官吏的任免以玺为凭,任命时发给,免职时收回。军队调动要用兵符,兵符分两半,右半存国王处,左半发给将领。玺符制度的推行使行政权和军事权都集中在国君手中。封建官僚制度已经确立。

  【战国后期


  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是秦国在战国后期实行的一项外交和军事政策。“远交近攻”本是战国时范雎为秦国设计的一种外交策略,秦国用它达到了并吞六国,建立统一王朝的目的。战国后期由于齐、楚的削弱,秦国成为七国中最强的国家。范雎对秦昭王说:“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则王之尺也”,建议秦昭王“远交而近攻”,即远交齐、楚,近攻三晋。要“毋独攻其地而攻其人”,即大量杀伤敌人。认为如此才能削弱敌国,争取统一战争的胜利。秦昭王用范雎为相,积极推行“远交近攻”政策,向三晋大举进攻。公元前275年,秦攻魏,到大梁城下,韩派军救魏,秦大破韩军,斩首4万,魏割8城求和。公元前274年,秦占领魏4城,斩首4万。公元前273年,秦败魏军于华阳,斩首15万,秦兵攻到大梁城下,魏割南阳求和。魏国连遭惨败,秦国日益强大。战国后期,在三晋中赵国最强,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在此期间,主要是秦赵两国进行了几场空前残酷的大战,这就是“远交近攻”政策的实施。其后40余年,秦始皇继续坚持“远交近攻”之策,远交齐楚,首先攻下韩、魏,然后又从两翼进兵,攻破赵、燕,统一北方;再攻破楚国,平定南方;最后消灭东方的齐国。

  阏与之战

  阏与之役是战国后期,赵国在阏与(今山西和顺县)打败秦国的著名战役。楚、齐两大国衰落后,山东六国中算得上强大的只有赵国了。公元前270年,因为赵国不履行交换城邑的协议,秦国派中更胡阳越过韩的上党,向赵的险要地区阏与进攻。次年,赵派将军赵奢领兵救援。赵奢带兵在离邯郸30里的地方驻扎,坚守28日不动,坚壁增垒,装成不敢救援的样子麻痹秦军,并利用秦的间谍给秦造成错觉。当秦军被麻痹后,掌握秦军动态后,乘其不备,赵奢率军以两天一夜的急行军赶到离阏与50里的地方,把秦军吸引过来。然后派1万人占据后山,夺取制高点,居高临下等秦军来争夺制高点时,赵奢命全军出击,赵军奋勇前进,人人争先恐后,奋力冲杀,大破秦军,完成了解救阏与的任务,使秦军的锋芒大受挫折。阏与之战是战国后期赵国取得的最后一次对秦作战的胜利。阏与之战赵奢采取示敌于弱,奇兵突袭的战术破秦解围,是以弱胜强的一次成功的战例。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秦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打败赵国的空前惨烈的大战。公元前262年,秦将白起攻取韩的上党,上党郡守冯亭欲借赵军抗秦,私献上党给赵。次年,赵王派遣廉颇屯军于上党郡长平,秦派王龁率军攻长平。赵将廉颇鉴于秦军攻击力量很强,采取筑垒固守,坚守不战,以逸待劳的策略,消耗秦军的力量。两军相持3年,不分胜负。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改用赵奢的儿子赵括代替廉颇。秦国秘密以白起代王龁为主将。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不会领兵打仗,他一反廉颇的战略,下令大举进攻秦军。秦将白起利用赵括只善纸上谈兵而缺乏实战经验和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迂回战术,秦军正面仰装失败逃跑,把赵军引诱到秦军营垒附近。秦军以主力坚守,白起派一支2.5万人的步卒切断赵军后路,将赵军分割为二;又派5000骑兵插入赵军营垒之间防止赵军出援。赵括攻战不成,四面被围,又遭秦军袭击,便筑垒待援。秦昭王得悉秦军完成了对赵军的包围,亲赴前线,并征发河内15岁以上壮丁开到长平,用来堵截赵国援兵和接济的粮食。前来救援的齐、楚军见秦军势大,观望不前。赵向齐乞粮不得,赵军饥饿。9月,赵军被分割包围46天,粮道被切断。赵括分兵四队,轮番突围未成,便亲率一队精兵突围,结果被秦军射死,赵军大败。40万赵军投降秦军,全被坑杀。秦军也伤亡过半。赵军前后损失45万,赵国开始衰落。白起在决战中示弱诱敌,迂回包抄,围而不攻,待其困惫而歼之的作战思想,反映了战国时期野战指挥艺术的发展水平。

  毛遂自荐

  “毛遂自荐”是战国后期赵国平原君食客毛遂自我推荐协助平原君完成联楚抗秦的使命。“毛遂自荐”也成为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去做某项工作。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纵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公元前257年,秦军攻赵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去楚国,缔结盟约“合纵”抗秦,挽救赵国危机。平原君随员从门下食客中选文武皆备者20人,只得19人,余无可取。平原君食客毛遂自荐,“愿备员而行”。平原君以毛遂在其门下3年,未见其能,不许,毛遂以未逢其时以对,平原君只好让他去。平原君与楚王谈“合纵”,从日初到日中不能决,毛遂在楚国宫殿之上挺身而出,拔剑而上威逼楚王,慷慨陈词,陈述利害,数语说服楚王完成了楚赵“合纵”抗秦的盟约,歃血为盟,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毛遂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楚王派春申君率军解救赵国邯郸之围,使赵国从劫难中解脱。“毛遂自荐”后来也成为有才能的人自荐完成重大使命的成语。

  秦灭二周

  秦灭二周是秦国统一战争的开始。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日益衰落。公元前367年,周王室内部发生分裂,韩、赵用武力支持,周王室又分成东周、西周两部分,在今河南洛阳市的称西周公;在今河南巩县西南的称东周公。二周各自独立,还互相攻打,周赧王名为天子,实则寄居西周。公元前256年,秦昭王派将军樛攻西周。西周君武公奔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36,人口3万户和未散的宝器。同年,周赧王卒,无后,周王室的西周灭亡。从此挂名天子不复存在。这时离秦统一中国还有30多年。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灭东周,于是周王室先于六国而亡。东、西周皆入于秦,周既不祀。秦灭周以后,就把九鼎迁到秦国国都咸阳去了,这标志着秦国完全取代了周王的地位。东周的灭亡主要是由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分封制壮大了各诸侯的势力,分散了周天子权力,而各诸侯国各自为王,致使东周灭亡。整个周代,经历西周、东周共37王,其中西周12王,东周25王,共797年。

  窃符救赵

  “窃符救赵”是魏公子信陵君窃取虎符挽救赵国危难的一次义举。《史记·魏公子列传》:“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信陵君,即魏无忌)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却又“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夷门侯生向信陵君献计:“‘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长平之战使赵国主力丧失,国力衰弱。公元前259年,秦派军队攻取了赵的太原郡,全部占有的韩国的上党郡。9月,秦派王陵领兵包围赵的邯郸。由于秦国残杀,激起赵人的义愤,赵国军民重整旗鼓,对秦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秦军屡遭挫折,死伤很多。秦昭王改用王龁代替王陵,秦相范雎又起用郑安平为进攻邯郸的主帅。赵国多次向魏国求救。公元前257年,魏、楚准备救赵。魏国派将军晋鄙领兵10万救赵,但魏王受秦国威胁,畏惧秦国不敢进兵,命令晋鄙在河南汤阴驻扎不前。赵国平原君姐夫魏国信陵君结交隐士侯赢,侯赢建议信陵君请魏王爱姬“窃符救赵”,果然赵姬窃出兵符。信陵君假传王命,侯赢推荐义士朱亥杀魏将晋鄙,信陵君夺得军队指挥权,挑选8万精兵进攻秦军。这时,楚国春申君黄歇也派景阳率军前来救赵。秦军在赵、魏、楚三国军队的内外夹攻下,终于大败。秦将郑安平在围困中带了2万人投降赵国。秦在这次战役中连以前夺取的魏国的河东和赵国的太原都失守了,这是秦国继阏与之战后又一次大败。但秦国国力并没有因此而削弱,仍继续向东发展。赵国邯郸之围虽解,但自此以后,山东各国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单独抵御秦国的进攻。

  嫪毐之乱

  嫪毐之乱是战国后期秦国发生的一场内乱。嫪毐秦国宦官,初为吕不韦舍人。秦王嬴政年幼,吕不韦久专秦政,因与太后旧情不断,乃取嫪毐须眉,诈称宦官献给太后,深得太后宠信。公元前239年,嫪毐被秦王封为长信侯,事无大小皆决之,以山阳(今河南焦作东南)为其住地,又以河西、太原郡名毐国。嫪毐门下有家僮数千人,宾客千余人。公元前238年,有人禀告秦王嬴政,揭发嫪毐并非宦官,且与太后私通。嫪毐得知事已败露,便趁秦王至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时,假称秦王和太后旨意,征调县卒、卫卒、官练和舍人等发动政变,发兵攻打蕲年宫,想杀秦王嬴政。嬴政派兵镇压,两军战于咸阳,秦王卫队打败嫪毐等反叛者,嫪毐大败而逃。秦王下令活捉嫪毐者赏钱50万,嫪毐被捕后车裂,嫪毐三族被诛,死党20人被枭首示众。嫪毐之乱后,吕不韦免职后被迫自杀。从此,秦王政大权独揽,王位得到巩固,以“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代替了事皆决于吕不韦、嫪毐的局面,为他稳定政局统一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最后一次五国合纵

  最后一次五国“合纵”是关东五国为挽救被秦兼并而做的最后一次努力。长平之战后,秦军展开了对赵、魏、韩的蚕食。特别是公元前242年,秦在东方设置了一些重要的郡。秦攻取魏国的酸枣(今河南延津县西南)、桃人(今河南长垣县西北)、雍丘(今河南杞县)等20城,建立东郡(今河南东北部的濮阳一带),直逼到齐国。这样,秦国的国土就和已经投靠秦国的齐国连接起来,把韩、赵、魏拦腰截断,六国为秦所分割,秦兵离楚都陈只有160里,秦国向东、向北、向南进攻都处于有利的地位,对各国威胁很大。公元前247年,魏国信陵君联合赵、楚、韩、魏、燕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今山西永济河曲之南地区)。公元前241年,合纵的形势又形成了。赵庞暖联合赵、楚、韩、魏、燕五国又一次“合纵”,推楚王为纵长,带领五国军队攻秦,一直攻到蕞(今陕西临潼县东)。秦国军队出来反击,楚军闻讯逃跑,各国军队纷纷撤退。这是战国时期最后一次五国“合纵”攻秦,从此,联合抗秦的活动再也搞不起来。最后一次五国“合纵”的失败,标志着秦国的强大地位已不可动摇,预示着秦的大规模统一战争即将开始。

  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所编纂的一部纵横家说辞和权变的故事汇编。经汉代学者刘向汇集整理。全书33篇,因为它的内容主要是记录战国时代游说之士的策谋,故定名为《战国策》,简称《国策》。《战国策》基本上依据《国语》的体裁,以记言为主,按国别划分,全书计有东周1篇、西周1篇、秦5篇、齐6篇、楚4篇、魏4篇、赵4篇、韩3篇、燕3篇、宋与卫1篇、中山1篇。记事年代上起于公元前490年知伯灭范、中行氏《赵策一》,下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燕策三》,反映了270年中重要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

  《战国策》作为一部史书来说,它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战国策》主要反映的是战国时代纵横家的思想。《战国策》的权变故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早期作品,写作时离事件发生的时代不远,说辞大体符合历史事实,史料价值较高,《战国策》中许多中短篇说辞都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晚出的拟作,多是托喻之言,虚构之事,《战国策》中许多长篇说辞大都属于这一类。如果说这部书还有某些意义的话,那就是它对战国时代纵横捭阖的复杂斗争形势做了记录,对当时统治阶级和政客们的权谋、诡诈、角逐,在客观上做了暴露。当然,书中也记载和歌颂了统治阶级中某些有政治远见、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人物和他们的生动事迹,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荆轲刺秦王等。另外,有些篇章虽然原意只在歌颂某人的机智,但内容也很有教育意义,如触龙劝说赵太后不要溺爱幼子等。还记载了许多寓言,如狡兔三窟等,都有很深的哲理。

  【先秦文化


  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用于记录占卜活动的甲骨刻辞、殷墟书契等文字。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早在19世纪末期,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在翻耕土地时不断发现甲骨,并当作中药材“龙骨”使用。1899年,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首次确定它的文字价值,进而研究确定是商代占卜用的甲骨。后经王襄、罗振玉等学者研究,揭开了甲骨的奥秘,找到了殷墟。目前已发现甲骨15万片以上,有不相重复的单字4500个左右,每个甲骨文单字基本上由长短线条互相配合的点划组成,形体呈方块或长方块。从汉字结构的规律上看,甲骨文以象形、形声和假借字为主,这些表明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堪称中国汉字的鼻祖。甲骨文与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并称人类三大古文字。经过90多年来中外学者的共同努力,现已能辨认1000多个单字,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特别是商代社会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如甲骨文中有世界最早的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记录,有世界最早的医疗档案,有完整的十进位制数字系统。刻写的文字记录,为盘庚迁殷到纣王失国这270余年,是研究商代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是有实物可见,又能被辨识的最早的汉字,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人们对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文化方面出现的众多流派,奇花竞放的赞誉。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代表这一时期各家学派思想的著作有近百种,历史上也多以“百家争鸣”来形容这种繁荣局面。春秋战国之际,是我国新兴地主阶级产生,封建制确立和奴隶社会的消亡时期。春秋以前,文化知识为奴隶主贵族所专有,贵族在朝廷设有各种世袭的官职,以保藏文献资料,传授文化知识。春秋末期,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各阶级地位的变化,使文化知识逐渐渗透到社会的不同阶层,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文化知识从“官府”走向民间,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面对社会各种势力的激烈竞争,一方面,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不惜重金招募贤能之士,以寻求“治国平天下”的良策;另一方面,贤能之士竞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以遂“兼济天下”之愿;当时各家学派的思想,从根本上说,都代表了社会各个阶级和各阶层在经济、政治上的利益。围绕着当时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派别,互相论战、互相影响,这就出现了战国时代的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把当时各流派概括为九流十家。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九家。他们师徒相传,成为流派,故称九流。另外,还有小说家,班固说它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人所创立,在当时它还算不上一个流派,但合起来就是所谓十家。“百家争鸣”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百家争鸣”至此达到高潮。战国末年,在赵国首都邯郸出现名辩与墨辩之争,成为“百家争鸣”中的尾声。至秦始皇“焚书坑儒”,定法家思想于一尊,持续了200多年的学术争鸣也就宣告结束。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代表了我国古代学术文化史上的民主传统。纵观两千多年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出,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封建正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史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他们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座高耸的山峰,是滋养两千多年封建文化发展的一股活水。“百家争鸣”是思想文化领域繁荣昌盛的产物,体现了一种民主自由、丰富多彩的精神追求。

  儒家

  儒家是孔子所创立的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学派。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它高居“显学”的首席,其思想在后世成为主宰中国封建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的正统思想。在海外,“儒学”几乎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儒在古代是一般学者的通称。《说文解字》上说:“儒,柔也,术士之称。”同时,儒也指称那些设教传授知识的学者。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进行公开教学的大教育家,他把古代为贵族所专有的礼仪和其他各种知识传播到民间。在他的学生中,又有一部分人相继设教讲学,逐渐形成一个学派,后人即称之为“儒家”。为了教学的需要,孔子整理了诗书礼乐一类的古代文化资料,成为两千多年人们必读的经典。儒家成为一个学派,则始于春秋末期的鲁国。儒家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士大夫阶层所处的这种统治者附庸的社会地位,影响和决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重实践,重人事,重伦理,重教育;轻视经济,疏于对宇宙自然的探索。以教育感化为中心,将知识、心理、伦理、政治结合起来的政治学说,以“仁爱”为核心,以“中庸”为准绳的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伦理哲学,即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成为绵延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的一种特质。在春秋末世到天下归秦,孔、孟、荀是儒家的三位主要代表人物。经汉初统治者的提倡,儒学以经学的形式得到广泛的传播。董仲舒借助道家哲学,又以阴阳五行思想融入儒学,通过注解儒家经典来阐述他“三纲五常”那一套理论,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而董仲舒就成了自汉武帝以后对历代封建统治者影响最大的一代儒宗。继先秦儒学、两汉经学之后,儒学演变发展的第三个重要形态是宋明理学。它是一种以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理学的出现,确立了儒学发展的最终形态。

  法家

  法家思想是在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激烈斗争中生长起来的一种政治哲学。中国历史发展到这一时期,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君臣之间也失去了过去氏族血统的纽带,变成了一种类似买卖者之间的关系,“主卖官爵,臣卖智力”,在这种“礼崩乐坏”的局势下,法家在这方面提出了最为现实和明确的政治主张。法家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当时所面临的任务是:扫除残余的奴隶主贵族经济,废止贵族特权,为地主经济的发展开辟道路,并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在思想文化领域,则要求结束百家争鸣,众说纷纭的局面。因此,法家的思想简单直接,于大处落墨,以加强君权,实行法治为其基本主张。其原因是贵族统治者企图通过对法令的独断,威慑百姓,维护他们的特殊权益。法家则明确主张,法令应该“编著于图籍,设之于官府,而不之于百姓”。他们积极主张通过“变法”的手段,打破贵族对政治的垄断,以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权力集中在君主的手中,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统一全国上下的思想。法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最终形成,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各派政治势力和派别的激烈较量和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春秋时期有早期的法家代表管仲、子产,他们都是掌握实际权力,推行法家政策的先驱。战国时代的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等,也先后在各国实行变法。而韩非则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更以强制手段推行法家政策,使法家学派的统治地位达到了高峰。自秦统一中国以后,法家的理论已完全实现,但是,被秦始皇定于一尊的法家思想,并没有使秦王朝获得长治久安,它的严刑峻法,反而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法家思想在历史上的影响仍然非常显著,汉武帝虽然“独尊儒术”,而实质上也是儒表法里,法家思想在实际上支持着他的政治统治。自汉武帝起至清末,中国政治的大趋势,不外乎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学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

  道家

  道家,即道德家的简称。道、德二字,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最高概括,它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第一,“道”是世界的本原,即“道生万物”;第二,“道”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即“物得以生,谓之德”;第三,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循环的;第四,道存在于自然界之先、之外。《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在先秦时期的各家学派中,道家思想最富于哲学内涵,最为宏远精深,它对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重点哲学基础。先秦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因此,道家学说也称之为“老庄之学”。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庄子即庄周,生于战国时代,是宋国贵族的后裔。他们都代表了没落奴隶主阶级中地位日益下降的下层势力,作为阶级的失败者,他们的处世态度是消极的,在他们的思想中,明显地留存着对于那已经逝去的原始氏族社会平等自由的记忆和向往。他们把社会的动荡不安归咎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兼并征战,他们对儒家礼仪德政的说教不满,对法家的变法革新也持否定态度,要求统治者“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在对待人生和社会的态度方面,老庄思想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先秦时期,道家是作为儒家的对立面存在的,儒家思想是积极入世的,而道家的思想是消极出世的。但是,两家在精神上也有相一致的地方,他们都追求身心内外的和谐,以塑造理想的人格风范为目标;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否定“天命”、“天神”的观念。汉代以后,儒道两家逐渐合流,二千多年中,道家思想虽然历经起伏,但基本上是作为儒家思想的补充。

  孔子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春秋时期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因其政治主张不能迎合时君的需要,在外10年不得志,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归鲁,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本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原则,整理古代文献,编定《诗》《书》《易》《礼》《乐》和《春秋》等六经,对思想文化的继往开来起有巨大作用。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授弟子,弟子多达3000,通六艺者70余人,创立了儒家学派。春秋战国之际,儒家学派成为强大的社会势力,其学说以“仁”为本,提倡“忠恕”之道,但“仁”必以“礼”为准则。政治上竭力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重视德治和教化。教育上提出了“因材施教”等观点。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影响极大。在封建社会里,孔子被誉为“至圣先师”。

  《论语》主要是记载孔子言谈和行事的一部书,它以记言为主,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可能是曾参的弟子在战国初期编辑而成。据《汉书·艺文志》所载,《论语》有三种不同版本,一为《鲁论》20篇,一为《齐论》22篇,一为《古论》21篇。西汉末年安吕侯张禹讲习《论语》,以《鲁论》为主,现今所流传的《论语》也是《张侯论》。全书内容包含甚广,涉及到当时社会的道德、教育、政治、文化、文艺等各方面,是研究春秋时期的政治、文化和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四书”和“五经”的总称。

  “四书”指《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其中《孟子》一书是记载战国思想家孟子言行的书,是孟轲晚年和弟子们编纂的一部对话语录体。

  “五经”为儒家的五部经典,即《诗》《书》《易》《礼》《春秋》这5部我国最古的文献。《诗》即《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书》即《书经》或《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集,主要记述商、周两代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易》即《易经》或《周易》,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占卜用书。《礼》即《仪礼》,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部分礼仪制度的汇编。《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以鲁国的历史为主。

  诗经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305篇作品。《诗经》的内容,按作品性质和乐调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指“国风”,就是各国土乐,是当时各诸侯国所辖各地区的乐曲,即民俗歌谣之诗。“雅”是“正”的意思,“雅乐”就是“正乐”,周天子王城附近之乐。“雅”分“大雅”和“小雅”。“小雅”中的诗歌比“大雅”晚,风格上比较接近“国风”,“雅”多数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一部分民歌。“颂”是朝廷祭祀鬼神赞美功德的乐歌。“风”有十五《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檜、曹、豳,共160篇。这是《诗经》中民歌的核心,是《诗经》的精华,表达了劳动人们反压迫、反剥削,追求理想的思想。“雅”共105篇,“大雅”31篇,“小雅74篇”。“大雅”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大部分是叙述周的祖先重要史迹和武功,如《公刘》《绵》之类,保存了我国最早的一些史诗。“小雅”大部分是西周衰微以后的政治讽喻诗,出自贵族文人之手。“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诗经》的表达形式,主要采用四字句和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而富有变化,完全随反映的现实生活内容而定。篇章结构上,多采用重复回旋的形式加重抒情成分,增强诗歌的音乐性、节奏感和感染力。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者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就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描写;比是打比喻对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况,使其特征更突出、更鲜明,或更能暴露其本质;兴,是起兴或发端,即先借用别的事物或所见眼前之景,然后引出所要歌咏的事。“国风”多用比和兴,“大雅”多用赋。《诗经》对我国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历代的诗歌作者,没有一人不向《诗经》学习,并继承这一优良传统。

  屈原

  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屈原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篇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全诗共373句,2400多字,从篇幅的宏伟看,也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少有的。《离骚》主要表达了诗人无比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以及围绕着这一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而展示的一种苦斗和求索的精神。诗人的苦斗精神一方面表现在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美政”理想,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而与楚国腐朽的贵族统治集团所做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同时也表现了他在困境时与世俗的诱惑所做的不妥协的斗争。他的求索精神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图为危难的祖国寻求一条走向富强之路,一方面是在深陷困境时仍孜孜不倦地为自己探索一条可能献身祖国之路。正是这种苦斗和求索精神贯穿着整个诗篇,从而深刻地表达了它的爱国主义主题。从内容看,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诗人回顾了自己殚精竭虑、一心为国的苦斗历程,以及他对楚国的存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也说明他至死不能去国之志的缘由;后一部分则写诗人在蒙冤被逐之后,内心所产生的种种矛盾,以及誓死殉于理想,殉于祖国的决心。《九歌》即指由多数乐章所组成的乐曲的意思,包括11篇作品,是屈原吸取楚国民间神话故事,并利用民间祭歌的形式写成的一组风格清新优美的抒情诗。《九章》包括9篇作品,标明了实际篇数。《九章》中的作品并不是屈原一时一地所作,它是后人因其内容、形式大致相似,集为组诗,冠以《九章》之名。屈原创造了我国诗歌史上一个全新的时代——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他在采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崭新的诗体——楚辞。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春秋时代齐国孙武所著,共13篇。孙武曾在吴国为将,有指挥战争的丰富经验,因此在书中对战争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全面、深刻地论述,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书中系统地叙述了战略战术原则,提出集中优势兵力打败敌人的重要性,强调作战要对敌我双方的情况做周密的调查,认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书在世界上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古今中外许多政治家、军事家都从《孙子兵法》中汲取营养。历史上许多人都曾注释此书,现存宋本曹操、杜佑等《十一家注孙子兵法》。1972年在山东银雀山西汉墓中,出土了写有《孙子兵法》的竹简,明确了此书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孙子还把辩证法贯注于军事哲学方面,他认为对立的条件是会相互转化的,有时少可取众,弱能胜强,处于不利地位也可转败为胜。

  夏历

  “夏历”是我国最早的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就来源于夏朝。当时根据北斗七星旋转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夏历”就是以斗柄指在正东偏北所谓“建寅”之月为岁首。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是现存的有关“夏历”的重要文献。它按夏历12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载每个月的星象、气象、物象及所应从事的农事和政事。商朝时已有较完善的历法,是以干支记日,以太阴(月)记月,以太阳记年,用闰月来调整季节,这是一种阴阳合历。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年终置闰,叫做13月,月有大小,大月30日,小月29日。西周的历法,亦有进一步的发展。至春秋时,已有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8个节气,并能准确地推算出冬至的日期。战国时用的历法,一年为365天又6小时,人们已经测知了一年24节气,并知道根据24节气的变化来安排农业生产,“夏历”已被普遍采用。

  甘石星经

  《甘石星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齐国人甘德著《天文星占》8卷,魏国人石申著《天文》8卷,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为一部,叫《甘石星经》。他们观测了金、木、水、火、土5个行星的运行,发现了这5个行星出没的规律。据我国科学家席宗泽研究证明:甘德已发现木星的三号卫星,比意大利伽利略和德国麦依耳的同一发现早近2000年。甘德、石申所测定的恒星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书中记录的恒星名字有800多个,较精密地记载了黄道附近120颗恒星的方位和这些恒星距北极的度数,以现在的观察结果来看,是比较准确的。它比欧洲第一个恒星表希腊伊巴谷的星表早约200年。

  青铜艺术

  青铜艺术是夏、商、西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朝的青铜艺术代表了商朝科学技术和手工业发展的高峰。青铜冶炼技术和青铜制造工艺高度发展,商朝青铜器制作技术很高,尤其是礼器,有各种动物和怪物的形象,造型美观,纹饰精巧,形态生动逼真,是技艺极高的艺术品,在我国和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兵器和生产工具大多质坚刃利,使用方便。在殷墟和郑州商城遗址,都发现有为王室所专用的青铜器铸造作坊,生产规模之大和技艺水平之高,是当时世界所罕见的。当时,已经掌握了青铜合金的特点和性能,不同用途的器物各有不同的合金比例。殷墟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经过化学分析,它的合金比例是铜84.77%,锡11.64%,铅2.79%,这是长期经验的积累,是不平凡的创造。四羊方尊,造型雄奇,生动逼真,别具匠心,是青铜器中名闻中外的精品。其中大型器物,如司母戊大方鼎重875公斤,通耳高133厘米,长166厘米,宽79厘米,形制雄伟,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商朝青铜艺术的高超技术和制作工艺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也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表现。

推荐访问:战国七雄是哪七国
扩展阅读文章

娱乐八卦推荐文章

娱乐八卦热门文章

娱乐八卦扩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