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大洋洲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哪些】亚洲、大洋洲历史名人大全 大洋洲名人

发布时间:2018-05-17 来源:娱乐八卦 点击: 当前位置:71668明星网 > 娱乐 > 娱乐八卦 > 【亚洲、大洋洲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哪些】亚洲、大洋洲 手机阅读

  阿马努拉 1892—1960

  阿富汗巴拉克查依王朝前国王 (1919— 1929) 。青年时代曾受青年阿富汗党 影响,立志改革。1919年2月其父哈 比卜拉被刺后即位。同年领导阿富汗 人民进行了第三次反英斗争,迫使英 国承认阿富汗的完全独立。此后在各 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触犯了 部族首领和上层神职人员的利益,加 重赋税也引起人民不满,导致各地叛 乱纷起。1929年被巴契·萨高暴动所 推翻,流亡欧洲。

  达乌德 1909—1973

  阿富汗前总统。前国王查希尔·沙阿的堂 兄。生于达喀尔。1922年去巴黎就 学。回国后曾在喀布尔的步兵军官学 校学习。1932年晋升为中将。1946年 首次参加内阁,任内政大臣。1953— 1963年任首相。1973年7月17日发动 政变,推翻查希尔王朝,宣布成立阿 富汗共和国,自任国家主席兼总理、 外长、国防部长等职。1977年2月就 任阿富汗共和国第一任总统。1978年 4月28日塔拉基发动政变时被杀。

  卡尔迈勒 1929—

  阿 富汗人民民主党前中央总书记、前革 命委员会主席、政府前总理。出身于 塔吉克族一贵族家庭。因参加学生运 动曾入狱。1960年在喀布尔大学毕 业,获法学和政治学学位。1965年与 塔拉基(1917—1979)等人共建人民 民主党,任中央书记。1967年该党分 裂为人民派和旗帜派,为旗帜派领 袖。1978年4月阿富汗民主共和国成 立,任革命委员会副主席兼政府副总 理。同年11月被开除出党,定居国 外。1979年12月在苏联支持下回国, 任党的总书记、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政 府总理。1981年6月辞去总理职务。 1986年11月被解除党内外一切职务。

  奎松 1878—1944

  菲律宾 自治政府第一任总统。曾任泰巴阿 斯省法官和省长。1907年任立法会议 议员。1909—1916年任菲律宾派往美 国国会的常驻专员。1916—1935年任 参议院议长。1934年美国承认菲律宾 自治,次年当选总统,1941年连任。 日本侵占菲律宾时,流亡澳大利亚, 后去美国组织流亡政府。

  阿奎纳多 1869—1964

  菲 律宾共和国前总统 (1899—1901) 。 生于富裕农场主家庭。1895年当选卡 维泰市市长。参加反西班牙殖民者的 秘密组织 “卡的普南” 。1896年反西 班牙起义爆发后,任菲军司令。1897 年5月杀害泼尼发秀。同年底与西班 牙人妥协,签订《破石洞条约》。之 后与其他菲律宾起义领导人一起流亡 国外。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后回国, 参加反西战争。同年6月宣布菲律宾 独立,次年1月任菲律宾共和国总 统。但美不承认菲独立,又爆发反美 战争。1901年3月被美军逮捕,宣誓 效忠美国。后回乡隐居。1941年日本 侵占菲时,效忠日本法西斯。1945年 日本投降后,以通敌罪被捕,大赦时 出狱。1950年被任命为总统的咨询机 构国务会议成员。

  季里诺 1890—1956

  菲律 宾前总统 (1948—1953) 。生于吕宋 岛。菲律宾大学法律系毕业。1919— 1935年先后为众议员、参议员。1935 年任自治政府财政和内务部长。日本 占领期间一直留在菲律宾。1946年大 选时和罗哈斯一起退出国民党,另组 自由党,并任新共和国副总统兼外 长。1948年罗哈斯死后继任总统。次 年大选当选总统。1953年后退出政 界。

  马科斯 1917—1989

  菲律 宾共和国前总统 (1965—1986) 、新 社会运动前主席。生于北伊罗戈省 一教师家庭。1939年毕业于菲律宾大 学法学系,在全国律师会考中名列第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投身抗日游击 战争,被誉为抗日英雄。战后罗哈斯 总统任内,任总统府助理。1949年以 自由党候选人身份当选众议员。1959 年当选参议员。1963年当选参议院议 长。1964年转入国民党,成为该党领 袖。1965年当选总统,1969年连任。 1972年废除国会,停止政党活动,实 行全国军管。1973年修改宪法,将美 国式的总统制政体改为总理制政权。 1978年在原国民党的基础上成立新社 会运动,任主席。1981年1月取消军 管,4月通过公民投票修改宪法,把 政体改为法国式的议会制,总统既是 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由选民直接 选举产生,任期6年。同年6月再次 当选总统。1986年2月大选失败后去 美国夏威夷定居。死于夏威夷。

  罗哈斯 1892—1948

  菲律 宾自由党创始人、菲律宾共和国第一 任总统。生于卡皮斯省,毕业于菲 律宾大学。1921—1933年当选众议 员。1935—1937年当选国民议会议 员。次年出任财政部长。1941年当选 参议员。次年被日军俘虏后,支持日 本扶持的政府,但秘密援助地下抵抗 运动。1945年12月组建自由党,作为 该党候选人参加1946年的总统选举, 在美国支持下当选。1948年死于心脏 病。

  罗慕洛 1899—1985

  菲律 宾著名的外交家。曾就读于菲律宾大 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任菲律宾 大学英语副教授、《菲律宾先驱报》、 《论坛报》编辑和总编辑、全国最大 的报业托拉斯DMHM社长。太平洋 战争爆发后曾任美军麦克阿瑟司令部 新闻联络官、政治顾问,被授予准将 衔。战后历任驻联合国首席代表,驻 美大使,外交部长等职。1955年参加 万隆会议。其间曾任菲律宾大学校 长、科学和人类学学院院长。先后参 加过自由党、民主党和国民党。曾获 国内外著名大学授予的78个名誉学 位。著有《美国母亲》、《万隆会议》、 《亚洲十字军》、《朋友之间》等。

  阿基诺

  ①贝尼尼奥·阿基诺 (1933—1983) 。曾任菲律宾自由党 总书记、人民力量运动——战斗党领 袖。生于打拉省。就学于菲律宾大学 法学系,当过新闻记者。1954年为麦 格赛赛总统的特别助理。1959年当选 打拉省副省长,1961年任省长。同年 脱离国民党转入自由党。1967年当选 参议员,任自由党总书记。菲律宾实 行军管后,1972年受到审判,监禁在 波尼法西奥堡军营。1977年11月被军 事法庭判处死刑。1980年5月获释, 到美国达拉斯治疗心脏病。后到美国 哈佛大学作特别研究员。1983年8月 21日,结束在美国的3年流亡生活返 菲,在马尼拉国际机场遇刺身亡。② 科拉松·阿基诺 (1933— ) 。菲 律宾国家总统,已故参议员贝尼尼奥 ·阿基诺的夫人。生于马尼拉市。曾 在美国获文学士和名誉博士学位。 1983年其夫被害后,投入并领导了反 对马科斯政权的斗争。1985年12月, 先后宣布作为反对党联合体和统一民 族民主组织的候选人参加总统选举。 1986年2月大选获胜,成为菲律宾历 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甘地

  ①莫汉达斯·卡拉姆昌 德·甘地 (1869—1948) 。印度民族 运动领袖,在印度有 “圣雄” 之称。 生于波尔班达的土邦大臣家庭。1888 年,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法律。 1891年取得律师资格后返国,次年在 孟买市高级法院任律师。1893年应印 度富商之聘,赴南非任一商行的法律 顾问,旋即投入反对南非当局种族歧 视的斗争,争取印度侨民的平等权 利,并首创 “非暴力主义” 。1915年 返印。曾任印度国大党主席 (1924— 1934,1940—1941) ,“非暴力不合 作” 成为国大党的纲领性策略。在20 —40年代,多次发动反英不合作运 动。他的政治、经济、社会等主张, 被称作“甘地主义” ,其主要内容 有:号召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抗 英; 反对教派仇杀; 提倡手工纺织和 穿用土布,抵制英国机制布; 强调精 神力量的感化和阶级和平,反对暴力 行为; 主张社会改良和道德复兴,提 高贱民阶层的地位等。个人生活奉行 禁欲和苦行。常采用绝食的斗争方 式。曾多次被捕。在领导印度1947年 获得独立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由 于反对教派纠纷,1948年1月30日被 印度教大会的狂热分子刺杀。著有 《青年印度》、《甘地自传》等。② 英迪拉·甘地(1917—1984)。印度前 总理 (1966—1977,1980—1984) , 婚前名英迪拉·尼赫鲁。贾瓦哈拉尔 ·尼赫鲁之独生女。生于北方邦阿拉 哈巴德市。曾在国际大学和牛津大学 学习。1938年加入国大党。1942年与 律师费罗兹·甘地 (? —1960)结婚, 被称为甘地夫人。旋因从事反英不合 作运动被捕,关押一年。印度独立 后,为其父私人秘书,同时从事妇 女、儿童等社会工作。1956年出任国 大党阿拉哈巴德市主席。其后成为国 大党内英迪拉派主席。1964年出任新 闻和广播部长,同年8月当选联邦院 议员。1966年当选国大党议会党团领 袖,并出任总理,成为印度历史上第 一个女总理。1967、1971年两次蝉联 总理,其间兼任外交、财政、国防、 内政等部长。1977年大选中国大党失 败,遂辞职。1980年再次出任总理兼 国防、计划和原子能部长。1984年10 月被锡克教狂热分子刺杀。③拉吉夫 ·甘地(1944—1991)。印度国大党 (英迪拉派) 主席、印度前总理,已 故总理英迪拉·甘地长子。生于孟 买。16岁出国,就读于伦敦帝国科学 技术学院。后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 院,专攻机械工程。1965年毕业回国。 爱好航空事业,1968年入印度航空公 司任驾驶员。1980年6月其弟桑贾伊 ·甘地坠机身亡后,作为其母助手, 参与政务。1981年5月辞去航空公司 职务,正式加入国大党 (英) 。同年 6月当选人民院议员,并继其弟被任 命为青年国大党全国执委。1983年2 月任国大党 (英) 总书记(共有7名 总书记) 。1984年10月31日英迪拉· 甘地遇刺,在同一天举行的内阁紧急 会议上被选为总理。11月当选国大党 议会党团领袖,并被推选为国大党 (英) 主席。同年12月领导国大党 (英)取得议会选举的胜利,再次当 选人民院议员。在施政上以注重实际 著称,坚持圣雄甘地、尼赫鲁和英· 甘地的政策,致力于国家团结和世界 和平,继续实施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 原则,执政期间,印度经济比前有很 大发展。1989年大选失败卸总理任, 1991年5月21日竞选中在马德拉斯遇 刺身亡。印度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 国葬。

  尼赫鲁

  ①莫提拉尔·尼赫鲁 (1861—1931) 。印度国大党前主席、 律师。出身于亚格拉的婆罗门家庭。 早年在阿拉哈巴德高等法院工作。 1907年参加国大党,属温和派。精通 波斯语、阿拉伯语和英语。1919年在 阿拉哈巴德创办《独立报》。1920年 参加甘地领导的不合作运动。1923年 与达斯一起在国大党内成立自治党。 后成为该党领导人。1919和1928年两 任国大党主席。1925年和1928年为全 印各党代表大会主席,亦为印度立法 议会领导人。主张通过改良和立宪改 革取得自治。1928年5月当选国大党 宪法起草委员会主席,7月提出宪法 报告 (即《尼赫鲁报告书》) ,但被 英殖民当局拒绝。1930年再次参加甘 地领导的公民不服从运动,被捕入狱。 获释后不久病逝。②贾瓦哈拉尔·尼 赫鲁 (1889—1964) 。印度前总理 (1947—1964)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 领导人之一。生于阿拉哈巴德的婆罗 门家庭,莫提拉尔·尼赫鲁之子。 1905年去英国学习,先后就读于哈罗 公学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912年获 律师资格。同年归国,任阿拉哈巴德高 等法院律师。1918年起任国大党全国 委员会委员。1919年参加国大党阿姆 利则惨案调查委员会。1920年参加甘 地领导的不合作运动。1928年与鲍斯 一起创办全印独立同盟。1929年任国 大党全国委员会总书记。多次当选国 大党主席 (1929、1936、1937、1946、 1951—1954年) 。曾多次被捕和长期 监禁。1946年9月出任临时政府副总 理。印度独立后,任印度首位总理兼 外长。为万隆会议发起人和不结盟运 动倡导人之一。著有《尼赫鲁自传》、 《印度的发现》、《印度和世界》 等。

  提拉克 1856—1920

  印度 国大党早期激进派领袖。生于马哈拉 施特拉邦中产阶级婆罗门家庭。就读 于浦那的德干学院。大学毕业后从事 法律研究。后转向新闻界,创办并主 编马拉提文周报《狮报》和英文周报 《马拉提文》 ,主张采用暴力手段推 翻殖民统治。1905年首先提出印度独 立的口号。1907年国大党内以他为首 的激进派与温和派决裂。1908年被 捕,判刑6年,流放缅甸。服刑期间 从事巨著《薄伽梵歌的奥秘》写作, 给这部经典许多新的诠释。1914年释 放后发起组织自治联盟。1916年国大 党激进派与温和派重新统一。1918年 访英,与英工党取得紧密联系。次年 回国,在国大党阿姆利则会议上建议 实行“响应性合作” 政策,主张在一 定程度上由印度人掌握政权。圣雄甘 地在悼念他时称其为 “现代印度的缔 造者” 。

  马宗达 1917—1972

  印度 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创造人, 印共 (马列) 原总书记。1964年印共 分裂后,参加以孙达拉雅为首的一派 另组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者) , 后因同该派领导人意见分歧,在印共 (马)西孟加拉邦委内建立秘密组织 ——印度共产党毛泽东主义中心。 1967年5月,在大吉岭县纳萨尔巴里 地区发动农民武装起义,并发起成立 “印度共产党革命派全国协调委员 会” 。1969年4月22日印度共产党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成立,他当选 为临时中央组织委员会总书记。1970 年5月在印共(马列) 的第一次代表 大会上当选为总书记。1971年冬印共 (马列) 分裂,形成以马宗达和萨· 纳·辛格为首的两个中央。1972年7 月16日马宗达在加尔各答被政府逮 捕。7月28日在医院逝世。

  丹吉 1899—

  印度共 产党前主席、全印共产党总书记。 1919年加入国大党。1922年在孟买加 入印度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创办 《社会主义者》杂志。此后长期从事 工会工作。曾任孟买省和新德里立法 议会议员。长期任印共中央委员、 1950年起任政治局委员,1962年任印 共中央主席。1979年因祝贺巴胡古纳 加入国大党 (英) 公开支持英·甘 地,受党中央遣责,同年11月辞去印 共主席职务。1980年4月印共分裂, 支持他的势力另建全印共产党,不久 丹吉加入该党,任总书记。次年被印 共开除。1948年起任世界工会联合会 副主席。独立前和独立后,多次被 捕,在狱中度过15年。著有《甘地与 列宁》、《文学与人民》、《圣雄甘 地与历史》等。

  南布迪里巴德 1909—

  印度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者) 总书 记、印度喀拉拉邦前首席部长。生于 喀拉拉邦一地主家庭。毕业于圣托马 斯学院。1932年参加和平抵抗运动。 曾任喀拉拉邦国大党书记、马德拉斯 立法议会议员。1939年参加印共,曾 任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代理总书 记。曾任喀拉拉邦议员和首席部长。 1962—1963年任印共总书记,次年辞 职。1964年与孙达拉雅等人另立印度 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者) ,任政治局 委员。1977年起任印共 (马) 总书 记。著有《喀拉拉邦农民运动简史》、 《论农业问题》、《论组织》等。

  泰戈尔 1861—1941

  印度 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地主 家庭。曾留学英国。1921年在桑地尼 克丹创办国际大学,用孟加拉文写 作,一生创作丰富。早期作品有诗集 《暮歌》、《晨歌》 和剧本《修道 士》 、《国王和王后》等。1903年陆 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 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 《邮局》等,诗集《吉檀迦利》、 《新月集》、《飞鸟集》和许多中、 短篇小说。作品同情人民痛苦,谴责 种姓制度和封建制,描写殖民者的专 横,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正统 的印度教的抵触。他的诗歌格调清新, 具有民族风格,亦带有神秘色彩和感 伤情调。还擅长作曲和绘画。其作品 对印度文学影响很大,1913年获诺贝 尔文学奖。

  胡志明 1890—1969

  越南 民主共和国前主席 (1945—1969) , 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前主席 (1951 —1969) 。原名阮必成,在早期的革 命活动中取名阮爱国,后改胡志明。 义安省南坛县金莲村人,教师家庭出 身。早年当过海员,1920年在法国加 入共产党,是越南的第一个共产党 人。1923年由法赴苏,参加国际农民 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五大。1925年在 中国广州创立“越南青年革命同志 会” 。同时还参加创建“远东被压迫 民族联合会” 。1930年领导建立越南 共产党(后改名印度支那共产党) 。 日本侵占印支时期,1941年发起建立 民族解放统一战线组织——“越南独 立同盟” (简称“越盟” ) ,被选为 主席,领导越南人民进行抗法抗日斗 争。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后任越南民 主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1946年3月 当选为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1951年 2月印度支那共产党改称越南劳动 党,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 1954年领导越南人民进行了九年的抗 法救国战争。60年代又领导越南人民 进行抗美救国战争。他为祖国的解放 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

  黎笋 1907—1986

  越南共 产党前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兼军委书 记。生于广治省(今平治天) 。当过 铁路职员。1928年加入越南青年革命 同志会,1930年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 (今越共) 。曾被法殖民当局监禁5 年。1937年当选中央委员。1939年任 中央常委。1940年再次被捕,判刑10 年,流放昆仑岛。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 后出狱,当选为党中央委员和政治局 委员。抗法战争时期,曾任南方局书 记。1957年任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 央书记处书记。1960年9月在党的三 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1976年12月党的四大将第一书记改称 总书记以来,一直任此职。1980年起 兼党中央军委书记。在其任内,对外 推行地区霸权主义,发动侵柬战争, 恶化了同中国的关系。1986年7月去 世。著有《黎笋选集》。

  吴庭艳 1901—1963

  前南 越伪政权政府首脑。出身官僚地主家 庭。早年为法国殖民者效劳,历任县 长、省长等职。1933年任阮氏王朝末 代王保大的内政大臣。1940—1945年, 为日本占领军服务。战后,1950年赴 美,1954年归国,任保大政权总理。 1955年在美国支持下废黜保大,成立 越南共和国,自任总统兼总理和国防 部长。任内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阻 挠越南统一。1963年11月,在美国策 划的军事政变中,与其弟吴庭儒同被 击毙。

  阮友寿 1910—

  前越 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副主席,越南国务 委员会副主席、国会常务委员会主 席、律师。生于堤岸。早年在法国巴 黎学法律,回国后在西贡当律师。 1947年起参加爱国运动,曾遭法殖民 当局监禁。1954年8月参加成立西贡 一堤岸保卫和平运动,任副主席。 同年11月再次被捕。1961年10月越狱 后去解放区。次年起为越南南方民族 解放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 1969—1976年为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 命政府顾问委员会主席。1976年4月 当选越南第六届国会代表,同年7月 起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副主席。 1981年起任国务委员会副主席,国会 常务委员会主席。为越南祖国战线中 央主席团委员。

  范文同 1906—

  前越 南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前总 理。生于广义省 (今义平省) ,官吏 家庭出身。1925年在河内学习法律, 参加革命活动而遭殖民当局通辑,逃 往广州。1626年在广州参加胡志明创 办的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1927年回 国。1929年7月被捕,流放昆仑岛, 在狱中参加印度支那共产党。1936年 获释,在河内主编法文《印度支那人 意志报》。此后曾在越北创建革命根 据地。八月革命胜利后,任越南民主 共和国财政部长。1949年当选党中央 委员,同年任政府副总理。1951年起 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起任政府 总理。1986年党的六大上辞职,后任 国会常务委员会主席。著有《战斗和 建设的二十五年》。

  阮文绍 1923—

  原南 越的 “越南共和国” 总统。宁顺省 (今顺海省) 人。1946年参加法国雇 佣军。大叻军官学校毕业。曾在美国 受训。任过第一步兵师师长兼11战术 区司令、第五步兵师师长兼32战术区 司令。1963年参与前总统特别军事顾 问扬文明发动的推翻吴庭艳总统的军 事政变。后又参与第一军军长阮庆发 动的推翻杨文明的军事政变,不久又 参加“少壮派” 军人发动的推翻阮庆 的军事政变。1965年6月同 “少壮 派” 军人再次发动军事政变,推翻 以潘克丑一潘辉括为首的 “文官政 府” ,成立“战时内阁” ,任 “国家 领导委员会” 主席。1967年9月自任 总统,1971年10月连任。1975年4月 21日在越南南方解放前夕下台,26日 携眷逃离越南。后在英国居住。

  杨文明 1916—

  原南 越的 “越南共和国” 总统。生于美萩 省(今前江省) 。1940年参加法国殖 民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脱离殖民 军,在南越“共和国” 军队任职。曾 任总理府军事主任,第一军区参谋 长、西贡—堤岸分区司令、首都军 区司令。1958年去美国利汶渥斯堡美 国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深造。1960年 被调离军队,任总统特别军事顾问。 1963年11月1日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军 事政变,推翻吴庭艳政权。此后任南 越 “革命军人会议” 主席、元首和最 高统帅。1964年1月第一军军长阮庆 发动政变后任国家元首和 “革命军人 会议” 最高顾问。1964年10月 “文官 政府” 成立后流亡海外。1968年从曼 谷返回西贡。1975年西贡解放前夕任 总统,同时发表声明,向越南人民军 投诚。后居胡志明市(原西贡市) 。

  黄晋发 1913—

  越南 国家领导人之一,建筑师。生于美萩 省安和县(今属槟椥省) 。河内建筑 学校毕业。日本占领时期曾任《青 年》杂志社长,为 “先锋青年” 运动 倡导者之一。法国殖民军重占西贡时 被捕,监禁两年。出狱后从事地下工 作。曾到解放区担任过一些地方领导 工作。1954年重返西贡,从事地下斗 争。曾任民族解放阵线西贡一嘉定 市委员会主席、民族解放阵线中央委 员会主席团副主席、中央委员会秘书 长。1969—1976年任越南南方共和临 时革命政府主席。1976年4月当选越 南国会代表,同年7月任政府副总 理。1977年当选越南祖国战线中央委 员会主席团委员。1979年兼任国家基 本建设委员会主任。

  陈富 约1904—1931

  印度 支那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广义人。 出身贫苦知识分子家庭,曾在义安市 法越学校任教,并参加革命。1926年 来中国,会见胡志明,后往苏联学 习。1930年当选印度支那共产党总书 记,起草《资产阶级民权革命纲领》。 次年被捕入狱,被折磨致死。

  黄文欢 1905—1991

  原越 南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生于义安省 (今义静省) 。1924年开始从事革命 活动。1926年到中国广洲,参加越南 青年革命同志会。1930年加入印度支 那共产党。1935年再次来华,在昆 明、桂林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41年 被中国当局逮捕,次年经营救出狱, 同年回国参加建立越北解放区工作。 1945年当选中央委员。八月革命后, 曾任国防部副部长、卫国军全国政治 委员。1946年抗法战争爆发后,曾任 中央政府驻海外特派员、越南驻中国 首任大使,国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 职。党的二大三大上都当选党中央政 治局委员。1958年起任国会常务委员 会副主席。1971年当选越南祖国战线 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委员。1979年因反 对黎笋的反华侵柬路线而遭迫害,离 开越南,辗转到达北京。此后长期居住 中国。1991年5月18日病逝于北京。

  黎德寿 1910—

  原名 潘延凯。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 生于南定省(今河南宁省)。1928年 参加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后加入印 度支那共产党。曾多次被捕监禁。 1944年当选中央委员。抗法战争时期 曾任党的南方局副书记。1960年党的 三大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并任书 记处书记,负责中央组织部工作。 1971年曾去巴黎同美国国务卿基辛格 会晤。1975年去南方负责春季总进攻 的领导工作。1980年2月起任越共中 央军委副书记。1986年12月党的六大 上与长征,范文同一起辞职。

  武元甲 1911—

  越南 人民军原总司令、大将。生于广平省 (今平治天省)。早年加入新越革命 党。顺化大学毕业后,在河内升龙中 学任历史教员。1938年加入印度支那 共产党。1940年到中国。1944年曾任 越北解放区党委书记。1945年当选党 中央候补委员、越南民族解放委员会 副主席。八月革命后,任政府内务部 长,党中央军委主席。抗法战争期间 曾任国防部长兼越南人民军总司令。 在党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上当选为中 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五大上当选中 央委员。1955—1980年,任政府副总 理兼国防部长和人民军总司令。是越 南抗美救国战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1980年以后任过部长会议副主席、国 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席等职。 著有《奠边府战役》、《人民军队和 人民战争》、《抗击美国海空战争的 人民战争》等。

  孙德胜 1888—1980

  原越 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生于龙川省 (今安江省) 。青年时期曾参加进步 斗争,因逃避当局搜捕于1912年去法 国。在法国海军中任机械士。1919年 参加法国水兵反战兵变,兵变后被 捕,开除军籍。旋在法国雷诺汽车公 司当机械师,参加法国劳工总联合 会。1920年回国,参加西贡——堤岸 的工会活动。1926年加入越南青年革 命同志会。1929年被殖民当局逮捕并 流放至昆仑岛。在狱中创建党支部, 1930年南圻党委承认该支部为党的特 别支部,从而成为印度支那共产党党 员。八月革命胜利后出狱,参加抗法 战争。在党的二大、三大、四大上均 当选中央委员。1960—1969年任越南 民主共和国副主席。1969—1976年任 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1976—1980年 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1955— 1977年任越南祖国战线中央委员会主 席团主席。还担任过国防会议主席、 国会常务委员会主席、越南总工会名 誉主席等职。1980年3月30日于河内 逝世。

  阿马努拉 1892—1960

  阿富汗巴拉克查依王朝前国王 (1919— 1929) 。青年时代曾受青年阿富汗党 影响,立志改革。1919年2月其父哈 比卜拉被刺后即位。同年领导阿富汗 人民进行了第三次反英斗争,迫使英 国承认阿富汗的完全独立。此后在各 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触犯了 部族首领和上层神职人员的利益,加 重赋税也引起人民不满,导致各地叛 乱纷起。1929年被巴契·萨高暴动所 推翻,流亡欧洲。

  达乌德 1909—1973

  阿富汗前总统。前国王查希尔·沙阿的堂 兄。生于达喀尔。1922年去巴黎就 学。回国后曾在喀布尔的步兵军官学 校学习。1932年晋升为中将。1946年 首次参加内阁,任内政大臣。1953— 1963年任首相。1973年7月17日发动 政变,推翻查希尔王朝,宣布成立阿 富汗共和国,自任国家主席兼总理、 外长、国防部长等职。1977年2月就 任阿富汗共和国第一任总统。1978年 4月28日塔拉基发动政变时被杀。

  卡尔迈勒 1929—

  阿 富汗人民民主党前中央总书记、前革 命委员会主席、政府前总理。出身于 塔吉克族一贵族家庭。因参加学生运 动曾入狱。1960年在喀布尔大学毕 业,获法学和政治学学位。1965年与 塔拉基(1917—1979)等人共建人民 民主党,任中央书记。1967年该党分 裂为人民派和旗帜派,为旗帜派领 袖。1978年4月阿富汗民主共和国成 立,任革命委员会副主席兼政府副总 理。同年11月被开除出党,定居国 外。1979年12月在苏联支持下回国, 任党的总书记、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政 府总理。1981年6月辞去总理职务。 1986年11月被解除党内外一切职务。

  奎松 1878—1944

  菲律宾 自治政府第一任总统。曾任泰巴阿 斯省法官和省长。1907年任立法会议 议员。1909—1916年任菲律宾派往美 国国会的常驻专员。1916—1935年任 参议院议长。1934年美国承认菲律宾 自治,次年当选总统,1941年连任。 日本侵占菲律宾时,流亡澳大利亚, 后去美国组织流亡政府。

  阿奎纳多 1869—1964

  菲 律宾共和国前总统 (1899—1901) 。 生于富裕农场主家庭。1895年当选卡 维泰市市长。参加反西班牙殖民者的 秘密组织 “卡的普南” 。1896年反西 班牙起义爆发后,任菲军司令。1897 年5月杀害泼尼发秀。同年底与西班 牙人妥协,签订《破石洞条约》。之 后与其他菲律宾起义领导人一起流亡 国外。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后回国, 参加反西战争。同年6月宣布菲律宾 独立,次年1月任菲律宾共和国总 统。但美不承认菲独立,又爆发反美 战争。1901年3月被美军逮捕,宣誓 效忠美国。后回乡隐居。1941年日本 侵占菲时,效忠日本法西斯。1945年 日本投降后,以通敌罪被捕,大赦时 出狱。1950年被任命为总统的咨询机 构国务会议成员。

  季里诺 1890—1956

  菲律 宾前总统 (1948—1953) 。生于吕宋 岛。菲律宾大学法律系毕业。1919— 1935年先后为众议员、参议员。1935 年任自治政府财政和内务部长。日本 占领期间一直留在菲律宾。1946年大 选时和罗哈斯一起退出国民党,另组 自由党,并任新共和国副总统兼外 长。1948年罗哈斯死后继任总统。次 年大选当选总统。1953年后退出政 界。

  马科斯 1917—1989

  菲律 宾共和国前总统 (1965—1986) 、新 社会运动前主席。生于北伊罗戈省 一教师家庭。1939年毕业于菲律宾大 学法学系,在全国律师会考中名列第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投身抗日游击 战争,被誉为抗日英雄。战后罗哈斯 总统任内,任总统府助理。1949年以 自由党候选人身份当选众议员。1959 年当选参议员。1963年当选参议院议 长。1964年转入国民党,成为该党领 袖。1965年当选总统,1969年连任。 1972年废除国会,停止政党活动,实 行全国军管。1973年修改宪法,将美 国式的总统制政体改为总理制政权。 1978年在原国民党的基础上成立新社 会运动,任主席。1981年1月取消军 管,4月通过公民投票修改宪法,把 政体改为法国式的议会制,总统既是 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由选民直接 选举产生,任期6年。同年6月再次 当选总统。1986年2月大选失败后去 美国夏威夷定居。死于夏威夷。

  罗哈斯 1892—1948

  菲律 宾自由党创始人、菲律宾共和国第一 任总统。生于卡皮斯省,毕业于菲 律宾大学。1921—1933年当选众议 员。1935—1937年当选国民议会议 员。次年出任财政部长。1941年当选 参议员。次年被日军俘虏后,支持日 本扶持的政府,但秘密援助地下抵抗 运动。1945年12月组建自由党,作为 该党候选人参加1946年的总统选举, 在美国支持下当选。1948年死于心脏 病。

  罗慕洛 1899—1985

  菲律 宾著名的外交家。曾就读于菲律宾大 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任菲律宾 大学英语副教授、《菲律宾先驱报》、 《论坛报》编辑和总编辑、全国最大 的报业托拉斯DMHM社长。太平洋 战争爆发后曾任美军麦克阿瑟司令部 新闻联络官、政治顾问,被授予准将 衔。战后历任驻联合国首席代表,驻 美大使,外交部长等职。1955年参加 万隆会议。其间曾任菲律宾大学校 长、科学和人类学学院院长。先后参 加过自由党、民主党和国民党。曾获 国内外著名大学授予的78个名誉学 位。著有《美国母亲》、《万隆会议》、 《亚洲十字军》、《朋友之间》等。

  阿基诺

  ①贝尼尼奥·阿基诺 (1933—1983) 。曾任菲律宾自由党 总书记、人民力量运动——战斗党领 袖。生于打拉省。就学于菲律宾大学 法学系,当过新闻记者。1954年为麦 格赛赛总统的特别助理。1959年当选 打拉省副省长,1961年任省长。同年 脱离国民党转入自由党。1967年当选 参议员,任自由党总书记。菲律宾实 行军管后,1972年受到审判,监禁在 波尼法西奥堡军营。1977年11月被军 事法庭判处死刑。1980年5月获释, 到美国达拉斯治疗心脏病。后到美国 哈佛大学作特别研究员。1983年8月 21日,结束在美国的3年流亡生活返 菲,在马尼拉国际机场遇刺身亡。② 科拉松·阿基诺 (1933— ) 。菲 律宾国家总统,已故参议员贝尼尼奥 ·阿基诺的夫人。生于马尼拉市。曾 在美国获文学士和名誉博士学位。 1983年其夫被害后,投入并领导了反 对马科斯政权的斗争。1985年12月, 先后宣布作为反对党联合体和统一民 族民主组织的候选人参加总统选举。 1986年2月大选获胜,成为菲律宾历 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甘地

  ①莫汉达斯·卡拉姆昌 德·甘地 (1869—1948) 。印度民族 运动领袖,在印度有 “圣雄” 之称。 生于波尔班达的土邦大臣家庭。1888 年,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法律。 1891年取得律师资格后返国,次年在 孟买市高级法院任律师。1893年应印 度富商之聘,赴南非任一商行的法律 顾问,旋即投入反对南非当局种族歧 视的斗争,争取印度侨民的平等权 利,并首创 “非暴力主义” 。1915年 返印。曾任印度国大党主席 (1924— 1934,1940—1941) ,“非暴力不合 作” 成为国大党的纲领性策略。在20 —40年代,多次发动反英不合作运 动。他的政治、经济、社会等主张, 被称作“甘地主义” ,其主要内容 有:号召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抗 英; 反对教派仇杀; 提倡手工纺织和 穿用土布,抵制英国机制布; 强调精 神力量的感化和阶级和平,反对暴力 行为; 主张社会改良和道德复兴,提 高贱民阶层的地位等。个人生活奉行 禁欲和苦行。常采用绝食的斗争方 式。曾多次被捕。在领导印度1947年 获得独立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由 于反对教派纠纷,1948年1月30日被 印度教大会的狂热分子刺杀。著有 《青年印度》、《甘地自传》等。② 英迪拉·甘地(1917—1984)。印度前 总理 (1966—1977,1980—1984) , 婚前名英迪拉·尼赫鲁。贾瓦哈拉尔 ·尼赫鲁之独生女。生于北方邦阿拉 哈巴德市。曾在国际大学和牛津大学 学习。1938年加入国大党。1942年与 律师费罗兹·甘地 (? —1960)结婚, 被称为甘地夫人。旋因从事反英不合 作运动被捕,关押一年。印度独立 后,为其父私人秘书,同时从事妇 女、儿童等社会工作。1956年出任国 大党阿拉哈巴德市主席。其后成为国 大党内英迪拉派主席。1964年出任新 闻和广播部长,同年8月当选联邦院 议员。1966年当选国大党议会党团领 袖,并出任总理,成为印度历史上第 一个女总理。1967、1971年两次蝉联 总理,其间兼任外交、财政、国防、 内政等部长。1977年大选中国大党失 败,遂辞职。1980年再次出任总理兼 国防、计划和原子能部长。1984年10 月被锡克教狂热分子刺杀。③拉吉夫 ·甘地(1944—1991)。印度国大党 (英迪拉派) 主席、印度前总理,已 故总理英迪拉·甘地长子。生于孟 买。16岁出国,就读于伦敦帝国科学 技术学院。后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 院,专攻机械工程。1965年毕业回国。 爱好航空事业,1968年入印度航空公 司任驾驶员。1980年6月其弟桑贾伊 ·甘地坠机身亡后,作为其母助手, 参与政务。1981年5月辞去航空公司 职务,正式加入国大党 (英) 。同年 6月当选人民院议员,并继其弟被任 命为青年国大党全国执委。1983年2 月任国大党 (英) 总书记(共有7名 总书记) 。1984年10月31日英迪拉· 甘地遇刺,在同一天举行的内阁紧急 会议上被选为总理。11月当选国大党 议会党团领袖,并被推选为国大党 (英) 主席。同年12月领导国大党 (英)取得议会选举的胜利,再次当 选人民院议员。在施政上以注重实际 著称,坚持圣雄甘地、尼赫鲁和英· 甘地的政策,致力于国家团结和世界 和平,继续实施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 原则,执政期间,印度经济比前有很 大发展。1989年大选失败卸总理任, 1991年5月21日竞选中在马德拉斯遇 刺身亡。印度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 国葬。

  尼赫鲁

  ①莫提拉尔·尼赫鲁 (1861—1931) 。印度国大党前主席、 律师。出身于亚格拉的婆罗门家庭。 早年在阿拉哈巴德高等法院工作。 1907年参加国大党,属温和派。精通 波斯语、阿拉伯语和英语。1919年在 阿拉哈巴德创办《独立报》。1920年 参加甘地领导的不合作运动。1923年 与达斯一起在国大党内成立自治党。 后成为该党领导人。1919和1928年两 任国大党主席。1925年和1928年为全 印各党代表大会主席,亦为印度立法 议会领导人。主张通过改良和立宪改 革取得自治。1928年5月当选国大党 宪法起草委员会主席,7月提出宪法 报告 (即《尼赫鲁报告书》) ,但被 英殖民当局拒绝。1930年再次参加甘 地领导的公民不服从运动,被捕入狱。 获释后不久病逝。②贾瓦哈拉尔·尼 赫鲁 (1889—1964) 。印度前总理 (1947—1964)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 领导人之一。生于阿拉哈巴德的婆罗 门家庭,莫提拉尔·尼赫鲁之子。 1905年去英国学习,先后就读于哈罗 公学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912年获 律师资格。同年归国,任阿拉哈巴德高 等法院律师。1918年起任国大党全国 委员会委员。1919年参加国大党阿姆 利则惨案调查委员会。1920年参加甘 地领导的不合作运动。1928年与鲍斯 一起创办全印独立同盟。1929年任国 大党全国委员会总书记。多次当选国 大党主席 (1929、1936、1937、1946、 1951—1954年) 。曾多次被捕和长期 监禁。1946年9月出任临时政府副总 理。印度独立后,任印度首位总理兼 外长。为万隆会议发起人和不结盟运 动倡导人之一。著有《尼赫鲁自传》、 《印度的发现》、《印度和世界》 等。

  提拉克 1856—1920

  印度 国大党早期激进派领袖。生于马哈拉 施特拉邦中产阶级婆罗门家庭。就读 于浦那的德干学院。大学毕业后从事 法律研究。后转向新闻界,创办并主 编马拉提文周报《狮报》和英文周报 《马拉提文》 ,主张采用暴力手段推 翻殖民统治。1905年首先提出印度独 立的口号。1907年国大党内以他为首 的激进派与温和派决裂。1908年被 捕,判刑6年,流放缅甸。服刑期间 从事巨著《薄伽梵歌的奥秘》写作, 给这部经典许多新的诠释。1914年释 放后发起组织自治联盟。1916年国大 党激进派与温和派重新统一。1918年 访英,与英工党取得紧密联系。次年 回国,在国大党阿姆利则会议上建议 实行“响应性合作” 政策,主张在一 定程度上由印度人掌握政权。圣雄甘 地在悼念他时称其为 “现代印度的缔 造者” 。

  马宗达 1917—1972

  印度 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创造人, 印共 (马列) 原总书记。1964年印共 分裂后,参加以孙达拉雅为首的一派 另组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者) , 后因同该派领导人意见分歧,在印共 (马)西孟加拉邦委内建立秘密组织 ——印度共产党毛泽东主义中心。 1967年5月,在大吉岭县纳萨尔巴里 地区发动农民武装起义,并发起成立 “印度共产党革命派全国协调委员 会” 。1969年4月22日印度共产党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成立,他当选 为临时中央组织委员会总书记。1970 年5月在印共(马列) 的第一次代表 大会上当选为总书记。1971年冬印共 (马列) 分裂,形成以马宗达和萨· 纳·辛格为首的两个中央。1972年7 月16日马宗达在加尔各答被政府逮 捕。7月28日在医院逝世。

  丹吉 1899—

  印度共 产党前主席、全印共产党总书记。 1919年加入国大党。1922年在孟买加 入印度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创办 《社会主义者》杂志。此后长期从事 工会工作。曾任孟买省和新德里立法 议会议员。长期任印共中央委员、 1950年起任政治局委员,1962年任印 共中央主席。1979年因祝贺巴胡古纳 加入国大党 (英) 公开支持英·甘 地,受党中央遣责,同年11月辞去印 共主席职务。1980年4月印共分裂, 支持他的势力另建全印共产党,不久 丹吉加入该党,任总书记。次年被印 共开除。1948年起任世界工会联合会 副主席。独立前和独立后,多次被 捕,在狱中度过15年。著有《甘地与 列宁》、《文学与人民》、《圣雄甘 地与历史》等。

  南布迪里巴德 1909—

  印度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者) 总书 记、印度喀拉拉邦前首席部长。生于 喀拉拉邦一地主家庭。毕业于圣托马 斯学院。1932年参加和平抵抗运动。 曾任喀拉拉邦国大党书记、马德拉斯 立法议会议员。1939年参加印共,曾 任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代理总书 记。曾任喀拉拉邦议员和首席部长。 1962—1963年任印共总书记,次年辞 职。1964年与孙达拉雅等人另立印度 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者) ,任政治局 委员。1977年起任印共 (马) 总书 记。著有《喀拉拉邦农民运动简史》、 《论农业问题》、《论组织》等。

  泰戈尔 1861—1941

  印度 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地主 家庭。曾留学英国。1921年在桑地尼 克丹创办国际大学,用孟加拉文写 作,一生创作丰富。早期作品有诗集 《暮歌》、《晨歌》 和剧本《修道 士》 、《国王和王后》等。1903年陆 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 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 《邮局》等,诗集《吉檀迦利》、 《新月集》、《飞鸟集》和许多中、 短篇小说。作品同情人民痛苦,谴责 种姓制度和封建制,描写殖民者的专 横,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正统 的印度教的抵触。他的诗歌格调清新, 具有民族风格,亦带有神秘色彩和感 伤情调。还擅长作曲和绘画。其作品 对印度文学影响很大,1913年获诺贝 尔文学奖。

  胡志明 1890—1969

  越南 民主共和国前主席 (1945—1969) , 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前主席 (1951 —1969) 。原名阮必成,在早期的革 命活动中取名阮爱国,后改胡志明。 义安省南坛县金莲村人,教师家庭出 身。早年当过海员,1920年在法国加 入共产党,是越南的第一个共产党 人。1923年由法赴苏,参加国际农民 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五大。1925年在 中国广州创立“越南青年革命同志 会” 。同时还参加创建“远东被压迫 民族联合会” 。1930年领导建立越南 共产党(后改名印度支那共产党) 。 日本侵占印支时期,1941年发起建立 民族解放统一战线组织——“越南独 立同盟” (简称“越盟” ) ,被选为 主席,领导越南人民进行抗法抗日斗 争。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后任越南民 主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1946年3月 当选为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1951年 2月印度支那共产党改称越南劳动 党,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 1954年领导越南人民进行了九年的抗 法救国战争。60年代又领导越南人民 进行抗美救国战争。他为祖国的解放 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

  黎笋 1907—1986

  越南共 产党前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兼军委书 记。生于广治省(今平治天) 。当过 铁路职员。1928年加入越南青年革命 同志会,1930年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 (今越共) 。曾被法殖民当局监禁5 年。1937年当选中央委员。1939年任 中央常委。1940年再次被捕,判刑10 年,流放昆仑岛。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 后出狱,当选为党中央委员和政治局 委员。抗法战争时期,曾任南方局书 记。1957年任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 央书记处书记。1960年9月在党的三 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1976年12月党的四大将第一书记改称 总书记以来,一直任此职。1980年起 兼党中央军委书记。在其任内,对外 推行地区霸权主义,发动侵柬战争, 恶化了同中国的关系。1986年7月去 世。著有《黎笋选集》。

  吴庭艳 1901—1963

  前南 越伪政权政府首脑。出身官僚地主家 庭。早年为法国殖民者效劳,历任县 长、省长等职。1933年任阮氏王朝末 代王保大的内政大臣。1940—1945年, 为日本占领军服务。战后,1950年赴 美,1954年归国,任保大政权总理。 1955年在美国支持下废黜保大,成立 越南共和国,自任总统兼总理和国防 部长。任内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阻 挠越南统一。1963年11月,在美国策 划的军事政变中,与其弟吴庭儒同被 击毙。

  阮友寿 1910—

  前越 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副主席,越南国务 委员会副主席、国会常务委员会主 席、律师。生于堤岸。早年在法国巴 黎学法律,回国后在西贡当律师。 1947年起参加爱国运动,曾遭法殖民 当局监禁。1954年8月参加成立西贡 一堤岸保卫和平运动,任副主席。 同年11月再次被捕。1961年10月越狱 后去解放区。次年起为越南南方民族 解放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 1969—1976年为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 命政府顾问委员会主席。1976年4月 当选越南第六届国会代表,同年7月 起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副主席。 1981年起任国务委员会副主席,国会 常务委员会主席。为越南祖国战线中 央主席团委员。

  范文同 1906—

  前越 南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前总 理。生于广义省 (今义平省) ,官吏 家庭出身。1925年在河内学习法律, 参加革命活动而遭殖民当局通辑,逃 往广州。1626年在广州参加胡志明创 办的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1927年回 国。1929年7月被捕,流放昆仑岛, 在狱中参加印度支那共产党。1936年 获释,在河内主编法文《印度支那人 意志报》。此后曾在越北创建革命根 据地。八月革命胜利后,任越南民主 共和国财政部长。1949年当选党中央 委员,同年任政府副总理。1951年起 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起任政府 总理。1986年党的六大上辞职,后任 国会常务委员会主席。著有《战斗和 建设的二十五年》。

  阮文绍 1923—

  原南 越的 “越南共和国” 总统。宁顺省 (今顺海省) 人。1946年参加法国雇 佣军。大叻军官学校毕业。曾在美国 受训。任过第一步兵师师长兼11战术 区司令、第五步兵师师长兼32战术区 司令。1963年参与前总统特别军事顾 问扬文明发动的推翻吴庭艳总统的军 事政变。后又参与第一军军长阮庆发 动的推翻杨文明的军事政变,不久又 参加“少壮派” 军人发动的推翻阮庆 的军事政变。1965年6月同 “少壮 派” 军人再次发动军事政变,推翻 以潘克丑一潘辉括为首的 “文官政 府” ,成立“战时内阁” ,任 “国家 领导委员会” 主席。1967年9月自任 总统,1971年10月连任。1975年4月 21日在越南南方解放前夕下台,26日 携眷逃离越南。后在英国居住。

  杨文明 1916—

  原南 越的 “越南共和国” 总统。生于美萩 省(今前江省) 。1940年参加法国殖 民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脱离殖民 军,在南越“共和国” 军队任职。曾 任总理府军事主任,第一军区参谋 长、西贡—堤岸分区司令、首都军 区司令。1958年去美国利汶渥斯堡美 国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深造。1960年 被调离军队,任总统特别军事顾问。 1963年11月1日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军 事政变,推翻吴庭艳政权。此后任南 越 “革命军人会议” 主席、元首和最 高统帅。1964年1月第一军军长阮庆 发动政变后任国家元首和 “革命军人 会议” 最高顾问。1964年10月 “文官 政府” 成立后流亡海外。1968年从曼 谷返回西贡。1975年西贡解放前夕任 总统,同时发表声明,向越南人民军 投诚。后居胡志明市(原西贡市) 。

  黄晋发 1913—

  越南 国家领导人之一,建筑师。生于美萩 省安和县(今属槟椥省) 。河内建筑 学校毕业。日本占领时期曾任《青 年》杂志社长,为 “先锋青年” 运动 倡导者之一。法国殖民军重占西贡时 被捕,监禁两年。出狱后从事地下工 作。曾到解放区担任过一些地方领导 工作。1954年重返西贡,从事地下斗 争。曾任民族解放阵线西贡一嘉定 市委员会主席、民族解放阵线中央委 员会主席团副主席、中央委员会秘书 长。1969—1976年任越南南方共和临 时革命政府主席。1976年4月当选越 南国会代表,同年7月任政府副总 理。1977年当选越南祖国战线中央委 员会主席团委员。1979年兼任国家基 本建设委员会主任。

  陈富 约1904—1931

  印度 支那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广义人。 出身贫苦知识分子家庭,曾在义安市 法越学校任教,并参加革命。1926年 来中国,会见胡志明,后往苏联学 习。1930年当选印度支那共产党总书 记,起草《资产阶级民权革命纲领》。 次年被捕入狱,被折磨致死。

  黄文欢 1905—1991

  原越 南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生于义安省 (今义静省) 。1924年开始从事革命 活动。1926年到中国广洲,参加越南 青年革命同志会。1930年加入印度支 那共产党。1935年再次来华,在昆 明、桂林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41年 被中国当局逮捕,次年经营救出狱, 同年回国参加建立越北解放区工作。 1945年当选中央委员。八月革命后, 曾任国防部副部长、卫国军全国政治 委员。1946年抗法战争爆发后,曾任 中央政府驻海外特派员、越南驻中国 首任大使,国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 职。党的二大三大上都当选党中央政 治局委员。1958年起任国会常务委员 会副主席。1971年当选越南祖国战线 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委员。1979年因反 对黎笋的反华侵柬路线而遭迫害,离 开越南,辗转到达北京。此后长期居住 中国。1991年5月18日病逝于北京。

  黎德寿 1910—

  原名 潘延凯。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 生于南定省(今河南宁省)。1928年 参加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后加入印 度支那共产党。曾多次被捕监禁。 1944年当选中央委员。抗法战争时期 曾任党的南方局副书记。1960年党的 三大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并任书 记处书记,负责中央组织部工作。 1971年曾去巴黎同美国国务卿基辛格 会晤。1975年去南方负责春季总进攻 的领导工作。1980年2月起任越共中 央军委副书记。1986年12月党的六大 上与长征,范文同一起辞职。

  武元甲 1911—

  越南 人民军原总司令、大将。生于广平省 (今平治天省)。早年加入新越革命 党。顺化大学毕业后,在河内升龙中 学任历史教员。1938年加入印度支那 共产党。1940年到中国。1944年曾任 越北解放区党委书记。1945年当选党 中央候补委员、越南民族解放委员会 副主席。八月革命后,任政府内务部 长,党中央军委主席。抗法战争期间 曾任国防部长兼越南人民军总司令。 在党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上当选为中 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五大上当选中 央委员。1955—1980年,任政府副总 理兼国防部长和人民军总司令。是越 南抗美救国战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1980年以后任过部长会议副主席、国 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席等职。 著有《奠边府战役》、《人民军队和 人民战争》、《抗击美国海空战争的 人民战争》等。

  孙德胜 1888—1980

  原越 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生于龙川省 (今安江省) 。青年时期曾参加进步 斗争,因逃避当局搜捕于1912年去法 国。在法国海军中任机械士。1919年 参加法国水兵反战兵变,兵变后被 捕,开除军籍。旋在法国雷诺汽车公 司当机械师,参加法国劳工总联合 会。1920年回国,参加西贡——堤岸 的工会活动。1926年加入越南青年革 命同志会。1929年被殖民当局逮捕并 流放至昆仑岛。在狱中创建党支部, 1930年南圻党委承认该支部为党的特 别支部,从而成为印度支那共产党党 员。八月革命胜利后出狱,参加抗法 战争。在党的二大、三大、四大上均 当选中央委员。1960—1969年任越南 民主共和国副主席。1969—1976年任 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1976—1980年 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1955— 1977年任越南祖国战线中央委员会主 席团主席。还担任过国防会议主席、 国会常务委员会主席、越南总工会名 誉主席等职。1980年3月30日于河内 逝世。

  长征 1907—1988

  越南原 国会常务委员会主席。生于南定 (今 河南宁省),原名邓春枢。1927年加 入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1929年参加 印度支那共产党的筹建工作,为该党 最早的成员之一。曾主办《斧头镰 刀》、《红色工会》等报刊。1931年 入狱,1936年获释。曾与武元甲合编 《农民问题》丛刊。1940年任党的机 关报《解放报》 (后改为《解放旗帜 报》) 总编辑。同年当选为中央委 员,任中宣部部长。1941年当选为中 央委员会总书记。八月革命时负责全 国总起义委员会的工作。1951年起为 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辞去总书记 职务。曾历任政府副总理、国家科委 主任、阮爱国党校校长等职。连任第 二至第六届国会常务委员会主席。 1986年底党的六大上与范文同,黎德 寿一起辞职。1988年病逝于河内。著 有《解放的旗帜》、《论八月革命》、 《论越南革命》等。

  阮文灵 1915—

  越南 共产党前总书记。原名阮文菊,又名十 菊。兴安省 (今海兴省) 人。1930年 参加革命,1936年加入印度支那共产 党。同年5月被捕,判无期徒刑,流 放昆仑岛。1936年特赦获释,在海防 从事地下工作。曾在西贡、中圻等地 活动。1941年再次被捕,流放昆仑 岛。1945年8月革命后获释。曾历任 西贡——堤岸市委书记、中央委员、 南方局书记等。抗美救国战争胜利后 任胡志明市市委书记。1976年当选中 央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1978— 1980年为越南总工会主席。在党的六 大(1986年12月) 上当选党中央总书 记。党的七大 (1991年6月)上卸总 书记职。

  冯维希 1909—

  老挝 建国战线 (即原爱国战线,1979年改 为现名) 主席。生于川圹省。法国统 治时期曾任县长、省长。1949年加入 印度支那共产党。1955年当选为老挝 人民党(今老挝人民革命党) 中央委 员。次年当选老挝爱国战线总书记。 1959年在万象被萨纳尼空集团逮捕, 次年5月越狱回桑怒解放区。曾在历 届政府中任过内政部长、宗教大臣、 宣传大臣、新闻和旅游大臣等。1970 年参加三国四方首脑会议。1972年当 选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1974年4月任第三次联合政府副首相 兼外交大臣。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 和国成立,任政府副总理兼教育、体 育和宗教部长。1982年以来任部长会 议第二副主席。1987年9月接替苏发 努冯为老挝建国战线主席。他是作 家,出版过文学和历史方面的著作。

  诺萨万 ? —

  老挝前 王国政府副首相兼国防大臣。下寮沙 湾拿吉人。早年曾在法国殖民政府当 文书。1946年一度加入“寮国自由民 族统一战线” ( “伊沙拉” ) 。曾在 法属王国军队中当中尉军官。1954年 任陆军参谋长。1959年任国防大臣。 1960年创人民社会党,自任主席。同 年8月贡勒政变后,他在沙湾拿吉成 立“反政变委员会”,发动内战。 1962年作为右派代表参加第二次联合 政府,任副首相兼国防大臣。1965年 2月兵变失败后逃往泰国。

  富马 1901—1984

  老挝原 万象政府和联合政府首相、亲王。生 于琅勃拉邦。汶孔亲王之子,苏发努 冯亲王的同父异母哥哥。早年在河内 上学,后在法国获工程师和电机工程 师衔。1930年回老挝,任工程师。 1945年日本投降时,参加抗法组织“寮 国自由民族统一战线” (“伊沙拉”)。 在抗战政府中任公共工程大臣。“伊 沙拉” 遭挫时一度流亡泰国。1949年 回国,曾先后在萨纳尼空、卡代和三 次联合政府中任副首相、首相等职。 在1964—1974年的十年内战中一直任 万象政府首相。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 共和国成立,任政府顾问。

  丰威汗 1920—

  老挝 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生于沙湾拿吉 省。其父为越南人。从小在越南读 书。1942年在河内大学法学院学习期 间参加反对法国殖民统治和日本法西 斯的学生运动。1946年加入印度支那 共产党,是旅越老侨反法运动负责人 之一。1949年在桑怒省组织了一支名 为 “拉萨冯” 的老挝人民武装力量。 1950年任抗战政府国防部长。1953年 任寮国战斗部队总司令。1955年老挝 人民党(今人民革命党)成立,当选 总书记,并任老挝人民解放军 (1982 年7月改名为人民军)最高总司令。 1972年在党的二大上当选总书记。 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任 政府总理。在1982年党的三大上再次 当选为总书记,同年9月任部长会议 主席。1986年又当选总书记。1991年 3月老挝人民革命党第五次代表大会 上,再次当选党的主席。

  苏发努冯 1909—

  老 挝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生于琅勃拉 邦。汶孔亲王之子。早年在河内读 书,后到法国巴黎大学攻读土木工 程。1939年回老挝后任工程师。1945 年5月老挝青年学生成立“老本老” (老挝人的老挝)抗日组织,他为组 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同年8月日本投 降,同佩差拉等组织寮国自由民族统 一战线( “伊沙拉” ),在一些城市 举行起义。同年10月,在佩差拉为首 相的抗战政府中任国防和外交大臣, 兼统一战线武装部队总司令。1950年 当选寮国自由民族统一战线主席,并 任新组成的抗战政府总理。1956年 “伊沙拉” 改组并扩大为老挝爱国战 线,仍任主席。此后在三次联合政府 中曾任公共工程和经济计划大臣、副 首相等职。1972年在老挝人民革命党 二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 年12月2日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 立,任国家主席、最高人民议会主 席。1979年老挝爱国战线改名为建国 战线后仍任主席。1986年辞去国家主 席职务,改任名誉主席。次年辞去建 国战线主席职务。

  西哈努克 1922—

  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主席。生于金边。 其父为诺罗敦·苏拉玛里特国王,外 祖父是西索瓦·莫尼旺国王,他本人联 结了柬埔寨王国著名的诺罗敦和西索 瓦两大王族。毕业于西贡斯鲁巴法文 中学,在法国索姆尔地方的骑兵和装 甲兵学校留过学。1941年西索瓦·莫 尼旺国王去世后继任柬埔寨王国国 王。当时柬埔寨仍为法国的保护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进行了争取 独立的斗争。1946年1月,法国政府 放弃对柬埔寨的保护。1953年11月9日 柬独立。1955年3月退位,让位给其父 苏拉玛里特。同年4月组织人民社会 同盟,任主席。同年9月,人民社会 同盟在普选中赢得国民议会全部91个 席位,他出任首相兼外交大臣。1960 年4月其父去世,他宣布取消王位继 承制度。同年6月,国民议会选举他 为国家元首。1970年3月,朗诺发动 政变,他在中国北京组成柬埔寨民族 统一阵线,任主席,同时任新成立的 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首相。1975 年4月金边解放后,于9月15日回 国,担任民主柬埔寨国家元首。次年 宣布退休。1979年1月6日,越南入 侵柬埔寨,他率民柬高级代表团去联 合国安理会。同年10月,在朝鲜组成 高棉民族团结联盟,任主席。1981年 3月26日,在平壤成立“争取柬埔寨 独立、中立、和平与合作民族团结阵 线” ,任主席。在他和各方共同努力 下,柬埔寨爱国三方力量领导人于 1982年6月22日在吉隆坡签署了民主 柬埔寨联合政府成立宣言,他任主 席。曾参加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为 不结盟运动早期领导人之一。曾任柬 中友好协会名誉主席。1989年8月辞 去柬埔寨民族团结阵线主席职务。

  英·萨利 1926—

  民 主柬埔寨联合政府财政和经济协调委 员会委员、柬共中央常务委员会委 员。出身于波罗勉省一贫农家庭。 1950年去法国留学。1956年回国后在 金边当历史教员,同时从事地下工 作。1963年离开金边进入丛林。从这 年起为柬共中央常委会委员。曾任柬 民族统一阵线和民族团结政府国内特 使、副首相、民主柬埔寨政府副总 理。1982年民柬联合政府成立后任财 政和经济协调委员会委员。

  波尔布特 1928—

  柬 埔寨共产党前中央委员会书记、民柬 国民军最高委员会主席兼总司令。真 名为沙洛特绍。生于磅同省一富裕农 民家庭。1949年留学法国。在此期间, 参加柬埔寨留法学生组织的马列主义 小组的活动。1953年回国后进入丛 林,参加反法武装斗争。1954年日内 瓦会议后在金边一私立学校教历史、 地理和伦理学,同时做地下工作。参 加了柬共(原名高棉劳动党)的建党 活动,在一大上当选为柬共中央常委 会委员,次年任党的副书记。1962年 中央书记杜斯木牺牲后任代理书记。 1963年在党的二大上当选中央书记。 同年离开金边转入丛林。在1970— 1975年抗美战争期间,任党中央军委 主席,全国战场军事指挥部主席。 1976年任民柬政府总理。越侵柬后, 1979年12月起任民柬国民军最高委员 会主席兼总司令。1985年8月退休, 同时被任命为国防高等学院院长。

  朗诺 1913—1985

  柬埔寨 王国前首相。伪高棉共和国总统。生 于波萝勉省。柬埔寨王家军事学院毕 业。曾担任暹粒省省长,马德望军区 司令、王家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国防 大臣、副首相等职。1970年3月18日和 施里玛达发动政变,成立 “救亡政 府” ,同年10月成立“高棉共和国”。 1971年4月称“元帅” 。次年3月自 封总统,兼任总理和武装部队总司 令。金边解放前夕,1974年4月逃亡 美国。

  乔森潘 1931—

  民主 柬埔寨主席。生于柴桢省一高级职员 家庭。1954年在巴黎大学学习法律和 经济,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60年回 国,任金边法文日报 《观察家》主 编。1962年11月,作为人民社会同盟 成员当选国会议员,并出任经济大 臣。此后曾任商业大臣、国民议会经 济事务和计划委员会副主席等职。是 国民议会中有影响的左派人物之一。 1967年进入丛林。1968年被柬当局军 事法庭缺席判处死刑。朗诺政变后, 曾任以西哈努克为主席的民族统一阵 线中央政治局委员,同时被任命为民 族团结政府副首相兼国防大臣,柬民 族解放武装力量总司令。1976年4月 在柬埔寨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 为国家主席团主席。1979年12月当选 为爱国、民主、民族大团结阵线临时 主席,并被任命为政府总理。1982年 7月9日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正式成 立,任联合政府负责外交事务的副主 席。1985年8月24日被任命为民主柬 埔寨主席。后又任副主席。

  宾努 1906—1985

  柬埔寨 前王国民族团结政府首相、亲王。生于 金边。1946年任金边市长。次年任国 务大臣。从1948年9月起多次任王国 政府首相。1958年2月当选人民社会 同盟中央委员、总书记。1967年任柬 中友好全国委员会主席。朗诺政变 后,当选为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中央 政治局主席,同时任王国民族团结政 府首相。民柬建立后,1976年4月任 民主柬埔寨国家主席团高级顾问 (与 政府总理地位相同) 。1979年11月定 居法国。1985年在巴黎病逝。

  宋双 1911—

  民柬联合政府总理、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 主席。信仰天主教。毕业于巴黎高等 商业学校。曾任马德望省和波萝勉省 副省长、财政大臣、外交大臣、副首 相、国家银行行长、卫生大臣、国家 元首私人顾问等职。1969年被封为亲 王。朗诺政变后,一度被软禁,后流 亡法国。1978年底越南侵柬后,成立 “争取中立与独立的柬埔寨委员会”。 1979年3月领导组织高棉人民民族解 放阵线的武装力量。同年8月秘密返 国,争取五个分散在柬境内的组织加 入其阵线,10月9日,扩大了的解放 阵线在索山营地正式成立,他当选为 主席。1982年出任民柬联合政府总 理。

  慕梭 1901—1948

  印度尼 西亚共产党领袖。1923年加入共产 党,任中央委员。1926—1927年起义 失败后流亡国外。1935年返国,领导 恢复党的组织和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 线。1936年又出国,1947年返国。次 年8月任印共总书记,提出 “新道 路” 的斗争纲领,为当时处于困境的 印尼革命指出前途。同年10月在茉莉 芬事件中牺牲。

  纳苏蒂安 1918—

  印尼前国防和安全部长、退役陆军上 将。生于北苏门答腊。毕业于中等师 范学校。在万隆荷兰皇家军事学院肄 业。曾在荷兰殖民军中服役。1944年 任日军组织的 “先锋营” 营长。1945 年印尼宣布独立后,曾任西爪哇军区 参谋长、武装部队副司令兼武装部队 作战参谋长、爪哇军区司令、陆军参 谋长、国防和安全部长、武装部队参 谋长等职。1960年晋升陆军上将。是 1965年 “九·三○” 事件中镇压印尼 共的首要人物之一。1966—1972年任 临时人民协商会议议长。1972年退 休。

  苏加诺 1901—1970

  印尼前总统。生于泗水。其父为爪哇贵族 后裔。1925年万隆工学院毕业后组织 “中央研究俱乐部” ,主张以不合作 为手段,争取民族独立。1927年将 “中央研究俱乐部” 改组为 “印尼民 族联盟” ,任主席,提出立即独立的 口号。1928年又将印尼民族联盟改组 为“印尼民族党” 。1929年被荷兰殖 民当局逮捕,次年发表著名的辩护词 《印度尼西亚的控诉》。获释后参加 “印尼党” ,当选为主席。1933年再 次被捕,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被日军 释放。后幻想依靠日本取得民族独 立,先后出任日本御用组织 “民众力 量中心” 、“爪哇奉公会” 和 “印尼 独立筹备委员会” 主席。1945年6月, 在国内民族独立运动推动下,提出建 国五项原则,即信奉真主、人道主义、 民族主义、民主、社会公平。8月17 日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印尼独立, 并当选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统。荷 兰殖民军再度侵占印尼后,于1948年 12月被捕,流放邦加岛。1949年8月 荷兰承认印尼独立后获释。同年12月 当选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第一任总统。 1950年成立统一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时仍当选总统。1959年起兼任总理。 对外一贯奉行反帝、反殖和不结盟政 策,为加强亚非人民的团结作出了贡 献。1965年的 “九·三○” 事件后, 被逐步剥夺了总统权力。1967年3月 被撤销总统职务,遭软禁。1970年6 月21日病逝。

  苏哈托 1921—

  印度尼西亚总统、专业集团指导委员会主 席、退役陆军上将。生于中爪哇日惹 克姆苏村。毕业于中爪哇荷印皇家陆 军学校、万隆陆军参谋和指挥学校。 1940年加入荷印皇家陆军。1942年11 月在日惹加入日本警察部队。次年加 入日本控制的 “卫国军” 。曾因参加 勿里达“卫国军”反日起义被捕。1945 年10月参加“保安军” 。在军队中历 任团长、旅长、师长、陆军第一副参 谋长、陆军防空司令、陆军战略司令 部司令等职。1965年 “九·三○” 事 件时任陆军临时负责人,后任司令, 镇压印尼共。1966年任内阁部长、副 总理,并晋升陆军上将。同年7月与 苏加诺共同组织“安佩拉内阁” , 任内阁主席团主席、国防和安全部 长。1967年任代总统,次年任总统。 此后连续四次当选总统至今。信奉伊 斯兰教。对内继续实行建国五项原 则,对外坚持独立自主政策。

  哈达 1902—1980

  印尼前国民教育党主席、印尼首任副总统、 经济学博士。生于西苏门答腊。毕业 于荷兰鹿特丹经济学院。曾任印尼学 生协会主席,进行争取印尼民族独立 的活动。1927年被荷兰当局逮捕,次 年释放。1933年回国从事反荷活动。 1933年任国民教育党主席。1934年被 捕流放。1942年被日军释放。曾任日 本军政府顾问、人权中心主任等职。 1945年8月任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副总 统。1948年任内阁副总理兼国防部 长。同年发生镇压印尼共和进步势力 的“茉莉芬事件” 。此后曾任印尼联 邦共和国、印尼统一共和国副总统、 总理兼外长。1956年辞去副总统职 务。此后曾在陆军参谋学校、加查马 达大学等校任教。著有《希腊思想》、 《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等。

  沙斯特罗阿米佐约 1903—1975

  印度尼西亚前总理。生于中爪哇,毕业于荷兰莱登大学,1928年 回国当律师,同年参加印尼民族党。 曾当过报刊记者、主编、中学教员。 1931年民族党被解散,与别人另组织 印度尼西亚党。1936年该党被解散, 次年又组成印度尼西亚人民运动党。 1945年印尼独立后,参加重建印度尼 西亚民族党,当选中央委员。同年任 首届内阁新闻部副部长。荷兰重占印 尼时曾一度被捕。此后曾任驻美大使 等职。1953—1955年任内阁总理。 1956—1957年任普选后的第一届内阁 总理。此后曾任常驻联合国代表、临 时人民协商会议副议长。两次当选印 尼民族党总主席。1955年出席亚非会 议,当选主席。

  艾地 1923—1965

  前印度 尼西亚共产党中央主席。生于南苏门 答腊,毕业于商业中学。1933年开始 参加民族运动。1943年参加印尼共产 党,从事地下工作。参加组织了反法 西斯团体独立印度尼西亚运动。1945 年印尼独立后,与一些青年建立了印 尼青年军,任中央主席。1947年任印 尼共产党中央委员,同时任人民民主 阵线执行委员会书记。1951年当选中 央委员会第一书记,1954年当选党的 总书记,同年任国会议员。1959年当 选印尼共产党中央主席,此后曾任过 民族阵线中央副主席,临时人民协商 会议常务副主席等职,1965年 “九三 ○” 事件后,于11月在中爪哇山区被 杀害。生前主张合法斗争,与苏加诺 合作,参加苏加诺提出的“纳沙贡”。

  真纳 1876—1948

  巴基斯 坦立国运动领导人。生于富商家庭, 曾留学英国。1896年加入印度国民大 会党。1913年参加伊斯兰教联盟,两 任主席,1934年起成为该联盟永久主 席。最初主张印度建立统一独立的国 家,1921年与国大党决裂,1940年提 出 “巴基斯坦计划” ,主张在印度伊 斯兰教徒聚居地区建立伊斯兰教国 家。1947年8月巴基斯坦自治领成立 时任第一任总督

  阿尤布·汗 1907—1974

  巴基斯坦前总统。生于西北边境省。 曾就学于阿利加尔穆斯林大学、英国 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1928年开始 在印度军队任职。1947年巴基斯坦独 立后,曾任旅长、东巴最高军事指挥 官、陆军副总司令、总司令、国防部 长等职。1958年发动军事政变,同年 10月27日出任总统。1962年颁布新宪 法,结束军管。1963年12月当选穆斯 林联盟主席。1965年当选总统。1969 年3月25日因政府与反对党之间的矛 盾日趋尖锐,宣布辞职,将权力移交给 陆军总司令叶海亚·汗。1959年升为 陆军元帅。在其统治时期,为巴基斯 坦从军人政权过渡到文官政权作了一 定努力,颁布 “基本民主” 法令。著 有自传《要朋友,不要主子》。

  叶海亚·汗 1917—1980

  巴基斯坦前总统。生于白沙瓦的旧贵 族家庭。曾就读于旁遮普大学和印度 军事学院。此后曾参加第二次世界大 战,战后在基达参谋学院任教。印巴 分治后创建巴基斯坦参谋学院,此后 曾任陆军司令部参谋局长、东巴驻军 司令、陆军副总司令等职。1966年升 为上将,任陆军总司令。1969年3月 接管阿尤布·汗政权,任总统,宣布 全国实行军管。执政期间,对东巴人 民同盟领导的分离活动进行军事镇 压,终至东巴分离,建立孟加拉国。 1971年12月下台,次年被软禁,1974 年7月解除软禁。在任职期间,曾安 排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 理基辛格于1971年秘密访华。

  布托

  ①佐勒菲卡尔·阿里·布 托 (1928—1979) 巴基斯坦前总统。 生于信德省一贵族家庭。1950年在美 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 学位,1952年获英国牛津大学法学硕 士学位,1953年在伦敦林肯律师学院 获高级律师资格,回国后曾任律师。 1958年10月任商业部长,为当时巴基 斯坦最年轻的内阁部长。此后曾任少 数民族事务部长、国家建设部长、新 闻部长、克什米尔事务部长、工业和 天然资源部长、外交部长等职。1966 年因与阿尤布·汗政权意见分歧而辞 职,次年12月创建巴基斯坦人民党, 任主席。1971年12月叶海亚·汗总统 下台,布托出任总统和军事管制首席 执行官,1973年新宪法实施后改任总 理,兼外长、国防部长。1977年大 选,人民党获胜,再次任总理。反对 党巴基斯坦联盟拒绝承认大选结果, 掀起长时间大规模的反政府运动。同 年7月5日陆军参谋长齐亚·哈克以 制止内乱为由推翻布托政府。以后布 托几次被捕。1978年3月18日拉合尔 高等法院以 “谋杀” 罪判处布托死 刑。判刑后许多国家领导人呼吁免除 布托死刑,但仍于次年4月在拉瓦尔 品第监狱被绞死。著有《独立的神 话》《巨大的悲剧》等。②努斯拉特· 布托 (1930—) 巴基斯坦人民党终身 主席,前总统佐勒菲卡尔·阿里·布 托的夫人。出身于大资本家。巴基斯 坦独立后随父母移居卡拉奇。曾在英 国上学,大学毕业后于1951年与布托 结婚。婚前就是个社会活动家,婚后 成为布托政治上的助手。1977年当选 国民议会议员,同年9月当选为人民 党代理主席。为争取布托释放在国内 外积极活动,多次被军政府逮捕、软 禁,1979年5月获释,同年当选人民 党终身主席。③贝娜齐尔·布托 (1953—) 巴基斯坦前总统佐勒菲卡 尔·阿里·布托的长女。曾在美国哈 佛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毕业后又在 英国牛津大学深造两年,曾当选牛津 大学学生会辩论社主席。1972年曾随 父去印度出席印巴会谈。1976年牛津 大学毕业后在巴基斯坦外交部实习, 专门研究战略问题。1978年当选人民 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因其父判处 死刑多次被软禁,直至布托死后才获 释。1982年被任命为人民党主席, 1984年去英国,1986年回国,1988年 8月齐亚·哈克总统座机爆炸遇难, 她在政界的地位开始突出,同年11月 大选中人民党获胜,被任命为总理。 1990年8月6日总统解散内阁,她去 职。她是穆斯林国家中最年轻的政府 首脑,也是穆斯林国家中第一位女政 府首脑。

  拉赫曼

  齐亚·拉赫曼 (1936— 1981) 孟加拉国前总统。1955年毕 业于巴基斯坦卡库尔军事学院,此后 曾任该学院教官、第二东孟加拉国副 团长等职。1971年3月以 “孟加拉国 解放军总司令” 的名义宣告孟加拉国 独立。建国后曾任库米拉旅旅长、陆 军参谋长等职。1975年11月任军法管 制副首席执行官,一年后任首席执行 官。1977年4月就任总统,1978年再次 当选总统,9月任孟加拉国民族主义 党主席,次年晋升中将。1979年4月 取消军法管制,任文官总统,1981年 5月30日被暗杀。

  萨拉勒 1917—

  阿拉伯也 门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兼武装部队 总司令、1962年推翻巴德尔王室的 “九·二六” 革命领导人、元帅。生 于萨拉。1938年巴格达军事学院毕 业,后在军队中任教官。曾因在军队 中进行革命活动而被捕。1962年任王 宫卫队司令,同年9月领导也门陆军 部队发动政变,推翻巴德尔封建王室 统治,宣布成立阿拉伯也门共和国。 革命后任委员会主席,不久后任总统 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曾兼任总理和外 交部长。1967年发生政变,革职后流 亡伊拉克,后去开罗定居。

  鲁巴伊 1934—1978

  也门 民主人民共和国原总统委员会主席、 民族阵线中央副主席。生于南也门一 个贫农家庭。当过小学教师、会计和 律师。1960年参加被占领的南也门民 族阵线。1966年当选人民阵线总指挥 部成员,1969年6月22日同伊斯梅尔 一起在民族阵线内发动 “纠正运动”, 成立总统委员会,当选主席兼武装部 队总司令。1975年起为民族阵线副总 书记,1978年6月25日民族阵线中央 委员会举行特别会议时未出席,次日 广播中央委员会公告,称其被中央委 员会成立的 “特别法庭” 判处死刑, 并于当晚被枪决。

  古里安 1886—1973

  巴勒 斯坦工人党 (今以色列工党前身) 、 以色列工人党 (即拉菲党) 创始人, 以色列政府第一任总理兼国防部长。 原名戴维·格伦,1910年改名本·古 里安。生于波兰华沙。少年时代受犹 太复国主义创始人西奥多·赫茨尔的 思想影响,14岁即开始主持各种犹太 复国主义会议。1906年去巴勒斯坦, 曾任巴勒斯坦社会主义劳工党杂志编 辑。1913年去土耳其君士坦丁堡大学 学习法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站在 协约国一边而被土耳其放逐,逃往埃 及,后去美国,和本·维茨发起成立 由美、英、巴勒斯坦志愿人员组成的 犹太军团,参加攻占巴勒斯坦的战 役。1918年返回巴勒斯坦,1919年创 建劳工联合党 (巴勒斯坦工人党前 身) ,次年当选为刚成立的巴勒斯坦 犹太工人总联合会总书记。1930年推 动劳工联合党和青年工人党合并,建 立巴勒斯坦工人党。1935年任世界犹 太复国主义组织执委会主席兼巴勒斯 坦犹太办事处负责人。1948年以色列 建立后任临时政府总理兼国防部长。 1953年10月因健康原因辞去总理职 务。1955年再度任总理兼国防部长。 1963年6月辞职。1965年从巴勒斯坦 工人党分裂出来,另组以色列工人党 (拉菲党) 。1968年退出党派活动。

  梅厄 1898—1978

  以色列 前政府总理和工党书记。原名果尔达 ·马鲍维奇,1956年随夫改姓梅厄。 生于俄国基辅,8岁时举家迁居美 国。1917年从密尔沃基师范学院毕业 后,成为锡安犹太复国主义劳工组织 的专职工作人员。1921年定居巴勒斯 坦,先后以在农庄劳动和为人洗衣维 持生计。曾任犹太总工会女工委员会 秘书、政治部主任、世界犹太组织犹 太办事处政治部代理主任等职。1949 年作为工党候选人被选入首届议会, 不久任政府劳工与社会保险部长。 1956—1966年任外交部长。1966年当 选工党(当时称巴勒斯坦工人党)总书 记。1968年以色列工人党 (拉菲党) 和巴勒斯坦工人党及劳工联盟合并为 以色列工党,被选为书记。1969年3 月担任总理。由于工党内部三派分 裂,被迫于1974年6月下台。曾获美 国威斯康辛大学荣誉学位。是以色列 第一个女总理。

  沙米尔 1915—

  以色列 利库德集团领导成员。政府总理。原名 耶斯特尼茨基。生于波兰,肄业于华 沙大学法律系,毕业于耶路撒冷希伯 莱大学。1935年移居巴勒斯坦,第二 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犹太复国主义 “修正派” 地下恐怖组织“伊尔贡· 茨瓦伊·柳米” 。后从该组织中分裂 出来,另组 “斯特恩帮” ,1942年成 为该组织最高领导人,并改名为 “争 取以色列自由战士” 组织。因进行恐 怖活动被捕两次均越狱潜逃。后到法 国避难。1955—1965年任以色列情报 机关“莫萨德” 欧洲行动计划负责 人。1970年加入贝京领导的加哈尔集 团,选入执委会。1973年进入议会, 1977年出任议会议长。1980年出任外 交部长,1983年10月出任政府总理兼 外长。次年9月工党和利库德集团联 合执政后任外长。1986年任总理至 今。

  贝京 1913—1992

  以色列利 库德集团领导人,前政府总理。生于 波兰。毕业于华沙大学法律系。曾任 “修正犹太复国主义联盟” 波兰青年 运动主席。德国法西斯占领波兰后, 其亲属被纳粹杀害,只身逃到立陶 宛。1940年因从事犹太复国主义活动 被苏联逮捕,判处8年苦役,德国侵 入苏联后获释,加入英国指挥的波兰 部队。1942年随军到达巴勒斯坦,此 后建立了秘密恐怖组织“伊尔贡·茨 瓦伊·柳米” (意即 “全国军事组 织” ,主张用暴力在巴勒斯坦建立犹 太国) ,自任司令。以色列建国后, 创建右翼自由运动党,当选为主席。 1949年当选议员。1973年9月创建利 库德集团。1977年5月领导该集团战 胜执政20年的工党,任总理。1978年 在美国参与下,同埃及总统萨达特签 署“戴维营协议” ,次年在埃以和平 条约上签字。1983年因经济危机和政 治动乱而辞职。

  达扬 1915—1981

  以色列 国家复兴运动党创始人。生于巴勒斯 坦,父母均为移居巴勒斯坦俄国犹太 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黎巴嫩受 伤,左眼失明,有“独眼将军” 之 称。此后进入犹太建国会政治部,进 行特工活动。1944—1948年任犹太防 卫组织 “哈加纳” 参谋总部阿拉伯事 务军官。以色列建立后曾任约旦河谷 城区指挥官。耶路撒冷战区司令、南 方军区司令、总参谋长、农业部长、 国防部长、外交部长等职。曾在希伯 莱大学政治系学习 (1958年) 。1960 年进入政界,成为工党议员。1965年 退出工党,加入拉菲党,1977年又退 出。1981年4月创建国家复兴运动 党,同年10月病逝。

  沙龙 1928—

  以色列前 国防部长,生于苏联,父母均为狂热的 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特拉维夫念完高 中,随后受两年军官训练。1947年任 犹太防卫组织 “哈加纳” 教官。1948 年以色列建国后服役,先后任连长、 突击队长、伞兵旅长、步兵学校校 长、南部军区司令、国防部长等职。 以残暴、嗜杀、反复无常、狂妄自大著 称。在政治上加入利库德集团,追随 贝京。

  金日成 1912—

  朝鲜劳动 党中央总书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 和国主席。原名金成柱,生于平安南 道大同郡古平面南里 (今平壤市万景 台) 一贫农家庭。1925年到中国东 北,不久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同盟,次 年组织打倒帝国主义同盟。1929年被 捕,次年春获释后在中国吉林省伊通 县创建革命军。1932年组织抗日游击 队,1934年合并各地游击队,改编为 朝鲜人民革命军。1936年5月建立反 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一祖国光复会, 任会长。1945年8月15日朝鲜解放后 回国,12月任朝鲜共产党中央组织委 员会责任书记,次年任北朝鲜临时人 民委员会委员长。1948年9月任朝鲜 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首相。1949 年6月南北朝鲜劳动党合并,当选为 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1950 —1953年朝鲜祖国解放战争时期任军 事委员会委员长和朝鲜人民军最高司 令官。1966年10月起任劳动党中央委 员会总书记,1972年起任朝鲜民主主 义人民共和国主席。他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以来任职最长的国家首脑。在领 导朝鲜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中,提出 了 “主体思想” ,由三部分组成: 哲 学原理 (人是一切的主人) ,社会历 史原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 指导原则 (在党和国家的活动中,在 革命和建设的一切方面,要树立主体 的指针) 。

  李承晚 1875—1965

  南朝 鲜前总统和自由党总裁。生于黄海北 道平山郡。1905年去美国留学,曾获 美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长期 旅居夏威夷,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 回国,被美国占领军委任为南朝鲜 “民主议院” 议长,1948年6月被南 朝鲜国会选为南朝鲜第一任总统,以 后连任第二、三届总统。对内实行反 共独裁统治,在美国支持下于1950年 6月发动侵略北朝鲜战争。1960年4 月南朝鲜爆发 “四月人民起义”,4 月26日被迫辞去总统职务,5月29日 逃往夏威夷。

  朴正熙 1917—1979

  南朝 鲜前总统和民主共和党总裁。生于庆 尚北道善山郡。师范毕业后任小学教 员,1940年到中国长春,考入伪满陆 军士官学校,1942年又入日本陆军士 官学校,1944年毕业后分配在伪满第 六军管区任少尉排长。日本投降后逃 到北京,后由天津返南朝鲜。1946年 考入南朝鲜军事英语学校 (南朝鲜陆 军士官学校前身) 。此后,曾任排 长、团参谋长、师参谋长、陆军作战 教育局次长、炮兵学校校长、第二军 副司令官等职。1961年5月16日,在 美国支持下发动军事政变 (即5·16” 军事政变) ,夺取政权。曾任南朝鲜 “国家再建最高会议” 副议长、议 长。1963年以“‘5·16’革命主体势 力” 为核心组建民主共和国。同年当 选第五届总统,以后连续当选直至 死。1972年10月又发动军事政变 (即 “十月维新” ) ,采用国民投票方式 强行通过 “维新宪法” 。1979年10月 26日在一次晚宴上被当时南朝鲜中央 情报部部长金载奎击毙。

  崔庸健 1900—1976

  曾任 南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 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副主席。生 于平安北道盐川郡。1922年在中国上 海南华大学学习,还曾在云南讲武堂 学习,毕业后任黄埔军校教官。1926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广州起 义。后在东北参加抗日战争,曾任中 国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军长 (时名崔 石泉) 、第二路军总参谋长等职。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回国,历任民 族保卫相、朝鲜民主党委员长、朝鲜 人民军副司令员、内阁副首相、党中 央委员会副委员长、朝鲜人民最高人 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朝鲜人民 民主共和国副主席等职,获人民军次 帅称号。

  金大中 1925—

  南朝鲜著 名民主人士。生于全罗南道务安郡。 曾在高丽大学、庆熙大学、建国大学 学习。早年从事新闻工作,50年代曾 反对李承晚的独裁统治。1960年当选 南朝鲜国会议员,1963年任民主党中 央常委,1965年任民众党 (民主党和 民众党联合组成) 宣传局长,1967年 任新民党宣传委员会委员长。1971年 4月以新民党总统候选人资格参加第 七届总统竞选,竞选中提出解散“乡 士预备军” 、建立民主化的社会、进 行非政治性的南北交流等主张,获得 46%选票。虽未选中,但给朴正熙造 成危胁,此后不断受到朴的迫害,被 迫出走美国、日本。1973年8月在东 京被绑架回国,判处5年徒邢,后长 期软禁。1980年全斗焕上台后,将其 逮捕,判处死刑,激起国内外舆论的 强烈反对,只得改判无期徒刑。1982 年被强行送往美国 “治病” ,1985年 毅然返回汉城,又被软禁。在南朝鲜 人民要求民主的强大压力下,全斗焕 不得不允许在野党参加间隔17年的直 接总统选举。1987年5月,金大中和 金泳三从新民党中分裂出来,另建统 一民主党,参加竞选。同年12月进行 总统选举,卢泰愚当选。后组织和平 民主党,任总裁。

  金一 1910—1984

  北朝鲜 党和国家前领导人之一。生于咸镜北 道渔郎郡。1935年参加抗日武装,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回国,历任北朝鲜 劳动党平安北道委员会书记、党中央 委员、朝鲜最高人民会议议员、民族 保卫省副相、党中央书记、政务院总 理、国家第一副主席、朝鲜祖国和平 统一委员会委员长等职。曾获劳动英 雄称号。

  全斗焕 1931—

  南朝鲜民 主正义党前总裁、前总统。生于庆尚 南道陕川郡。1940年曾举家移入中国 吉林省,1943年返国,定居大邱市, 1947年在大邱市工业学校学习,1952 年入南朝鲜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历 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 总统警护室副室长、师长、陆军保安 司令等职。其间曾两次去美国陆军步 兵学校学习,参加过1961年的“5· 16” 军事政变。1979年12月12日发动 军事政变,次年6月任“保卫国家非 常对策委员会” 委员长,8月晋升上 将,不久辞去军职,被选为第11届总 统。1981年民主正义党选其为总裁, 同年当选第12届总统。1988年2月卢 泰愚当选总统,结束全斗焕统治。

  吴振宇 1917—

  朝鲜民主 主义人民共和国党政领导人之一。生 于咸镜南道。1933年参加金日成组织 的抗日游击队,1945年8月回国,历 任师长、军长、空军参谋长、第一集 团军司令、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人 民军总参谋长、人民武装力量部长等 职。1985年被授予朝鲜人民军次帅称 号。在党内曾任中央候补委员、中 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军 委副委员长等职。

  泽登巴尔 1916—1991

  前 蒙古人民革命党总书记,蒙古人民共 和国大人民呼拉尔主席团主席。生于 乌布苏省,杜尔伯特族。1929年到苏 联,在伊尔库茨克工农财经速成中学 及西北利亚财经学院学习。1939年加 入蒙古人民革命党,同年3月任财政 部副部长,4月任财政部部长。第二 次世界大战期间任蒙古人民革命军副 总司令兼政治部主任。1940年当选中 央委员、中央主席团成员,1943年后 为政治局委员、中央总书记。战后任 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1952—1974 年任部长会议主席,1958—1984年任 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第一书记。1974 —1984年任大人民呼拉尔主席团主 席。1984年8月23日蒙古人民革命党 第八次非常全会决定,由于“健康 原因”并“征得本人同意” 解除他中 央总书记和政治局委员职务。同日大 人民呼拉尔主席团职务亦被解除。曾 被授予元帅军衔。著有《泽登巴尔选 集》 。

  乔巴山 1895—1952

  蒙古 人民共和国前部长会议主席、蒙古人 民革命党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元 帅。生于东臣汗布一贫苦牧民家庭。 童年被送进喇嘛寺,1912年逃出寺 院,在库伦 (今乌兰巴托) 当过看守 人、搬运夫等。1913年考入当时蒙古 唯一的一所学校——库伦城领事村学 校,次年去俄国伊尔库茨克学校。 1918年回国,次年创建地下革命团 体。1921年3月在蒙古人民革命党一 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和主席团委员, 其后一直任此职。同年,参与创建蒙 古人民军,任副总司令和政治委员。 此后曾任蒙古人民军总司令、小呼拉 尔主席团主席、外交部长、部长会议 主席 (1939—1952) 等职。1936年被 授予元帅称号。

  班达拉奈克

  ①所罗门·韦斯 特·里奇韦·迪亚斯·班达拉奈克 (1899—1959) 斯里兰卡前自由党主 席、政府总理。早年就读于科伦坡圣 托马斯学院,后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 法律,在伦敦内殿法学院取得律师资 格。1923年回国当律师,1926年起任 国民大会党主席,1931年起任众议 员。1946年加入统一国民党任副主 席。曾任卫生和地方行政部长、众议 院领袖等职。1951年因政见分歧退出 统一国民党,同年9月另组斯里兰卡 自由党,任主席。1956年以自由党为 主的人民联合阵线在大选中获胜,就 任总理兼国防、外交部长。1959年9 月25日遇刺身亡。著有《锡兰国大党 手册》等。②西丽玛沃·拉特瓦泰· 迪亚斯·班达拉奈克 (1916—) 斯里 兰卡自由党主席,前总理,已故总理 所罗门·班达拉奈克的夫人。生于一 个僧伽罗人贵族家庭。1940年和班达 拉奈克结婚,开始从事政治和社会活 动。1959年其夫逝世后,次年当选为 自由党主席,并在同年7月大选中获 胜任总理。1965年大选失败后下野。 1970年再度出任总理。1972年通过宪 法将锡兰改称为斯里兰卡共和国。 1977年大选失败后再次下野。对内实 行国有化经济政策,进行土地改革, 对外奉行和平、中立、不结盟的外交 政策。1976年8月当选第五次不结盟 国家首脑会议主席。1980年10月议会 通过决议,剥夺其公民权7年,失去 议员资格,但仍为自由党领袖。1986 年恢复公民权后,又活跃在政坛上, 被自由党推为下届总统候选人。

  贾亚瓦德纳 1906—

  斯里 兰卡总统 (1978—1988) 。生于科伦 坡。就读于科伦坡皇家学院、锡兰大学 和锡兰法学院。毕业后当律师,40年 代进入政界,曾任议员、统一国民党 名誉书记、副主席、书记、主席、众 议院议长等职。在政府中曾任财政部 长、农业和粮食部长、国防部长等 职。1977年任总理兼国防部长,1978 年任总统兼第三军司令。曾任不结盟 运动主席、世界银行行长、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主席。

  侯赛因

  侯赛因·伊本·塔拉 勒(1935—)约旦哈希姆王朝第三位国 王。生于安曼。先后在埃及维多利亚 学院、英国哈罗公学和桑赫斯特皇家 军事学院学习。1952年继王位,次年 正式登基,兼陆、海、空三军司令。 对内取消政党活动,控制军队; 对外 亲西方,是在中东政局动荡环境里长 期执政的国家首脑之一。著有自传 《忧国忧民》 《我看和以色列的战 争》等。

  萨达姆 1937—

  阿拉伯复 兴社会党民族领导机构副总书记、伊 拉克地区领导机构总书记,伊拉克共 和国总统、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武 装部队总司令。生于巴格达北部提克 里特县一农民家庭,是前总统贝克尔 的侄子。1957年参加阿拉伯复兴社会 党。1959年在巴格达大学法律系读书 时参加刺杀执政者卡塞姆,事败流亡 国外。1962年成为复兴社会党开罗支 部领导成员,次年2月复兴社会党发 动政变,推翻卡塞姆政权,回国任副 总书记,同年11月阿里夫发动政变推 翻复兴社会党政权。1964年7月被捕 入狱,两年后越狱潜逃。1968年复兴 社会党又发动政变,推翻阿里夫政 权,当选为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 1979年贝克尔称病辞职,他接替贝克 尔各项职务。1990年8月2日,指挥 伊军占领科威特。海湾战争后,于 1991年2月底从科威特撤军。

  赛义德 1888—1958

  伊拉 克费萨尔王朝首相。早年在土耳其军 队服役,1920年任伊拉克陆军参谋 长。1922—1930年任国防大臣,1930 年起曾多次组阁,控制伊拉克军政大 权。1958年七月革命中被击毙。

  卡塞姆 1914—1963

  伊拉 克共和国前总理。生于巴格达一中产 阶级家庭。毕业于巴格达军事学院, 后又在参谋学院、英国桑赫斯特皇家 军事学院学习。曾参加1941年伊拉克 反英起义、1948年巴勒斯坦战争。曾 任旅长。1958年7月14日在人民支持 下,领导“自由军官组织” 推翻费萨 尔王朝,建立伊拉克共和国,任总理 兼国防部长和武装部队总司令。1963 年2月8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发动政 变时被推翻,翌日即被处决。

  阿弗拉克 1910—

  阿拉伯 复兴社会党创始人之一。生于大马士 革。叙利亚基督教徒(希腊正教) 。 巴黎大学法学硕士毕业,曾在大马士 革任中学教师。在巴黎时对马克思主 义产生兴趣。30年代中期回国后,又吸 收了当时风行大马士革的阿拉伯主义 和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他认为 把阿拉伯世界统一起来的将是阿拉伯 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而不是伊斯兰 教。1947年和律师比塔尔等人创建 阿拉伯复兴党,当选为主席,创办 党的机关报《复兴报》。后成为党内 派系中的“元老派” 首领。曾任叙利 亚教育部长。1963年4月在大马士革 举行的叙利亚、伊拉克复兴社会党 (1953年与阿拉伯社会党合并后改名 为复兴社会党)第六次民族大会上当 选为总书记。1966年叙利亚 “2·23” 政变后,与比塔尔等人被放逐,移居 黎巴嫩。1968年2月 “元老派” 在黎 巴嫩召开复兴社会党第八次民族大 会,他当选为总书记。著有《为了复 兴》 《唯一的归宿之战》等。

  阿萨德 1928—

  叙利亚阿 拉伯复兴社会党总书记、共和国总 统、武装部队总司令。生于拉塔基亚 省一农民家庭。1946年加入阿拉伯复 兴党。曾任拉塔基亚省学生联合会主 席。就学于霍姆斯空军学院,毕业后 任少尉飞行员。1963年8月参与领导 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发动的政变,成为 革命司令部全国委员会成员,并任杜 梅尔空军基地司令。1964年被选为复 兴社会党地区领导成员,同年被任命 为空军司令。1966年2月23日同贾迪 德为首的党内文官派一起发动政变, 任国防部长兼空军司令。1970年11月 13日发动政变,接管政权,成立以他 为首的复兴社会党临时指挥部,任总 理兼国防部长。次年3月12日经全国 投票,当选为共和国总统。1978年3 月再次当选总统,1985年3月第三次 任总统。对内采取稳定政局、发展民 族经济政策; 对外奉行不结盟、反 帝、反殖、反种族主义和反对以色列 侵略扩张政策,重视发展与苏联关 系。1973年同埃及总统萨达特一起 领导了反击以色列的第四次中东战 争。

  昂山 1915—1947

  缅甸独 立运动领袖、将军。早年曾组织德钦 党 (我缅人党) ,领导反英斗争。 1939年在泰国成立缅甸独立军,任总 司令。1942年回国,1944年组成抗日 统一战线——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 同盟,任主席,领导抗日战争。1945 年缅甸光复后,积极参加反英斗争。 1947年任缅甸临时政府总理,同年7 月被暗杀。

  吴奈温 1911—

  缅甸前社 会主义纲领党主席、国务委员会主 席、总统。原名德钦秀貌,生于卑谬 县,仰光大学理科肄业。1932年在邮 电局工作、后加入我缅人协会 (德钦 党) ,从事民族独立运动。1939年参 加人民革命党,任中央委员。1941年 随昂山赴日本学习军事,为“三十志 士” 之一。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 后,协同昂山组建缅甸独立军,任参 谋长。1942年率先遣部队入缅,曾任 独立军第二师师长、国防军 (由独立 军改编) 第一营营长、国防军总参谋 长、第二战区司令、缅北军区司令、 国防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等职。1949 年任政府副总理兼国防部长。1956年 晋升上将,任国防军总参谋长。1958 年9月,领导国防军接管政权,任看 守内阁总理。1962年3月再次接管政 权,任联邦革命委员会主席、国防部 长及国防军总参谋长。同年7月同革 命委员会其他成员一起创建缅甸社会 主义纲领党。在党的一大至五大上连 续当选党的主席。1974年辞去军职, 改称吴奈温。同年当选国务委员会主 席和总统。1981年辞去一切职务,专 任党主席。在其领导时期,对内建设 社会主义经济,对私人工商业和银行 实行国有化; 对外奉行独立自主不结 盟政策。1988年辞去党主席职务。

  德钦丹东 1911—1968

  缅 甸共产党前主席。生于东吁县一木材 商家庭。仰光师范学院毕业后,曾在 穆斯林高级职业中学任教。30年代参 加我缅人协会,并成为领导成员。 1939年与昂山、德钦梭等人创建缅甸 共产党,同年因进行反英宣传被捕。 1942年日本入侵缅甸后获释,次年任 日本扶持的巴莫伪政权农业部长,以 掩护抗日秘密活动。1944年任刚成立 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秘书长。抗 日斗争胜利后,任全缅农业协会主 席。1946年当选缅共总书记 (后为党 主席) 。1948年缅甸独立后不久即爆 发内战,领导全党转入农村进行武 装斗争。1968年6月24日被叛徒暗 杀。

  吴努 1907—

  缅甸前反法 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主席、总理,文学 家。生于苗妙县一商人家庭。曾在仰 光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重返仰光大 学攻读法律,任仰光大学学生会主 席,因发表抨击殖民奴化教育制度演 说而被开除学籍。1937年加入我缅人 协会,后改称德钦努,为财务和宣 传负责人。曾亲自翻译出版《资本 论》部分章节。1940年因进行反英宣 传被捕,1942年日本侵缅后获释,曾 任伪政权外交部长,同时秘密加入反 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1946年任自由 同盟副主席,1947年当选制宪议会议 长,同年7月同盟主席昂山遇害后, 接任主席和临时政府总理。1948年缅 甸独立后任首届内阁总理,直至1958 年9月 (1956年7月至1957年2月专 任同盟主席) 。1947年倡导成立 “缅 甸翻译文学委员会”,任主席。1958 年5月自由同盟分裂为两派,9月辞 去总理职务,任自由同盟“廉洁派” 领袖。1960年3月在第三次全国大选 中获胜,再次出任总理。1962年3月 2日,以吴奈温为首的联邦革命委员 会接管政权时被捕,1966年获释, 1969年流亡国外。1980年7月回国, 从事佛经研究。其著作有《罢课的大 学生》 《现代话剧集》 《成人之路》 《日本统治下的缅甸》等。

  吴丹 1909—1974

  缅甸著 名外交家、联合国前秘书长。生于潘 达瑙。在仰光受过高等教育。曾任政 府新闻司长、广播部主任,并在总理 办公室工作过。1962—1971年任联合 国第三任秘书长,打破了由欧洲人垄 断15年之久的联会国秘书长职位的局 面。任内曾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1965年印巴冲突、1967年第三次中东 战争等重大国际事件而奔波调解。任 满后定居纽约。著有关于国联、教育 和缅甸历史等方面的著作。

  拉赫曼

  谢赫·穆吉布·拉赫 曼 (1920—1975) 孟加拉国首任总统 和总理、人民联盟前主席。生于福里德 布尔县一地主家庭。就学于加尔各答 的伊斯兰学院和达卡大学。曾任全印 穆斯林联盟委员会委员,1946年当选 孟加拉立法议会议员。巴基斯坦建国 后退出穆斯林联盟,成立东巴穆斯林 学生联盟。1949年参加筹建人民联盟, 任联合书记,同年被开除出达卡大学。 1953—1966年任人民联盟总书记,后 任主席。曾当选东巴立法议会议员、 巴基斯坦国民议会议员。1970年巴基 斯坦议会选举,人民联盟以他提出的 六点纲领为竞选宣言获多数席位。自 1948年起多次被捕、长期监禁。1971 年再次被捕,关押在西巴基斯坦,8 月被秘密判为死刑,同年4月孟加拉 国流亡临时政府缺席任命他为总统。 1972年1月获释回国,1月12日宣布 放弃总统职务,实行议会制,改任总 理,宣布孟加拉国将以民主、社会主 义、民族主义和政教分离为国策; 对 外奉行不结盟、反对殖民主义和种族 主义政策。1973年人民联盟在议会选 举中获压倒多数席位,再次任总理。 1975年1月通过他的提案,修改宪 法,实行总统制,任总统兼国防部 长。2月宣布禁止其他政党活动,成 立以人民联盟为基础的单一政党—— 孟加拉国农工人民联盟,任主席。 1975年8月15日一批青年军官发动政 变被杀。

  李光耀 1923—

  新加坡人 民行动党秘书长、前共和国总理。 生于新加坡,祖父是新加坡船业主,父 亲是政府高级职员。曾在新加坡莱佛 士书院和莱佛士学院就学,1946年去 英国,在剑桥大学学法律和伦敦中殿 法学院学习。在英期间与杜进才、吴 庆瑞等组织 “马来亚论坛” ,参加新 加坡马来西亚独立运动。曾参加英国 工党。1950年回新加坡当律师。1954 年与杜进才、拉贾拉南等发起组织人 民行动党,并任秘书长至今。1955年 当选立法议会议员。1959年新加坡自 治邦成立,人民行动党在议会中获多 数席位,任总理。1963年新加坡与马 来西亚合并后仍为总理。1965年新加 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成立共和国,连 任总理至1990年,辞职,吴作栋继任。

  杰马耶勒 1905—1984

  黎 巴嫩长枪党创始人。生于黎巴嫩比克 费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移居埃 及,战后返国。毕业于贝鲁特约瑟夫 大学医药系。1936年创建黎巴嫩长枪 党 (又称法朗吉党) ,次年被选为主 席。两次被监禁,1943年出狱后组织 总罢工,促进了第一部劳工法的制 定。50年代起曾任政府公共建筑工程、 内政等部长。1983年仍当选该党主 席。长子阿明·杰马耶勒1982年当选 总统。

  夏蒙 1900—

  黎巴嫩前总 统、自由国民党创始人。生于黎巴嫩 舒夫州。曾在贝鲁特法国法律学校学 习。从1929年起多次当选议员,曾任 政府财政、内政部长等职。1952— 1958年任共和国总统。1958年为了连 任总统试图修改宪法,引起内战,被 迫下台。随后创立了基督教马龙派的 政党自由国民党,任主席。1975— 1976年曾任外交部长、国防部长等 职。1978年黎巴嫩阵线 (由长枪党、 自由国民党等右翼基督教政党组成) 选举为主席。著有《独立的几个阶 段》 《中东危机》 《黎巴嫩危机》 等。

  阿拉法特 1929—

  巴勒斯 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巴勒斯坦革 命武装力量总指挥、巴勒斯坦国总 统。生于耶路撒冷,为逊尼派穆斯 林。1948年参加第一次阿以战争,曾 在开罗大学工学院学习,曾任埃及巴 勒斯坦学生联合会主席。开罗大学毕 业后,曾在埃及军事学院学习,在阿 联军队当过尉官,还在科威特任工程 师。在埃及期间开始秘密参加筹建巴 勒斯坦最大的游击队组织 “法塔赫”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 阿拉伯 文缩写的音译) 。1964年底由他领导 的军事组织“暴风” 突击队开始武装 斗争。此后在叙利亚、黎巴嫩几次被 捕,被迫转入地下。1968年作为法塔 赫中央委员和正式发言人重新公开出 现。1969年2月起任巴解执委会主 席,次年任该组织中央委员会主席, 1974年任巴勒斯坦革命武装力量总指 挥。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国建 立,次年4月被选为总统。

  库切克汗 ?—1921

  伊朗 森林军领袖,出身商人家庭,参加 1905—1911年伊朗资产阶级革命。第 一次世界大战中领导森林军反对帝俄 占领军和封建王朝的统治。1920年建 立吉朗共和国,任临时革命政府主 席,与伊朗共产党合作,但反对土地 改革。1920年被伊朗共产党左倾集团 排挤出政府。1921年在反动派唆使 下,屠杀共产党人,使吉朗革命遭到 失败。年底,在伊朗政府军追击中被 杀。

  礼萨汗 1877—1944

  伊朗 巴列维王朝的创立者、国王 (1925— 1941) 。地主出身。1893年入伍。 1921年发动政变,任陆军部长,镇压 吉朗等地革命运动,掌握国家实权。 1923—1925年任首相,1925年推翻卡 扎尔王朝称王。在位期间,加强中央 集权,镇压工农运动。第二次世界大 战期间,采取“以德制英” 政策,与 法西斯德国关系密切。1941年反法西 斯盟军进入伊朗,被迫退位。其子穆 罕默德·礼萨继位。

  摩萨台 1880—1967

  伊朗 前首相。出身德黑兰贵族家庭。曾留学 法国和瑞士,获法学博士学位。1914 年回国,曾任省长、司法大臣。当选 众议院议员。礼萨国王执政后曾坐牢 数年,礼萨退位后又当众议员。1949 年创建民族阵线。1951年出任首相。 1953年8月16日巴列维国王被迫出 走,三天后军人发动政变迎接国王回 国,他以 “叛国罪” 被捕入狱。1956 年获释后一直遭软禁。他被伊朗人民 认为是执行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 政策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者。

  哈梅内伊 1939—

  伊朗共 和国前总统,伊斯兰共和党总书记, 伊朗宗教领袖。生于马什哈德一宗教 家庭。1958年进库姆神学院,拜霍梅 尼为师钻研神学,并获仅次于阿亚图 拉的宗教职衔——霍贾特伊斯兰。从 1963年起跟随霍梅尼从事反对巴列维 国王的活动,曾先后六次被捕和监 禁,一度遭流放。1979年2月 “伊斯 兰革命” 后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国防 部副部长,一度兼任革命卫队司令。 1980年9月任伊斯兰共和党秘书长。 10月被任命为霍梅尼的代表,参加最 高国防委员会工作。次年担任该党总 书记,并于10月当选共和国总统。他 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霍梅尼的忠 实信徒,对内主张“伊斯兰化” ,实 行神权统治; 对外主张“不要东方, 也不要西方” ,输出伊斯兰革命,把 美国看成头号敌人。1983年再次当选 总书记。1985年再次当选总统。1989 年霍梅尼逝世后当选宗教领袖。

  霍梅尼 1902—1989

  伊朗 伊斯兰教什叶派领袖、最高国家元 首。生于距宗教圣地库姆56公里的霍 梅恩小镇。外祖父、父亲和一个哥哥 都是“阿亚图拉”(宗教领袖称号)。求 教于伊斯兰教著名神学家、宗教领袖 哈耶里·叶兹迪。1922年随哈耶里· 叶兹迪到库姆深造,成为伊斯兰教神 学家和法学家。50年代末获 “阿亚图 拉” 称号。60年代初成为伊朗六位大 阿亚图拉之一。在库姆教书达40年, 现在伊朗的著名宗教学者大多是他的 学生。1941年出版《揭开神秘的面纱》 一书,揭露礼萨国王的独裁统治,首 次提出 “反抗暴君是穆斯林的首要职 责” 。50年代同情摩萨台反对巴列维 国王的斗争,曾抨击巴列维国王的 “白色革命” ,因此被捕和流放过, 先后在土耳其、伊拉克和法国流亡,流 亡期间,与国内保持联系,组织反国 王统治的运动。1979年1月16日巴列 维国王被迫出国,他于同年2月结束 14年的流放生活回到德黑兰,宣布成 立伊朗伊斯兰革命委员会,废除帝 制,通过公民投票在伊朗建立伊斯兰 共和国,并通过宪法确认他为“伊斯 兰革命领袖” (即最高国家元首) 。 同年3月1日定居库姆。他主张“既 不偏向西方,也不偏向东方” ,全社 会伊斯兰化,号召所有的伊斯兰国家 “团结起来,在真主的旗帜下,成立 一个大伊斯兰政府,征服全世界” 。 著有伊斯兰教神学理论著作20多本。

  巴列维

  ①即礼萨汗。②穆罕 默德·礼萨·巴列维 (1919—1980) 伊朗国王 (1941—1979) 礼萨汗之 子。早年在瑞士求学,后求学于德黑 兰军官学校。毕业后在军内任监察长。 1941年其父被迫退位后继位 (1967年 10月加冕) 。1953年参予推翻首相摩 萨台政变。一度逃亡意大利,政变成功 回国。在位期间加强君主制,力图重 振“大波斯帝国” 。60年代起在国内 推行“白色革命” ,主张通过“自上 而下的改革以防止自下而上的无益革 命” 。实行某些温和的社会改革,同 时引入大量外资,镇压宗教势力,导 致国内矛盾激化。1979年1月被迫流 亡国外。1980年7月在埃及病逝。著 有《我对祖国的职责》 《白色革命》 等。

  伊本·沙特 1880—1953

  沙特阿拉伯国王 (1932—1953) 。 1901年继位为内志王国埃米尔 (伊斯 兰国家统治者的称呼) ,1914年领土 扩张至波斯湾。1919—1925年间,合 并包括杰贝勒·萨马尔和汉志王国在 内的广大地区。1921年称内志及其属 地的苏丹,1926年称汉志国王及内志 苏丹,次年称汉志与内志国王。1932 年,定国名为沙特阿拉伯王国。

  基马尔 1881—1938

  一 译凯末尔。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领 袖,土耳其共和国第一任总统 (1923 —1938) 。生于今希腊萨洛尼卡的土 耳其木材商家。1905年毕业于伊斯坦 布尔陆军大学。1907年后加入统一进 步党。曾参加1908—1909年土耳其资 产阶级革命、意土战争和巴尔干战 争,1913—1914年曾任驻保加利亚武 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历任军长、集 团军司令。1919年统一全国护权协 会,领导民族解放运动。次年任大国 民议会主席、国民政府临时总统兼国 民军总司令。1922年领导土军打败英 希武装干涉者,赢得独立战争胜利。 1923年创立人民党 (次年改称共和人 民党) ,同年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 国,当选为总统。执政期间对内实行 一系列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改革; 对外 执行和平中立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和 独立。1934年被授予 “阿塔图尔克” (土耳其之父) 称号。

  苏布希 1882—1921

  土耳 其共产党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早年 留学法国。1910年参加土耳其社会 党。1913年被捕流放,次年流亡俄 国。1915年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布)。1919年出席共产国际第一次代 表大会。1920年领导成立土耳其共产 党,当选为党中央主席。1921年被杀 害。

  惠特拉姆 1916—

  澳大利 亚工党领袖,前政府总理。生于墨尔 本。就读于悉尼大学。曾在澳大利亚 皇家空军服役。1945年参加工党。曾 任律师。1952—1978年当选联邦众议 员,1967—1977年任工党领袖。1972— 1975年任总理。曾任社会党国际副主 席。1977年大选后辞去工党领袖职 务。1979年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任客 座教授,主讲政治学和国际关系。曾 获菲律宾荣誉法学博士学位,悉尼荣 誉文学博士学位、社会党国际银质奖 章。著有《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 《新联邦主义》、《执政中的工党》、 《联邦制的代价》等。

  希尔 1915—1988

  澳大利 亚共产党 (马克思列宁主义) 前主 席。生于维多利亚州。毕业于墨尔本 大学法律系。1936年加入澳共。1948 年起任澳共中央委员和维多利亚州委 书记。1951年起任中央委员会政治委 员会委员。1955年起任中央书记处书 记。1962年辞去中央书记和维多利亚 州委书记职务。次年被澳共中央撤 销中央委员职务,开除党籍。1964年 创建澳共(马克思列宁主义) ,任主 席。1984年辞去主席职务。著有《回 顾与展望》、《革命和澳大利亚国 家》、《回顾澳大利亚的共产主义运 动》等。

  威尔科克斯 1912—

  新西 兰共产党前总书记、新西兰共产党 (马列) 筹委会主席。生于英国。 1923年随父母移居新西兰。当过多年 工人。在奥克兰大学上过学。1933年 加入新西兰共产党。1946年起任新共 全国委员会委员。1951年起任新共总 书记。1960年起率新共代表团赴莫斯 科参加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 议。1977年因党内分歧被新共中央解 除总书记和党内一切领导职务。1978 年5月领导成立了新西兰共产党 (马 列) 筹委会。1980年2月起任筹委会 主席。

  卢瑟福 1871—1937

  物理 学家。生于新西兰,长期在英国工 作。研究原子结构和放射性现象有重 要成就。1899年发现放射性辐射中心 的两种成份,并由他命名为α射线和 β射线,接着又发现新的放射性元 素 “钍” 。1962年与英国化学家索第 (1877—1956) 一起提出原子自然蜕 变理论。由于上述贡献,于1908年获 得诺贝尔化学奖。1911年根据α粒子 的散射实验 (卢瑟福实验) 最初发现 原子核的存在,并提出关于原子结构 的行星模型。1919年用α粒子轰击氮 原子而获得氧的同位素,第一次实现 了元素的人工嬗变。

推荐访问:大洋洲名人
推荐内容
扩展阅读文章

娱乐八卦推荐文章

娱乐八卦热门文章

娱乐八卦扩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