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后期 月经周期

发布时间:2018-08-12 来源:妇科疾病 点击: 当前位置:71668明星网 > 健康 > 妇科疾病 > 月经后期 手机阅读

第一篇月经后期:靓女贪靓或致月经紊乱

  月经失调常因不良生活习惯引起 不一定都源于妇科疾病
  月经过多、过少、经色异常、腹痛......女性的一生中,很多人都曾经患过月经失调。出现月经失调,多数人会到医院就诊,从盆腔炎、子宫肌瘤等方面去找原因。 其实,很多月经失调并非由疾病引起,而是由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陈燕辉指出,长期心情不好、压力大,乃至饮食过饱、过饥或偏食、挑食以及过热过凉都可能是月经失调的诱因。
  靓女贪靓或致月经紊乱
  虽然进入冬季,但不少女孩子仍穿得很单薄,为贪靓“要风度不要温度”。此外,有些都市女孩子寒冬的日子也吃冰激凌,当时觉得很爽,但慢慢地就发现月经不再按时造访了,有时一个多月或是两个月来一次,量也比以前少了许多,而且伴随严重的痛经,痛得厉害时甚至出现呕吐。事实上,女性经期受寒,会使盆腔内的血管收缩,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可引起月经量过少,甚至闭经。
  专家提醒说,经期要防寒避湿,避免淋雨、涉水、游泳、喝冷饮等,尤其要防止下半身受凉,注意保暖。不妨在食谱中添加大葱、豆类、南瓜、大蒜、生姜、栗子、橘子等食物;另外,醋、酱、植物油、辣椒、胡椒等调料及炖牛肉、鸡肉高汤,都对这种情况引起的月经不调有一定作用。
  饮食习惯差易致月经失调
  陈燕辉说,因为月经失调而到医院就诊的女性非常多,尤其是白领女性。专家指出,她们之所以容易月经失调,主要与生活习惯有关。白领工作压力大,过度思虑,加上生育越来越迟,没时间好好吃饭,盲目节食减肥、为扮靓要风度不要温度等等,这些都是月经失调的罪魁祸首。
  饮食是人体营养来源,化生气血的物质基础。如果饮食过饱、过饥或择食偏嗜或过热过凉均可致病。过食辛辣助阳之品,可致脾胃积热,热扰冲任,血海不宁,导致月经过多、崩漏、赤带、胎漏、胎动不安等病;经期、孕期过食生冷寒凉之品,可致脾阳受损,寒凝血脉,导致痛经、闭经、月经过少、月经后期、胎动不安、带下病等;过食肥甘,或嗜酒无度,可致湿热、痰浊内生,导致带下病、阴疮、不孕等病;饮食过少或节食减肥,可致气血生化乏源,冲任亏损,导致月经过少、月经后期、闭经、痛经、产后缺乳、胎萎不长、胎动不安等病。
  内向孤僻女性易发生闭经
  正值生育年龄的女性,如果长期处于压力下,过度恐惧、悲伤、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强烈的妊娠愿望以及剧烈的思想斗争等,都可以影响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使卵巢不再分泌女性荷尔蒙及不排卵,月经就会开始紊乱。研究发现,具有焦虑、内向、孤僻、多思多虑性格且卵巢功能不全的女性在不良心理刺激下容易发生闭经。
  中医理论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类对外界刺激因素在精神情志的反映,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情志体现。七情适当抒发,有益于健康,但是七情太过,如突然、强烈或长时间精神刺激,超过了生理调节的限度,就会引起脏腑、气血、经络功能紊乱,进而发生妇科疾病。例如郁怒伤肝可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痛经等,而思虑过度伤脾,会导致崩漏、闭经等;惊恐伤肾可致月经过多、崩漏、胎动不安等。
  月经期保养四法
  月经期应注意以下几点:
  寒温适宜。经期要防寒避湿,避免淋雨、涉水、游泳,不要吃生冷食物或少食辛辣炙热之品,不宜饮酒。
  调畅情志。月经期经血下泄,阴血偏虚,肝气偏盛,此时情绪易于波动。若遇忧思、惊恐、悲伤、郁怒,均可引起冲任气血失和而发生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痛经、闭经等病。故经期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以免加重经期不适或月经病的发生。
  避免劳累。过度劳累,老则气耗,气虚血失统摄,易发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崩漏等。故经期不宜参加强体力劳动与剧烈体育运动。
  保持清洁。不宜盆浴、阴道洗涤,严禁房事,以免感染湿热邪毒、病虫,损伤冲任、胞宫而发生妇科病。同时注意外阴清洁,卫生巾和内裤要柔软,勤更换。

第二篇月经后期:月经不调的病因分析和针灸治疗技术

  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症的月经病,临床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几种情况。月经周期缩短,经行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者,称月经先期。月经周期延长,经行错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即经行或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先后不定者,称月经先后无定期。本病属于中医学“月经不调”范畴。
  病因病机
  月经先期主要由于气虚不固或热扰冲任。气虚则统摄无权,冲任失固;血热则流行散溢,以致月经提前而至。
  月经后期有实有虚。实者或因寒凝血瘀、冲任不畅,或因气郁血滞、冲任受阻,致使经期延后;虚者因营血亏损,或因阳气虚衰,以致血源不足,血海不能按时满溢。
  月经先后无定期主要责之于冲任气血不调,血海蓄溢失常,多由肝气郁滞或肾气虚衰所致。本病与肾、肝、脾三脏及冲、任二脉关系密切。
  辨证分型
  气虚:经期多提前,色淡质稀,神疲肢倦,小腹空坠,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血虚:经期多错后,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小腹隐痛,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苔少,脉细弱。
  肾虚:经期或前或后,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骶酸痛;舌淡苔薄,脉沉细。
  气郁:经行不畅,经期或前或后,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血块,胸胁、乳房及少腹胀痛,喜叹息;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血热:经期提前,量多,色深红或紫红,经质黏稠,心胸烦热,面赤口干,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者为实热证;经期提前,月经量少,色红质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弱者为虚热证。
  血寒:经期错后,量少,色黯红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苔白,脉沉紧。
  基本治疗
  [治则] 和血调经。
  [处方] 关元、血海、三阴交。
  [加减] 气虚加足三里、脾俞;血虚加脾俞、膈俞;肾虚加肾俞、太溪;气郁加太冲、期门;血热加行间、地机;血寒加灸归来、命门。
  [操作] 诸穴以常规操作为主。脾俞、膈俞穴向下或朝脊柱方向斜刺,不宜直刺、深刺;气虚或血寒者,可在腹部穴位加灸。于月经来潮前5~7日开始治疗,行经期间停针。若经行时间不能掌握,可于月经干净之日起针灸,隔日一次,直到月经来潮时为止。连续治疗3~5个月经周期。
  其他疗法
  1.耳针
  [取穴] 内生殖器、内分泌、肝、肾、脾。
  [操作] 毫针刺,每次取2~4穴,捻转法中等刺激,每日一次,每次留针15~20分钟。也可锨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一次。
  2.皮肤针
  [取穴] 取脊柱两侧、下腹部、带脉区、小腿内侧、关元及阳性物反应处。
  [操作] 中等刺激强度叩击,每日一次,7日一疗程,每一疗程间隔3~5日,经期暂停。
  3.穴位注射
  [取穴] 脾俞、肾俞、三阴交、血海、肝肾、足三里、关元。
  [操作] 用5%当归液或10%丹参液,每穴注射0.5毫升,每次2~3穴,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适宜技术
  神阙穴微波辐射法治肾阳虚月经不调技术。
  [取穴] 神阙。
  [操作] 患者取平卧或坐位,暴露脐部,患者自己手持理疗辐射器垂直距离神阙穴1~2厘米。按理疗启动键,根据患者对热的耐受程度,调节治疗功率,直到病人感觉最舒适为止。每次治疗时间15分钟,每日一次,连续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

第三篇月经后期:女性闭经的原因有哪些 4种有效调理闭经方法


 


  闭经原因有哪些?
  疾病:在生活中,身体多多少少会出现一些疾病,但是有些疾病对身体的影响伤害是非常大的,看似没有什么问题,如贫血、营养不良、特有的内分泌疾病,肥胖等症状,这些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体内的分泌激素不全,肾上腺功能下降,胰腺体功能紊乱造成的,这些因素的发生,长时间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导致闭经的情况发生。
  心理因素:很多人对于月经会形成一种非常紧张的情况,因为有时候痛经的发生,让很多人对于月经的来潮有一种厌误感,月经的平衡轴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轴、垂体、以及大脑的垂体、神经系统,这些都有着复杂的关系,那么,如果长时间的处于紧张的一种现象,就会导致正常功能异常,导致闭经。

  闭经后的调理方法:
  一、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精神紧张与不良刺激,以免气血紊乱,影响月经的正常来潮。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以增强体质,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肥胖者还应控制饮食,少吃甜食及含脂肪类丰富的食物,以消除过度的脂肪对内分泌代谢的影响,促进月经的恢复。
  二、调整饮食习惯
  不挑食、不偏食,多吃一些高蛋白食物,如蛋类、牛奶、瘦肉、鱼类、甲鱼、牡蛎、虾等以及蔬菜、水果,以保证足够的营养物质的摄入。积极治疗全身的急慢性疾病,特别是胃肠道疾病、贫血及结核病等,以促进消化吸收,减少消耗。通过以上措施,可使营养不良的闭经患者恢复月经。

  三、保持规律的性生活
  规律的性生活是一种良性刺激,可使人体内分泌趋于平衡,更符合生理需要,而促进月经的恢复,并使月经来潮规律。
  四、合理的作息时间
  生理性的闭经在职业女性中出现较多,就是因为她们为了工作,而忽略了作息规律。长时间的熬夜、饮食不定时,打乱了身体的生物钟,也打乱了内分泌平衡,从而影响卵巢-垂体-下丘脑轴的功能,导致闭经。因此让自己的作息时间合理,并避免过度劳累,不久“老朋友”就会重新登门的。

  闭经的类型
  一、气血虚弱型闭经。
  月经后期,经量少色淡,渐至经闭,头晕乏力,面色不华,健忘失眠,气短懒言,毛发、肌肤缺少光泽,舌淡,脉虚弱无力。治宜补益气血,方用人参养营汤、归脾汤等。
  二、气滞血瘀型闭经。
  经期先后不定,渐至或突然经闭,胸胁、乳房、小腹胀痛,心烦易怒,舌暗有瘀点,脉弦涩,治宜理气活血祛瘀,方用血府逐瘀汤、逍遥丸等。
  三、痰湿凝滞型闭经。
  月经后期,渐至经闭,形体肥胖,脘闷,倦怠,食少,呕恶,带下量多色白,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宜祛痰燥湿,方用苍术导痰汤、香砂六君汤等。

  四、肝肾不足型闭经。
  少女闭经多由先天禀赋不足,肾气末盛,肝血虚少,冲任不充,无以化生经血而致闭经;而妇女多因多产房劳,或久病及肾,致肾精肝血不足,冲任俱虚,胞宫之血下溢而致闭经。
  五、肾虚精亏型闭经。
  月经初潮较迟,经量少,色淡红,渐至经闭,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手足心热,或潮热汗出,舌淡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涩。治宜补肾益精,方用归肾丸、左归丸等。

  闭经的中医疗法:
  膏药外贴
  有些医院具有中药独特秘方制成膏药,对治疗闭经效果明显。一般患者在使用时当先以生姜擦拭相应贴敷部位皮肤,然后取一贴膏药直接贴于神阙穴(肚脐处)即可,可隔天换一次。
  膏贴穴位,透皮传药效至血液,以滋肾益气、养血调经、活血化瘀通脉为主,全面调理女性机能,加速女性胞宫的血液循环,让行经期经血顺畅,进而使月经恢复正常。

  针灸治疗
  针灸在治疗闭经等妇科疾病方面可有良好成效,以长强为主,效不显加配穴。患者取俯卧位,在尾骨下端与肛门之间中点陷凹中取穴,针刺入1寸深,施强刺激手法,留针20分钟,隔5分钟行针1次。配穴,前三穴针刺,中等刺激,补法或平补平泻法。此疗法需由专业针灸师操作完成。
  中药食疗
  中药种类多样,功效各异,适合很多慢性病或疑难杂症的治疗和调理。闭经女性可多吃一些具有生津补血、滋阴等功效的中药食疗方,也可由营养师合理搭配食材,调理身体。

推荐访问:月经周期
扩展阅读文章

妇科疾病推荐文章

妇科疾病热门文章

妇科疾病扩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