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 食物中毒的急救原则

发布时间:2018-05-17 来源:食物营养 点击: 当前位置:71668明星网 > 健康 > 食物营养 > 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 手机阅读

  急性中毒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意外,不洁的饮食、过量的药物、大量的农药、饮酒以及冬季取暖等均可造成急性中毒。所以,凡是能引起中毒的物质统称为毒物。接触有毒物质后,在短期内发病者称为急性中毒。

  (一)概述

  1.毒素被吸收途径

  (1)经呼吸道吸收。

  (2)经消化道被吸收。液态或固态的毒物污染手或食物后,可随食物进入消化道;意外误食有毒物质、过量服用药物等,毒物进入消化道主要由胃肠道吸收。

  (3)经皮肤和黏膜吸收。有些毒物可直接通过污染的衣服经皮肤吸收,一些脂溶性毒物(有机磷农药)可穿透表皮而到达真皮层,经血管和淋巴管吸收,毒物经黏膜吸收较快,多与呼吸道吸收同时发生。

  (4)经静脉肌肉吸收。药物经静脉或肌内注射进入人体,引起机体过敏或中毒,发病迅速。

  2.毒物在体内的分布 毒物经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进入血液循环,一般首先与红细胞或血浆中的某些成分相结合,再通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毒物通过淋巴、血液分布到全身,最后到达细胞内的作用部位而产生毒性,出现各种中毒表现。

  3.毒物的代谢与排出

  (1)毒物的代谢:毒物进入人体后,与机体的细胞和组织内的化学物质起合成作用,通过酶的作用而代谢为其他物质,有毒物质在机体内主要是通过肝脏进行代谢的。

  (2)毒物的排出: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肾脏和消化道,也可随汗液、消化液、乳液、月经排出,也有一些是通过皮肤排出。

  此外,通过胎盘进入血液的毒物可以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和发生先天性中毒。

  4.中毒的一般处理

  (1)脱离中毒环境。

  (2)尽可能地减少毒物吸收、排出毒物。

  (3)应用特效解毒药。

  (4)拨打“120”医疗急救电话,启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5)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维护脏器功能。

  (6)防止再次中毒和病情反复。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多由进食被细菌污染过的食物而发病。致病菌种类较多,最常见的是沙门菌属引起的中毒,以炎热的夏秋季常见,常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病人。

  1.发病特征 病人常在进食后半小时至数小时,大多不超过24小时,出现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呕吐物为食物残渣,脐周痛,腹泻,大便每日数次至数十次不等。中毒严重者可因剧烈呕吐、腹泻造成脱水、酸中毒、休克、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

  2.应急处理

  (1)卧床休息。

  (2)多喝淡盐水或淡糖盐水,补充丢失的水和电解质。

  (3)启动紧急医疗服务体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告知中毒人数、病情等,请医生急救。

  (4)将吃剩的食物、餐具等保存好,迅速通知卫生检疫部门进行检验。

  (5)当有大批病人时,应立即上报卫生防疫部门。

  (6)协助做好安慰病人及其家属的工作。

  (三)药物中毒

  因不慎或有意识明显地服用超过安全用药界限的大剂量用药,可造成急性药物中毒。日常生活中,还可见到将外用药误作为内服药而致中毒的。

  药物中毒多为镇静止痛类药物或者农药。

  1.发病特征 根据中毒的药物不同有相应的表现。一般表现为头晕、嗜睡、意识不清等,重者表现为昏迷、呼吸浅慢或不规则,脉搏极弱或摸不到,血压下降,四肢厥冷。

  2.应急处理

  (1)立即启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2)如果发现早,病人意识清楚,可给予催吐,喝大量温水,取得病人配合后用手指或筷子刺激病人的舌根、咽后壁,使其产生呕吐。可反复进行。

  (3)对意识不清的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如果呼吸停止,应施行人工呼吸。

  (4)保管好病人服剩的药瓶或药片,以协助医生及早正确诊断。

  (5)衣服如果沾染了农药,应立即脱去,并用清水冲洗皮肤。

  3.预防措施 药品应妥善保管,注以明显标签,放到儿童不宜接触到的地方,以防误服。

  (四)酒精中毒

  酒精(乙醇)中毒俗称醉酒,是由于一次饮用大量的酒类饮料后,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及抑制状态,严重的酒精中毒不仅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还会因醉酒肇事引发祸害。日常饮用的各类酒,都含有不同浓度的酒精。饮用白酒引起的酒精中毒居多。当大量饮酒超过机体的极限时,就会引起中毒,空腹饮酒吸收更快。

  1.发病特征 酒精中毒大致可分为三期(表5-1),酒精致死量为5~8克/千克。

  表5-1 酒精中毒分期

  2.应急处理

  (1)轻度中毒,病人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大量喝水或浓茶等“醒酒”。

  (2)注意观察病人的神志、呼吸、脉搏,如心搏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护。

  (3)重度酒精中毒出现烦躁、昏睡、抽搐、呼吸微弱时,启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4)有呕吐者,要清理口腔,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侧卧或将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五)有毒气体中毒

  1.常见的有毒气体入体途径 由于化学恐怖、意外泄漏等原因通过呼吸道、皮肤黏膜、眼结膜进入人体。

  2.有毒气体的危害性

  (1)群体性:在短时间内导致多人中毒。

  (2)快速性和高度致命性:气体弥散快,无自身防护能力的群众防护困难,死亡率达50%以上。氰化物气体、硫化氢、氯气、二氧化碳在较高浓度下均可于数秒钟内使人发生“电击样”死亡。

  3.有毒气体中毒的预防 在日常生活里,应当留意生活小区或上班单位的附近,有没有可能发生安全故障的工厂或仓库,如化学药品仓库、化工仓库以及农药厂等。在发生失火或其他意外时,这些地方可能会散发出化学污染物。

  如果确实与这些单位相邻,你心里就应该自己给自己提个醒:万一哪天出了问题,我该怎么办?

  4.应急处理

  (1)一旦发生有毒气体泄漏事件,马上用湿毛巾或者设法把衣服打湿后,捂住口、鼻、眼,保持呼吸道通畅。

  (2)向垂直于风的方向转移,然后绕到上风方向去,千万不能顺风方向跑。

  (3)如果有雨衣,也可以穿上,防止皮肤受到沾染。

  (4)皮肤染毒时,最好用淋浴彻底清洗全身。淋浴时要防止扩大染毒面。

  (5)眼睛染毒时,偏向染毒一侧用2%的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或清水冲洗,防止水将毒物带到另一侧。沾染过毒物的毛巾、衣物不能再用。

  (6)如有气体中毒,应立即到附近医院救治。

  (六)一氧化碳中毒

  常见的有毒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引起的中毒最为常见,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单独讲一下。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煤炭、木炭和可燃气(液)体,在燃烧不完全时均会产生一种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常见于冬季以煤炉、炭盆取暖或烟囱被堵塞、门窗紧闭的空气不流通的居室;城市居民所用的燃料(煤气)泄露,也是造成煤气中毒的原因之一。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作用,造成体内严重缺氧而中毒。短期吸入高浓度一氧化碳可致呼吸停止,人立即死亡。严重的病人经治疗后可能遗留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如智力障碍、精神障碍(记忆力下降、性格改变、痴呆等)、瘫痪、帕金森综合征等。

  1.发病特征

  (1)头痛、头晕、耳鸣。

  (2)全身无力。

  (3)恶心、呕吐。

  (4)心悸。

  (5)面色潮红、口唇樱桃红色。

  (6)严重的出现意识不清、躁动不安、昏迷、大小便失禁、呼吸衰竭等。

  2.应急处理

  (1)首先评估现场是否安全,排除险情,做好自我保护。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关闭煤气总阀,严禁在现场打电话、点火和开启照明设备。

  (2)发现病人,立即将门窗打开或将病人移至空气新鲜处。

  (3)拨打“120”医疗急救电话,启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4)中毒较轻的病人应注意保暖,并要喝含糖等热饮料。

  (5)有条件时给予吸氧。可以给予高压氧治疗。

  (6)对心搏呼吸骤停的病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7)若是煤气泄漏,呼叫煤气公司排除故障。

推荐访问:食物中毒的急救原则

食物营养推荐文章

食物营养热门文章

食物营养扩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