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麟春式”步枪研制者韩麟春简介生平经历,韩麟春怎么死的 杜甫的生平经历简介

发布时间:2018-05-17 来源:娱乐八卦 点击: 当前位置:71668明星网 > 娱乐 > 娱乐八卦 > “韩麟春式”步枪研制者韩麟春简介生平经历,韩麟春 手机阅读

  韩麟春,字芳辰,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生,奉天(今辽宁)辽阳人。出身于富裕农家,其父韩继武思想开明,为了供给子弟求学,不惜变卖大量地产,韩麟春和胞弟韩麟生均得以出国留学。

  韩麟春青少年时期,刻苦好学,成绩优良。1904年,韩十八岁时经清政府练兵处考选留学日本,初入东京振武学校学习,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炮兵科学习。留日期间,他始知东北军事教育较关内更为落后,遂立志勤学,为东北争光。

  1907年,韩麟春以优异成绩毕业。归国后任清政府陆军部军械司科员,后升为军械司司长、陆军讲武堂教务长等职。

“韩麟春式”步枪

  中华民国建立后,韩麟春在北洋政府陆军部先后任科长、参事数年,因研制“韩麟春式”步枪有功,被授勋五位。1916年6月升任陆军部参事。1919年,奉北洋政府派遣赴欧洲考察军事,并代表陆军部任巴黎和会军事委员。

  1921年12月,梁士诒内阁成立,鲍贵卿任陆军总长,韩与鲍为同省关系,而得任陆军次长。旋梁内阁倒台,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1922年5月2日,韩被免去陆军次长职务。

  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经杨宇霆推荐,韩麟春被张作霖任命为东三省兵工厂督办。当时,张作霖积极进行整军经武,准备对直再战,以巨款扩建兵工厂。兵工厂的扩建计划和管理办法多出自韩的意见。几年后,东三省兵工厂“规模宏伟,设备完善,蔚为全国之冠”。工厂机器设备多从日本、德国购置,还不惜重金招聘外国工程师和技术员。每年消耗经费一百余万元。该厂从1923年起,每年能制造大炮(包括山炮、野炮、重炮)约一百五十门,追击炮数百门,步枪六万余支,机关枪一千挺以上,炮弹二十余万发,枪弹六十余万发。

  1922年7月,张作霖采纳杨宇霆的建议,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作为整编奉军的最高指挥机构,由吉林督军孙烈臣兼任统监,姜登选、韩麟春为副统监。他们都是奉军中的士官系,孙烈臣经常不到任,实权主要操于姜、韩之手。他们既排斥旧派,也排斥新派之陆大系,而竭力提拔重用士官系,一时杨宇霆、姜登选、韩麟春诸人在奉系军事集团中居于重要地位。杨等对旧军官“向不看在眼里,送客及门而不出户”,对新派郭松龄(陆大系)的崛起尤为嫉视。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张作霖派遣六个军入关,以姜登选、韩麟春为第一军正、副军长;张学良、郭松龄为第三军正、副军长,组成一、三联合军团,从山海关正面攻击直军主力。战争开始,直奉两军在山海关至九门口一线展开激烈争夺,双方伤亡惨重,一时难分胜负。为了突破直军防线,张学良、郭松龄二人决定乘敌不备,由山海关方面抽出步兵八个团和炮兵两旅,在郭松龄率领下,增援在石门寨的奉军,加强九门口方面的攻势,迫使直军一度后撤,吴佩孚亲赴前线督战才稳住阵脚。但是,姜登选、韩麟春对此却很不以为然,他们认为郭在山海关毫无进展,想到这里邀功。与此同时,姜、韩还把原属郭部的两个炮兵营长阎宗周、关全斌撤职。郭松龄得知后,亲书命令把原姜、韩所属的炮兵团长陈琛(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出身)撤职,并令阎、关复职。姜、韩除将此事电告奉军总部外,韩还亲回奉天向张作霖告状,说郭跋扈难制,要求以军法论处。张作霖鉴于前线正在激战,百般调和,下令陈琛、阎宗周、关全斌三人各复原职。事虽平息,郭松龄与韩麟春、姜登选之间的裂痕却日益加深,后来郭在致张学良的信中曾说:“韩最暴烈,不能相处。”

  第二次直奉战争,因冯玉祥倒戈,直系一败涂地,奉系势力迅速伸展到直隶、山东、安徽、江苏、上海一带。张作霖论功行赏,任李景林为直隶督办,张宗昌为山东督办,姜登选为安徽督办,杨宇霆为江苏督办。有功将领中只有郭松龄、韩麟春未得到地盘,韩不久再次接任东三省兵工厂督办这一要职,唯独郭松龄始终遭受冷遇,郭忿忿不平地对高纪毅说:“东北的事都让杨宇霆这帮留学生弄坏了”,“要想东北挽回颓势,非‘清君侧不可’。”

  1925年11月22日,郭松龄在滦州誓师反奉,痛陈张作霖、杨宇霆穷兵黩武的罪行,并将自皖撤退路经滦州返奉的姜登选枪杀。这时韩麟春患病在奉,得以幸免。郭松龄反奉失败后,张作霖命韩麟春任镇威军第四方面军军团长,张学良为第三方面军军团长,两军联合作战,又称三、四方面联合军团,从此,张学良与韩麟春共事多年。

  1926年1月,郭松龄余部魏益三旅归附冯玉祥,改称国民军第四军。奉军出兵攻魏,魏军由榆关撤往昌黎、滦县,冯军派兵援魏,双方隔滦河相持。3月间,冯玉祥的国民军被迫撤离津、滦,退守北京,张学良、韩麟春率领三、四方面军团挺进到京畿地区。4月15日,国民军复放弃北京,退守南口。从7月中旬起,奉、鲁、直各军联合向南口进攻,8月1日开始总攻,张学良、韩麟春亲赴前线督战,奉军调动所有炮兵与数万步兵,一直以猛烈炮火压倒对方,但未能攻克。韩建议速派吴俊陞、汤玉麟部由热河攻多伦,在国民军背后迂回。后因吴俊陞、汤玉麟在沽源、独石口一线击败国民军宋哲元部,进而率军长驱直入,直扑国民军的大本营张家口,国民军才于14日由南口撤退。次日,奉军占领南口。韩麟春对此役颇有贡献,更为张氏父子所见重。

  南口战役期间,吴俊陞部穆春的骑兵师纪律败坏,土匪出身的王永清(绰号“天下好”)骑兵旅攻下多伦时,肆意抢劫,竟把喇嘛庙供奉的金佛抢走,引起当地民众的愤慨。庙里的喇嘛向三、四方面军团部控告,张学良、韩麟春亲自率一营卫队,由北京乘专车至张家口,首先由卫队队长姜化南在车站附近把王部集中起来加以包围,进行严密监视,然后由姜代替张、韩训话,不料姜化南被场内一名军官击毙,于是卫兵立即以重机枪扫射,场内乱作一团,张学良、韩麟春在车内制止无效,在场的官兵死亡众多,王永清当场被捕,押往奉天监狱。专车被枪弹打得遍体鳞伤,张、韩二人虽受惊恐,却安全无事。

  同年夏,国民革命军由广东出师北伐,进展迅速。北军吴佩孚、孙传芳难于招架,奉系成了北洋军阀的重心。11月,张作霖在天津召集奉、鲁军将领会议,讨论“讨赤”、“援孙”、“援吴”问题,吴、孙亦有代表列席。会上决定以鲁军“援孙”,以奉军“援吴”,并组织统帅办事处。会后由孙传芳、张宗昌、吴俊陞、张作相、韩麟春等出面推张作霖为安国军总司令。12月1日,张作霖宣誓就职,随即任命孙传芳、张宗昌为副司令,杨宇霆为总参议,韩麟春升任陆军上将。

  1927年2月,张作霖借“讨赤”、“援鄂”对抗北伐军之名,两路进兵河南,一路由褚玉璞部鲁军沿陇海线进攻开封,另一路由张学良率奉军第三、四方面军沿京汉线进攻郑州。其时,从两湖败退到河南的吴佩孚深知奉系是明援暗取,竭力阻止无效,吴部以靳云鹗为首的反奉派被迫进行反击。3月5日,张学良、韩麟春赴前线督战,于珍、荣臻诸部迅速攻占阳武(今原阳)、中牟、荥阳、郑州等地。奉军对直虽然取得了很大胜利,但也消耗了不少力量。

  在入豫作战的同时,张作霖还派韩麟春赴山西运动阎锡山与奉军合作,没有成功,韩电告张:阎锡山已与蒋介石、冯玉祥、靳云鹗串通一气,请以重兵驻石家庄,以防晋军出娘子关。同年4月下旬,北伐军进入豫南,5月上旬,冯玉祥的国民军进入豫西,不久阎锡山宣布就任国民革命军北方总司令,威胁奉军后路。6月1日,北伐军与冯军会师郑州,奉军只得向北总退却,张学良、韩麟春的三、四方面军军团部撤至汲县。黄河以南地方尽被北伐军和冯军占领。张学良把失败的责任完全归咎于韩麟春。当初张打算兵进河南至磁县为止,而韩却按照杨宇霆的旨意极力南进,张以为韩这是为了抢地盘,急功冒进,韩拒不认错,为此张学良很生气,曾对部下刘鸣九等人说:“如果郭茂宸(即郭松龄)在,我现在就不会这样为难了。”

  面对大军压境的严重局势,奉系内有和战两派意见。张作相、吴俊陞等主张退守关外,杨宇霆、张学良、韩麟春等则希望与蒋介石停战议和。他们尤强调团结北方,统一军政大权的重要,韩早就提出拥张作霖为国家元首,这时再次与其他将领一起发表通电,请张出任安国军大元帅。张于6月18日宣誓就职,同时将北方军队一律改称安国军第一至第七军团,韩仍任第四军团军团长。在此前后,南方因宁、汉分裂,北伐军事处于暂停状态,只有冯军继续坚持向鲁西、直南发动攻势,虽然迫使奉军再度由汲县向河北省退却,但不能根本动摇张作霖的统治。

  同年8月,蒋介石派何成濬赴山西联络阎锡山。何路经北京时曾会晤韩麟春,韩与何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同学,交情很深,时韩正卧病在家,他们便在床头洽谈。韩问:“闻兄在徐州作战,如何又到此间?”何答:“将有山西之行,路经此间,特来拜访老友。”韩又谓:“兄此行任务,我知之矣,大概是奉命去运动阎百川(阎锡山字)吧?”何坦率直言:“正是去运动百川,设若得手,将来平津发生战事,可以与党军相呼应,贵军难免腹背受敌,彼此至交,才敢奉告。”韩麟春说:“阎可运动,未必张不可运动,须知张学良为人不但可做革命党,并且可做共产党。”此后,蒋介石派何成濬等与张学良秘密谈判即源于此。

  1928年春,韩麟春病势加重,回奉天治疗,其军团长职务由杨宇霆接任。1930年1月18日,韩因病在沈阳去世。

推荐访问:杜甫的生平经历简介

娱乐八卦推荐文章

娱乐八卦热门文章

娱乐八卦扩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