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内亚比绍历史概括】二十世纪几内亚比绍历史上发生过的大事件 二十世纪大舞台

发布时间:2018-05-17 来源:娱乐八卦 点击: 当前位置:71668明星网 > 娱乐 > 娱乐八卦 > 【几内亚比绍历史概括】二十世纪几内亚比绍历史上发 手机阅读

  【几内亚比绍历史概括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位于非洲西部,北接塞内加尔,东、南邻几内亚,西濒大西洋。境内多平原,河道纵横,湖泊众多,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几内亚比绍国土面积36125平方公里,人口90万,全国共有13个部族,其中巴兰特族、富拉族、曼丁加族、曼雅科族和巴贝尔族占全国人口的80%,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民间通用克里奥尔语,63%的居民信奉拜物教,36%的人信伊斯兰教,其余信天主教。

几内亚比绍国旗
几内亚比绍国旗

  中文名称:几内亚比绍共和国

  英文名称:The Republic of Guinea-Bissau

  简 称:几内亚比绍

  所属洲:非洲

  首 都:比绍

  主要城市:巴法塔、比翁博、比索

  国庆日:1973年9月24日

  国 歌:《这是我们最爱的国家》

  国家代码:GNB

  官方语言:葡萄牙语

  货 币:西非法郎

  时 区:UTC+0

  政治体制:半总统共和制

  国家领袖:总统巴卡伊·萨尼亚、总理卡洛斯·戈梅斯

  人口数量:182万(2016年)

  人口密度:64.6人/平方公里(2016年)

  主要民族:富拉尼族、巴兰特族、曼丁哥族

  主要宗教:伊斯兰教

  国土面积:36125平方公里

  水域率:0.8%

  GDP总计:11.26亿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人均GDP:620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国际电话区号:+245

  国际域名缩写:.gw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国家格言:团结,奋斗,进步

  通货膨胀率:2.8%(2016年)

  人类发展指数:0.353-低(2011年)

  气 候: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主要河流:科鲁巴尔河

  葡萄牙名称:República da Guiné-Bissau

  通用语言:克里奥尔语

  葡萄牙人1446年占领沿海的博拉马岛,以后逐渐渗入非洲大陆。17—18世纪几内亚比绍地区是葡殖民者从事奴隶贸易的重要据点,归葡属佛得角统治。1879年正式成为葡殖民地。1908年博拉马岛发生持续9年之久的反葡大起义,自此以后爱国武装斗争一直绵延至40年代。1951年几比成为葡“海外省”,1956年几内亚比绍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成立。7年后该党正式开展反葡武装斗争。1973年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在解放区成立。翌年葡宣布承认几比独立,并撤出全部占领军。

  几内亚比绍是实行一党制的非洲国家之一,几佛独立党是全国唯一的政党,全国人民议会在该党领导下行使立法权并负责监督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的执行。

  几内亚比绍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几比拥有丰富的铝矾土和磷酸盐资源,但采矿不发达,工业也很薄弱。1987年后几比政府在国际货币基金支持下开始经济结构调整。几内亚比绍主要出口产品为腰果、花生、棕榈仁等,主要进口食品、燃料、工业品等,国际收支不能平衡,截至1989年外债总额达4.58亿美元。几内亚比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80美元(1989年)。几内亚比绍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二十世纪几内亚比绍历史上发生过的大事件


  1913—1915年“绥靖”行动

  进入20世纪后,几内亚比绍人民反抗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斗争有了新发展,各个部族均起义武装反抗侵略者,在这种背景下,葡萄牙当局派特萨拉·平托少校率军“绥靖”。在殖民军出发前,平托少校伪装成法国商人沿奥约河进入曼丁加人居住区,在奥约酋长以及一些探险家的帮助下摸清了起义地区的主要情况,然后以怀柔和武力镇压两手分别对比绍地区的巴兰塔、奥恩卡以及帕佩等地区进行了4次清剿,摧毁了大批村庄,基本上平息了比绍地区的反葡起义。平托少校的野蛮镇压甚至连殖民当局也感到过分,后来当局组织了一个委员会专门调查平托部队在“绥靖”过程中滥施屠杀的情况。

  1954年卡布拉尔创立“再生协会”

  “再生协会”是50年代几内亚比绍著名的政治团体之一,其主要组成人员是从欧洲归国的知识分子,该协会的创建者是几比最著名的独立运动领袖,长期担任几内亚比绍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领导人的阿米卡尔·卡布拉尔。

  阿米卡尔·卡布拉尔(1924.9.12—1973.1.20)诞生于几内亚比绍的巴法塔,父亲是佛得角人,母亲为几内亚本土居民。年轻时卡布拉尔就读于佛得角的圣文森特岛,21岁赴里斯本大学农学院学农艺。在此期间卡布拉尔广交朋友,与非洲其它地方的留学生结下了深厚友谊。1950年,卡布拉尔完成学业,进入殖民当局的农业服务机构充任土壤学、人口统计以及水利工程方面的工程师。1952—1954年,卡布拉尔组织在几比全境进行的农业普查,掌握了大量关于土地和人口资源以及居民生活状况的材料,这些材料对日后组织几佛非洲独立党大有益处。1954年,卡布拉尔筹组起第一个民族主义团体“再生协会”。1956年9月19日,卡布拉尔与其他5人一起组建几内亚比绍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嗣后,卡布拉尔赴安哥拉,同内图一道组织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在1959年比港大屠杀发生后,卡布拉尔返回几比,与党讨论采取武装斗争以争取独立的问题。自1963年开始,几佛非洲独立党在卡布拉尔的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到1973年占领几比约2/3的国土并宣布独立。卡布拉尔因其卓越领导而受到国际赞誉,先后获得纳赛尔奖和约里奥·居里勋章,并被美国林肯大学和苏联科学院授与名誉博士学位。1973年1月20日,卡布拉尔遭到暗杀。

  卡布拉尔是非洲民族独立斗争的杰出领导人,是几内亚比绍共和国的缔造者。

  1956年9月19日几内亚比绍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成立

  几佛非洲独立党是几内亚比绍唯一政党,该党成立于1956年9月19日,是几内亚比绍反殖独立斗争兴起的产物。该党早期领导人包括几比最著名的民族解放运动领袖阿米卡尔·卡布拉尔及其弟弟路易斯·卡布拉尔与佩雷拉等人。几佛非洲独立党是一个包括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小业主以及手工工人在内的民族主义组织。自成立起,该党便采取了一系列旨在促使葡萄牙放弃殖民占领的和平请愿手段,但在1959年比绍大屠杀发生后,该党放弃了和平斗争,转而将武装斗争作为独立的唯一手段。自此后,几佛非洲独立党在几比和佛得角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并于1973年建立了几内亚比绍共和国,迫使葡萄牙殖民当局撤军。1977年11月,几佛非洲独立党确定该党为几比和佛得角共同的执政党,1978年分别成立各自的全国委员会,1980年几比政变后,佛得角另立佛得角非洲独立党。1981年11月,几比党的全国委员会举行特别代表大会,决定维持党的原名,通过新的党章和党纲,从此两国一党的局面结束。

  1959年8月3日比绍大屠杀

  1959年8月3日,比绍皮吉奎蒂港海员在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的领导下举行罢工,要求增加工资。这天清晨,当罢工者在港口西侧广场集会游行时,埋伏在四周建筑物内的殖民军开枪射击,50多人当场身亡,另有100余人受伤。惨案发生后,几佛独立党认为,殖民当局已经堵塞了进行合法斗争的可能性,自此武装斗争便成为争取民族解放的唯一手段,其它最初幻想通过请愿和合法斗争来争取独立的爱国团体和秘密社团也从这次大屠杀中吸取了教训,逐渐投入到武装反抗殖民统治的行列中来。

  1962年8月几内亚比绍民族独立解放阵线成立

  几内亚比绍民族独立解放阵线是与几佛独立党政治上对立的民族解放组织之一,两者的区别在于对独立进程的不同看法,并具有不同的种族背景等。该阵线尤其反对将佛得角人纳入几内亚比绍事务。1962年8月,7个不同部族的政党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成立全国阵线,选举亨利·拉伯利为总书记。非统组织一直想弥合阵线和独立党之间的分歧,但由于阵线成员对佛得角人有根深蒂固的仇视心理而未果。外国殖民主义者曾用阵线来破坏独立党的事业,独立党总书记卡布拉尔之死就与阵线有关。1973年几比独立后,阵线多次在比绍、博拉马等地制造骚乱,1976年,几比政府取缔该阵线,逮捕了其主要成员。

  1973年9月24日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成立

  1959年比绍港大屠杀发生后,几比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放弃了和平请愿政策,决定采取武装斗争来争取独立。1962年3月,该党在佛得角的佩雷阿发动了一次武装起义,结果遭到残酷镇压。殖民当局实行军事管制,2000名党的积极分子被捕。1963年1月,几比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在几比南部地区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正式揭开了几比人民武装反抗殖民统治的序幕。此后,武装斗争迅速在全境蔓延。1964年,几比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决定成立人民革命武装部队。1964年4月开始,武装部队在南部地区发动了一场连续两个月的攻势,赶走了该地区的殖民军。到1965年,几比约一半的地区获得解放。葡殖民当局迅速增兵,战局一度呈僵持状态。但自从引进先进防空武器后,人民武装部队战果迅速扩大,同时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也一再谴责葡萄牙的野蛮镇压。到1973年,几比武装部队已经占领了约2/3的国土。1973年9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民议会开幕。次日,大会宣布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正式成立,选举路易斯·卡布拉尔为国务委员会主席。一个月之内,有61个国家承认几比共和国独立。

  1973年9月24日路易斯·卡布拉尔出任国务委员会主席

  1973年9月24日,几内亚比绍第一届全国人民会议任命了一个16人的国务委员会,由路易斯·卡布拉尔担任主席。

  路易斯·卡布拉尔(1931— )是阿米卡尔·卡布拉尔的弟弟,几比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的创始人之一。早年以会计为业,几佛非洲独立党成立后,葡萄牙秘密警察四处搜捕,路·卡布拉尔逃亡几内亚。1961年,路·卡布拉尔参与创建几内亚全国劳动者联盟这一党的外围组织,并担任总书记,1965年,成为党的军事委员会成员,1970年当选斗争执行委员会常委。几比独立后,出任国务委员会主席并担任几佛非洲独立党副总书记。1980年11月被维埃拉推翻。

  1974年8月26日几内亚比绍和葡萄牙发表联合声明

  1973年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成立后,葡萄牙殖民军仍然占领着几比近1/3的国土,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加剧了葡萄牙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危机。1974年4月25日,葡发生军事政变,卡埃塔诺政权垮台,新政权决心通过和平手段解决殖民地问题。自5月25日始,几经和葡双方在伦敦开始谈判,6月13日谈判移至阿尔及尔举行,双方就停火、自治、公民投票等问题进行了艰难的谈判。由于几佛非洲独立党坚持斗争,葡萄牙当局不得不答应几比政府的独立要求。8月26日,双方在阿尔及尔人民宫签署联合声明,葡外长苏亚雷斯和几佛独立党执委、几比武装部队副部长佩德罗·皮雷斯分别代表本国签字。联合声明共七条,葡当局宣布自9月10日起在法律上承认几内亚比绍共和国,葡武装部队将在1974年10月31日前全部撤出几比共和国领土,双方在外交、财政、文化、经济和技术以及其它各方面进行合作。

  1980年11月14日维埃拉出任革命委员会主席

  1980年11月4日,几内亚比绍部长会议主席维埃拉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以路·卡布拉尔为国务委员会主席的政府,组织革命委员会,自任主席,接管一切权力。

  若奥·贝尔纳多·维埃拉(1939— )出生于首都比绍市一个工人家庭,中学毕业后曾当过电工,1960年参加几佛非洲独立党,参与领导反对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斗争,是当时广为传颂的传奇领导人之一。1964年,维埃拉当选为几佛非洲独立党政治局委员,任南线司令,1973年当选为党的常设书记处成员,同年9月,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成立,埃维拉担任第一届全国人民议会议长兼武装部队部长。1978年出任部长会议主席。1981年11月当选为几佛独立党总书记,1984年5月当选国务委员会主席,1989年6月再度连任。

  维埃拉接管政权后,纠正了前政权在国家建设道路方面的偏差,调整了经济政策,优先发展农业。1987年,维埃拉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合作,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维埃拉政府奉行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主张同所有国家尤其是葡语国家和邻国发展关系。

  1980年11月14日“调整运动”

  独立后几内亚比绍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由于总统路易斯·卡布拉尔在政治上排斥异己,独揽大权,在经济建设方面贪大求洋,脱离实际,轻视农业,加上连年干旱,几比国内的政治社会矛盾日益尖锐。1980年11月4日,总理若奥·维拉拉在武装部队的支持下推翻了路·卡布拉尔,宣布成立革命委员会接管一切权力。革委会声称,这次行动不是政变,而是“调整运动”,即是对路·卡布拉尔当政时的政策进行调整。

  新政权首先大幅度清洗了在政府中任职的佛得角混血人,而代之以几内亚比绍的纯黑人,从而结束了前总统时期的佛得角人在几比占统治地位的局面。新政权还制定了一些发展农业的具体政策,并对工业和基本设施建设项目重新安排,关闭了一些亏损严重的国营企业,注意发挥私人企业的作用,调动个人的积极性。维埃拉政府还实行紧缩政策,恢复财政平衡,制止通货膨胀,这些政策使国家的经济状况大为好转,1981年上半年出口额比上年同期增加50%,粮食产量也由1980年的2.5万吨增加到5万吨。

  1981年11月,执政的几佛非洲独立党召开特别代表会议,明确宣布优先发展农业,决心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来实现粮食自给。此外,几比政府还进一步实行开放政策,采取措施吸引外资以加速恢复和发展民族经济。

  “调整运动”使几内亚比绍脱离了激进主义,步上了温和、务实的发展道路。

  1987年4月几内亚比绍实行结构调整

  1987年4月,几内亚比绍政府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下制订了结构调整三年方案,实行经济改革。改革的主要措施有紧缩政府开支、减少财政赤字,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推行国营企业合理化,鼓励出口,鼓励发展私人企业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经济状况有一定改善,市场商品较以前丰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经济增长率1989年达到6%,预算赤字也已控制在国民生产总值的12%以内。

推荐访问:二十世纪大舞台

娱乐八卦推荐文章

娱乐八卦热门文章

娱乐八卦扩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