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历史介绍】二十世纪印度历史上发生过的大事件 二十世纪大海战

发布时间:2018-05-17 来源:娱乐八卦 点击: 当前位置:71668明星网 > 娱乐 > 娱乐八卦 > 【印度历史介绍】二十世纪印度历史上发生过的大事件 手机阅读

  【印度历史介绍


  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与巴基斯坦接壤,东北与中国、尼泊尔、锡金和不丹交界,东与缅甸和孟加拉国为邻。面积297.47万平公里。人口8.18亿(1988年),为世界人口第二大国。约80%是农村人口。有10个大民族和许多小民族。印度斯坦族占46.3%,居民主要信奉印度教(约占总人口的83%),其次为伊斯兰教(11%),基督教(3%),锡克教(2%)和耆那教等。官方语言为印地语和英语。首都新德里。

  中文名称:印度共和国

  英文名称:The Republic of India

  简 称:印度

  所属洲:亚洲

  首 都:新德里

  主要城市:孟买、加尔各答、金奈、班加罗尔、海得拉巴、昌迪加尔等

  国庆日:1947年8月15日

  国 歌:《人民的意志》

  国家代码:IND

  官方语言:印地语、英语

  货 币:印度卢比

  时 区:UTC+5:30

  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总统:拉姆·纳特·考文德,总理:纳伦德拉·莫迪

  人口数量:13.24亿(2016年)[5]

  人口密度:445.4人/平方公里(2016年)

  主要民族:印度斯坦族、泰卢固族、孟加拉族、马拉地族、泰米尔族、比哈尔人

  主要宗教: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佛教

  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1]

  水域率:9.5%

  GDP总计:2.264万亿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人均GDP:1709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国际电话区号:+91

  国际域名缩写:.in

  道路通行:靠左驾驶

  法律体系:英美法系

  国家结构:联邦制

  国家格言:“唯有真理得胜”

  国 花:荷花

  人类发展指数:0.586

  邻近海域:阿拉伯海、孟加拉湾

  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就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又称哈拉帕文化)。约公元前6世纪,出现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4个种姓,奴隶制萌芽。公元前325年,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侵入,1206年建立德里苏丹王朝。1526年巴伯尔建立强大的莫卧儿帝国。16世纪起,欧洲殖民主义者开始入侵印度,1757年印度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849年英侵占印度全境。从此印度人民展开了不断的反英斗争。1947年6月英总督蒙巴顿提出一个方案(《蒙巴顿方案》),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首任总理贾·尼赫鲁,继而是英迪拉·甘地、德赛。1984年10月31日,总理英·甘地被暗杀,其长子拉吉夫·甘地接任。1991年5月21日,拉·甘地遇害。现任总理拉奥。

【印度历史介绍】二十世纪印度历史上发生过的大事件

  独立以来,印度经济有较大的发展,基本实行公、私营企业并举的混合经济和计划经济。农业由严重缺粮达到基本自给。工业增长较快,但还存在资金、能源不足,生产率低,失业率增长等问题。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9330.6亿卢比,人均收入2974.5卢比(1987年)。国内矛盾复杂,民族、教派冲突时有发生。实行独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是不结盟运动发起国之一。同120多个国家有外交关系。1950年4月1日与中国建交。

  【二十世纪印度历史上发生过的大事件


  1905年10月10日《孟加拉分省法令》颁布

  英国殖民当局破坏印度民族运动、分裂孟加拉的法令,1905年10月10日颁布实施。孟加拉省是印度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印度民族运动的发源地之一,是殖民当局的心腹之患。1903年,殖民者开始策划分割孟加拉的阴谋,试图将东孟加拉并入邻区阿萨姆,其理由是孟加拉人口过多,边境居民生活困苦,距省会加尔各答太远;东孟加拉伊斯兰教徒多,而重要公职多由印度教徒担任,分省可以给伊斯兰教徒提供更多担任公职机会;阿萨姆没有出海口,如并入东孟加拉,可获吉大港作为出海口岸。但实质上目的在于通过分省使大部分孟加拉人脱离其政治中心加尔各答,并煽动宗教仇恨以破坏孟加拉人民的团结,从而瓦解印度民族运动。殖民者的阴谋早被孟加拉人民识破。1903年,孟加拉人民举行过500余次抗议集会。国大党为说服当局取消分治计划,多次派代表团晤见总督寇松或赴英国活动,均无收获。殖民当局于1905年通过分省法令,于是印度各阶层人们掀起强烈的反英运动,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团结一致,共同反抗殖民统治。1906年,国大党通过反对分割孟加拉的决议。孟加拉人民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各个城市生活都停顿下来,示威群众前往恒河举行国丧涤手仪式。在印度人民的强烈反对下,1911年英印政府被迫取消分省法令。

  1905-1908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

  印度人民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自治为目标的革命运动。

  19世纪末,英国控制了印度的经济命脉,印度民族资本受到排挤,人民负担加重,加上物价飞涨,导致饥荒、瘟疫不断发生。以提拉克等为首的激进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谴责国大党的改良措施,提出印度自治的斗争目标,号召开展群众性的反英斗争。国大党内形成极端派和温和派。1899年寇松任英驻印总督,提出分割孟加拉的计划,企图利用“分而治之”的手法,挑起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宗派冲突,以达到镇压印度民族运动的目的。

  运动从孟加拉反分割开始。1905年8月7日,加尔各答万人大会决定以抵制英货和开展自产运动迫使英国撤销分割计划。10月16日加尔各答纪念“国丧日”,全城总罢工。以提拉克为首的极端派提出自治、自产、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4点纲领,主张不仅抵制英货,还要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实行全面抵制。年末,提拉克提出消极抵抗策略,以实现自治的目标。

  1906年斗争扩大到全印度。人民不但提出反对种族歧视的政治要求,而且踊跃参加各种集会,到处出现工会、农会组织。在孟加拉、马哈拉施特拉,还出现秘密革命组织,主张以武装斗争谋求印度的解放。1906年国大党年会首次通过争取印度自治决议,还通过争取自产、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的决议。

  1907年,为反对殖民当局提高土地税和增加水税,旁遮普农民在极端派领导人拉伊和辛格的领导下开展抗税斗争。5月以后,有些地区的群众同警察发生武装冲突,有的地方由示威变成了街垒战。

  殖民当局实行分化瓦解政策。1906年英国自由党政府宣布准备实行立法会议改革,扩大印度人代表名额。国大党温和派妥协。1908年,当局逮捕极端派领导人契·皮莱和提拉克。运动被镇压。7月23日孟买10万工人举行6天政治总罢工,抗议对提拉克判刑6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开辟了印度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时期。

  1906年12月30日全印穆斯林联盟成立

  印度穆斯林的政治组织。1906年12月30日在达卡成立。1905年印度人民掀起反英高潮。英国殖民者企图利用教派冲突来分裂印度,寇松和明托总督不但给予穆斯林上层人士政治上的保证,而且给予经济上的援助。联盟成立之初支持英国殖民当局,反对国大党。它是由英国人一手操纵的。完全是为了抗衡国大党而成立的对立派组织。

  但后来发生重大变化。1913年联盟通过新章程,规定奋斗目标是通过宪政手段。争取印度自治;并规定,为了实现印度自治,要促进民族团结,和其他宗教派别实行合作。1916年,联盟领导人真纳与国大党领导人签订《勒克瑙协定》,建立两党正式的合作关系。但1924年以后,两党出现多次摩擦。真纳和联盟其他领导人反对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张全印穆斯林联盟是印度伊斯兰教徒的唯一代表,国大党只能代表印度教徒;要求实行穆斯林单独选举制。1937年省自治选举后,联盟积极发展组织,全力攻击国大党,两党关系恶化。1940年3月,联盟在拉合尔举行会议,通过建立“巴基斯坦”的决议,要求建立独立的穆斯林国家。之后,两党斗争加剧,教徒互相仇杀。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独立,穆斯林联盟继续在巴基斯坦活动,在印度境内仅喀拉拉邦有部分势力。

  1906年印度教大会成立

  印度教政治和宗教组织,又称印度教大斋会。1906年在加尔各答成立。以拉伊、马拉维亚、室利·钦塔马尼等为首的国大党人不满国大党的政策,鼓吹成立一个印度教组织,以确保印度教徒的利益,保护印度教的传统,坚持印度教的统治。该组织声称印度教民族的前途建立在四大支柱之上,即印度教的组织、印度教的国家,穆斯林的改宗印度教、征服阿富汗和边区并使其印度教化。20年代发展为全印组织。它是在印度教徒宗教情绪日益高涨的情况下成立的,是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是国大党公开分裂的表现。印度独立后势力渐衰。

  1906年国大党加尔各答会议召开

  1905年9月1日英国殖民当局通过了将孟加拉分治的法案。法案激怒了国大党,国大党内部民主派和温和派的分歧更加分明。国大党1905年会议后,民主派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纲领,标志着民主派已发展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在民主派的努力下,国大党1906年年会通过了反对分割孟加拉和有关抵制运动、自产运动、自治运动的四项决议。决议要求英印政府取消或修改分割孟加拉的决定,同时对印度人民正开展着的抵制运动,自产运动给予支持。由于温和派的阻挠,年会决议中未能体现出民主派彻底自治的思想,但决议要求立即实行改革,扩大印度人的参政权。1906年加尔各答会议体现了民主派的政治纲领,在推动1905-1908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走向高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07年塔塔钢铁公司建立

  塔塔财团是印度资格最老、实力最强的垄断财团。中心设在孟买。塔塔家族系1200年前迁入印度的波斯移民—帕西人的后裔,始祖塔塔于19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经商,几年后其子也参与商业活动,从事进出口贸易。塔塔家族通过经售鸦片,棉花及军需物品而积聚起巨额资本。60年代末财力进入工业领域。

  1885年始祖塔塔去世。受过西方教育的儿子继任该家庭首领。从此塔塔家庭更加致力于工业活动并以重工业为主。19世纪下半叶印度工业资产阶级已逐步形成并有发展。由于英国殖民者的阻挠,20世纪初孟买一些大工业资本家企图发展重工业的计划落空,但唯独塔塔在遭到英国拒绝援助后,分别从美国和德国获得专家和机器设备,并趁“斯瓦德希”运动(即提倡国货的民族运动)高涨时机,在国内成功地发行了股票,于1907年兴建印度第一家现代化的钢铁企业—塔塔钢铁公司。第一次大战期间,塔塔赢得巨额利润。战后在发电、化工、机械、油脂、水泥以及金融等行业中相继建立一批企业。至第二次大战爆发前,塔塔父子公司通过其经理行已控制22家公司,垄断性财团业已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再次成为塔塔财团扩充实力、增强垄断地位的时机,这一时期兴建的最大企业是塔塔机械和机车公司。

  塔塔财力的发展曾得利于国大党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印政府向塔塔钢铁公司订购大量钢轨和钢材,还对印度钢铁工业实行关税保护,因此塔塔财团对民族独立运动不甚热心。印度独立后在国大党政府的“混合经济”政策下,塔塔财团继续发展。

  1908年7月23-29日孟买工人大罢工

  1908年7月23日-29日,印度孟买工人为抗议提拉克被捕和判刑而举行了总罢工。由于国大党温和派对殖民当局的妥协和教派组织的对立活动,印度的革命运动日趋低落。英国殖民者乘机反扑。从1907年底开始相继颁布了《危害治安条例》等,禁止集会游行,取缔民族主义政党。1908年6月23日以阴谋推翻女王政权的罪名逮捕了提拉克,并不顾人民的反对判处他6年苦役。提拉克的被捕与被审判激起了印度人民极大的愤慨。7月23日孟买工人举行政治总罢工,要求立即释放提拉克。10万多名纺织工人、铁路工人和城市运输工人参加罢工,同军警发生流血冲突,还展开街垒战。殖民当局调来正规军进行镇压。7月29日罢工结束,但工人和军警的冲突一直持续了两个星期。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是印度1905-1908年民族革命运动高潮的最后一战,印度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

  1909年5月25日莫利-明托改革

  英国印度事务大臣莫利和印度总督明托为加强英印殖民统治而共同进行的印度立法改革。英印当局于1906年8月成立“立宪改革委员会”,1907年8月提出改革草案,1908年提出《关于印度各级立法议会的法案》。1909年5月25日获英国议会两院通过和英王批准后在印度实施。英印当局企图通过改革达到扩大议会规模,给议会讨论财政的权力,议员拥有质询权,动议权和追述权等目的。改革对印度立法机构进行了若干调整,增加了议员的总数和来源,改革不但为选民设置了必须拥有高额财产的资格限制,同时还为伊斯兰教徒制定了教派单独选举制。教派单独选举制不但首次确认了全印穆斯林联盟的政治地位,同时也起到了扶植亲英势力,挑动教派纠纷,破坏民族独立运动的作用。

  1910年泰戈尔发表《吉擅迦利》

  《吉擅迦利》是泰戈尔的一部抒情诗集。1910年写成并发表。全诗集103首诗,集中体现了泰戈尔的哲学思想和宗教思想。“吉擅迦利”意即“献歌”,就是泰戈尔把这部诗集献给他心中的“神”。泰戈尔是一个泛神论者,他把宇宙万物视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神”。他认为这个“神”,主宰着宇宙万物,代表着“真”、“善”、“美”。人如果能体会到“神”的存在,把它吸收到灵魂中来,人就会变得圣洁,如果人人圣洁,世界就会和谐、大同。尽管诗中宗教色彩和神秘气氛浓厚,甚至令人费解,但是作者把“神”与祖国、人民联系在一起,因此带有热爱祖国和人民的进步倾向。泰戈尔十分珍爱这部诗集。1912年他把诗集英译稿带到欧洲,受到欧洲作家的高度赞赏。从此,泰戈尔的诗歌风靡世界。1913年,他因《吉擅迦利》的成功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0年泰戈尔《戈拉》问世

  《戈拉》是印度著名文学家泰戈尔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10年发表。小说描写19世纪70至80年代,孟加拉知识分子中两个教派之间的一场斗争。作品以印度教徒安南达摩依和梵教徒帕勒席两个家庭为舞台,以印度教青年戈拉、宾诺耶与梵教姑娘苏查丽达、洛丽塔两对青年间的恋爱纠葛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戈拉》反映了印度早期民主主义者的觉醒,号召印度人民抛弃宗教偏见,团结起来,为民族解放而斗争。这部小说被认为是印度近代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

  1913年4月21日达雅尔创建卡德尔党

  哈尔·达雅尔(1884-1939),印度革命民主主义政党卡德尔党的缔造者,印度小资产阶级革命家。1884年生于德里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03年毕业于国立拉合尔学院,1905年获政府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1908年1月毅然放弃国家奖学金,回到印度投身祖国自由运动。不久印度革命运动被镇压。他只好再度出国,从此再也没有回到祖国。

  他在法国期间,认真总结革命经验教训,认为必须培养一批有远见、永不动摇的职业革命家,这些革命家应组织成一个严密的组织;这个组织必须把广大群众吸引到斗争中来。1910年他到美国。由于在广大侨民中宣传革命思想,他逐渐被印侨公认为自己的思想家和领导人。

  1913年3月,在美国召开了各个城市印度侨民代表会议。会议根据达雅尔的提议,决定成立一个统一组织。4月21日在阿斯多利亚城举行来自美国各州的印度人代表会议,正式成立“太平洋沿岸印度人协会”,决定出版机关报《卡德尔报》。后来人们把这个组织称为卡德尔党。达雅尔当选总书记。该党政治纲领规定,将“通过武装革命的道路推翻英国统治,建立自由平等的印度共和国”。其活动很快超出美国范围,在欧、美、亚三洲许多国家的印度侨民中建立了支部。

  1913年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文学家、诗人,印度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1861年5月7日生于印度孟加拉省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地主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从8岁到13岁,先后被送进四所学校学习,后请教师在家授课。

  他12岁开始写诗,15岁发表第一首长诗《野花》。接着在《婆罗蒂月刊》上发表了不少诗作,成为加尔各答知识界崭露头角的少年诗人。1878年秋去英国留学。他喜爱英国文学,对莎士比亚的戏剧、雪莱的诗歌、司各特的小说倾慕备至。1880年回到印度,投身于民族解放运动,以笔为武器讨伐殖民制度和封建制度的罪恶。

  从1881年至1890年,泰戈尔一边参加社会活动,一边进行创作。这期间的主要作品有:诗剧《大自然的报复》、抒情诗《暮歌》和《晨歌》,诗集《婴儿音乐》、《刚与柔》、《心灵》,历史小说《拉杰尔什》等。《暮歌》和《晨歌》的发表使他一举成名,被誉为“孟加拉的雪莱”。

  1890年后,泰戈尔创作进入黄金时代。10年间创作了多部诗集:《黄金船》、《缤纷集》、《收获集》、《梦幻集》、《刹那集》、《故事集》等,60多篇短篇小说,以及著名诗剧《齐德拉》。这一时期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批判精神,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奠定了他在印度近代文坛的重要地位。

  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掀起新的高潮,泰戈尔激情奋发,创作了大量的爱国诗篇和歌曲,如诗歌《洪水》、《不要介意,我的心啊》。1907年创作《向母亲致敬》这首歌,在印度独立后被定为国歌。此外,创作了《回忆》、《奉献集》、《儿童》、《渡船》和《吉檀迦利》等诗集,还撰写了三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戈拉》被认为是印度近代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抒情诗集《吉擅迦利》集中体现了泰戈尔的哲学思想和宗教思想,欧洲的作家们对之赞赏不已。从此,一股“泰戈尔热”席卷亚、欧、美三大洲,泰戈尔成为名噪一时的“世界诗人”。1913年,他因对世界文学的贡献,尤其是《吉擅迦利》的成功而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亚洲文学家第一次获得这项殊荣。

  1914年3月24日英印政府私自划定“麦克马洪线”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把印度变为殖民地的同时,开始侵略中国的西藏,不断向中国在西藏的主权进行挑衅。中国国内袁世凯称帝心切,无意御外。1913年10月至1914年7月,在印度西姆拉召开了所谓“中英藏会议”,由英印政府外交秘书亨利·麦克马洪主持。在正式会议上麦克马洪要求中方同意划西藏为前藏和后藏,又炮制出所谓“内外藏”的名目,迫使中国承认对西藏不是统治权,而是宗主权;外藏享有“自治权”,所有外藏内政应由拉萨政府管理。该会议遭到中国人民反对。1914年3月24日,麦克马洪和西藏地方当局的代表伦钦夏托拉私自商讨了不丹与缅甸间的中印边界走向。麦克马洪提出一条边界线,此即“麦克马洪线”。该线西起中不边界东至中缅边界,将中印传统习惯线以北9万余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入英属印度版图。伦钦夏托拉没有通知中央政府代表陈贻范,擅自接受了这条边界线。西姆拉会议临近结束时,麦克马洪用欺骗性手段将该线塞进西姆拉条约草案中,并诱使陈贻范草签。从北洋政府以来的中国历届中央政府均未承认英藏秘密换文和麦克马洪线。麦克马洪线是非法的西姆拉会议的产物,给印中两国人民留下了不幸的历史遗产。

  1916年4月提拉克组建印度自治同盟

  提拉克(1856-1920),印度资产阶级民族革命运动奠基人,印度图大党极端派领袖。1856年7月23日生于印度拉特纳吉里的一个婆罗门家庭。深受印度教和历史传统教育熏陶。1879年获法学学士学这位。曾创办《月光报》、《狮报》,传播民主和自由思想。组织过农民抗捐抗税、抵制英货等活动。20世纪初在国大党内组织和领导激进派,主张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同国大党温和派发生分歧。多次被捕。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思想趋于“温和”,号召印度人民“忠于英国女王”,接受印度自治主张,并于1916年4月在浦那组织印度自治同盟。该同盟的宗旨是通过立宪手段,达到印度在英帝国内的自治。同盟成立后积极开展地方自治运动。同年,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签订《勒克瑙公约》规定印度应达到“在英帝国内与自治领平等的”自治。此后同盟活动减少,最后并入国大党。

  1916年12月《勒克瑙协定》签订

  1916年12月,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在民族主义基础上改善了关系。在勒克瑙各自召开的年会上,两大组织几乎同时通过了《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勒克瑙协定》。其中规定:战争结束后,印度应取得英帝国自治领式的自治地位;各级立法议会中应有4/5的民选议员;各级政府官员应有半数由议会任命;中央立法议会不得干预中央政府在对外政策和领导武装力量方面的权限,国大党在协定中还第一次按受了穆斯林联盟坚持的穆斯林单独选举制的原则。《勒克瑙协定》是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协商制定的印度改革纲领,也是双方在政治上达成的第一个协议。它的诞生对印度民族解放力量的团结和民族运动的开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为战后初期甘地支持哈里发运动以及穆斯林群众参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奠定了基础。但是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因此而消除。

  1917年8月《蒙塔古改革方案》提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印度人民的反帝运动高涨,面对这种形势,英国殖民者强化了对印度人民的镇压,先后9次审讯印度秘密革命组织成员。与此同时,殖民者也被迫向印度作出实行政治改革的承诺。1917年8月20日,英国印度事务大臣埃德温·蒙塔古在英国议会宣读了英国政府对印政策声明,印度前总督寇松,总督蔡姆福斯参与声明起草工作,因此又被称作蒙塔福德改革报告。报告称:英国政府准备让印度人参与一切管理部门,并逐步发展自治制度,实现责任政府,使印度成为不列颠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蒙塔古改革方案》的出笼在国大党内部引起严重分歧。温和派人士对改革方案表示欢迎,而民主派则认为将给印度带来灾难。由于《蒙塔古改革方案》,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在第一次大战末期处于相对平静之中,英国的殖民统治也减轻了来自民族运动的压力。

  1918年7月《蒙塔古-蔡姆福斯改革方案》公布

  《蒙塔古-蔡姆福斯改革方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实施的一项政治改革方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殖民当局为了继续维持其统治,对印度采取了怀柔与镇压相结合的政策。1917年8月,英国政府曾发表关于对印度新政策的宣言,声称将使印度逐渐发展自治体制,以逐步实现印度的责任政府,是为《蒙塔古改革方案》。在这一背景下,1918年7月,英国殖民当局,以印度事务大臣及驻印总督的名义,正式提出了《蒙塔古-蔡姆福斯改革方案》。1919年初,英国殖民者又以这一改革方案为基础,正式制订了印度政府组织法。据此,决定设立隶属于殖民总督之下的咨询机关“立法会议”和“国民会议”,在地方行政中实行“二元政府制”,将一些次要部门,如国民教育、公共事业、卫生保健等移交印度人负责管理,对地方立法会议负责;重要部门,如军事、财政、外交、国防等,仍保留在英国殖民者手中。此方案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印度地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参政权。但方案的实行并未使英国殖民统治受到任何形式的削弱。

  1918-1924年基拉法特运动

  基拉法特运动是印度伊斯兰教徒反对英国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瓜分土耳其、保卫伊斯兰教徒精神领袖土耳其素丹哈里发的运动。又称哈里发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英国放弃诺言,伙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准备瓜分土耳其,引起印度穆斯林的反抗。1918年,印度成立以塞特·考塔尼为主席、穆罕默德·阿里兄弟为首席发言人的基拉法特委员会。印度穆斯林掀起反对瓜分土耳其、保卫哈里发的浪潮。1919年,甘地当选为全印基拉法特委员会主席。次年,甘地与基拉法特运动领导人共同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国大党也支持这一运动,决定将基拉法特运动的要求作为不合作运动的一部分。1920年,大批印度穆斯林迁往阿富汗,以抗议英国的统治以及对阿富汗的战争。1921年8月,1万名莫普拉人在马拉巴尔海岸建立哈里发王国。但很快失败,3000人被打死。同年12月,英国殖民当局逮捕在加尔各答的基拉法特运动和国大党领袖。随着不合作运动的低落,基拉法特运动也渐趋衰落。1924年,土耳其废除哈里发制,印度基拉法特运动自行停止。

  1919年3月18日《罗拉特法案》颁布

  1919年3月18日英印殖民当局颁布的一项镇压印度民族运动的法令。由英国法官罗拉特为首的委员会制定,因而得名。法案规定战时制定的《国防条例》依然有效,授予总督以特别的权力,殖民当局有权不经起诉就逮捕、搜查和监视任何有反英活动嫌疑的人,甚至可不经审讯无限期地拘押任何被捕的印度人;被捕者不得请律师、证人或辩护人;警方有权解散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罗拉特法案》是英国殖民者残酷镇压印度人民的集中体现。该法案颁布后激起全印人民的愤怒,罢工、罢市和抗议集会遍及全国。

  1919年4月13日阿姆利则惨案

  1919年4月13日英国殖民当局屠杀阿姆利则群众的事件。1919年2月6日,英印立法会议通过《罗拉特法案》。该法案规定警察可任意逮捕官方所怀疑的分子,并不经公开审讯可以长期监禁。法案遭到全印度人民的反对。旁遮普的反帝斗争尤为激烈,英国殖民当局采取恐怖手段实行镇压。4月10日在阿姆利则两名著名政治家遭逮捕,随后约有3万市民到市政府门前集会,要求释放被捕者,遭到警察镇压。集会者奋起反抗,于傍晚占领火车站、电报局和电话局。当晚英印军队的戴尔将军率领军队开进阿姆利则市,实行宵禁。

  4月13日,约有5万人在阿姆利则市贾利安瓦拉巴格广场举行集会,抗议殖民当局。群众大会完全是和平性质的,有不少人还带着孩子参加。下午4时,戴尔率领149名廓尔喀和锡克士兵来到广场。他命令装甲车堵住广场狭窄的出口,自己率领105名士兵进入广场,下令向密集人群开枪。射击持续10分钟,发射子弹1650发,关于死亡人数,说法不一。仅据英国官方公布的数字,死379人,伤1200人。据收尸者估计,约有500具尸体。

  大屠杀不但没有慑服群众运动,反而激起印度人民更激烈的反抗。阿姆利则惨案成为甘地于1920-1922年发动全国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最直接原因之一。英国内阁成立亨特委员会调查此事。结果戴尔受到英国内阁的“赞扬”。但他却受到英国人民和反对党的谴责。

  【印度历史介绍


  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与巴基斯坦接壤,东北与中国、尼泊尔、锡金和不丹交界,东与缅甸和孟加拉国为邻。面积297.47万平公里。人口8.18亿(1988年),为世界人口第二大国。约80%是农村人口。有10个大民族和许多小民族。印度斯坦族占46.3%,居民主要信奉印度教(约占总人口的83%),其次为伊斯兰教(11%),基督教(3%),锡克教(2%)和耆那教等。官方语言为印地语和英语。首都新德里。

  中文名称:印度共和国

  英文名称:The Republic of India

  简 称:印度

  所属洲:亚洲

  首 都:新德里

  主要城市:孟买、加尔各答、金奈、班加罗尔、海得拉巴、昌迪加尔等

  国庆日:1947年8月15日

  国 歌:《人民的意志》

  国家代码:IND

  官方语言:印地语、英语

  货 币:印度卢比

  时 区:UTC+5:30

  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总统:拉姆·纳特·考文德,总理:纳伦德拉·莫迪

  人口数量:13.24亿(2016年)[5]

  人口密度:445.4人/平方公里(2016年)

  主要民族:印度斯坦族、泰卢固族、孟加拉族、马拉地族、泰米尔族、比哈尔人

  主要宗教: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佛教

  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1]

  水域率:9.5%

  GDP总计:2.264万亿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人均GDP:1709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国际电话区号:+91

  国际域名缩写:.in

  道路通行:靠左驾驶

  法律体系:英美法系

  国家结构:联邦制

  国家格言:“唯有真理得胜”

  国 花:荷花

  人类发展指数:0.586

  邻近海域:阿拉伯海、孟加拉湾

  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就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又称哈拉帕文化)。约公元前6世纪,出现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4个种姓,奴隶制萌芽。公元前325年,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侵入,1206年建立德里苏丹王朝。1526年巴伯尔建立强大的莫卧儿帝国。16世纪起,欧洲殖民主义者开始入侵印度,1757年印度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849年英侵占印度全境。从此印度人民展开了不断的反英斗争。1947年6月英总督蒙巴顿提出一个方案(《蒙巴顿方案》),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首任总理贾·尼赫鲁,继而是英迪拉·甘地、德赛。1984年10月31日,总理英·甘地被暗杀,其长子拉吉夫·甘地接任。1991年5月21日,拉·甘地遇害。现任总理拉奥。

【印度历史介绍】二十世纪印度历史上发生过的大事件

  独立以来,印度经济有较大的发展,基本实行公、私营企业并举的混合经济和计划经济。农业由严重缺粮达到基本自给。工业增长较快,但还存在资金、能源不足,生产率低,失业率增长等问题。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9330.6亿卢比,人均收入2974.5卢比(1987年)。国内矛盾复杂,民族、教派冲突时有发生。实行独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是不结盟运动发起国之一。同120多个国家有外交关系。1950年4月1日与中国建交。

  【二十世纪印度历史上发生过的大事件


  1905年10月10日《孟加拉分省法令》颁布

  英国殖民当局破坏印度民族运动、分裂孟加拉的法令,1905年10月10日颁布实施。孟加拉省是印度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印度民族运动的发源地之一,是殖民当局的心腹之患。1903年,殖民者开始策划分割孟加拉的阴谋,试图将东孟加拉并入邻区阿萨姆,其理由是孟加拉人口过多,边境居民生活困苦,距省会加尔各答太远;东孟加拉伊斯兰教徒多,而重要公职多由印度教徒担任,分省可以给伊斯兰教徒提供更多担任公职机会;阿萨姆没有出海口,如并入东孟加拉,可获吉大港作为出海口岸。但实质上目的在于通过分省使大部分孟加拉人脱离其政治中心加尔各答,并煽动宗教仇恨以破坏孟加拉人民的团结,从而瓦解印度民族运动。殖民者的阴谋早被孟加拉人民识破。1903年,孟加拉人民举行过500余次抗议集会。国大党为说服当局取消分治计划,多次派代表团晤见总督寇松或赴英国活动,均无收获。殖民当局于1905年通过分省法令,于是印度各阶层人们掀起强烈的反英运动,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团结一致,共同反抗殖民统治。1906年,国大党通过反对分割孟加拉的决议。孟加拉人民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各个城市生活都停顿下来,示威群众前往恒河举行国丧涤手仪式。在印度人民的强烈反对下,1911年英印政府被迫取消分省法令。

  1905-1908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

  印度人民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自治为目标的革命运动。

  19世纪末,英国控制了印度的经济命脉,印度民族资本受到排挤,人民负担加重,加上物价飞涨,导致饥荒、瘟疫不断发生。以提拉克等为首的激进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谴责国大党的改良措施,提出印度自治的斗争目标,号召开展群众性的反英斗争。国大党内形成极端派和温和派。1899年寇松任英驻印总督,提出分割孟加拉的计划,企图利用“分而治之”的手法,挑起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宗派冲突,以达到镇压印度民族运动的目的。

  运动从孟加拉反分割开始。1905年8月7日,加尔各答万人大会决定以抵制英货和开展自产运动迫使英国撤销分割计划。10月16日加尔各答纪念“国丧日”,全城总罢工。以提拉克为首的极端派提出自治、自产、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4点纲领,主张不仅抵制英货,还要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实行全面抵制。年末,提拉克提出消极抵抗策略,以实现自治的目标。

  1906年斗争扩大到全印度。人民不但提出反对种族歧视的政治要求,而且踊跃参加各种集会,到处出现工会、农会组织。在孟加拉、马哈拉施特拉,还出现秘密革命组织,主张以武装斗争谋求印度的解放。1906年国大党年会首次通过争取印度自治决议,还通过争取自产、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的决议。

  1907年,为反对殖民当局提高土地税和增加水税,旁遮普农民在极端派领导人拉伊和辛格的领导下开展抗税斗争。5月以后,有些地区的群众同警察发生武装冲突,有的地方由示威变成了街垒战。

  殖民当局实行分化瓦解政策。1906年英国自由党政府宣布准备实行立法会议改革,扩大印度人代表名额。国大党温和派妥协。1908年,当局逮捕极端派领导人契·皮莱和提拉克。运动被镇压。7月23日孟买10万工人举行6天政治总罢工,抗议对提拉克判刑6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开辟了印度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时期。

  1906年12月30日全印穆斯林联盟成立

  印度穆斯林的政治组织。1906年12月30日在达卡成立。1905年印度人民掀起反英高潮。英国殖民者企图利用教派冲突来分裂印度,寇松和明托总督不但给予穆斯林上层人士政治上的保证,而且给予经济上的援助。联盟成立之初支持英国殖民当局,反对国大党。它是由英国人一手操纵的。完全是为了抗衡国大党而成立的对立派组织。

  但后来发生重大变化。1913年联盟通过新章程,规定奋斗目标是通过宪政手段。争取印度自治;并规定,为了实现印度自治,要促进民族团结,和其他宗教派别实行合作。1916年,联盟领导人真纳与国大党领导人签订《勒克瑙协定》,建立两党正式的合作关系。但1924年以后,两党出现多次摩擦。真纳和联盟其他领导人反对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张全印穆斯林联盟是印度伊斯兰教徒的唯一代表,国大党只能代表印度教徒;要求实行穆斯林单独选举制。1937年省自治选举后,联盟积极发展组织,全力攻击国大党,两党关系恶化。1940年3月,联盟在拉合尔举行会议,通过建立“巴基斯坦”的决议,要求建立独立的穆斯林国家。之后,两党斗争加剧,教徒互相仇杀。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独立,穆斯林联盟继续在巴基斯坦活动,在印度境内仅喀拉拉邦有部分势力。

  1906年印度教大会成立

  印度教政治和宗教组织,又称印度教大斋会。1906年在加尔各答成立。以拉伊、马拉维亚、室利·钦塔马尼等为首的国大党人不满国大党的政策,鼓吹成立一个印度教组织,以确保印度教徒的利益,保护印度教的传统,坚持印度教的统治。该组织声称印度教民族的前途建立在四大支柱之上,即印度教的组织、印度教的国家,穆斯林的改宗印度教、征服阿富汗和边区并使其印度教化。20年代发展为全印组织。它是在印度教徒宗教情绪日益高涨的情况下成立的,是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是国大党公开分裂的表现。印度独立后势力渐衰。

  1906年国大党加尔各答会议召开

  1905年9月1日英国殖民当局通过了将孟加拉分治的法案。法案激怒了国大党,国大党内部民主派和温和派的分歧更加分明。国大党1905年会议后,民主派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纲领,标志着民主派已发展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在民主派的努力下,国大党1906年年会通过了反对分割孟加拉和有关抵制运动、自产运动、自治运动的四项决议。决议要求英印政府取消或修改分割孟加拉的决定,同时对印度人民正开展着的抵制运动,自产运动给予支持。由于温和派的阻挠,年会决议中未能体现出民主派彻底自治的思想,但决议要求立即实行改革,扩大印度人的参政权。1906年加尔各答会议体现了民主派的政治纲领,在推动1905-1908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走向高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07年塔塔钢铁公司建立

  塔塔财团是印度资格最老、实力最强的垄断财团。中心设在孟买。塔塔家族系1200年前迁入印度的波斯移民—帕西人的后裔,始祖塔塔于19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经商,几年后其子也参与商业活动,从事进出口贸易。塔塔家族通过经售鸦片,棉花及军需物品而积聚起巨额资本。60年代末财力进入工业领域。

  1885年始祖塔塔去世。受过西方教育的儿子继任该家庭首领。从此塔塔家庭更加致力于工业活动并以重工业为主。19世纪下半叶印度工业资产阶级已逐步形成并有发展。由于英国殖民者的阻挠,20世纪初孟买一些大工业资本家企图发展重工业的计划落空,但唯独塔塔在遭到英国拒绝援助后,分别从美国和德国获得专家和机器设备,并趁“斯瓦德希”运动(即提倡国货的民族运动)高涨时机,在国内成功地发行了股票,于1907年兴建印度第一家现代化的钢铁企业—塔塔钢铁公司。第一次大战期间,塔塔赢得巨额利润。战后在发电、化工、机械、油脂、水泥以及金融等行业中相继建立一批企业。至第二次大战爆发前,塔塔父子公司通过其经理行已控制22家公司,垄断性财团业已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再次成为塔塔财团扩充实力、增强垄断地位的时机,这一时期兴建的最大企业是塔塔机械和机车公司。

  塔塔财力的发展曾得利于国大党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印政府向塔塔钢铁公司订购大量钢轨和钢材,还对印度钢铁工业实行关税保护,因此塔塔财团对民族独立运动不甚热心。印度独立后在国大党政府的“混合经济”政策下,塔塔财团继续发展。

  1908年7月23-29日孟买工人大罢工

  1908年7月23日-29日,印度孟买工人为抗议提拉克被捕和判刑而举行了总罢工。由于国大党温和派对殖民当局的妥协和教派组织的对立活动,印度的革命运动日趋低落。英国殖民者乘机反扑。从1907年底开始相继颁布了《危害治安条例》等,禁止集会游行,取缔民族主义政党。1908年6月23日以阴谋推翻女王政权的罪名逮捕了提拉克,并不顾人民的反对判处他6年苦役。提拉克的被捕与被审判激起了印度人民极大的愤慨。7月23日孟买工人举行政治总罢工,要求立即释放提拉克。10万多名纺织工人、铁路工人和城市运输工人参加罢工,同军警发生流血冲突,还展开街垒战。殖民当局调来正规军进行镇压。7月29日罢工结束,但工人和军警的冲突一直持续了两个星期。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是印度1905-1908年民族革命运动高潮的最后一战,印度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

  1909年5月25日莫利-明托改革

  英国印度事务大臣莫利和印度总督明托为加强英印殖民统治而共同进行的印度立法改革。英印当局于1906年8月成立“立宪改革委员会”,1907年8月提出改革草案,1908年提出《关于印度各级立法议会的法案》。1909年5月25日获英国议会两院通过和英王批准后在印度实施。英印当局企图通过改革达到扩大议会规模,给议会讨论财政的权力,议员拥有质询权,动议权和追述权等目的。改革对印度立法机构进行了若干调整,增加了议员的总数和来源,改革不但为选民设置了必须拥有高额财产的资格限制,同时还为伊斯兰教徒制定了教派单独选举制。教派单独选举制不但首次确认了全印穆斯林联盟的政治地位,同时也起到了扶植亲英势力,挑动教派纠纷,破坏民族独立运动的作用。

  1910年泰戈尔发表《吉擅迦利》

  《吉擅迦利》是泰戈尔的一部抒情诗集。1910年写成并发表。全诗集103首诗,集中体现了泰戈尔的哲学思想和宗教思想。“吉擅迦利”意即“献歌”,就是泰戈尔把这部诗集献给他心中的“神”。泰戈尔是一个泛神论者,他把宇宙万物视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神”。他认为这个“神”,主宰着宇宙万物,代表着“真”、“善”、“美”。人如果能体会到“神”的存在,把它吸收到灵魂中来,人就会变得圣洁,如果人人圣洁,世界就会和谐、大同。尽管诗中宗教色彩和神秘气氛浓厚,甚至令人费解,但是作者把“神”与祖国、人民联系在一起,因此带有热爱祖国和人民的进步倾向。泰戈尔十分珍爱这部诗集。1912年他把诗集英译稿带到欧洲,受到欧洲作家的高度赞赏。从此,泰戈尔的诗歌风靡世界。1913年,他因《吉擅迦利》的成功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0年泰戈尔《戈拉》问世

  《戈拉》是印度著名文学家泰戈尔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10年发表。小说描写19世纪70至80年代,孟加拉知识分子中两个教派之间的一场斗争。作品以印度教徒安南达摩依和梵教徒帕勒席两个家庭为舞台,以印度教青年戈拉、宾诺耶与梵教姑娘苏查丽达、洛丽塔两对青年间的恋爱纠葛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戈拉》反映了印度早期民主主义者的觉醒,号召印度人民抛弃宗教偏见,团结起来,为民族解放而斗争。这部小说被认为是印度近代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

  1913年4月21日达雅尔创建卡德尔党

  哈尔·达雅尔(1884-1939),印度革命民主主义政党卡德尔党的缔造者,印度小资产阶级革命家。1884年生于德里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03年毕业于国立拉合尔学院,1905年获政府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1908年1月毅然放弃国家奖学金,回到印度投身祖国自由运动。不久印度革命运动被镇压。他只好再度出国,从此再也没有回到祖国。

  他在法国期间,认真总结革命经验教训,认为必须培养一批有远见、永不动摇的职业革命家,这些革命家应组织成一个严密的组织;这个组织必须把广大群众吸引到斗争中来。1910年他到美国。由于在广大侨民中宣传革命思想,他逐渐被印侨公认为自己的思想家和领导人。

  1913年3月,在美国召开了各个城市印度侨民代表会议。会议根据达雅尔的提议,决定成立一个统一组织。4月21日在阿斯多利亚城举行来自美国各州的印度人代表会议,正式成立“太平洋沿岸印度人协会”,决定出版机关报《卡德尔报》。后来人们把这个组织称为卡德尔党。达雅尔当选总书记。该党政治纲领规定,将“通过武装革命的道路推翻英国统治,建立自由平等的印度共和国”。其活动很快超出美国范围,在欧、美、亚三洲许多国家的印度侨民中建立了支部。

  1913年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文学家、诗人,印度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1861年5月7日生于印度孟加拉省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地主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从8岁到13岁,先后被送进四所学校学习,后请教师在家授课。

  他12岁开始写诗,15岁发表第一首长诗《野花》。接着在《婆罗蒂月刊》上发表了不少诗作,成为加尔各答知识界崭露头角的少年诗人。1878年秋去英国留学。他喜爱英国文学,对莎士比亚的戏剧、雪莱的诗歌、司各特的小说倾慕备至。1880年回到印度,投身于民族解放运动,以笔为武器讨伐殖民制度和封建制度的罪恶。

  从1881年至1890年,泰戈尔一边参加社会活动,一边进行创作。这期间的主要作品有:诗剧《大自然的报复》、抒情诗《暮歌》和《晨歌》,诗集《婴儿音乐》、《刚与柔》、《心灵》,历史小说《拉杰尔什》等。《暮歌》和《晨歌》的发表使他一举成名,被誉为“孟加拉的雪莱”。

  1890年后,泰戈尔创作进入黄金时代。10年间创作了多部诗集:《黄金船》、《缤纷集》、《收获集》、《梦幻集》、《刹那集》、《故事集》等,60多篇短篇小说,以及著名诗剧《齐德拉》。这一时期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批判精神,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奠定了他在印度近代文坛的重要地位。

  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掀起新的高潮,泰戈尔激情奋发,创作了大量的爱国诗篇和歌曲,如诗歌《洪水》、《不要介意,我的心啊》。1907年创作《向母亲致敬》这首歌,在印度独立后被定为国歌。此外,创作了《回忆》、《奉献集》、《儿童》、《渡船》和《吉檀迦利》等诗集,还撰写了三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戈拉》被认为是印度近代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抒情诗集《吉擅迦利》集中体现了泰戈尔的哲学思想和宗教思想,欧洲的作家们对之赞赏不已。从此,一股“泰戈尔热”席卷亚、欧、美三大洲,泰戈尔成为名噪一时的“世界诗人”。1913年,他因对世界文学的贡献,尤其是《吉擅迦利》的成功而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亚洲文学家第一次获得这项殊荣。

  1914年3月24日英印政府私自划定“麦克马洪线”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把印度变为殖民地的同时,开始侵略中国的西藏,不断向中国在西藏的主权进行挑衅。中国国内袁世凯称帝心切,无意御外。1913年10月至1914年7月,在印度西姆拉召开了所谓“中英藏会议”,由英印政府外交秘书亨利·麦克马洪主持。在正式会议上麦克马洪要求中方同意划西藏为前藏和后藏,又炮制出所谓“内外藏”的名目,迫使中国承认对西藏不是统治权,而是宗主权;外藏享有“自治权”,所有外藏内政应由拉萨政府管理。该会议遭到中国人民反对。1914年3月24日,麦克马洪和西藏地方当局的代表伦钦夏托拉私自商讨了不丹与缅甸间的中印边界走向。麦克马洪提出一条边界线,此即“麦克马洪线”。该线西起中不边界东至中缅边界,将中印传统习惯线以北9万余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入英属印度版图。伦钦夏托拉没有通知中央政府代表陈贻范,擅自接受了这条边界线。西姆拉会议临近结束时,麦克马洪用欺骗性手段将该线塞进西姆拉条约草案中,并诱使陈贻范草签。从北洋政府以来的中国历届中央政府均未承认英藏秘密换文和麦克马洪线。麦克马洪线是非法的西姆拉会议的产物,给印中两国人民留下了不幸的历史遗产。

  1916年4月提拉克组建印度自治同盟

  提拉克(1856-1920),印度资产阶级民族革命运动奠基人,印度图大党极端派领袖。1856年7月23日生于印度拉特纳吉里的一个婆罗门家庭。深受印度教和历史传统教育熏陶。1879年获法学学士学这位。曾创办《月光报》、《狮报》,传播民主和自由思想。组织过农民抗捐抗税、抵制英货等活动。20世纪初在国大党内组织和领导激进派,主张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同国大党温和派发生分歧。多次被捕。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思想趋于“温和”,号召印度人民“忠于英国女王”,接受印度自治主张,并于1916年4月在浦那组织印度自治同盟。该同盟的宗旨是通过立宪手段,达到印度在英帝国内的自治。同盟成立后积极开展地方自治运动。同年,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签订《勒克瑙公约》规定印度应达到“在英帝国内与自治领平等的”自治。此后同盟活动减少,最后并入国大党。

  1916年12月《勒克瑙协定》签订

  1916年12月,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在民族主义基础上改善了关系。在勒克瑙各自召开的年会上,两大组织几乎同时通过了《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勒克瑙协定》。其中规定:战争结束后,印度应取得英帝国自治领式的自治地位;各级立法议会中应有4/5的民选议员;各级政府官员应有半数由议会任命;中央立法议会不得干预中央政府在对外政策和领导武装力量方面的权限,国大党在协定中还第一次按受了穆斯林联盟坚持的穆斯林单独选举制的原则。《勒克瑙协定》是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协商制定的印度改革纲领,也是双方在政治上达成的第一个协议。它的诞生对印度民族解放力量的团结和民族运动的开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为战后初期甘地支持哈里发运动以及穆斯林群众参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奠定了基础。但是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因此而消除。

  1917年8月《蒙塔古改革方案》提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印度人民的反帝运动高涨,面对这种形势,英国殖民者强化了对印度人民的镇压,先后9次审讯印度秘密革命组织成员。与此同时,殖民者也被迫向印度作出实行政治改革的承诺。1917年8月20日,英国印度事务大臣埃德温·蒙塔古在英国议会宣读了英国政府对印政策声明,印度前总督寇松,总督蔡姆福斯参与声明起草工作,因此又被称作蒙塔福德改革报告。报告称:英国政府准备让印度人参与一切管理部门,并逐步发展自治制度,实现责任政府,使印度成为不列颠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蒙塔古改革方案》的出笼在国大党内部引起严重分歧。温和派人士对改革方案表示欢迎,而民主派则认为将给印度带来灾难。由于《蒙塔古改革方案》,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在第一次大战末期处于相对平静之中,英国的殖民统治也减轻了来自民族运动的压力。

  1918年7月《蒙塔古-蔡姆福斯改革方案》公布

  《蒙塔古-蔡姆福斯改革方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实施的一项政治改革方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殖民当局为了继续维持其统治,对印度采取了怀柔与镇压相结合的政策。1917年8月,英国政府曾发表关于对印度新政策的宣言,声称将使印度逐渐发展自治体制,以逐步实现印度的责任政府,是为《蒙塔古改革方案》。在这一背景下,1918年7月,英国殖民当局,以印度事务大臣及驻印总督的名义,正式提出了《蒙塔古-蔡姆福斯改革方案》。1919年初,英国殖民者又以这一改革方案为基础,正式制订了印度政府组织法。据此,决定设立隶属于殖民总督之下的咨询机关“立法会议”和“国民会议”,在地方行政中实行“二元政府制”,将一些次要部门,如国民教育、公共事业、卫生保健等移交印度人负责管理,对地方立法会议负责;重要部门,如军事、财政、外交、国防等,仍保留在英国殖民者手中。此方案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印度地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参政权。但方案的实行并未使英国殖民统治受到任何形式的削弱。

  1918-1924年基拉法特运动

  基拉法特运动是印度伊斯兰教徒反对英国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瓜分土耳其、保卫伊斯兰教徒精神领袖土耳其素丹哈里发的运动。又称哈里发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英国放弃诺言,伙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准备瓜分土耳其,引起印度穆斯林的反抗。1918年,印度成立以塞特·考塔尼为主席、穆罕默德·阿里兄弟为首席发言人的基拉法特委员会。印度穆斯林掀起反对瓜分土耳其、保卫哈里发的浪潮。1919年,甘地当选为全印基拉法特委员会主席。次年,甘地与基拉法特运动领导人共同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国大党也支持这一运动,决定将基拉法特运动的要求作为不合作运动的一部分。1920年,大批印度穆斯林迁往阿富汗,以抗议英国的统治以及对阿富汗的战争。1921年8月,1万名莫普拉人在马拉巴尔海岸建立哈里发王国。但很快失败,3000人被打死。同年12月,英国殖民当局逮捕在加尔各答的基拉法特运动和国大党领袖。随着不合作运动的低落,基拉法特运动也渐趋衰落。1924年,土耳其废除哈里发制,印度基拉法特运动自行停止。

  1919年3月18日《罗拉特法案》颁布

  1919年3月18日英印殖民当局颁布的一项镇压印度民族运动的法令。由英国法官罗拉特为首的委员会制定,因而得名。法案规定战时制定的《国防条例》依然有效,授予总督以特别的权力,殖民当局有权不经起诉就逮捕、搜查和监视任何有反英活动嫌疑的人,甚至可不经审讯无限期地拘押任何被捕的印度人;被捕者不得请律师、证人或辩护人;警方有权解散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罗拉特法案》是英国殖民者残酷镇压印度人民的集中体现。该法案颁布后激起全印人民的愤怒,罢工、罢市和抗议集会遍及全国。

  1919年4月13日阿姆利则惨案

  1919年4月13日英国殖民当局屠杀阿姆利则群众的事件。1919年2月6日,英印立法会议通过《罗拉特法案》。该法案规定警察可任意逮捕官方所怀疑的分子,并不经公开审讯可以长期监禁。法案遭到全印度人民的反对。旁遮普的反帝斗争尤为激烈,英国殖民当局采取恐怖手段实行镇压。4月10日在阿姆利则两名著名政治家遭逮捕,随后约有3万市民到市政府门前集会,要求释放被捕者,遭到警察镇压。集会者奋起反抗,于傍晚占领火车站、电报局和电话局。当晚英印军队的戴尔将军率领军队开进阿姆利则市,实行宵禁。

  4月13日,约有5万人在阿姆利则市贾利安瓦拉巴格广场举行集会,抗议殖民当局。群众大会完全是和平性质的,有不少人还带着孩子参加。下午4时,戴尔率领149名廓尔喀和锡克士兵来到广场。他命令装甲车堵住广场狭窄的出口,自己率领105名士兵进入广场,下令向密集人群开枪。射击持续10分钟,发射子弹1650发,关于死亡人数,说法不一。仅据英国官方公布的数字,死379人,伤1200人。据收尸者估计,约有500具尸体。

  大屠杀不但没有慑服群众运动,反而激起印度人民更激烈的反抗。阿姆利则惨案成为甘地于1920-1922年发动全国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最直接原因之一。英国内阁成立亨特委员会调查此事。结果戴尔受到英国内阁的“赞扬”。但他却受到英国人民和反对党的谴责。

  1920年9月-1922年2月第一次不合作运动

  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印度掀起民族解放高潮。为了巩固殖民统治,英国一方面准备宪政改革,安抚和拉拢印度上层阶级,另一方面颁布《罗拉特法案》,加强镇压,1919年4月13日,发生了英国军队屠杀印度百姓的阿姆利则惨案,反英斗争迅速高涨,1920年9月,国大党加尔各答特别会议上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同年12月国大党纳格普尔年会正式批准这个计划,通过《关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决议》,授权甘地以国大党的名义在全印范围内领导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宣称,斗争的目的就是达到自治,如有可能就实现帝国内部的自治,如有必要就实行脱离帝国的自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年会决定改组国大党机构,在农村、基层设立支部,吸收工农参加。在甘地号召下,人民举行罢工、罢课、罢市、集会游行,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团结一致,并肩战斗。国大党人提出了到农村去的口号,国民自愿队深入每一个村庄去发动农民参加反帝斗争,印度无产阶级的罢工浪潮也席卷了印度所有的工业中心,工会组织普遍建立,不合作运动与基拉法特运动、锡克教徒阿卡里运动、莫普拉起义、奥德和亚格拉的大规模农民运动交织在一起,严重威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斗争中工农群众常常超越非暴力原则的限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暴力斗争。1922年2月4日联合省乔里乔拉村2000农民把22名警察连同警察局一起付之一炬,甘地闻迅后急忙制止。2月12日国大党通过《巴多利决议》,谴责群众越轨行为,决定无限期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3月10日甘地入狱,运动遭到残酷镇压。《巴多利决议》使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受挫,它反映印度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1920年12月甘地改组国大党

  国大党成立后,组织一直十分涣散,英国人曾称之为商会。为了适合战后初期印度出现的革命形势,在1920年12月召开的国大党纳格普尔年会上,甘地倡议调整国大党的各级组织机构。第一次产生了党的常设机构即国大党全印工作委员会。年会还决定取消印度土邦,按民族语言把印度划分为21个省,在各省分别成立国大党省委、县委、区委和村支部。年会还历史性地决定大量吸收工农入党。在参加纳格普尔年会的6000余名代表中,仅农民就达200人,此外还有穆斯林群众1050人。国大党的群众基础迅速扩大,在党内形成新的领导层和以工农为主体的新生力量。改组后的国大党开始变为一个群众性的党,在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1921年8月20日莫普拉起义

  印度马拉巴尔穆斯林农民反英反封建起义。莫普拉即马拉巴尔地区穆斯林,他们大多数原是印度的低级种姓,以雇农和农业工人居多。后改信伊斯兰教,掀起莫普拉运动。1921年8月20日,英国驻军到提鲁兰加迪城逮捕莫普拉运动领袖,导致该城莫普拉起义。起义迅速蔓延到马拉巴尔的整个南部地区。起义者宣布成立“哈里发王国”。8月底,起义者被英军击败。而后库纳赫麦德继任领袖,率众与英军进行游击战。英国殖民当局采取煽动宗教纠纷、分裂起义队伍的手段,年底镇压了起义。库纳赫麦德及起义者数千人被杀,万余人被判苦役。

  1922年2月4日乔里乔拉事件

  印度联合省奥德地区哥拉克浦尔市乔里乔拉村村民反抗英印警察镇压的事件,1922年2月4日,2000多名国民自愿队和农民举行示威游行,响应甘地发动的不合作运动,招致警方镇压,游行者数人被打死。愤怒的游行群众袭击了乔里乔拉村警察所,打死21名警察和1名更夫,然后焚烧了警察所和死尸,并切断了乔里乔拉附近的铁路线、事后英印殖民当局进行残酷镇压,172名国大党人被处绞刑,44名农民遭杀害,几百人被流放,甘地和部分国大党领袖对此不安,2月12日,甘地主持国大党巴多利会议,通过了停止不合作运动的决议。

  1922年2月11日《巴多利决议》通过

  1922年印度国大党关于停止不合作运动的决议。1922年2月4日印度的乔里乔拉村发生了群众袭击警察所,打死警察的事件。乔里乔拉事件的出现使甘地认识到群众运动正在冲破非暴力原则的界限,有可能发展为暴力革命。2月11-12日,在甘地的主持下,国大党全印工作委员会在巴多利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了《巴多利决议》。决议指责乔里乔拉事件,并以此证明印度民众对非暴力行动还没有足够准备,决定无限期停止不合作运动,要求农民缴纳田赋和其他赋税;同时号召国大党实施甘地的建设性纲领,即手纺手织,争取消灭种姓制度,加强教派团结,扩大国民教育,决议引起人民群众和许多国大党人的不满,宣告了第一次全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结束。

  1924年3月印度“坎普尔诉讼案”

  英国殖民者蓄意制造的、迫害印度共产党人的诉讼案件。本世纪2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开始在印度传播,印度共产主义者积极开展共产主义运动。这使英国殖民者感到极大威协,力图将其扼杀在摇篮中。1924年1-3月,印度中央情报局以“阴谋使用暴力革命推翻英王在英属印度的主权”的罪名,在坎普尔地方法院炮制了所谓“诉讼案”,殖民者的新闻媒介称之为“坎普尔布尔什维克诉讼案”。殖民者判处或缺席判处丹吉和罗易在内的8名共产党人每人4年监禁。镇压行径未能阻止共产主义思想在印度的传播。案发后不久,孟买成立了“保卫印度共产主义者委员会”,发表《告印度社会和共产党人书》,力求唤起社会各界的支持,争取印度人成立共产党的权利。

  1927年11月西门调查团赴印

  英国政府派往印度研究修改管理制度的调查团,由英国自由党人西门率领。《1919年印度政府组织法》第84款规定,该法实施10年后,将派一个专门调查团前往印度研究进一步完善印度行政管理体制问题。1927年11月英国印度大臣史密斯委托英国下院议员西门率领由英国工党、保守党、自由党的8名下院议员组成的调查团,以研究“蒙塔古-蔡姆福斯改革法案的实施情况”为名赴印。其具体任务是:研究印度行政管理体系的效果,教育的普及程度,英属印度立法机构的发展状况,建立责任制政府的可能性,以及在地方立法机关中设立下院等问题。1927年和1928年,调查团两次到印,但均因调查团中没有印度人参加而未能得到任何一个印度全国性政党的合作。

  1928年11月印度独立同盟成立

  印度独立同盟为国大党内的派别。1928年11月,由国大党内一部分激进分子在德里成立。领导人有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和鲍斯。他们不满印度自治的要求,提出要争取实现印度的完全独立,并在社会平等、经济平等的基础上重建印度社会。同时主张该同盟在组织上不脱离国大党,而是通过国大党争取实现印度的完全独立。

  1929年3月20日-1933年1月16日密拉特审判案

  英国殖民当局为镇压印度共产主义运动而蓄意制造的政治案件,因在密拉特市审理,故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苏俄的影响,印度共产主义运动迅速发展,到20年代中后期,印度共产党人积极参加合法的印度工农党的活动,使英国殖民当局惊恐万状。

  1929年3月20日,英国殖民当局搜捕印共及进步工会的主要领导人丹吉等30余人,并押送到密拉特市进行审讯,罪名是“阴谋推翻英王兼印度帝国皇帝对印度的统治”。由于提不出任何罪证,审讯拖延近4年,1933年1月16日审讯结束,被告分别被判处3年至无期徒刑。当局的宣判激起印度国内外工人阶级和进步舆论的强烈抗议。印度国内成立了由贾·尼赫鲁等人组成的为密拉特被囚者辩护的委员会。在英国也成立了类似的声援组织。迫于形势,英国当局不得不释放部分被告,其余被告均被减刑。到1933年底,被告几乎全部获释。这一审判案对印度共产主义运动是一次大的打击。

  1929年12月拉合尔会议召开

  国大党召开的关于立即开展文明不服从运动的年会。1928年7月莫·尼赫鲁起草的宪法草案遭到国大党内左派的指责。进入1929年后,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大党的地方组织呼吁取消尼赫鲁宪法草案,要求开展文明不服从运动,争取印度的独立。在这样的形势下,1929年12月国大党拉合尔年会召开。根据甘地的建议,全印独立大同盟主席贾·尼赫鲁担任1929年的年会主席。会议通过了争取印度彻底独立的决议案,决定立即开展不服从运动,授权甘地为运动的领导人。拉合尔会议是国大党和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标志着国大党在此后领导的文明不服从运动中开始向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演化。

  1930年3月12日甘地发起食盐进军

  又称丹地进军,指甘地发动的反对英国殖民当局食盐专卖法的行动。1930年3月12日,甘地率领积极分子一行80人从阿默达巴德“坚持真理运动院”出发,步行前往海滨丹地村,计划在该村自制食盐,沿途受到各村居民的欢迎,支持者不断加入,有200名村长自动放弃职位追随前往,其他地方农民也纷纷响应。4月5日甘地一行到达丹地村,4月6日开始在海滨取海水制盐。活动持续三个星期,引起了全国性的以破坏食盐专卖法为中心的群众运动,从而掀起第二次不合作运动高潮。国大党为配合甘地食盐进军,号召印度人民举行为期一天的罢业或群众性反英示威游行。4月9日,甘地指示运动只限于自制食盐。同年5月,甘地被捕,国大党被宣布为非法,6万名运动参加者被监禁。

  1930年3月-1932年11月三次圆桌会议召开

  1930年3月甘地发动的文明不服从运动(第二次不合作运动)给英印当局以沉重的打击。英国政府为把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吸引到立宪参政的轨道上,于1930年6月发表西门报告,允诺实施新的印度政府组织法。同年11月12日英国政府同印度各主要政党的代表在伦敦召开第一次圆桌会议,与会大部分党派都希望在印度保留殖民统治,但未达成实质性协议。由于甘地提出的三项要求遭到拒绝,国大党抵制了这次会议。

  1931年9月,甘地作为国大党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在伦敦召开的第二次圆桌会议。会议前夕,主张对印度采取强硬政策的保守党在英国联合内阁中势力大增。他们认为只有在各宗教掌派和保障种姓权利等问题获圆满解决后才能讨论印度自治等问题。在少数派事务委员会讨论教派单独选举制问题时,甘地提出的给予印度自治地位的要求。遭到英国人拒绝。12月18日甘地返回印度。不久英国政府发表“白皮书”,阐述了新的印度政府组织法的特点。1932年6月第二次圆桌会议结束,但未达成到任何实质性协议。

  1931年12月,印度总督威灵顿宣布国大党为非法组织。国大党开展了新的反抗斗争。1932年11月17日,第三次圆桌会议在伦敦召开,国大党进行了抵制。会议期间,英国首相麦克唐纳提出了《教派自治裁定书》,主张给锡克教徒,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以单独的议会席位,同时也主张给表列种姓、妇女、具有英印血统的人和在印度的欧洲人以单独的议会席位。1933年2月,英国政府白皮书批准了会议审查的《印度政府组织法草案》。英国政府在第三次圆桌会议上提出的立宪措施,使很多国大党人丧失了进一步开展文明不服从运动的热情。同年5月,甘地宣布中止运动。

  1930年3月-1934年4月第二次不合作运动

  1930年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波及印度,反英斗争再起。1928年西门调查团访印遭到抵制。同年英印政府拒绝在《尼赫鲁报告书》的基础上进行谈判。于是国大党决定开展由甘地倡议的群众性的文明不合作运动。1929年国大党拉合尔年会上提出印度独立要求,授权甘地领导运动,并确定翌年1月26日为独立日。1930年1月,甘地又提出十一点要求。包括降低田赋、减少军费和英国官员的薪金、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禁酒、取消食盐专营和释放政治犯等。在遭到总督拒绝后,甘地着手发动不服从运动,选定以破坏食盐专卖法作为运动的开端。3月12日,他率领79名信徒从阿默达巴德出发,前往西海岸,徒步426公里,沿途成群农民随行。4月5日抵达丹地海滨,亲自动手煮盐,持续3周。当局闻迅后,大肆镇压。甘地的秘书、他的两个儿子兰姆萨和德韦达斯、尼赫鲁父子、贾·尼赫鲁的妻子卡马拉、6万工农群众和国大党人相继被捕。甘地的次子德韦达斯绝食60天最后饿死在狱中。当局的镇压激起了更强烈的反抗。吉大港、白沙瓦、绍拉普尔和西北边境省相继爆发武装起义。当局于5月4日将甘地逮捕后,反英运动更趋激烈。5月6日各大工业中心举行政治罢工;8日西南边境林拉普尔的市政大楼和警察局被烧毁;19日瓦拉达地方500名工农群众捣毁政府的食盐商栈,27日勒克瑙发生武装冲突,酿成流血惨案。英国人慑于国际舆论的压力和国内局势的动荡,于1930年6月9日发表西门报告书。1931年3月5日双方签定了《甘地-欧文协定》,国大党同意停止运动,总督则放弃镇压。9日甘地赴伦敦参加第二次圆桌会议,因英国缺乏诚意,会议中断。在群众压力下,国大党恢复文明不服从运动。英印当局亦恢复大规模镇压。反英斗争进入低潮。1934年4月7日运动停止。

  1930年4月白沙瓦起义

  印度人民自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武装斗争。在当地领导的第二次不合作运动中,群众斗争冲破了甘地所规定的框框,开展大规模武装反英斗争。1930年4月23日,警察前往白沙瓦市拘捕国大党领导人,工人、学生和城外农民结队前往监狱。当局的装甲车在人群中横冲直撞,当场死亡21人。于是白沙瓦各地相继爆发武装反抗事件。人们到处设立路障,焚毁装甲运兵车,冲突中200余人遭军警杀害。起义期间,印度皇家第18加瓦尔联队中的两营印度士兵在昌德拉·辛格号召下倒戈,威胁了英印殖民统治。起义者控制白沙瓦市两个多星期。5月初,帕坦人阿弗雷迪部落和莫曼部落也举行起义,并向白沙瓦推进。5月中旬,殖民者调动了驻西北边境省2/3以上的英军进攻白沙瓦。起义遭到镇压。起义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把30年代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推向新的高潮。

  1930年4月吉大港起义

  吉大港起义,印度吉大港(今属孟加拉国)民众的反英起义。1930年4月18 日夜,由苏尔贾亚·森领导的恐怖组织吉大港印度共和军采取突然行动,袭击并占领了吉大港的军火仓库和警察营房。随后,共和军立即组织示威游行队伍并赴市区,构筑街垒,控制全城。吉大港行政长官仓惶出逃,向英国殖民当局求援。在英印军队的猛攻下,共和军及其所领导的起义群众被迫撤出吉大港,退守贾拉拉巴德山一带。后起义因寡不敌众而被英国殖民当局残酷镇压。起义失败后,共和军的30名成员被逮捕入狱,后被交付法庭审判。1932-1933年,吉大港印度共和军的主要领袖先后被捕。

  1930年5月8日绍拉普尔起义

  印度孟买省绍拉普尔人民反英武装起义。1930年5月8日,绍拉普尔人民举行反英示威,遭到殖民军警的武装镇压,伤亡百余人。人民面对殖民当局的高压,在工人志愿队领导下摆脱国大党的控制,举行武装起义。起义者焚毁英军弹药库一座、警察局6所和大部分殖民行政机构,建立了自己的革命政权,并控制了全市。英国殖民当局派出2000余士兵前往镇压,且竭力封锁消息。但是印度人民仍了解部分真相,全力支援起义。英国工人阶级和英国共产党也表示道义上的支持。5月16日起义被镇压,起义领导者被审判,许多工人领袖被绞杀,不少起义者被判长期监禁。

  1930年喇曼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喇曼(1888-1970),印度物理学家。生于特里钦诺波利。16岁毕业于马德拉斯大学。曾获文学硕士。哲学博士、理学博士等学位。1907-1917年在印度财政部工作。后任加尔各答大学物理学教授。1934年任印度科学院院长。是爱尔兰科学院、匈牙利科学院和法国科学院院士,苏黎士物理学会、印度数学与化学学会、美国光学学会会员。曾获英国皇家学会休斯奖章。1929年被封为爵士。喇曼对声学和光学均有研究,建立了乐器理论。主要著作有:《弓弦与小提琴音理论》、《X射线衍射》、《乐器理论》、《光分子衍射》、《晶体物理学》等。

  他从1920年起从事光散射的实验研究。1928年第一个发现散射光中有新的不同波长的射线。这种单色光被分子散射后频率发生改变的现象,被称作合合散射效应,又称喇曼效应,由此,他获得了1930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1年3月5日《甘地-欧文协定》签署

  甘地与印度总督欧文签订的关于停止文明不服从运动的协定,亦称《德里协定》。1930年3月甘地发动第二次不合作运动(又称文明不服从运动)后遭到逮捕,1931年1月26 日获释。27 日甘地赴德里与总督欧文会谈,经过谈判双方在3月5日签订了协定。在协定中欧文接受国大党的部分要求,如停止镇压,废除一切有关戒严的法令,释放政治犯等,但继续垄断食盐专卖。甘地同意停止文明不服从运动,参加第二次圆桌会议。协定还宣布国大党为合法组织。协定规定抗税者被没收的土地和财产只有在不抗税的条件下才能物归原主,并向印度资产阶级作出了实行关税保护的允诺。国大党在协定中没有达到发动文明不服从运动的预期目的,印度资产阶级的唯一收获是政府对印度某些工业实行的关税保护政策。协定引起印度社会各阶层人民的不满,印度人民纷纷举行抗议性集会,国大党的威信开始下降。同年12月英印政府片面撕毁协议,继续镇压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1933年12月印度共产党成立

  20年代初期印度已经出现了共产主义小组,但一直没有联合成为一个政党。1930年印度各大城市陆续成立了印度共产党的地方委员会。同年12月,穆扎法·艾哈迈德等人在共产国际主办的《国际新闻通讯》上发表的印度共产党行动纲领草案中指出,印度共产主义者面临的迫切任务是召开全印代表大会,成立统一的共产党组织。在各国共产主义者的支持下,1933年12月印度共产党人在加尔各答举行了秘密会议,通过了政治纲领和党章,组成了临时中央委员会,阿德希哈里担任首任印共总书记。印共成立不久,就被英印政府宣布为非法组织。印共的成立标志着印度的革命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34年10月印度国大社会党成立

  1947年前印度国大社会党为国大党内代表城乡小资产阶级利益的左翼团体。1934年10月,一批国大党年轻党员在学生联合会和青年联合会的基础上成立该党。其政治纲领是在国大党领导下,争取印度完全独立,并引导印度走向社会主义,曾经号召所有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和个人团结在国大社会党的旗帜下,共同开展反英斗争。1940年,国大社会党驱逐了共产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以纳拉扬为首的国大社会党反对印度参战,反对甘地的建设性纲领,认为只有全力开展以工农大众为基础的群众运动,才能使印度实现完全独立。该党曾参加并领导要求英国“撤离印度”运动,遭到英国殖民当局镇压,部分领导人被捕。后反对参加英国内阁提议的立宪会议选举,不接受蒙巴顿方案。1947年3月,国大社会党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取消名称中的国大党字样,并通过新党章。次年正式脱离国大党,另组印度社会党,纳拉扬任总书记。

  1935年8月2日《印度政府法案》制定

  英国议会于1935年制定的关于英属印度宪政体制的根本法。其特点是实行自治。

  1927年英国派遣来印度考察宪政进展情况的西门调查团遭到印度各政党的一致抵制。后者要求给予印度自治领地位,也遭到英国拒绝。1930年甘地发起和领导了以争取印度独立为根本目标的不合作运动,虽然运动遭到失败,但英国统治当局不得不在统治体制上做出某些改变以缓和局势。在三次英印圆桌会议后,英国政府于1933年3月公布印度宪法草案白皮书。1935年8月2日该白皮书经议会通过成为《印度政府法案》。法案包括两部分内容:全印联邦结构和省自治。规定印度的国家体制是英属印度各省和印度各土邦组成的联邦。各个土邦自愿参加联邦。联邦中央立法机构为中央立法会议和国务会议,但权力有限,联邦的行政权完全操在英印总督手中。法案规定各省政府由省立法会议的多数党组成,经省督批准即可。

  印度各进步政党强烈反对政府法案,尤其是联邦结构部分。提出英国的目的不仅要维持其在印度的统治地位,而且包含着一种分裂印度的阴谋,赋于土邦王公以自由选择是否参加印度联邦的权力就是纵容分裂。英国当局被迫宣布把法案中联邦结构部分搁置起来,先实行省自治部分,定于1937年初举行省立法会议选举,印度国民大会党和穆斯林联盟在坚持争取独立,完全反对政府法案的前提下参加选举。结果国大党在全国5个省的立法会议中获得绝对多数,在4个省成为唯一的大党。同年7月国大党在7个省单独组成政府,实行省自治。省自治的实施表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获得一定进展,但是并没有触及殖民统治的根基。

  1937年4月1日印缅分治

  1937年4月1 日,英国为了继续维护其对缅甸的统治,将缅甸从印度划出,使缅甸成为直辖殖民地,史称“印缅分治”。1885年,英国占领缅甸,将其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分治后,缅甸两元制政制(即印度、缅甸双重统治)改为九十部门政制,各义上设有立法会议,但实权仍操在英总督手中。第一届傀儡内阁总理是巴莫。缅甸人民对此不断进行反抗,1938-1939年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迫使傀儡政府倒台。1948年1月4 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告独立,成立缅甸联邦。

  1938年1月鲍斯当选国大党主席

  苏·鲍斯(1897-1945),印度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原国大党左派、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日本卵翼下的“自由印度临时政府”的元首和总理。

  1897年1月23 日,鲍斯生于奥里萨的名门望族家庭。曾就读于孟加拉管区学院。1919年入剑桥大学。1920年到伦敦应考印度文官。虽考取文官,但因不愿为英国人效力,于次年4月放弃文官职务,回到印度,曾参加达斯领导的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2年任孟加拉国大党书记。1924年成为加尔各答市首席行政官。1927年5月被选为孟加拉省国大党主席。次年与贾·尼赫鲁等人建立“印度独立同盟”,要求印度完全独立。

  1938年1月,他当选为印度国大党主席,重申国大党的斗争目标是争取印度完全独立,独立后重建印度,主张国家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消灭贫困,彻底进行土地改革,消灭地主制度,实现国家工业化。他的政治主张受到以甘地为首的印度国大党右翼的反对。1939年连任国大党主席,在特里普拉会议上,建议国大党以最后通牒的形式向英国政府提出自己的民族要求,即在6个月内允许印度完全独立,否则发动群众性的非暴力抵抗运动。这一建议遭到甘地派的反对。会后不久他辞去国大党主席职务。

  30年代 比拉尔财团形成

  印度第二大垄断财团。总部在加尔各答,创始人为比拉尔。

  比拉尔的祖父属马尔哈里商人种姓,1857年在孟买经商起家。1893年其父在加尔各答经营进出口贸易和钱庄,并充当英商安德鲁·尤尔公司的掮客。1910年比拉尔继承父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比拉尔家族靠经营黄麻、棉花等商品的出口和鸦片贸易,财产由200万卢比增至800万卢比。战后向黄麻棉纺工业投资,30年代向制糖造纸等工业投资,形成财团。1946-1947年度其资产已达2.185亿卢比。印度独立后,比拉尔财团着重发展化学工业,有“印度的杜邦”之称。比拉尔财团支持印度国民大会党。比拉尔本人是甘地的密友。他所控制的印度工商业联合会曾积极支持国大党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印度独立后,比拉尔家庭与尼赫鲁家庭关系密切。在历届大选中比拉尔财团给国大党捐款最多。这使比拉尔财团能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

  1940年8月8日“八月建议”提出

  英国提出的关于解决印度政治问题的建议。1940年,纳粹德国取得重大军事进展,英国陷入困难境地。印度国大党企图利用这种形势迫使英国让步。7月国大党提出建议,只要英国战时成立印度责任政府,战后给予印度独立,印度就在对外防御上放弃“非暴力主义”,支持英国作战,同月印度总督邀请真纳到西姆拉讨论印度和战争局势问题,真纳提出一系列试探性建议。8月8日,印度总督根据真纳的建议发表声明,即“八月建议”。主要内容有:战时扩大总督行政会议的印籍成员的名额;任命一个由王公和政治党派代表组成的战时咨询委员会;战后设立立宪机构,草拟新宪法。此建议遭到印度人民的反对,国大党再次发动“个人不服从运动”。

  1942年3月22日英国使团实施克利普斯计划

  该计划为关于战时和战后解决印度问题的宣言草案,因由英国议会下院领袖、战时内阁工党部长斯塔福·克利普斯爵士率团实施而得名。1941年下半年国际形势的发展使英国陷入困境。在印度国内外人民的压力下,12月3 日英国殖民当局释放了全部国大党人。国大党决定与英国谈判。1942年2月,日军进攻东南亚得手,英军司令被俘,6万印军投降。蒋介石敦促英国尽快给予印度实际权力,以便印度全力参战。罗斯福写信给英国政府,要求它们尽速对印度独立问题表态。3月日军直指印度东部边境。在形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英国政府派克利普斯率特使团访印。3月22日使团抵达印度,提出“克利普斯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战时和战后方案两部分。战后方案是:英国政府立即采取措施建立印度联邦,并给予自治领权利;建立制宪机构,其成员部分由按比例代表制选出的省议会议员选举的代表,部分由土邦王公按人口比例指定的代表联合组成,制定印度宪法;不愿加入印度联邦的省和土邦,可以保持和英国政府的原有关系,或者单独成立自治领;保护民族和宗教少数派利益。战时方案为:印度政治体制不作任何改变,不成立战时国民责任政府,只允许在总督行政会议里增加一名印籍军事顾问,监督作战物资的供应。此计划只承诺战后给予印度以自治领地位,并且允许各省和土邦可以不加入印度联邦,而战时印度政治体制一成不变。它是1940年“八月建议”的翻版。因此计划草案一发表就遭到印度各界人民的反对,各党派也拒绝接受该计划,致使计划破产。

  1942年4月甘地发起“撤离印度”运动

  甘地发动的旨在赶走英国殖民者,争取印度独立的群众运动。1942年3月克利普斯计划破产,国大党准备采取反英行动。4月甘地发表文章,对英国提出挑战:“英国撤出印度,把印度留给上帝。”7月,在国大党工作会议上,尼赫鲁等人反对发动“撤离印度”运动,而甘地态度强硬,工作委员会被迫接受甘地的决定。8月7 日国大党全印委员会通过“撤离印度”的决议,并向英国殖民当局发出最后通牒,如果英国拒绝成立国民责任政府,国大党就立即发动大规模的群众非暴力斗争。但决议通过后的第三天,殖民当局对国大党进行全面反击,国大党领袖几乎全部被捕。

  殖民者的镇压激起了印度人民的反抗,暴力斗争席卷全国。8月底大规模斗争基本被镇压。到9月中旬,据不完全统计,共有250个火车站被破坏,通讯联络中断,一些英军补给线被切断;550个邮局被捣毁,150个警察所被袭击,许多政府官吏和警察在冲突中丧生。至11月底,印度群众有1028人被杀,3215人受伤,约6万人被捕。斗争虽然失败,但人民自发的暴力行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1943年鲍斯组建“印度国民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殖民当局宣布印度为交战国。鲍斯认为要使印度完全独立,必须具备如下条件。建立一个有铁的纪律的党;争取外援;建立一支军队。但他没有认清形势。反而认为只要同对英国作战的国家合作,印度就可以取得独立。于是向德国求援,但未能如愿。1943年6月抵东京,求助于日本。不久到东南亚组建“印度国民军”。该军主要由印度战俘和东南亚的印度人组成。同年10月,在仰光成立“自由印度临时政府”,自任元首。临时政府得到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的承认。1944年印度国民军协同日军在印缅边境与英军作战,遭惨败。次年日本宣布投降后,鲍斯前往东京,印度国民军自行解散。

  1946年2月13日印度海军起义

  1946年印度皇家海军水兵发动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起义。1945年下半年,印度人民掀起支持东南亚人民反英斗争和争取释放国民军军官的运动,形成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新高潮,1946年2月13日,孟买托尔瓦尔海军通讯训练基地的水兵不堪忍受英国军官的歧视和压迫,举行武装起义,停泊在港内的巡洋舰塔尔瓦号水兵首先发难。第二天水兵起义扩展到港内所有的20艘舰艇,市郊几个陆上编制人员约2万多人也参加了起义。起义士兵成立了中央海军罢工委员会,领导海军起义。两万多名水兵高举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的旗帜,乘坐卡车在孟买市内示威游行。2月21日上午,英军首先进攻孟买的城堡兵营,水兵被迫反击。卡拉奇也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在斗争中,起义水兵提出了“释放政治犯”,“英国从印度尼西亚撤军”等政治口号,但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双方军事力量悬殊,以及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的反对,海军中央罢工委员会于2月23日通过停止起义的决定。不久,起义领袖和900余名水兵被捕,5000名水兵被迫提前退役。

  在起义水兵的带动下,英印军队的士兵、皇家空军的飞行员也举行罢工,卡拉奇、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塔纳等地的海军也行动起来,斗争浪潮波及全国、印度共产党发动群众支持起义者。孟买20万群众示威游行,并与军警展开英勇搏斗,300人丧生,1700人受伤。起义水兵、罢工群众还消除政党教派的分歧,高举国大党、穆斯林联盟、共产党三面大旗并肩战斗。孟买海军起义对英国殖民统治造成了直接冲击,迫使英国最后作出移交政权的决定。

  1946年7月4日特伦甘纳起义

  1946年7月至1951年10月印度共产党在特伦甘纳地区领导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民武装斗争。1943年,印共领导的群众组织“安德拉大会”曾经在特伦甘纳地区发动农民反对土邦政府实行强迫劳役和苛捐杂税,反对地主夺佃,取得一些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进一步鼓舞了特伦甘纳地区农民的斗志。

  1946年7月4日,地主打死“安得拉大会”一名村干部的事件,触发了该地区农民的反封建情绪,农民揭竿而起,斗争迅速扩大到两个县以及其他六个县的部分地区。土邦政府派出军队镇压。1946年末,主要用原始武器武装起来的农民起义队伍终因实力单薄而退却。1947年底,特伦甘纳农民重新集结力量,抢夺军警枪支,成立正规游击队,再次掀起反对海德拉巴封建王朝的武装斗争。1948年初至9月是特伦甘纳斗争的全盛时期,在此期间,约有300个村庄建立农民政权,没收地主100万英亩土地,并将其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特伦甘纳地区的印共党员增至近万人,“安得拉大会”会员有数十万;游击队发展到约2000人,村志愿队1万人。1948年9月,印度中央政府调遣2.5万人精锐部队进入海德拉巴土邦,农民武装斗争遭到严重挫折。游击队转入森林地带,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继续抵抗。

  1950年印共党内围绕是否坚持武装斗争问题展开争论。1951年6月,印共中央委员会通过决议,表示愿意就停止特伦甘纳斗争问题与印度政府谈判。但是,印度政府拒绝印共协商解决问题的建议,谈判失败。1951年10月印共发表声明,决定劝告特伦甘纳地区的农民和战斗的游击队停止一切游击行动,并动员全体人民参加即将到来的大选。在选举中击败国大党。历时5年多的特伦甘纳武装斗争就此结束。

  1947年7月土邦合并

  印度独立后国大党政府迫使土邦加入印度自治领的政策。在独立之初,印度面临着土邦合并和民主化的政治问题。印巴分立后划归印度的土邦共有552个,占印度领土总面积的1/3,占人口总数的1/4以上。“印巴分立”的蒙巴顿方案给予土邦自由选择加入自治领的地位,但英国官员鼓励大邦独立,小邦结成联邦。1946年6月特拉凡哥尔土邦和海德拉巴土邦宣布独立,印度面临分裂危险。6月15日国大党全印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制定合并土邦对策。1947年7月,组成以巴特尔为部长的邦务部,着手土邦的合并工作。规定土邦参加联邦后,除防务、外交和交通归中央管辖外,王公仍保留财政、税收和统治特权。到印度独立时,印度境内除朱那加、海德拉巴和查谟·克什米尔3个土邦外,都加入了印度自治领。与此同时,政府进行了土邦行政区域的合并和重组,限制和打击土邦的封建势力。加速政治民主化进程。政府也为王公保留了原有领地中的大片土地、宫殿和其他财产,也保留了部分特权。在印度军队的干涉下,1947年11月7日朱那加土邦并入印度,1948年9月海德拉巴邦归属印度。只有查谟·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成为印巴两国的长期争端。

  1948年1月30日甘地遇刺

  甘地(1869-1948),印度国民大会党领袖,民族解放运动最著名领导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倡导者,享有“圣雄”称号。出生于西印度波尔班达尔土邦的班尼亚商业种姓家庭。1888年留学英国,学习法律,1891年取得律师资格回国。

  1893年应南非一家印侨公司之聘,甘地前往南非任法律顾问。1894年在南非纳塔尔省印侨中组织印度人大会党,1899年布尔战争中组织救护队支援英国,1901年举家迁回印度,出席在加尔各答召开的国大党会议,并在孟买设律师事务所。1902年又去南非,创办刊物,组建农场,后长期从事反对南非种族歧视的斗争。1906-1913年先后四次发起消极抵抗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甘地回到印度,甘地周游印度各地,了解情况,组织“坚持真理运动”,并在阿默达巴德创办“真理修道院”,吸收数十名教徒参加,为开展非暴力运动作了组织准备。1919年领导印度人民反对《罗拉特法案》的斗争,支持穆斯林基拉法特运动。1920年倡导和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得到国大党内各个派别和集团、以及印度资产阶级的全力支持,1924年当选为国大党主席。1929年12月授权开展“文明不服从运动”,强调非暴力原则,并领导“食盐进军”。因慑于工农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1931年3月5日与英印政府签订了《甘地-欧文协定》,遭到国大党谴责,1934年一度退党,此后居住于印度塞瓦格兰农村,专事“建设纲领”工作,发展乡村工业,同时致力于“哈里詹”(意为“上帝之子”)运动,主张妇女解放与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团结。

  第二次大战期间,1942年8月8日甘地发动要求英国“撤离印度”的运动,要求立即独立,运动遭到残酷镇压。战后甘地接受蒙巴顿提出的印巴分治方案。印度独立后,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冲突越发严重。甘地利用非暴力原则和自己的声望,呼吁人民团结一致,结束教派流血冲突。1948年1月30日在德里作晚祷时,被印度教一名极右派分子开枪暗杀,终年79岁。

  甘地在个人生活上奉行禁欲和苦行。早在英国留学期间,甘地与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基督教徒以及神职学者广泛交往,深受基督教《新约》博爱思想、俄国托尔斯泰和平主义与英国鲁斯金《致后来者》一书的影响,反对暴力,主张忍让。在反英斗争中,甘地先后绝食17次。“坚持真理”和“非暴力不合作”是甘地思想的核心。甘地是20世纪三大重要革命(即:反殖民主义、反种族歧视、非暴力主义)的促进者,他协调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度社会各种对立面之间的冲突,这些对立面是:年老的稳健派政治家和年青的激进派;城市知识分子和农民群众;传统主义者与现代主义者;特权阶级和贱民阶级;印度教与穆斯林;印度人与英国人。甘地一生曾创办和主编四种刊物:《印度舆论》(1904年)、《新生活》(1919年)、《新青年》(1919年)和《哈里詹》(1933年)。主要著述有《印度自治》、《南非的坚持真理运动》、《青年印度》、《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1927-1929年)。

  1948年3月印度社会党成立

  印度社会党为印度主要政党之一,其前身为印度国大社会党。1948年3月,国大社会党人退出国大党,成立社会党,纳拉扬任总书记。该党曾多次分化组合。主张通过民主与和平的手段,建立没有剥削和压迫的民主社会主义。在政治上,社会党人要求把两级分权的联邦制结构改为四级分权的联邦制结构;在经济上,反对国大党的“混合经济”体制和发展现代化大工业的战略,主张优先发展乡村工业和小型工业;在农业上,要求消灭封建土地关系,反对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主张发展小农经济;在对外关系上,主张建立独立于东西方集团的第三阵营,赞成同所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其成员大多属于社会中下层的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和自由职业者。主要领导人有纳拉扬、德瓦、洛希亚、梅塔、费尔南德斯等。机关刊物为《人民周刊》。

  1948年印度报业托拉斯组成

  印度报业托拉斯为印度最大的通讯社。1948年组成。其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印度联合通讯社。1915年由路透社收买,成为路透社的附属机构。报业托拉斯成立后接收了印度联合通讯社的权益,接受路透社的财政支持,与其合伙经营。1976年1月,和其他三家通讯社合并成为萨马查尔通讯社。次年11月,萨马查尔通讯社被人民党政府解散,印度报业托拉斯恢复工作。由于它的办报宗旨和政府立场很接近,从而成为印度政府的宣传工具。

  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

  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告独立,但仍是英国的一个自治领。到1948年6月,蒙巴顿仍然担任印度自治领的总督,原殖民政府的各级官员和英国将军指挥下的英属印度军队基本保留下来。印度独立后,执政的国大党政府经过3年政治改组和调整,对独立初声势浩大的群众斗争实行安抚和镇压两手政策,基本上稳住了大资产阶级和地主的联合专政。1949年11月26日,印度颁布新宪法,规定印度是联邦共和国,中央实行集权,有关财政、国防、外交和国内治安等均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又规定印度的国家政体是议会民主的内阁制,共和国最高立法权属于中央立法议会,由上 院联邦院和下院人民院组成。根据新宪法,1950年1月26 日宣布成立独立自主的印度共和国,印度在完全独立的道路上向前迈了一大步。1951年11月,印度举行第一次大选,国大党组成了以尼赫鲁为总理的共和国第一届内阁。

  1950年1月尼赫鲁出任印度共和国总理

  贾·尼赫鲁(1889-1964),印度民族主义运动领导人,国大党主席,印度独立后第一任总理。

  1889年11月4日生于今北方邦阿拉哈巴德市一个婆罗门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1905年去英国求学,1912年回国。1912年末参加国大党年会。1918年起任国大党全国委员会委员。1920年参加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曾两次担任国大党总书记(1924-1926年)。

  1929年12月在国大党拉合尔年会上,由甘地推荐当选为国大党主席。以后多次担任国大党主席(1936年、1937年、1946年、1951-1954年)。1933年后,他逐渐成为国大党内实际上的最高领袖。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尼赫鲁提出支持英国作战的建议,但必须以在战时成立印度国民政府、战后准予印度独立为条件,遭到英国拒绝。1942年8月,国大党发起英国“撤离印度”运动,尼赫鲁等人被捕。

  二战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日益高涨。英国考虑移交政权。1946年9月,尼赫鲁组织印度临时政府,任副总理兼外长。1947年8月,印巴分治,他任印度自治领总理兼外长。1950年1月,印度成立共和国,他任共和国总理,直至病逝。

  在任职总理期间,根据《印度共和国宪法》举行印度第一次大选,国大党获胜,在中央和各邦组织国大党政府。对国家官员和军队进行整顿,实现国家机构和军队的印度化。致力合并印度土邦,削弱封建势力,统一印度,重新划分邦界。从1950年起,实行土地改革,试图发展农业资本主义。

  1948年正式提出公私并举的混合经济方针。成立计划委员会,借鉴社会主义理论来发展印度经济。1951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他逝世时,印度正在实行第三个五年计划。尼赫鲁通过实行国有化和建立国营企业来强化国营经济,同时发展私营经济,使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也得到迅速发展。

  他曾提出印度的理想目标是社会主义类型的社会。他设想“国家财富平均分配”和“社会公正”,但印度社会并未实现“社会公正”,国内贫富分化在不断扩大。

  他主张印度留在英联邦内,积极反对殖民主义,但也承袭了英国的统治政策。对周围一些小国保持宗主权。他是亚非万隆会议的发起人之一,并于1954年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60年同铁托、纳赛尔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在对待中印边界问题上持错误立场,1962年挑起与中国的武装冲突。1964年5月27日病逝。

  1950年印度国大党政府开始实行土地改革

  印度国大党政府为了统一国家的田赋征收制度,简化地权,促进农村资本主义发展,从1950年开始进行了土地改革。其基本内容包括:一、取消中间人地主,即由国家付出赎金征收中间人地主的土地,在原佃农支付地价条件下可取得所耕土地的所有权。在10年中,约有2000万户有财力支付地价的“佃农”(大多是二地主或富裕农民),得到了土地所有权,但各种中间人地主除得到补偿金外,还保留了大量肥沃的土地;二、实行土地最高持有额,最初12年规定最高限额为9-16公顷,但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园、宗教慈善组织和教育机构所有的土地以及甘蔗田、果园等不在限额之列。1962年以后,政府要求各邦降低土地最高限额,但实际上没有执行;三、调整地块与推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各邦都制订了调整地块的立法,但只有旁遮普和哈里亚纳两个邦以及北方邦西部真正实施。喀拉拉邦进行过一些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试验。这次土地改革没有根本触动印度原有的土地关系。

  1951年7月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

  1946年9月印度临时政府成立,具有计划经济思想的尼赫鲁出任政府总理。早在1938年10月,国大党就成立了以尼赫鲁为主席的国家计划委员会,确认计划经济是印度经济发展的模式。1946年10月,尼赫鲁建立一个“计划咨询局”,进行一系列调查研究工作。1950年3月印度政府成立由5人组成的计划委员会,在英国专家帮助下,编制印度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把它作为1950年1月英联邦各国财政部长在科伦坡制定的协调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的“科伦坡计划”的一部分。计划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短缺,对付通货膨胀,为以后的发展作准备。“一五计划”没有规定明确的发展战略,可以说是印度独立前计划发展部和后来的计划咨询局拟定的几个特别工程项目的混合物,它的独到之处在于把这些工程项目统一到一个合理的计划体制里,分别主次,安排投资,指导实施。1951年7月在印度第一届大选前夕发表了计划草案,国民经济计划变成国大党的计划。1952年11月选举产生的第一届印度政府召开有计划委员会成员,内阁部长和各邦首席部长参加的国家发展会议,批准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12月16日提交人民院讨论通过,并付诸实施。

  1951年10月高士任印共总书记

  阿·库·高士(1909-1962),印度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1909年2月20日生于印度北方邦坎普尔市一个医生家庭。毕业于阿拉哈巴德大学。青年时代参加反英民族运动,曾在拉合尔协助建立印度斯坦社会共和协会。1929年被捕,次年获释,1931年加入印度共产党,任印共北方邦的组织委员。1933年当选为印共中央委员,1936年任政治局委员,1940年再次被捕,1942年获释。1943年5月印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48年当选为政治局委员,1951年3月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10月当选为总书记。任期内曾率代表团出席苏共“20大”、“21大”和“22大”,参加过两次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莫斯科会议。曾4次访问中国。1962年1月13日病逝。

  1951年印度人民同盟成立

  1951年,斯阿马·普拉萨德·慕吉克发起成立印度人民同盟。主张在印度文化和传统的基础上使印度成为政治,社会和经济民主的国家,对国家经济体制实行“革命变革”,以消除剥削,减少不平等状况。认为小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应成为工业化计划的基础。在土地问题上,主张既要照顾地主的利益,也要照顾农民的需要,对外主张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在互利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双边关系。1952年,同印度教大会党、阿卡利党、国民志愿团和德拉维达联盟等组成联合阵线“民族民主集团”。到1969年党员人数达150万,但只局限于北部地区。此后逐渐向南部地区发展,1965年在一些邦参加联合政府。1977年3月同印度民众党、国大党(组织派),社会党和国大党(少壮派)组成联盟参加人民院选举,获90席,居各党之首。同年5月并入人民党。1980年人民党分裂,人民同盟成员退出,参加印度人民党。

  1952年土地改革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印度政府在农村广泛开展的废除柴明达尔租佃制的土地改革。印度独立后,农业问题成为国大党政府面临的一切政治经济问题的症结,其焦点就是柴明达尔制度。1948年印度各邦开始制定废除柴明达尔法。到“一五计划”实施时,废除柴明达尔制度的工作全面铺开。1952年法令规定,在政府支付赔偿的条件下,赎买柴明达尔地主的一切权利,除了耕地外,还包括全部荒地、森林、矿山和渔场等。支付方式是小部分用现金,大部分用债券。政府在支付赔偿过程中给小地主以优惠,对大地主进行限制。还规定土地上的佃农可以根据地方土地法庭裁决的价格,购买所耕土地的所有权。柴明达尔制度的废除。并没有实现农村社会的公正,大规模的驱佃运动使贫苦农民的生活状况更加恶化。不过此后印度农村资本主义发展颇有成效。

  在废除柴明达尔制的同时,印度各邦还采取了多少维护佃农利益的租佃改革。首先各邦政府降低了地租率,禁止地主强迫佃农无偿劳动,勒索杂税和附加地租等。其次,各邦政府通过立法保护佃农的租佃权,规定农民连续耕种6年者,将取得土地的永佃权,禁止地方主驱逐佃农,并规定了留给佃农耕种的最低数量的土地。国大党政府的土地改革政策具有明显的限制和消弱农村封建地主的特点,客观上打击了农村的封建势力,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由于柴明达尔地主的反扑,1952年印度的土地改革在许多方面没有达到立法所预期的目的。

  1953年电影《两亩地》上映

  印度独立后,政府采取措施促进电影业的发展,到50年代,印度的社会政治经济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渴求变革和进步的思潮深入人心,反映在电影界就是50年代初的“新电影运动”。一些进步电影工作者用电影反映社会需要变革的政治问题,把电影艺术推向新高潮。这个时期拍出了许多具有鲜明反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影片。1953年比麦尔·罗伊执导的影片《两亩地》是新电影运动的代表作之一。影片以农村为背景,反映了农民在地主的掠夺和压迫下,背井离乡,逃亡到大城市的悲惨情景,揭示了印度农民贫穷的根源就是因为没有土地这一事实,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该片故事情节真实感人,将较激进的思想主题与新颖的艺术表演,融为一体,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曾在法国戛纳电影节上获奖。

  1953年印度航空运输国有化

  在印度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政府加强了国营企业的地位。1953年,印度各航空公司实行国有化,改组为两家航空公司,一家经营国内航线,名为印度航空公司,由印度航空有限公司同6家小航空公司合并而成;一家经营国际航空业务,名为印度国际航空公司,由1932年创建的塔塔航空公司改组而成。印度航空公司的总部设在新德里,国际航空公司的总部设在孟买,通航于东南亚、中东、欧洲、非洲,澳洲和北美。印度航空运输的国有化促进了独立后印度航空事业的发展。

  1953-1972年印度人民发起语言邦运动

  印度人民争取以语言为基础重新划分邦界的运动。1950年,印度宪法沿袭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划分法,把印度划为27个甲、乙、丙三个等级的邦和一个丁等中央直辖区。1953年,马德拉斯的泰卢固人率先行动,要求以语言为基础成立讲泰卢固语的安得拉邦,并开展绝食斗争。同年10月,中央政府成立安得拉邦。此后,争取建立语言邦的斗争不断发生。12月,政府成立改组省邦委员会,考察邦的改组问题。该委员会反对按“一种语言成立一个邦”的主张。1956年11月议会通过改组省邦法案,印度被分为14个邦和6个中央直辖区。此后,一些邦继续进行争取成立语言邦的斗争,直到1972年,有几个邦再次根据语言被划分出来。

  1954年1月25日罗易逝世

  马·纳·罗易(1887-1954),印度政治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一个婆罗门家庭。曾就读于高士创办的国立大学。早年受民族主义思潮影响,1907年参加反英恐怖主义活动,后被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为了获取金钱和武器进行反英斗争,奔走于爪哇、中国、日本等地,1916年到美国。1919年在墨西哥参加社会党,不久自己创立墨西哥“第二共产党”。1920年夏,他以墨共代表团团长身份出席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任民族殖民地问题委员会成员。在会上,同列宁辩论民族殖民地问题,并提出一份民族殖民地问题的《补充提纲》。曾担任过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成员和主席团委员,是共产国际设在塔什干的中央亚细亚局的三个负责人之一。

  1920年,他在塔什干创建最早的印度共产党组织。1927年到过中国。1929年被开除出共产国际。他对印度及中国等国的社会性质、革命策略所做的分析,与托洛茨基的相似。1930年回到印度,次年被捕。1936年获释。后加入印度国大党。1939年组织激进国大党人联盟。1940年被国大党开除。同年12月又建立激进民主党,反对甘地和贾·尼赫鲁的政策。1948年该党解散。晚年放弃共产主义。1954年1月25日逝世。

  1954年11月5日尼赫鲁制定社会主义理论

  尼赫鲁(1889-1964),原印度国大党主席、政府首任总理,著名印度民族主义政治家。早在30年代,他从费边社会主义和甘地主义立场出发,目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资本主义弊瑞,开始对社会主义理论进行认真思考和探索。1954年10月,尼赫鲁访问中国,被中国的发展所震惊。11月5日公开表示他心目中印度的未来前景是社会主义。1955年1月,国大党阿瓦迪年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社会的决议》。其主要内容之一是:为建成社会主义类型的社会而制定发展计划。尼赫鲁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比较清楚地解释了他的社会主义理论,其实质内容包括在经济上实行1948年工业政策决议规定的混合体制,公私营经济成份在相互竞争中同时发展;配合农村土地改革和乡村建设计划,促进印度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在政治上实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用和平民主的方法,革除社会弊瑞、实现“社会公正”和“国家财富公平分配”的社会目标。尼赫鲁所主张的社会主义类型的社会实质上是改良的印度式的资本主义社会。

  1954年11月第二个五年计划制定

  印度独立后,尼赫鲁在当时世界对立的两大社会制度中,力图寻求一条适合印度国情的第三条道路。1954年11月,尼赫鲁责成著名经济学家马哈拉诺比斯教授,拟定一个印度发展经济的新战略。该战略将以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社会为目标,强调发展国营重工业和基础工业,迅速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在这个战略原则指导下编制的经济发展计划,把国民经济分为资本货物生产部门和消费品生产部门。主张首先把投资重点放在资本货物生产部门,尤其是先进的重工业上,马哈拉诺比斯的计划体制与尼赫鲁的发展战略思想十分合拍。在马哈拉诺比斯理论和他制定的计划纲领基础上,印度政府计划委员会经济部与中央统计组织、财政部经济事务局和印度统计学院,共同协商研究,制定出一个《计划纲领草案》。1953年3月提交总理,并公布于世。5月该计划草案在国家发展会议上讨论通过,成为制定印度“二五”计划的蓝本。在计划委员会进行了若干小的调整后,1956年2月《计划纲领草案》正式公布。这就是印度经济发展的第二个五年计划。

  1954年12月印度等国发起召开亚非会议

  1954年12月,印度、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等国总理在印度尼西亚茂物举行会议,联合发起召开亚非会议,以促进亚非各国间的亲善与合作,探讨和促进共同的利益,建立和增进友好相邻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日趋瓦解,但殖民主义在亚非地区的统治并未结束,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促进亚非国家间的友好合作,成为亚、非人民的共同愿望。

  1955年4月18-24日,亚非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第一次举行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与会有5个发起国和阿富汗、柬埔赛、中国、埃及、埃塞俄比亚、黄金海岸(今加纳)、伊朗、伊拉克、日本、约旦、老挝、黎巴嫩、利比里亚、利比亚、尼泊尔、菲律宾、沙特阿拉伯、苏丹、叙利亚、泰国、土耳其、越南民主共和国、也门和南越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义和反殖民主义斗争、世界和平、与会国的经济和文化合作等问题。由于中国和大多数与会国的努力,帝国主义妄图破坏会议的阴谋被挫败。会议还就亚非国家有共同利害关系的附属国人民、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人权和自决、经济和文化合作等问题达成协议,并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公报宣布殖民主义在其一切表现中都是一种应当迅速予以根除的祸害;一切国家的人民都应享有自决的权利;自由和独立必须尽可能不予拖延地给予现在仍是附属国的人民;并倡议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与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基础。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谊的精神,被称之为万隆精神载入史册。

  1956年5月尼赫鲁政府提出“混合经济”方针

  印度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后,确立了国营私营等多元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1956年5月印度议会通过了一项新的工业政策决议。决议总结了“一五计划”的经验,接受了1955年1月国大党阿瓦迪年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社会”的决议精神。新的工业政策规定国家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业和公用性质的工业实行垄断,其他重要的或目前只有政府才能提供资金的工业,也归国营。以此为原则把工业部门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由国家经营的工业,包括原子能、铁路运输、煤炭等23个项目;第二类工业包括机床、有色金属等12种企业。国家用建立企业的办法,增加国有成份,现有的私人企业也允许发展。这类工业部门亦称混合类;其余工业部门划归第三类,也向国家开放,但主要依靠私营经济成份。新工业政策还规定私营企业必须纳入国家经济政策体制,国家不对私营企业有任何歧视。1956年印度工业政策的最大特点是:政府没有提及私营企业国有化问题,而表示坚持混合经济政策。这表明混合经济正成为印度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方针。

  1957年4月印共建立喀拉拉邦政府

  1957年春,印度根据共和国宪法举行第二届大选。在喀拉拉邦,由于国大党邦政府的无能和腐败,引起人民不满,大选中人民投了共产党的票,印共赢得了邦议会的多数席位。1957年4月,以印共政治局委员南布迪里巴德为首席部长的喀拉拉邦政府组成。共产党邦政府成立后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困难。为打开局面,印共政府首先解决经济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激进的政治经济改革措施,并通过立法废除了类似柴明达尔租佃形式的土地制度;同时把邦内各城市间的交通运输业收归国有,并改组政府机构,发起反对政府官员贪污腐化的运动。印共的改革损害了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引起地方反动势力的激烈反抗。国大党主席英迪拉·甘地利用右翼势力的不满,成立非共产党的“联合阵线”,策划反共产党邦政府的游行示威。1959年7月,印度总统以恢复法律和秩序的名义,解散了喀拉拉邦共产党政府。印共建立喀拉拉邦政府标志着共产党在印度人民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在印度政治生活中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1958年5月印度允许达赖喇嘛入境

  50年代,随着印度国内矛盾的激化,尼赫鲁政府的内外政策。开始受到右翼势力的影响。1956年在议会辩论期间沙克塞纳提出一项关于印度与北部周边国家、包括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的提案。印度国内反动分子开始策划和支持西藏上层分子的叛乱活动。尼赫鲁对此持默许态度。西藏上层分子叛乱的指挥中心就设在印度境内的噶伦堡。1958年5月西藏东部发生叛乱向西蔓延。中国军队奉命平息叛乱。大批叛乱的残余分子在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率领下逃亡印度。尽管印度政府已作出保证,不允许达赖喇嘛在印度从事政治活动,但印度不仅对达赖表示隆重欢迎,而且纵容和支持叛乱分子,达赖喇嘛在印度发表的声明都通过印度的宣传机器向外发表。英迪拉·甘地公开宣称西藏是一个国家。包括执政的国大党在内的一些印度政党组织成立“支援西藏人民委员会”,公然要求把西藏问题提交联合国,要求召开所谓印度、西藏、中国三方参加的另一次西姆拉会议。印度允许达赖喇嘛入境,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不仅破坏了印中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也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违背。

  1961年9月夺地运动

  1961年印度农民自发地夺取国家荒地的斗争。50年代末60年代初,印度农村废除了柴明达尔制,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此外,政府增收土地税、灌溉水费和商品税使农民深受其害。为了生存,农民在农会领导下组织起来,采取直接行动击退前来夺佃的地方武装,同时通过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请愿等合法斗争,要求政府制定禁止地方夺佃的法令。1961年6月安得拉邦的农民开展了“争取荒地日”活动,14个县的3万多农民举行了示威游行,反对政府收回农民占有的荒地。1959-1961年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农民与前来收回荒地的军警展开长期斗争,有2万人被捕。这个时期农民反对政府增加土地税和灌溉水费的斗争也开始高涨。到1962年6月参加斗争的农民有15万,7月又有20万农民举行规模空前的示威游行。由于土改过程中产生了一批富裕农民,与贫苦农民发生利害冲突,农民斗争的力量开始削弱。但是,农民的夺地运动迫使印度政府进行政策调整。

  1961年12月18日印度收复果阿

  1560年开始,葡萄牙殖民者相继侵占了印度西海岸的果阿、达曼和第乌等地。印度独立后,多次与葡萄牙进行交涉,要求葡萄牙移交果阿、达曼和第乌等三个属地,并试图用军事手段收复三地,均未奏效。进入1961年,印度增加了对葡萄牙当局的政治、外交和军事压力。1961年12月18日凌晨,印度出动军队3万余人,在空军配合下,向果阿、达曼和第乌的葡萄牙守军发起进攻。19日,葡军3000余人投降,印军进入果阿首府潘吉姆,结束了葡萄牙4个世纪之久的殖民统治。1962年3月,印度人民院通过一项宪法修正案,规定果阿、达曼和第乌等三地为联邦直辖领土。

  1962年10月20日印度挑起印中大规模边界冲突

  印中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分为西、中、东三段。在历史上印中边界全线从未正式划定过,但存在着一条由双方历来行政管辖所及而形成的传统习惯线。英国统治印度后期,殖民当局对中国新疆和西藏地区进行侵略活动,开始出现边界争端。印度独立后,尼赫鲁政府继承了英国的统治政策,进行地区扩张。

  1959年3月22日,尼赫鲁致函中国总理周恩来,向中国提出全面的领土要求,其范围在东、中、西三段分别为90,000平方公里,2,000平方公里和33,000平方公里,总数约为125,000平方公里。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中印双方应从两国友好的大局出发,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进行友好协商,互谅互让地谋求边界问题的全面解决。建议在此之前,双方应维持边界现状。然而,印度政府在1959年8月和10月派军队先后在东段“麦克马洪线”以北的马及墩地区和西段空喀山口以南的中国领土上挑起武装冲突。为避免大规模冲突,中国政府一再建议双方武装部队沿双方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20公里,并停止巡逻,以求双方武装部队脱离接触。印度拒绝这些建议,但中国单方面停止了巡逻。

  1960年4月,中国总理周恩来亲赴新德里,同尼赫鲁会谈,以谋求和平解决边界问题,在会谈中,印方拒绝了中方提议,坚持要中方接受其领土要求。最后,周恩来从双方的立场和观点中归纳了6个共同点,如双方边界存在着争议,两国边界问题的解决应照顾到两国人民对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的民族感情等,结果又遭拒绝。下半年,两国官员虽多次会晤,也未取得结果。

  从1961年,特别是1962年4月起,印度军队不断越过西、东段实际控制线,在中国一侧设置据点,并进行武装挑衅。9月9日,印度国防部长召开会议,决定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14日,印度国防部长声明,决心同中国打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10月20日,印度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在东西两段同时对中国阵地进行猛烈的炮火攻击,挑起全面武装冲突。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不久,中国政府即下令主动停火后撤,并一再建议双方举行会谈。会谈未能举行,但中印边界基本平静。1976年,两国恢复互派大使,两国关系开始改善。

  1966年1月5日英·甘地当选印度总理

  英迪拉·甘地(1917-1984),印度共和国总理,印度政治家,民族主义领袖。出生于印度阿拉哈巴德城阿南德宫,是尼赫鲁的独生女。先后就读于瑞士日内瓦国际学校、印度的阿拉哈巴德圣玛丽教会女校、浦那学生自立学校和桑蒂尼克坦国际大学以及英国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等院校。1942年与国民大会党员费罗兹·甘地结婚。

  印度独立后,1955年任国大党工作委员会和中央选举委员会委员,1958年起任国大党议会局委员,1959-1960年任国大党主席,1962年任国防委员会委员。1964年5月尼赫鲁逝世,夏斯特里继任总理,甘地担任新闻广播部长。1966年1月,夏斯特里逝世,英·甘地作为国大党左右两翼之间的妥协侯选人当选为总理。在1967年。1971年和1980年3届大选后,英·甘地均出任总理,执政15年之久。

  英·甘地担任总理期间,基本上遵循了尼赫鲁制定的内外政策。在内政上,她坚持议会民主制度,坚持实行公营、私营企业并举的“混合经济”政策。就任不久即着手调整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比例,开展“绿色革命”。她还制订了一些关于经济计划和社会改革的进步政策,通过立法将印度14家大银行收归国有。80年代后调整幅度更大,加速放宽对私营企业的限制,实行对外开放。外交上,她竭力维护印度的国际地位,扩大印度在不结盟运动中的作用,强调改善和发展中印两国关系。1971年与苏联签订《印苏和平友好合作条约》。1975年吞并锡金。1980年以后,英·甘地调整外交政策,改善并加强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强调不结盟方针。

  英·甘地在担任总理期间还不断加强对国大党的控制。1969年底国大党分裂为国大党(英迪拉派)和国大党(组织派)。她利用议会强制手段提前一年大选,获得2/3议席,力挫国大党(组织派)。1978年以后担任国大党(英迪拉派)主席。

  1984年10月31日,英·甘地被其锡克族侍卫枪击身亡。主要著作有:《印度:演说与回忆录》、《不配的印度》。

  1966年1月10日印巴签署《塔什干宣言》

  1965年9月,第二次印巴战争停火。1966年1月4-9日,印巴两国首脑在苏联总理柯西金的调停下在塔什干举行谈判。1月10日,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主要内容:双方将遵照联合国宪章并作出一切努力以建立两国间的睦邻关系;双方的一切武装人员最迟不晚于1966年2月25日均撤至1965年8月5日前占据的阵地,并一致同意遵守停火规定;印度驻巴基斯坦高级专员和巴基斯坦驻印度高级专员将返回岗位,恢复两国外交使团的日常工作;双方将执行遣返战俘规定,继续讨论有关难民问题和驱逐非法移居入境者的问题,创造防止人口外流的条件;一致同意不使用武力而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争端。宣言未提印度对巴基斯坦的侵略,从而遭到巴基斯坦人民的反对。尽管宣言的签署暂时缓和了两国的紧张关系,但未能解决两国的固有矛盾。1971年再次爆发印巴战争。

  1967年5月英·甘地提出社会改造“十点计划”

  1966年1月15日,英·甘地当选为印度总理。印度政府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形势。当时印度已爆发经济危机;国大党在1967年2月的第四届大选中,威信扫地,英·甘地还面临着国内严重的动乱局势为了摆脱困境,争取党内外群众的支持,英·甘地采取了一系列激进的政治经济措施,向保守派进行反击。1967年5月,英·甘地提出了要在1976年前实现的“十点计划”,其内容是:一、对银行实行社会控制;二、普通保险国有化;三、由国营企业逐步接管私营进出口贸易;四、实行粮食配给政策;五、组织城乡消费合作社;六、采取有效步骤削弱垄断和经济权力的集中;七、采取措施保证整个社会最低限度的粮食需要;八、限制个人对城市土地的所有权;九、迅速实行土地改革;十、废除前王公一切特权。“十点计划”使英·甘地赢得了党内外广大群众的支持。英·甘地随之摆脱了辛迪加集团的控制,开始了统一的国大党统治时期—英·甘地时代。

  60年代 印度推行“绿色革命”

  60年代初期,在美国福特基金会和国际开发协会的援助下,印度开始了“绿色革命”,推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技术,政府从墨西哥引进高产小麦,从菲律宾引进高产水稻,这些高产品种经试验后进行大面积推广,其种植面积从1960年的476万英亩,增加到1970年的3460万英亩,包括1/3的小麦产地和1/7的水稻产地。在增加化肥施用量和改善水利灌溉条件,加强农田科学管理的情况下,产量比传统品种高2-3倍。“绿色革命”成为英·甘地政府推行农业发展新战略的中心内容,使印度粮食产量增达近亿吨,大大缓和了国内粮食危机和由此引起的政治紧张局势。“绿色革命”带来的农业增产也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1971年8月9日印度签署《印苏和平友好条约》

  1971年8月9日印度外交部长辛格与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在新德里签订条约,旨在把印苏双方早已存在的政治、经济、军事关系用条约形式固定下来。60年代末,英·甘地政府处境困难,印巴关系再次趋于紧张。英·甘地出访西方国家,寻求帮助,但收获不大。印度于是转向苏联,双方签订了友好条约。条约共12条。其中第9条规定,“缔约双方每一方保证不向同一方发生武装冲突的任何第三方提供任何援助。在任何一方遭到进攻或受到进攻威胁时,缔约双方应立即共同协商,以便消除这种威胁,并采取适当的有效措施来保证两国的和平与安全”。条约还规定,双方不向一国或几国承担与本条约内容不相容的任何秘密或公开的义务。条约有效期为20年,条约规定缔约国一方在条约期限届满前12个月未向缔约国另一方提出终止条约效力的愿望,则条约将自动顺延5年,并依此法顺延之。同年8月13日印苏同时宣布条约生效。条约签订之后,印度于同年11月向巴基斯坦发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苏联根据条约全力支持了印度。(参见国际关系条)

  1971年12月6日印度承认孟加拉国独立

  1947年印巴分治后,巴基斯坦分为东巴和西巴两部分。西巴是国家的政治中心,东巴处于不利地位。东巴人民为实现民族自决权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1970年12月,巴基斯坦举行议会选举,以拉赫曼为首的人民联盟在中央和东巴省立法机构获多数席位,但直到1971年3月巴基斯坦各政党还未就国家宪法体制和政府机构组成问题达成协议。3月25日各政党会谈破裂。28日东巴基斯坦成立临时政府。巴基斯坦发生内乱。印度开始对巴基斯坦采取军事行动,并支持东巴临时政府。12月,人民联盟在东巴建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脱离巴基斯坦。12月6日,印度宣布承认孟加拉国独立。1972年1月10日,拉赫曼回到达卡,组成议会制政府。

  1967-1971年纳萨尔巴里运动

  印度共产主义领导的农民武装斗争。因斗争发起地在纳萨尔巴里警管区而得名。60年代中期,印度经济遇到困难,地主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引起农民的不满。纳萨尔巴里所属西里古里大区的农民率先开展反夺佃、抢收庄稼的斗争。1967年初,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大吉岭县县委书记马宗达等人,号召农民武装夺取土地。5月,纳萨尔巴里的农民在斗争中遭警察枪杀,从此农民斗争迅速扩大。7月,在军警镇压下,该地区斗争失败。之后,在比哈尔、安得拉、西孟加拉、北方邦等12个邦的部分地区也发生了农民武装斗争,其中以1968年11月25日开始安得拉邦斯里加古兰县农民的斗争规模最大。政府调遣35000名军警围剿才镇压下去。到1971年底,其他各邦的斗争均遭镇压。

  1973年12月贾·普运动开始

  印度群众反对英·甘地政府运动。因其领导贾·普·纳拉扬而得名,又称比哈尔运动。1973年12月,比哈尔各大学的学生举行反涨价、反贪污的抗议活动。1974年3月16日,学生的抗议活动遭警察镇压,引起公愤。此后社会各界都加入这场运动。

  在学生的要求下,非党派政治活动家贾·普·纳拉扬接过运动的领导权。运动不仅波及整个比哈尔邦,而且迅速扩展到德里、北方邦、哈里亚纳、奥里萨和西孟加拉等邦,形成全国性运动。运动的目标是解散邦议会和邦政府,建立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纳拉扬的“全面革命”。运动采取非暴力的斗争形式,以总罢工、组织向巴特和德里进军、沉默游行、静坐示威和集体绝食等为主。运动得到各反对党的支持和配合。1975年6月29日,印度政府宣布紧急状态。纳拉扬被捕,运动即告中止。

  1974年印度进行地下核实验

  印度独立后政府对科技发展十分重视,1948年印度政府通过了原子能法案,成立了国家原子能委员会,同时加强核物理的研究工作。在核能开发和利用方面印度走在世界的前列。目前印度拥有40个核研究机构,约2万名科技人员。现已建成4座核电站,6个实验核反应堆,5个重水工厂。1974年印度爆炸一颗地下核装置,拥有了制造原子弹的能力。

  1975年4月10日印度吞并锡金

  1890年,锡金正式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47年,英帝国主义退出南亚地区后,锡金未能获得独立。1950年12月5日,根据《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锡金成为印度的“保护国”。

  1968年8月,锡金首都甘托克发生反印示威,要求废除1950年条约。1973年4月6日,印度军队开进甘托克,强行接管锡政府的一切权力,并对锡金实行军事占领。1974年9月1日,印度议会通过关于吞并锡金的宪法修正案,规定锡金为印度的“联系邦”。1975年4月9日,印度出动军队强行解散锡金国王的王宫卫队,国王被软禁。10日,印度操纵锡金议会通过决议废黜国王,使锡金成为印度的一个邦,印度完全吞并锡金。1982年,锡金王储旺楚克·滕辛·纳姆加尔表示,印度吞并锡金为非法。

  1975年6月26日印度实行紧急状态

  1975年,为应付国内政治危机,印度总统艾哈迈德宣布实行紧急状态。

  1974年,无党派政治领袖纳拉扬发动旨在推翻英·甘地政府的“全面革命”。1975年6月12日,阿拉哈巴德高等法院根据纳拉扬的起诉,判决英·甘地在1971年大选中犯舞弊罪,剥夺其议会议员资格6年。反对党和国大党内非英迪拉派乘机要求英·甘地辞职。6月26日,英·甘地总理在未同内阁磋商的情况下,劝说总统艾哈迈德签署实施紧急状态的公告。

  在紧急状态期间,英·甘地政府未经审讯逮捕11万人,取缔26个激进组织。还通过不断修改宪法条文和法令以及颁布新法令的手段,剥夺公民的基本权利,实行新闻检查,削弱法院权力,并推翻了阿拉哈巴德高等法院的判决。与此同时,英·甘地大力推行改善经济状况的措施,发布“二十点(经济)纲领”,提出打击偷税和走私活动,平抑物价,实行农村土地最高限额等新政策。但这些均未能挽救政治危机,最终导致国大党在1977年大选中失败。1977年3月20日,在英·甘地即将下台前夕,代总统贾蒂宣布解除紧急状态。

  1979年特丽莎获诺贝尔和平奖

  特丽莎(1910- ),印度天主教仁爱修女会会长、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1910年8月27日生于南斯拉夫普里市。祖籍阿尔巴尼亚,后入印度籍。1928年入爱尔兰都柏林的罗莱特圣母修女院。1929年到印度见习,自愿留下工作,在加尔各答圣玛丽女子中学教地理课,同时在洛雷托修女院见习。1946年获准离开修女院,致力穷人的福利事业。1948年创办第一所贫民学校。1950年10月创办“仁爱修女会”。该会宗旨即为贫若老人、麻疯病人、残疾人、弃婴和低能儿童服务。她在国际上被誉为“贫病者之母”,在印度被称为“特丽莎妈妈”。1971年获约翰教皇和平奖。1972年获尼赫鲁奖。1979年获诺贝尔和平奖,并把奖金全部献给福利事业。1980年获印度“印度之星”的最高国家奖。1985年1月来中国访问。1990年4月退休。

  1980年4月印度人民党成立

  印度人民党系1980年4月人民党分裂后成立。首任主席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同年12月在孟买举行第一次全国会议,对党的纲领和内外政策作了明确阐述,强调该党的非教派性质,认为世俗主义和多样性的统一是印度民族主义的基石,党的任务是把促进少数派和落后阶级的利益放在首位;提出要实行“民族主义、民主、非教派主义和以甘地的政治经济权力分散原则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在对外关系上,主张“真正的不结盟”政策,反对偏向一个大国集团,主张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周边邻国保持友好关系。该党基本力量来自人民同盟,在印地语核心地区、尤其是中央邦有较雄厚的基础。成员大多数出身于中产阶级。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会议和全国委员会。中央机构有全国执行委员会及其常设机构工作委员会。至1984年1月,党员估计有300万人。

  1980年5月丹吉任全印共总书记

  丹吉生于1899年10月10日。1919年加入国大党。1922年在孟买加入印度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社会主义者》杂志,此后长期从事工会工作,曾多次任全印工会大会主席。1933年印度共产党正式成立。丹吉长期是印共中央委员,1950年起任政治局委员,1962年任印共主席。1979年11月因祝贺原民主大会党(世俗派)领导人巴胡古纳加入国大党(英),公开支持英·甘地遭到中央执行委员会的谴责,丹吉辞去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职务。1980年4月印共分裂,支持他的势力另立全印共产党。同年5月丹吉加入该党,任总书记。1981年被印共开除。曾任世界工会联合会副主席,并于1960年5月来中国参加世界工联理事会会议。著有《甘地与列宁》、《印度从原始共产主义到奴隶制度的变迁》、《圣雄甘地与历史》等。

  1980年6月23日桑贾伊·甘地遇难

  桑贾伊·甘地(1946-1980),印度国大党(英迪拉派)前总书记,已故总理英迪拉·甘地的次子。生于德里。在德里圣哥伦布私立学校接受早期教育。1964-1967年在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工厂学习汽车制造。1975年登上印度政坛,成为英迪拉·甘地的政治顾问。桑贾伊主张发展私营经济,减少对私人企业的征税和控制,反对国有化,得到一些大财团的支持。同年12月,桑贾伊当选青年国大党执行委员。1980年1月当选为人民议员,6月13日被任命为英迪拉派国大党总书记之一。桑贾伊酷爱汽车和飞机,1976年取得民用飞机驾驶执照。1980年从美国买来一架专用于空中特技检查飞机表演的皮茨SA-2式飞机。同年6月,在检查飞机性能的飞行中,飞机发动机突然失火,导致机毁人亡。桑贾伊虽然没有担任官职,但在印度,人们普遍认为他是英迪拉·甘地的接班人。他的遇难身亡,被认为是英迪拉·甘地和国大党的重大损失。

  1980年7月18日印度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印度独立后政府极为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在外层空间研究方面,印度通过外国技术援助获得了独立发展航天技术的能力,从事航天领域研究的科技人员已超过1万人。1975年印度利用苏联火箭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1980年7月18日,在东海岸的斯里哈里科塔岛,用自己设计生产的SLV-3运载火箭把一颗重36公斤的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空。这次发射成功使印度成为苏联、美国、法国、中国和日本之后的第6个能发射卫星的国家。

  1981年10月印度从南塔尔帕蒂岛撤军

  印度和孟加拉国各自声称对南塔尔帕蒂岛享有主权而引起的争端。南塔尔帕蒂岛(印度称为新穆雷岛),位于孟加拉湾松达班以南的印度和孟加拉边界河哈里亚邦加河河口,是近年新出现的一个岛屿。1981年5月9日,印度一艘海军舰只在该岛登陆,搭起临时营房,并升起印度国旗。孟加拉国外交部于16日发表声明,21日孟加拉国政府发表白皮书、28日议会通过决议,重申该岛属孟加拉国领土,要求印度立即撤出其军事人员、拆除建筑和降下国旗;呼吁印度早日履行通过对这个地区进行联合测量以和平解决争议的诺言;双方应本着谅解,合作和友好睦邻的精神进行有关讨论。印度官方发言人则称该岛是印度的重要部分,不存在撤离问题。印度报纸援引印度官方人士的话,声称印度一艘测量船初步勘探结果表明、该岛距离印度大陆沿岸最近的地方是5.2公里,距离孟加拉国最近的地方是7.5公里。孟加拉国拒绝单方面勘测所提出的结果,并重申两国对该岛进行联合勘测。由于这一争议,印孟两国关系一度紧张。印度于1981年10月从南塔尔帕蒂岛撤出军队。1982年1月,两国外交秘书就该岛问题进行了一次实质性讨论,双方一致同意采取一切必要的步骤及早和平解决这一争端。

  1982年2月22-24日英·甘地发起“新德里磋商”

  1982年2月22-24日,在印度总理英·甘地夫人的发起下,44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在新德里举行会议,讨论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以及协调发展中国家关于南北关系的立场问题。东道国印度把这次会议称为“新德里磋商”。这次会议是在西方国家经济继续恶化、并向第三世界国家转嫁经济危机,一些发达国家拒绝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困难承担义务,甚至不履行已经作出的承诺、南北谈判陷于僵局的情况下举行的。1981年10月,南北22国首脑在墨西哥坎昆举行会议,肯定了早日举行全球谈判的必要性。1979年第34届联大也对举行全球谈判作出了决议。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于举行全球谈判的根本立场是一致的,但各国对如何打开全球谈判中的僵局看法不完全相同。协调立场、统一步调,形成一致的主张是这次会议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全会进行的同时,会议分为两个委员会进行磋商。第一委员会讨论全球谈判、粮食、贸易、能源和援助问题;第二委员会讨论如何贯彻加拉斯计划和过去历次会议通过的其他行动计划的措施和途径。各国代表在会上提出了不少加强和促进南南合作的提议和设想。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浦寿昌率领的中国代表团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

  1982年11月19日第九届亚运会在印度举行

  1982年11月19日至12月4日第九届亚运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33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参加,运动员达3300多人。这是至此为止亚运会历史上代表团和运动员数目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这届亚运会共进行了田径、游泳(包括跳水、水球)、体操、举重、射击、自行车、足球、蓝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网球、手球、曲棍球、射箭、摔跤、赛艇、帆船、马术、拳击和高尔夫球共21个大项,199个单项的比赛。有23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奖牌,奖牌分布面之广超过任何一届。在90多个单项中创造了亚运会新纪录,不少项目的水平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派遣了144人的体育代表团参加,共获金牌61枚,银牌51枚,铜牌41枚,居于各代表团之首。在这届亚运会期间,亚洲各体育组织分别举行了会议,亚运会联合会也改组成为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

  1983年1月印度举办第九届国际电影节

  1983年1月印度在首都新德里举办了第九届国际电影节。印度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2年。由印度政府新闻广播部主办,得到国际电影制版人协会联合会的承认和支持。1977年以前不定期举行,1978年起改为每年1月举行,为期两周。奇数年在新德里举行,为比赛性质,评奖。偶数年在全国各邦的首府轮流举行,为非比赛性,不评奖。主要奖品有“金孔雀奖”,“银孔雀奖”,“铜孔雀奖”三种,分别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短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等。1952、1961、1977、1981、1983年中国均选送影片参加。1983年第九届电影节的获奖情况为:最佳导演:苏联的阿列克谢·波利科夫(《善良的心》);最佳男演员:埃及的努尔·埃尔谢里夫(《公共汽车司机》);最佳女演员:苏联的玛林娜·斯塔里赫(《善良的心》)。短片银孔雀奖:印度影片《爱情的礼物》、《暴风雨后的面貌》,捷克斯洛伐克影片《迷离世界》。

  1984年6月5日印度金庙事件

  1980年英·甘地重新执政后,政府面临许多政治经济问题。由于各邦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央政府控制乏力,致使地方政党和地方民族主义势力崛起。旁遮普邦的阿卡利党极端派要求建立锡克教国家—卡利斯坦国。对于地方民族分离倾向,英·甘地继承了尼赫鲁的强硬政策,用武力手段加强镇压,拒不承认锡克人的民族地位。英·甘地为了在第八届大选前控制住国内局势,遂于1984年6月5日下令攻占锡克教圣殿—金庙。经过一昼夜激战,印军占领金庙,击毙包括锡克教精神领袖宾德兰瓦拉在内的500多人,逮捕了所有的阿卡利党领袖,围歼数千名哗变的锡克教徒士兵。英·甘地镇压行动激起了锡克教徒的更大愤恨,印度政局更加动荡。1984年10月31日,英·甘地被3名锡克教士兵暗杀。

  1984年10月31日英·甘地遇刺

  1984年10月31日,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从住宅步行经过花园到邻近办公室的途中,突然遭到3名枪手用左轮手枪和自动步枪的猛烈射击。英·甘地中弹8发,子弹打中她的腹部、胸部和腿部,伤势严重。包括心脏专家和神经外科专家在内的十几名医生进行了紧急抢救,但因67岁的英·甘地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1时20分逝世。凶手是她卫队中的锡克族人,当场被打死两人,一人被捕。凶手供认,他们刺杀甘地夫人,是为了报复金庙事件。英·甘地逝世后,印度政界和宗教界领导人纷纷谴责这一暗杀行为。

  1984年10月31日拉·甘地任总理

  拉·甘地(1944-1991),已故总理英迪拉·甘地的长子,生于孟买。1930年去伦敦大学帝国科技学院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1965年毕业回国,1968年5月入印度航空公司任驾驶员。1980年6月23日其弟桑贾伊·甘地坠机身亡后,他作为英迪拉·甘地的助手参与政务。1981年5月参加国大党(英迪拉派)。6月在北方邦补缺选举中当选人民院议员,并任青年国大党全国执行委员会委员,1983年2月任国大党(英)总书记。

  1984年10月31日 英·甘地遇刺当天被选为总理,兼任外交部长。11月12日被推举为国大党(英)主席。1987年7月25日再次改组内阁,自兼外长。1989年卸任。任期以注重实际著称,宣布坚持圣雄甘地、尼赫鲁和英·甘地的政策,致力于国家团结和世界和平,继续实施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原则,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期待与中国改善和发展关系。

  1984年12月3日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驻印度博帕尔市的一家农药厂的毒气泄漏事故。1984年12月3日凌晨,博帕尔市郊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的储气罐阀门失灵,罐内剧毒化学物质泄漏出来,并向四周扩散,给当地居民造成重大灾难。事后2500人丧生,3000人濒临死亡的边缘,12.5万人不同程度地遭到毒害,估计有10万人将终身致残。这个拥有70万人的城市几乎成为废墟。拉·甘地总理停止竞选旅行,赶赴博帕尔市视察,并拨款400万美元赈济受害者。该事件引起印度国内外一片恐慌。印度政府要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赔偿损失,同时宣布不准再在任何人口稠密地区生产危险品。国际舆论指责美国设在印度的工厂与设在美国本土的工厂在环境安全上采取“双重标准”。博帕尔惨剧是不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的产物。

  1984-1989年印度政府发起“黑板运动”

  在印度,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全国1/3的农村中学平均仅有一名老师。据世界银行估计,到本世纪末,印度将成为世界上文盲最多的国家。目前文盲、半文盲的人口在3亿到4.37亿人之间。为改变这种状况,自1984年起拉吉夫·甘地总理领导的政府在全国开展“黑板运动”,目标是为每所学校配备两个教员、两间教室、以及黑板、地图和其他教具,并计划在贫穷地区为学生提供一顿午餐;动员家长送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就学;到1990年在全印度普及小学教育。“黑板运动”开展后,印度政府教育拨款40.7亿美元,仅次于国防预算,其中90%用于支付教员薪水。

  1985-1990年“蓝色革命”的发动

  1985年拉·甘地政府在制定“七五”计划时提出了向江河湖海进军,大力发展渔业的“蓝色革命”新设想,这是印度农业发展中继承绿色革命、白色革命之后的第三次革命。印度海岸线长达7517公里,有众多的海湾、海峡和海岛,可供捕鱼的经济专属区面积达202万平方公里,具有发展深海渔业的良好条件。内陆有2900公里长的河流系统,巨大的运河灌溉网,170万公顷的水库蓄水池,75万公顷的池塘,90万公顷咸水区,发展内陆渔业的条件也很好。“七五”计划提出要把捕捞的水产品从现在的每年280万吨提高到1990年后的400万吨(海洋捕捞220万吨,内河捕捞180万吨);出口从现在的40亿卢比增加到70亿卢比。本世纪末,水产品要进一步提高到600万吨(海洋捕捞400万吨,内河捕捞200万吨);人均捕鱼从现在的3.5公斤增加到6公斤,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扩大就业,增加政府外汇收入,使印度在世界十大产鱼国中名列前茅。1985年,印度内河捕鱼量已占世界第二位,冻虾出口每年20万吨,居世界之首,“蓝色革命”的推进受到资金、技术缺乏的限制。现在印度有130艘深海捕渔船,1.2万艘机帆船、12.5万条小渔船。捕鱼设备、冷藏设备、码头设备等都需扩充。“七五”计划设想到1990年建立起拥有350-500艘渔船的深海捕鱼船队,2.5万艘机帆船的近海及内河船队。准备广泛采用先进技术发展内陆养鱼事业。印度不少地方如哈里亚邦、旁遮普、拉贾斯坦等邦约有几十万公顷咸水域,不适于灌溉,但可以养鱼。咸水养鱼技术为“蓝色革命”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987年2月20日“阿鲁纳恰尔邦”设立

  印、中两国长期存在边界争端。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从两国友好的大局出发,进行友好协商力求边界问题的全面解决。1981年12月至1985年11月,双方官员在北京和新德里轮流举行过6轮会谈,但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在中印双方进行边界会谈时,1986年12月8日和9日,印度议会两院通过在非法占领的中国领土上建立“阿鲁纳恰尔邦”的法案,将“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升格为“邦”。1987年2月20日,印度当局宣告“阿鲁纳恰尔邦”正式成立。次日,中国政府表示绝不承认在有最大争议的中印边界东段建立的所谓“阿鲁纳恰尔邦”。印度的行为不仅又一次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而且为两国边界问题的解决设置新的障碍,使这一问题更加复杂化。

  1991年5月21日拉·甘地遇刺

  1989年拉·甘地下野,其后的两届政府都因无力解决由种姓问题和教派敌对导致的社会严重动荡不安等问题而短命夭折,印度只得在短时间内又一次举行选举。竞选活动到1991年5月中下旬进入高潮。5月21日拉·甘地在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参加竞选集会。晚上10时10分,一位妇女向正准备演讲的拉·甘地献上花环,然后对他行传统的印度接触脚礼,就在她弯腰之际,突然发生了强烈的爆炸,拉·甘地当场身亡。

  拉·甘地遇害的消息传出后,原本就十分紧张的印度形势犹如火上浇油,全国许多地区立即出现大规模骚乱。拉·甘地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纷纷谴责这起恐怖主义行为。

  拉·甘地的遇害对印度国大党(英)和印度政局产生深远影响。5月29日,国大党(英)工作委员会一致选举纳拉辛哈·拉奥担任党的主席。这是印度独立44年来国大党首次由非尼赫鲁-甘地家族的成员领导。原定5月23日、26日举行的印度人民院选举也因拉·甘地身亡推迟到6月12日、15日举行。刺杀拉·甘地据报道是斯里兰卡泰米尔猛虎组织所为。

推荐访问:二十世纪大海战

娱乐八卦推荐文章

娱乐八卦热门文章

娱乐八卦扩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