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历史简介】二十世纪阿根廷历史上发生过的大事件 二十世纪大海战

发布时间:2018-05-17 来源:娱乐八卦 点击: 当前位置:71668明星网 > 娱乐 > 娱乐八卦 > 【阿根廷历史简介】二十世纪阿根廷历史上发生过的大 手机阅读

  【阿根廷历史简介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临大西洋,西邻智利,北和东北与玻利维亚、巴拉圭、乌拉圭、巴西接壤。面积277.6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与英国有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和南极洲领土),人口3230万(1990)。其中白人占97%,印第安人和印欧混血种人占3%。居民多信天主教。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

  中文名称:阿根廷共和国

  英文名称:The Republic of Argentina

  简 称:阿根廷

  所属洲:南美洲

  首 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主要城市:科尔多瓦,罗萨里奥,拉普拉塔,马德普拉塔,门多萨等[2]

  国庆日:1810年5月25日

  国 歌:《祖国进行曲》

  国家代码:ARG

  官方语言:西班牙语[2]

  货 币:阿根廷比索[2]

  时 区:UTC-3

  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总统:毛里西奥·马克里

  人口数量:4385万(2016年)

  人口密度:16人/平方公里(2016年)

  主要民族:西班牙裔、意大利裔、马普切人

  主要宗教:天主教

  国土面积:2,780,400平方公里

  水域率:2.3%

  GDP总计:5458.66亿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人均GDP:12449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国际电话区号:+54

  国际域名缩写:.ar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人类发展指数:0.808,世界第49,(2014年)

  中央银行:阿根廷中央银行

  著名人物:圣马丁、博尔赫斯、马拉多纳等

  国家权力体制:民主制

  重要政党:正义党、激进公民联盟

  国 花:赛波花

  国 鸟:棕灶鸟

  西班牙语名称:República Argentina

  国家格言:处于团结和自由之中

  16世纪阿根廷被西班牙殖民者所侵占。1810年5月25日独立革命爆发;1816年7月9日宣布独立。此后,中央集权派与联邦派纷争,内战频仍。阿根廷政变频繁,军人多次掌权。根据1853年颁布的宪法(后经多次修改),阿根廷为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员院由各省和联邦首都各选派二人组成;众议员由选民按比例直接选举产生。总统任期6年,是全国行政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

  阿根廷是拉美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得天独厚的优良自然地理条件使阿根廷的农牧业极为发达,是世界上主要的农牧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1976年主要农作物总产量达2618万吨,同年羊毛产量为263700吨。农牧产品占出口总额的75-80%,特别是牛肉、玉米、小麦的出口,在世界名列前茅。阿根廷的工业也较发达,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及石油业都具有相当的规模。它还是拉美最早发展核技术的国家。1987年阿根廷的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远远超过农业产值所占的20%。同年,阿国内生产总值为796亿美元,仅次于巴西和墨西哥,在拉美居第三位。人均国内产值为2560美元,仅次于委内瑞拉和乌拉圭。

  阿根廷的主要政党有:正义党(执政党)、激进公民联盟和不妥协党等。货币名奥斯特拉尔。

  阿根廷1972年2月19日与我国建交。此后两国关系友好,双方经贸、文化交流及两国高层人士互访均很频繁。

  【二十世纪阿根廷历史上发生过的大事件


  20世纪初 移民高潮

  20世纪初,欧洲人口大批移居阿根廷,掀起了移民高潮。还在19世纪初,阿根廷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独立后,历届政府都颁布有关移民的法令,鼓励并奖励外国人移居阿根廷。但由于阿根廷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不佳,移民速度慢,人数少。20世纪初,阿根廷政治趋于稳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吸引了大批移民。1901-1905年移居人口为71.71万人,1911-1914年上升到120.75万人。大量外来人口的移居,引起了阿根廷人口的急剧增加。1895年全国人口395.4万人;1914年为788.5万人,增加了1倍。移民占全国人口的30.3%,为世界之最。新移民加上1850年以来的移民后裔,占了全国人口的80%,其中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又占了80%,其余为俄罗斯人、法国人、黎巴嫩人、叙利亚人,还有土耳其人。阿根廷成了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移民大多定居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和包括布宜诺斯艾利斯在内的大城市里。这一布局改变了阿根廷人口的地区分布,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全国人口中有64.3生活在潘帕斯地区,有一半以上居住在城市,包括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在内的几个潘帕斯地区的大城市中移民超过了当地人口。移民的到来,影响了阿根廷政治、经济的发展,引起了文化、语言、习俗的变化。移民在农村从事小麦、玉米生产活动,使种植业代替畜牧业成了农业的主导部门,为此,阿根廷潘帕斯地区赢得了“世界粮仓”的美誉。移民构成了阿根廷中产阶级、工人阶级的大部分,在政治、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世纪初 “世界粮仓”出现

  20世纪初阿根廷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获得极大发展,且大量外销,渐次享有了“世界粮仓”的美称。阿根廷拥有广袤的肥美土地,但由于劳动力奇缺,土地利用率极低。20世纪初,随着国际市场对粮食需求的增长和移民入境人口的增加,土地得以大规模开发,粮食种植业得以迅速发展。1895-1914年,耕地面积从不足500万公顷增加到了2400万公顷;小麦种植面积增加3倍;玉米种植面积增加4倍。粮食作物生产主要用于出口。1898-1912年,玉米出口量从71.7万吨增至483.5万吨;小麦的出口数从64.5万吨增加到了262.9万吨。在全国出口总额中,粮食产品的出口额占了57.9%,畜产品只占到39.2%。而20世纪以前,阿根廷出口以畜产品为主。粮食产品出口比例的大幅度增长,充分说明阿根廷农业生产结构和国民经济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

  20世纪初 “阿被称不列颠第五自治领”

  人们鉴于阿根廷受英国资本控制的程度太深而送给它的一个称号。19世纪初,阿根廷独立后就与英国资本发生了关系,英国资本不断流入阿根廷,1916年达到了188700万美元。英国资本控制了阿根廷几乎所有的经济部门:肉类冷藏加工业的一半属于英国资本;90%的铁路在英国资本手中;保险公司、银行、电报局全部为英国资本所有。英国资本还在阿根廷购置了大面积的土地,从事农牧业生产活动。阿根廷南部每20个庄园中有15个的主人是英国人。1913年,阿根廷有4.9万家企业,其中3.15万家为外资企业,其中绝大部分属于英国资本。英国资本还控制了阿根廷的对外贸易,使其从英国进口工业品,向英国出口农牧产品。英国资本流入阿根廷虽然促进了阿根廷的经济发展,但使阿根廷成了英国的一个“附属国”。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着阿根廷日后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近些年来,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争取经济独立,阿根廷民族主义思潮日趋高涨。

  1901年5月全国性劳工组织成立

  1901年5月,全国劳工代表大会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首次召开,成立了代表首都和内地27个工会组织的“阿根廷工人联合会”。新组织深受无政府主义思潮影响,声明自己与一切政党没有关系,宣称总罢工是“劳动和资本进行经济斗争的最高形式”并创办机关报《抗议报》,向工人群众宣传无政府主义思想。阿根廷劳工组织起来后,壮大了战斗的力量,使工人运动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然而,社会党人和其他非无政府主义者在斗争策略上与无政府主义者发生了分歧,在1904年4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劳工代表大会上,他们宣布退出“阿根廷工人联合会”,并于翌年另立一全国性组织“劳工总同盟”。这一组织在工团主义思潮的影响下,1914年重新与“阿根廷地方工人联合会”(“阿根廷工人联合会”1904年改用此名)合并。1915年该组织又分裂成两个组织:无政府主义者控制的“阿根廷地方工人联合会(五届派)”和工团主义者领导的“阿根廷地方工人联合会(九届派)”。阿根廷劳工组织虽然因内部分歧严重削弱了自身的战斗力,但仍然是拉丁美洲最强有力的劳工团体,为了劳工的切身利益(主要是经济利益),它组织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斗争,并影响、带动了智利、乌拉圭、秘鲁等国家的工人运动。

  1902年12月29日“德拉戈主义”产生

  1901年,英、德、意三国在委内瑞拉附近海域进行海军演习,向委内瑞拉示威,要它偿还借款,遭拒绝。1902年,三国海军封锁委内瑞拉海岸,并炮击其港口城市卡贝略。欧洲列强的侵略行径引起了拉丁美洲国家和人民的关注及抗议。1902年12月29日,阿根廷外交部长路易斯·马丽亚·德拉戈奉政府之命向美国政府发出一份照会,提出了阿根廷的主张:“国家债务不能成为武装干涉的理由,而美洲国家的领土更是绝对不能为欧洲列强所占领。”阿根廷的主张受到了拉丁美洲国家和人民的赞扬和支持。但美国政府却拒绝表态。美国的态度激起了阿根廷社会各阶层的强烈不满。1906年阿根廷政府发表声明,拒绝承认美国的“门罗主义”。此后,人们便把德拉戈宣布的原则称为德拉戈主义,意即不得以武力逼债的国际关系准则。

  1902年“居住法”和1910“维护社会法”的颁布

  1902年首都布宜诺艾利斯工人举行大罢工,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和星期天休息的制度。政府严厉镇压了这次罢工,并宣布实行戒严。为了阻止工人运动的发展,政府又于11月23日颁布“居住法”,宣布将驱逐那些“使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或破坏公共秩序”的移民工人。然而,工人运动并未停顿,1904、1905、1907、1909年首都及其他大城市的工人连续举行罢工或总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为了镇压日益高涨的工人运动,议会于1910年通过“维护社会法”,规定:禁止有潜在危险性的人入境;严禁罢工;没有警察当局的批准,不得举行任何集会或游行。这一反动法律的实施,使得成千上万的工会领导人和积极分子被关押、驱逐出境或遭杀害。阿根廷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困难时期。至今,这两个法律仍未被废除。

  1912年2月10日“萨恩斯·佩尼亚法”颁布

  即选举改革法。1910年,罗克·萨恩斯·佩尼亚当选为总统。佩尼亚出身于大地主权贵集团,深受欧洲政治影响,曾代表国家多次出席过国际会议,并提出过“美洲是全人类的美洲”,反对“门罗主义”等进步主张。为了缓和社会各阶层对寡头集团长期统治的不满,佩尼亚于1911年8月向议会提出选举改革法案;1912年2月10日获议会通过。新选举法规定:一、凡年满18岁的公民均享有选举权;二、实行强制性无记名普选制;三、军队监督选举;四、废除“全票当选制”,实行“无全票当选制”。新选举法保证了自由选举,保证选举不受行政当局的干预,更保证了少数党派在议会中的席位。尽管新选举法尚有很大的局限性(如妇女仍无选举权等),但确实改变了阿根廷的政治进程。新选举法获通过后即于当年实施,在众议院议员选举中,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激进公民联盟在60个议席中赢得了35席。这表明中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已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角。

  1912年6月25日“阿尔科塔呼声”

  圣菲省阿尔科塔村农民1912年6月25日集会通过的声明。1911年圣菲省遭受大旱,粮食歉收,全省平均每公顷土地才收获219公斤粮食,与此同时,银行却拒绝发放贷款,又催还旧债。地主逼交高额地租。1912年5月底,农民奋起抗争,要求减少地租,修订租地合同。6月25日,阿尔科塔村农民集会,宣布总罢工,提出地租不得超过收成的25%、租地合同至少4年、农民享有借用他人农机的自由(即不一定只能使用地主的机器)等项要求,史称“阿尔科塔”呼声。阿尔科塔村农民的要求和罢工行动得到了周围村庄农友的支持,参加罢工的人数达10万余人。社会党、激进公民党等政党和工会组织纷纷发表声明,支持农民的斗争。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地主被迫同农民进行谈判,答应农民的要求,重新签订租地合同,地租定为收成的28%。这是阿根廷农民有史以来赢得的第一次胜利。接着,农民又组成了自己的组织“阿根廷农民联盟”,团结一致,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坚持斗争。

  1916年激进公民联盟当政

  1916年,伊波利托·伊里戈延当选为阿根廷总统,激进公民联盟当政。激进公民联盟成立于1891年7月,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反对地主寡头集团长期的专制统治。联盟的主要领导人是莱安德罗·阿莱姆。1896年,阿莱姆因领导武装起义失败灰心自杀,伊里戈延成了联盟的领袖。他是名律师,为人正直,关心中下层群众的利益,社会联系面广,寡头集团称他为“群氓的偶像”。伊里戈延担任联盟的领袖后,领导联盟,重新组织力量,准备武力推翻寡头政权。1905年4月初在伊里戈延的领导下,于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及其他城市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他继续领导联盟,依靠群众,进行反对寡头政权的斗争。1916年,伊里戈延当选为总统,激进公民联盟上台执政。这标志着地主寡头势力的衰败和资产阶级登上了国家政治舞台。伊里戈延及其激进公民联盟对内抑制寡头势力,推进民主进程和社会改革,关心劳工生活条件,力图协调劳资关系,以保障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对外实行独立自主政策,强烈反对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在南美洲的扩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严守中立,坚持民族主义立场。伊里戈延的执政使阿根廷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1918年1月5-6日“阿根廷国际社会主义党”成立

  阿根廷国际社会主义党系1918年1月由阿根廷社会党左翼组成的马列主义性质的政党。阿根廷社会党成立于1896年,以胡安·胡托为首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宣扬社会民主主义,走改良主义道路,从事议会斗争,反对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社会党议员在议会中同资产阶级合作,力主“在工人和老板之间进行调解”。他们的言行引起了执委会中左派成员和广大党员群众的不满。1912-1913年,左派成员在党员群众中成立了许多“社会主义青年”和“卡尔·马克思”小组,坚持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学说,反对执行委员会的改良主义路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党内矛盾和斗争尖锐化。执行委员会中的大多数成员支持协约国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反对工农武装斗争,敌视俄国十月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党内左派小组则坚持无产阶级原则,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支持俄国十月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1917年,执行委员会决议将左派小组成员开除出党。1918年1月5-6日,以罗多尔福·基奥迪为首的左翼社会党人和各左派小组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代表大会,决议成立新组织“阿根廷国际社会主义党”,并发表了建党宣言。宣言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任务;揭露了社会党右翼领导人的反革命言行;声明坚持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支持国际革命运动,1919年4月召开第二次党代会,决定与第二国际决裂,参加共产国际,并拟派代表团出席共产国际第二次大会。1920年12月召开党的非常代表会议,更名为“阿根廷共产党”。共产党的成立使阿根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有了一个正确的政治领导核心力量,把反对地主、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斗争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共产党成立后由于统治集团的迫害活动一直处于地下,斗争十分艰苦,到1945年才公开活动。

  【阿根廷历史简介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临大西洋,西邻智利,北和东北与玻利维亚、巴拉圭、乌拉圭、巴西接壤。面积277.6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与英国有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和南极洲领土),人口3230万(1990)。其中白人占97%,印第安人和印欧混血种人占3%。居民多信天主教。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

  中文名称:阿根廷共和国

  英文名称:The Republic of Argentina

  简 称:阿根廷

  所属洲:南美洲

  首 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主要城市:科尔多瓦,罗萨里奥,拉普拉塔,马德普拉塔,门多萨等[2]

  国庆日:1810年5月25日

  国 歌:《祖国进行曲》

  国家代码:ARG

  官方语言:西班牙语[2]

  货 币:阿根廷比索[2]

  时 区:UTC-3

  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总统:毛里西奥·马克里

  人口数量:4385万(2016年)

  人口密度:16人/平方公里(2016年)

  主要民族:西班牙裔、意大利裔、马普切人

  主要宗教:天主教

  国土面积:2,780,400平方公里

  水域率:2.3%

  GDP总计:5458.66亿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人均GDP:12449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国际电话区号:+54

  国际域名缩写:.ar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人类发展指数:0.808,世界第49,(2014年)

  中央银行:阿根廷中央银行

  著名人物:圣马丁、博尔赫斯、马拉多纳等

  国家权力体制:民主制

  重要政党:正义党、激进公民联盟

  国 花:赛波花

  国 鸟:棕灶鸟

  西班牙语名称:República Argentina

  国家格言:处于团结和自由之中

  16世纪阿根廷被西班牙殖民者所侵占。1810年5月25日独立革命爆发;1816年7月9日宣布独立。此后,中央集权派与联邦派纷争,内战频仍。阿根廷政变频繁,军人多次掌权。根据1853年颁布的宪法(后经多次修改),阿根廷为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员院由各省和联邦首都各选派二人组成;众议员由选民按比例直接选举产生。总统任期6年,是全国行政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

  阿根廷是拉美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得天独厚的优良自然地理条件使阿根廷的农牧业极为发达,是世界上主要的农牧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1976年主要农作物总产量达2618万吨,同年羊毛产量为263700吨。农牧产品占出口总额的75-80%,特别是牛肉、玉米、小麦的出口,在世界名列前茅。阿根廷的工业也较发达,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及石油业都具有相当的规模。它还是拉美最早发展核技术的国家。1987年阿根廷的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远远超过农业产值所占的20%。同年,阿国内生产总值为796亿美元,仅次于巴西和墨西哥,在拉美居第三位。人均国内产值为2560美元,仅次于委内瑞拉和乌拉圭。

  阿根廷的主要政党有:正义党(执政党)、激进公民联盟和不妥协党等。货币名奥斯特拉尔。

  阿根廷1972年2月19日与我国建交。此后两国关系友好,双方经贸、文化交流及两国高层人士互访均很频繁。

  【二十世纪阿根廷历史上发生过的大事件


  20世纪初 移民高潮

  20世纪初,欧洲人口大批移居阿根廷,掀起了移民高潮。还在19世纪初,阿根廷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独立后,历届政府都颁布有关移民的法令,鼓励并奖励外国人移居阿根廷。但由于阿根廷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不佳,移民速度慢,人数少。20世纪初,阿根廷政治趋于稳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吸引了大批移民。1901-1905年移居人口为71.71万人,1911-1914年上升到120.75万人。大量外来人口的移居,引起了阿根廷人口的急剧增加。1895年全国人口395.4万人;1914年为788.5万人,增加了1倍。移民占全国人口的30.3%,为世界之最。新移民加上1850年以来的移民后裔,占了全国人口的80%,其中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又占了80%,其余为俄罗斯人、法国人、黎巴嫩人、叙利亚人,还有土耳其人。阿根廷成了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移民大多定居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和包括布宜诺斯艾利斯在内的大城市里。这一布局改变了阿根廷人口的地区分布,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全国人口中有64.3生活在潘帕斯地区,有一半以上居住在城市,包括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在内的几个潘帕斯地区的大城市中移民超过了当地人口。移民的到来,影响了阿根廷政治、经济的发展,引起了文化、语言、习俗的变化。移民在农村从事小麦、玉米生产活动,使种植业代替畜牧业成了农业的主导部门,为此,阿根廷潘帕斯地区赢得了“世界粮仓”的美誉。移民构成了阿根廷中产阶级、工人阶级的大部分,在政治、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世纪初 “世界粮仓”出现

  20世纪初阿根廷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获得极大发展,且大量外销,渐次享有了“世界粮仓”的美称。阿根廷拥有广袤的肥美土地,但由于劳动力奇缺,土地利用率极低。20世纪初,随着国际市场对粮食需求的增长和移民入境人口的增加,土地得以大规模开发,粮食种植业得以迅速发展。1895-1914年,耕地面积从不足500万公顷增加到了2400万公顷;小麦种植面积增加3倍;玉米种植面积增加4倍。粮食作物生产主要用于出口。1898-1912年,玉米出口量从71.7万吨增至483.5万吨;小麦的出口数从64.5万吨增加到了262.9万吨。在全国出口总额中,粮食产品的出口额占了57.9%,畜产品只占到39.2%。而20世纪以前,阿根廷出口以畜产品为主。粮食产品出口比例的大幅度增长,充分说明阿根廷农业生产结构和国民经济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

  20世纪初 “阿被称不列颠第五自治领”

  人们鉴于阿根廷受英国资本控制的程度太深而送给它的一个称号。19世纪初,阿根廷独立后就与英国资本发生了关系,英国资本不断流入阿根廷,1916年达到了188700万美元。英国资本控制了阿根廷几乎所有的经济部门:肉类冷藏加工业的一半属于英国资本;90%的铁路在英国资本手中;保险公司、银行、电报局全部为英国资本所有。英国资本还在阿根廷购置了大面积的土地,从事农牧业生产活动。阿根廷南部每20个庄园中有15个的主人是英国人。1913年,阿根廷有4.9万家企业,其中3.15万家为外资企业,其中绝大部分属于英国资本。英国资本还控制了阿根廷的对外贸易,使其从英国进口工业品,向英国出口农牧产品。英国资本流入阿根廷虽然促进了阿根廷的经济发展,但使阿根廷成了英国的一个“附属国”。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着阿根廷日后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近些年来,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争取经济独立,阿根廷民族主义思潮日趋高涨。

  1901年5月全国性劳工组织成立

  1901年5月,全国劳工代表大会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首次召开,成立了代表首都和内地27个工会组织的“阿根廷工人联合会”。新组织深受无政府主义思潮影响,声明自己与一切政党没有关系,宣称总罢工是“劳动和资本进行经济斗争的最高形式”并创办机关报《抗议报》,向工人群众宣传无政府主义思想。阿根廷劳工组织起来后,壮大了战斗的力量,使工人运动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然而,社会党人和其他非无政府主义者在斗争策略上与无政府主义者发生了分歧,在1904年4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劳工代表大会上,他们宣布退出“阿根廷工人联合会”,并于翌年另立一全国性组织“劳工总同盟”。这一组织在工团主义思潮的影响下,1914年重新与“阿根廷地方工人联合会”(“阿根廷工人联合会”1904年改用此名)合并。1915年该组织又分裂成两个组织:无政府主义者控制的“阿根廷地方工人联合会(五届派)”和工团主义者领导的“阿根廷地方工人联合会(九届派)”。阿根廷劳工组织虽然因内部分歧严重削弱了自身的战斗力,但仍然是拉丁美洲最强有力的劳工团体,为了劳工的切身利益(主要是经济利益),它组织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斗争,并影响、带动了智利、乌拉圭、秘鲁等国家的工人运动。

  1902年12月29日“德拉戈主义”产生

  1901年,英、德、意三国在委内瑞拉附近海域进行海军演习,向委内瑞拉示威,要它偿还借款,遭拒绝。1902年,三国海军封锁委内瑞拉海岸,并炮击其港口城市卡贝略。欧洲列强的侵略行径引起了拉丁美洲国家和人民的关注及抗议。1902年12月29日,阿根廷外交部长路易斯·马丽亚·德拉戈奉政府之命向美国政府发出一份照会,提出了阿根廷的主张:“国家债务不能成为武装干涉的理由,而美洲国家的领土更是绝对不能为欧洲列强所占领。”阿根廷的主张受到了拉丁美洲国家和人民的赞扬和支持。但美国政府却拒绝表态。美国的态度激起了阿根廷社会各阶层的强烈不满。1906年阿根廷政府发表声明,拒绝承认美国的“门罗主义”。此后,人们便把德拉戈宣布的原则称为德拉戈主义,意即不得以武力逼债的国际关系准则。

  1902年“居住法”和1910“维护社会法”的颁布

  1902年首都布宜诺艾利斯工人举行大罢工,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和星期天休息的制度。政府严厉镇压了这次罢工,并宣布实行戒严。为了阻止工人运动的发展,政府又于11月23日颁布“居住法”,宣布将驱逐那些“使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或破坏公共秩序”的移民工人。然而,工人运动并未停顿,1904、1905、1907、1909年首都及其他大城市的工人连续举行罢工或总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为了镇压日益高涨的工人运动,议会于1910年通过“维护社会法”,规定:禁止有潜在危险性的人入境;严禁罢工;没有警察当局的批准,不得举行任何集会或游行。这一反动法律的实施,使得成千上万的工会领导人和积极分子被关押、驱逐出境或遭杀害。阿根廷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困难时期。至今,这两个法律仍未被废除。

  1912年2月10日“萨恩斯·佩尼亚法”颁布

  即选举改革法。1910年,罗克·萨恩斯·佩尼亚当选为总统。佩尼亚出身于大地主权贵集团,深受欧洲政治影响,曾代表国家多次出席过国际会议,并提出过“美洲是全人类的美洲”,反对“门罗主义”等进步主张。为了缓和社会各阶层对寡头集团长期统治的不满,佩尼亚于1911年8月向议会提出选举改革法案;1912年2月10日获议会通过。新选举法规定:一、凡年满18岁的公民均享有选举权;二、实行强制性无记名普选制;三、军队监督选举;四、废除“全票当选制”,实行“无全票当选制”。新选举法保证了自由选举,保证选举不受行政当局的干预,更保证了少数党派在议会中的席位。尽管新选举法尚有很大的局限性(如妇女仍无选举权等),但确实改变了阿根廷的政治进程。新选举法获通过后即于当年实施,在众议院议员选举中,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激进公民联盟在60个议席中赢得了35席。这表明中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已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角。

  1912年6月25日“阿尔科塔呼声”

  圣菲省阿尔科塔村农民1912年6月25日集会通过的声明。1911年圣菲省遭受大旱,粮食歉收,全省平均每公顷土地才收获219公斤粮食,与此同时,银行却拒绝发放贷款,又催还旧债。地主逼交高额地租。1912年5月底,农民奋起抗争,要求减少地租,修订租地合同。6月25日,阿尔科塔村农民集会,宣布总罢工,提出地租不得超过收成的25%、租地合同至少4年、农民享有借用他人农机的自由(即不一定只能使用地主的机器)等项要求,史称“阿尔科塔”呼声。阿尔科塔村农民的要求和罢工行动得到了周围村庄农友的支持,参加罢工的人数达10万余人。社会党、激进公民党等政党和工会组织纷纷发表声明,支持农民的斗争。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地主被迫同农民进行谈判,答应农民的要求,重新签订租地合同,地租定为收成的28%。这是阿根廷农民有史以来赢得的第一次胜利。接着,农民又组成了自己的组织“阿根廷农民联盟”,团结一致,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坚持斗争。

  1916年激进公民联盟当政

  1916年,伊波利托·伊里戈延当选为阿根廷总统,激进公民联盟当政。激进公民联盟成立于1891年7月,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反对地主寡头集团长期的专制统治。联盟的主要领导人是莱安德罗·阿莱姆。1896年,阿莱姆因领导武装起义失败灰心自杀,伊里戈延成了联盟的领袖。他是名律师,为人正直,关心中下层群众的利益,社会联系面广,寡头集团称他为“群氓的偶像”。伊里戈延担任联盟的领袖后,领导联盟,重新组织力量,准备武力推翻寡头政权。1905年4月初在伊里戈延的领导下,于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及其他城市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他继续领导联盟,依靠群众,进行反对寡头政权的斗争。1916年,伊里戈延当选为总统,激进公民联盟上台执政。这标志着地主寡头势力的衰败和资产阶级登上了国家政治舞台。伊里戈延及其激进公民联盟对内抑制寡头势力,推进民主进程和社会改革,关心劳工生活条件,力图协调劳资关系,以保障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对外实行独立自主政策,强烈反对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在南美洲的扩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严守中立,坚持民族主义立场。伊里戈延的执政使阿根廷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1918年1月5-6日“阿根廷国际社会主义党”成立

  阿根廷国际社会主义党系1918年1月由阿根廷社会党左翼组成的马列主义性质的政党。阿根廷社会党成立于1896年,以胡安·胡托为首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宣扬社会民主主义,走改良主义道路,从事议会斗争,反对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社会党议员在议会中同资产阶级合作,力主“在工人和老板之间进行调解”。他们的言行引起了执委会中左派成员和广大党员群众的不满。1912-1913年,左派成员在党员群众中成立了许多“社会主义青年”和“卡尔·马克思”小组,坚持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学说,反对执行委员会的改良主义路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党内矛盾和斗争尖锐化。执行委员会中的大多数成员支持协约国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反对工农武装斗争,敌视俄国十月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党内左派小组则坚持无产阶级原则,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支持俄国十月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1917年,执行委员会决议将左派小组成员开除出党。1918年1月5-6日,以罗多尔福·基奥迪为首的左翼社会党人和各左派小组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代表大会,决议成立新组织“阿根廷国际社会主义党”,并发表了建党宣言。宣言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任务;揭露了社会党右翼领导人的反革命言行;声明坚持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支持国际革命运动,1919年4月召开第二次党代会,决定与第二国际决裂,参加共产国际,并拟派代表团出席共产国际第二次大会。1920年12月召开党的非常代表会议,更名为“阿根廷共产党”。共产党的成立使阿根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有了一个正确的政治领导核心力量,把反对地主、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斗争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共产党成立后由于统治集团的迫害活动一直处于地下,斗争十分艰苦,到1945年才公开活动。

  1918年大学改革运动

  1918年在科尔多瓦大学爆发的要求改革大学教育的学生运动。20世纪初,阿根廷拥有3所大学:科尔多瓦大学(耶稣会士于1617年创立),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创办于1821年);拉普拉塔大学(创建于1890年)。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大学生的人数和成分发生了巨大变化。1900-1918年,学生人数从3000人增加到了14000人,其中大部分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然而大学教育仍在教会人士和保守的教授控制下,教学内容陈旧。在俄国十月革命和墨西哥革命的影响下,1918年6月保守势力的堡垒科尔多瓦大学的学生宣布罢课,成立“阿根廷大学联盟”,发表宣言,力主改革,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争取教育民主和大学自治的改革运动。翌年,运动扩展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和拉普拉塔大学;后又波及到乌拉圭和秘鲁等国家。运动的具体要求是:一、学生参与治校;二、改革教育方法;三、通过竞争聘任教授;四、学术自由;五、学生自由听课。运动得到了激进公民联盟政府的支持。政府接受大学生的要求,实行大学改革,同意大学自治。各大学纷纷解聘教会人士和保守反动的教授;制订新教学大纲;图书馆大批购置反映先进思想和科学知识书籍。大学取消了招生的限制,使从前的贵族学校转变成了资产阶级的学府。大学改革极大地促进了阿根廷、乃至拉美各国的文化教育的发展。

  1919年1月“血腥的一周”

  1919年1月阿根廷罢工工人同警察和军队奋战了7天,惨遭镇压,史称“血腥的一周”(亦称“悲惨的一周”)。1918年11月间,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英资“瓦塞纳冶金厂”2500名工人罢工,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增加20%的工资。1919年1月7日。罢工工人集会,工人纠察队同警察发生武装冲突,4名工人死亡,30人受伤。9日,20余万工人走上街头,为死难者送葬。警察疯狂向人群开枪,又打死20个人。各工会组织立即宣布总罢工,工人武装同警察展开了激烈的街垒战。政府完全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军队以恢复秩序为名开进首都,会同警察,镇压罢工工人。在一周的时间里,工人被杀害2,000余人,为了控制事态的发展,政府出面同工会谈判,工会同意结束总罢工,政府同意释放全部被关押的工人,并应允促使“瓦塞纳”厂答应工人的要求。这次斗争是阿根廷劳工运动史上规模空前、最为激烈的一次行动,充分显示了阿根廷劳工团结战斗的精神和力量,同时也暴露了激进公民联盟政府的资产阶级本性。

  1929年6月拉丁美洲国家共产党第一次代表会议

  1929年6月,拉丁美洲国家共产党派代表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第一次会议。随着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深入发展,拉丁美洲国家共产党迫切需要共同协商,制定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斗争战略和策略。为此,1926年6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了拉丁美洲国家共产党第一次代表会议。除智利共产党由于反动当局的阻挠未能莅会外,拉丁美洲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小组均派代表参加。美、法等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青年共产国际及其南美洲支部的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代表们批驳了在拉丁美洲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的托洛茨基观点,认为当时拉丁美洲各国应该进行民族民主革命,主要的任务是推翻地主寡头统治,摆脱依附于帝国主义的状态。会议号召拉丁美洲各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会议还通过了支持尼加拉瓜人民进行的反对美国干涉、反对种族歧视、要求土地改革、进行武装斗争等决议。会议通过的决议使拉丁美洲国家共产党人明确了斗争的方向、任务和手段,极大地促进了拉丁美洲国家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和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1930年2月石油国有化运动

  1930年2月,阿根廷议会通过石油国有化法案,实行石油国有化。阿根廷1907年发现石油,为了维护国家石油资源,政府从一开始就控制了油田勘探和石油的开采。到1916年,政府为了促进石油业的发展,允许外国公司参与勘探和开采工作,6年间外国公司(主要是美孚石油公司)就控制了全国20%的石油生产。1922年“国家石油矿藏管理局”成立并负责石油业的开发和管理,1925年国家石油局在拉普拉塔建成一座大型炼油厂,开始同外国石油公司争夺提炼、销售控制权。1927年9月22日,议会在全国各社会阶层的强烈要求下,通过石油法案,宣布了“石油资源和天然油矿公共利用的原则”。1928年10月17日,议会又通过征用石油矿的法律草案,开始从外国公司手中收回石油开采权。1930年2月,政府宣布实行石油国有化控制石油的生产和分配,规定了全国统一的价格。这一措施遭到了外国石油公司及国内寡头势力的反对。从此后,石油国有化和非国有化之争就构成了阿根廷国内政治斗争的主要内容之一。

  1930年9月6日军事政变

  1930年9月6日发生的一次反革命和平军事政变。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极大地影响了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的阿根廷国家经济的发展。阿根廷经济状况急剧恶化,物价飞涨,失业人数增加,货币贬值,劳动人民实际收入下降。由此引发劳工运动再掀高潮,罢工、罢市不断,社会动荡,政治形势紧张。早就对政府采取的一些有损于他们及外国资本利益的政策不满的大地主寡头集团以及军队和教会右派集团将这一切归罪于激进公民联盟政府。1930年8月,以何塞·费利克斯·乌里布鲁将军为首的一批右翼军人组成“军官委员会”,在寡头集团和外国公司的支持下阴谋政变。9月初,他们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策动了反政府游行,要求总统辞职。伊波利托·伊里戈延退位,将职权移交给副总统马丁内斯。副总统又将政权交给了乌里布鲁。9月6日,军队开进首都,乌里布鲁自封为临时总统。乌里布鲁倒行逆施,下令解散议会,撤换各省省长;宣布全国戒严;取消工人8小时工作制;严禁罢工;禁止共产党活动;宣布废除石油资源国有化法令;大肆搜捕、流放、驱逐劳工运动领袖和积极分子。乌里布鲁政府的反动政策引起了全国各社会阶层的反对,于是,不得不宣布进行总统大选,以平民愤。1931年11月,“中右派”军人阿古斯丁·胡斯托将军当选为总统,放弃了乌里布鲁政府的极右政策。

  1932年阿根廷提出缔结“关于不侵犯与和平调处的非战条约”

  “关于不侵犯与和平调处的非战条约”系维护拉丁美洲国家主权、反对外国干涉内政的美洲国家国际条约。20世纪头30年间,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实力任意干涉拉丁美洲国家内政,为了维护拉丁美洲国家的主权、抵御美国在拉丁美洲的扩张,阿根廷外交部长萨维德拉·拉马斯于1932年夏代表阿根廷政府提出“关于不侵犯与和平调处的非战条约”草案。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三条:不得对各缔约国的内外事务进行武装干涉和外交干涉。1933年12月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召开的第七届泛美会议上包括美国在内的各美洲国家在条约上签了字。1933年3月美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将对拉丁美洲国家奉行“睦邻”政策。阿根廷与美国的关系有了缓和。

  1933年“史学修正派”兴起

  1933年5月1日阿根廷反动政府同英国签订了出卖国家利益的“罗加-伦西曼条约”后,一大批民族主义学者和党派发起了反对英国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运动的主导力量是一批历史学家。他们重新研究并改写了19世纪以来的国家历史,历数了英国帝国主义多次和入侵和霸占阿根廷的史实:1806-1807年英军入侵拉普拉塔河地区;20年代末策划建立乌拉圭,分裂阿根廷;1833年英军强占马尔维纳斯群岛;罗萨斯政府时期英国海军封锁阿根廷;英国资本与土地寡头集团相互勾结控制阿根廷经济,强迫签定丧权辱国的阿、英“罗加-伦西曼条约”的签订;等等。在叙述中他们将罗萨斯树立为阿根廷反对外国强权的榜样。史学家们还改变了传统史学的编纂法,因而被称为“史学修正派”。阿根廷历史学者们的民族主义精神影响了全国各社会阶层的思想,特别加深了军队的民族主义感情,对阿根廷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1933年5月1日“罗加-伦西曼条约”签定

  1933年5月1日阿根廷副总统胡利奥·罗加和英国商务部长伦西曼在英国伦敦共同签署的贸易协定。1932年8月,英联邦国家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会议,制定了联邦内部贸易的优惠制度,建立起贸易壁垒以保护联邦各国市场免受美、日、德国日益激烈的竞争。这一制度直接威胁到了依赖英国市场颇深的阿根廷。阿根廷政府立即派出以罗加为首的贸易代表团到英国进行谈判并同伦西曼签订了协议。协议规定,英国继续进口阿根廷的牛肉,进口量与1932年相等;阿根廷牛肉出口到英国的总量中85%要为英美厂商的产品,阿根廷本国肉类冷藏加工厂的产品只占15%;而阿根廷则对英国350种商品减征关税,对煤的进口完全免税;不降低铁路运输价格;将英国购买阿根廷商品所花的钱全部用于阿根廷在英国购买商品;向英资企业提供公用服务,保护英资企业的利益。这一条约保证了阿根廷牛肉的出口,但却使阿根廷经济更加依赖英国市场。因此,曾引起了全国爱国军民的抗议。

  1935年“阿根廷青年激进指导力量”成立

  系一激进的反帝反殖民族主义青年组织。1930年上台的寡头政府,出卖民族利益,特别是1933年丧权辱国的阿、英“罗加-伦西曼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青年学生冲锋在前,1935年组成了“阿根廷青年激进指导力量”。其宗旨是争民主、争自由,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它指出,阿根廷已成了一个殖民地,从而提出“我们要成为自由的阿根廷”的口号。它积极参加民族民主运动,宣扬民族主义,唤起民众,争取民族解放、经济独立。它不仅指导着激进公民联盟的政治斗争方向,也对阿根廷国家的政治发展进程发挥着一定的影响

  1943年6月4日“联合军官集团”执政

  联合军官集团是反帝反寡头统治集团的民族主义军官联合组织。本世纪40年代,阿根廷处于少数寡头集团的统治之下,寡头统治集团对内镇压人民、迫害民主力量,对外亲英,出卖国家利益,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工人阶级和民族工业资产阶级)的不满。1943年初,代表民族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联合军官集团组成。这个集团起初约有20人,他们中都是将军和校级军官。这些人是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反对美国扩张,主张战时中立,要求发展国家军事力量。他们的口号是“反共”和“经济主权”。后来,联合军官集团成立了“军事委员会”,阿图罗·劳森将军任主席。6月4日,联合军官集团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旧政府,成立了以劳森为首的临时政府。由于集团内部对政府组成人选发生分歧,劳森7月7日辞职。佩德罗·拉米雷斯将军出任共和国临时总统,组成了以军人为主体的新政府。新政府解散议会,宣布停止一切政党的活动,取消言论自由,迫害民主人士,还成立“劳动与社会福利秘书处”,以控制劳工;对外继续执行中立政策。(1944年1月26日,政府在美国的压力下声明同德、日两国断交,放弃中立政策。)新政策引起了军官集团中以胡安·庇隆为首的“上校集团”的反对,拉米雷斯被迫辞职,陆军部长埃德尔米罗·法雷尔将军出任总统。1944年3月14日“联合军官集团”解散,“上校集团”开始主政。

  1945年阿根廷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民族经济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阿根廷政府随即宣布在战争中严守“中立”,一直到1945年3月27日才向日、德宣战。阿根廷利用“中立地位”,抓住战时大好时机全力发展本国的经济。首先,同交战双方保持贸易关系,以保证粮食和原材料的出口;其次,大力发展同拉丁美洲国家的贸易关系,同这些国家的进口比重从1939年的32%增加到了1945年的61%,出口比重则从1939年的21%上升到了1945年的49%;第三,全力发展工业,先后发展起了食品、纺织、制鞋、家电、煤炭、电力等部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1939年的45%增加到1945年52%。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人队伍不断扩大,1939年人数为69万,1946增加到了103万。工业的发展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使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人阶级和民族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影响增强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济发展为阿根廷以后经济的起飞奠定了基础。

  1946年2月24日庇隆当选总统

  胡安·庇隆1895年10月8日出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16岁进陆军学校,4年学习毕业后,一直在军队中服务。1939年,他被派到意大利接受军事训练,并顺便到西班牙、德、法等国进行军事考察。1941年初回国后,庇隆积极从事政治活动,参加了陆军秘密组织“联合军官集团”,并参与领导了1943年6月的军事政变。同年10月,他被任命为“劳动与社会福利秘书处”主任,采取了一些诸如提高工人工资、增加退休金和抚恤金等社会福利措施,竭力控制劳工及劳工运动。同时,他在军队中联络一批激进的民族主义青年军官,组成“上校集团”。1944年2月“上校集团”迫使拉米雷斯将军辞去总统职务,法雷尔将军出任总统,庇隆任陆军部长,1944年7月兼任副总统。庇隆的劳工政策引起了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批军官的不满和反对,他们于1945年10月9日发动政变,逮捕并囚禁了庇隆。10月17日,大批群众汇集在总统府前要求“还我庇隆”。法雷尔总统下令释放庇隆。庇隆随即宣布退出军队,声称“参加到正在为建设一个伟大国家和流汗受苦的劳动群众之中”。10月末,他成立“劳工党”,将支持他的劳工组织了起来,同时与“激进公民联盟”、“国民解放同盟”等组织联合行动。1946年2月24日,庇隆在大选中当选为总统。

  庇隆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独立”、“政治主权”和“社会正义”。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谋求“经济独立”方面,庇隆政府成立了国家经济委员会,发表“经济独立宣言”,提出“把经济从监护、控制和支配它的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下彻底解放出来”。据此,政府将中央银行收归国有;将外资垄断的铁路、电话网等国有化;制定新外资法,限制外资投资的部门,降低利润汇出比例,推迟抽回资本时间。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制定了两个“五年计划”(1947-1951年和1953-1957年),除继续发展轻工业外,还大力发展重工业,诸如钢铁、汽车、化工、电机等。

  在维护“政治主权”方面,庇隆政府执行以维护本国利益为宗旨的外交政策。庇隆指出:“作为一个自由国家行使选择权时,我们按本国的最大利益选定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道路”。据此,阿根廷政府于1946年6月6日同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对美国干涉阿根廷及其他拉丁美洲国家的内政和外交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庇隆在国际事务中持“第三种立场”。这对提高阿根廷的国际地位、维护国家主权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保障“社会正义”方面,庇隆政府1947年颁布维护工人权益的“人权法案”,规定工人生病有补贴、休假工资照发、年终发奖金等。1949年3月颁布新宪法,规定妇女享有选举权、工人享有劳动权、退休权、受教育权、结社权等。政府修建了许多学校、医院、诊疗所和疗养院,改善了劳动者的生活状况。

  庇隆执政的理论基础是“正义主义”。而“正义主义”的核心又是“第三种立场”。所谓“第三种立场”,用庇隆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不把人民分裂为互相斗争的阶级”,“谋求取消阶级斗争,代之以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工人与雇主即人民之间的公正协议”。他否定阶级和阶级斗争,宣扬阶级调和。“第三种立场”在国际关系上,则主张在美苏之间保持等距离。

  1951年11月,庇隆再度当选为总统。然而,从1949年开始经济出现停滞,失业人数逐渐增多,工人生活水平下降。政府为了摆脱危机,与美国加强政治、经济联系。经济萧条、对美妥协的外交政策,加上高压政策,激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而一些民族主义政策和社会改革措施又招致了美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反对。于是,工潮迭起,民主运动高涨,社会动荡不安。1955年9月16日发生军事政变,庇隆政府垮台。执政9年的庇隆流亡国外。

  1957年总罢工

  1957年9-10月间,阿根廷工人运动掀起高潮,连续举行了两次全国总罢工,参加人数达400余万。1955年9月政变后组成的军政府维护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集团和外国垄断资本的利益,对外加强与美帝国主义的联系,对内实行反劳工、反民主的高压政策,政府以“消灭庇隆主义”为目标,下令解散庇隆主义党,废除庇隆政府时期的一切进步措施,实行“工会军事化”,由军官领导工会,并逮捕、关押大批工会干部。军政府的反动措施遭到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对。1956年底工人运动开始兴起。1957年6月,军政府宣布全国戒严,以遏制工人运动的发展。然而,这更加激怒了劳工大众,1957年9-10月间,工运蓬勃发展并开始了全国性总罢工。工人们要求改善经济状况,降低物价,实行民主和工会自由。在罢工的强大压力下,军政府被迫撤销戒严令,答应1958年2月进行总统大选。选举结果,激进公民联盟领袖阿图罗·弗朗迪西在庇隆主义者及广大工人群众的支持下当选为总统。这次总罢工和弗朗迪西当选为总统表明,以广大工人群众为基础的庇隆主义依然是阿根廷国家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因素,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极大地影响着国家政治的发展。

  1959年军事政变

  1959年9月初发生的军队叛乱。弗朗迪西1958年2月上台后不久即违背了他的竞选诺言,向外国资本(主要是美国资本)敞开大门,同美国石油公司签订了出租油田的合同,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与此同时,国家经济状况日益恶化。进入1959年后,物价持续上涨,工资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工人运动再掀高潮,要求制止物价上涨,反对政府干涉工会事务。乘国家之危,反动势力也行动了起来。1959年9月初,军队和右翼势力发动兵变,迫使弗朗迪西解除与庇隆有联系的罗赫利奥·弗里赫里奥经济部长的职务,让与军队关系密切的阿尔瓦罗·阿尔索加拉伊出任经济部长。弗朗迪西实际上成了军方的傀儡,根据反动集团的意志采取了一个系列措施,加紧镇压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1959年政变强化了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而工人阶级针锋相对,成立了“工人工会阵线”,他们团结一致,继续与反劳工、反人民、反民主的反动势力展开斗争。

  1962年军事政变

  1962年3月军队发动改变,夺取政权。1959年后,弗朗迪西总统一直在军方的挟持下当政。他不甘心受军方的摆布,竭力寻求劳工群众的支持。1962年3月省长和议会选举在即,军方要弗朗迪西下令禁止庇隆主义党人参加竞选。弗朗迪西拒绝遵从,反而宣布允许庇隆主义党人参加。选举结果,在14个进行选举的省中,庇隆主义党人在10个省(包括布宜诺斯艾利斯省)赢得了胜利。军方强烈要求弗朗迪西宣布选举无效。弗朗迪西表示应尊重民意,没有采取行动,军方遂发动政变,逮捕并扣押了他,成立了文官-军队临时政府。右翼军人集团试图实行军事独裁,遭到工人阶级和民主力量的强力抵制。临时政府被迫宣布1963年7月举行大选。大选结果,激进公民联盟领导人阿·伊利亚当选为总统。

  1963年7月伊利亚执政

  1963年7月举行大选,激进公民联盟领导人阿图罗·伊利亚当选为总统,上台执政。1962年政变后,军队内部出现了“蓝派”、“红派”之争。“蓝派”主张法制,成立宪制政府,并赞成同庇隆主义党结盟,通过选举由军人掌权。“红派”要求军人独裁,打击庇隆主义党。“蓝派”在斗争中占上风,开始筹备大选。1963年7月大选中,“人民激进公民联盟”领袖伊利亚获胜执政。伊利亚执行经济独立和社会正义的政策,强调自力更生,优先发展工业。据此,政府宣布终止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关系,停借外债;实行石油资源国有化;控制外资企业利润的汇出。伊利亚还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资助国营企业的发展,冻结地租。但是,伊利亚政府的政策受到了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集团的反对。而它的劳工政策又遭到了劳工大众的抵制。工人采用静坐罢工的斗争方式,要求改善生活条件和允许庇隆主义党参加竞选活动。1965年,伊利亚被迫允许庇隆主义党参加当年的议会选举。选举中,庇隆主义党赢得了议会的多数席位,开展了抵制政府的斗争。1966年6月28日军内“蓝派”领导人胡安·卡洛斯·翁加尼亚将军在经济状况恶化,政局动荡的形势下,发动政变,接管了政权。

  1966年6月翁加尼亚执政

  1966年6月翁加尼亚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伊利亚政府,上台执政。他一改“蓝派”的初衷,宣布进行“阿根廷革命”,实行军事独裁,提出由政府指导,首先发展经济,然后实行公平分配,以求“社会和平”及“真正的民主”,。据此,他经济上执行一种既有利于传统寡头集团又照顾民族工业发展和劳工利益的政策,目的是要在维护本国消费的同时增加出口,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政治方面,翁加尼亚下令取缔一切政党,禁止一切政治活动;他还决定干预国立大学事务,下令清除有共产党嫌疑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他分裂工会组织,竭力控制工人运动。

  翁加尼亚政府的经济政策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工业复苏,生产逐年递增,1967年增长1.6%,1968年增长6.9%,1969年增长了11.1%。1969年上半年,通货膨胀率降至7.6%。根据这种情况,一些人认为阿根廷“经济奇迹”即将出现。然而好景不长,1970年就发生了危机,牧业生产下降,牛肉价格上涨;农牧产品出口减少,国际收支出现赤字;货币贬值,生活费用上涨。加上专制独裁的统治,人民群众因而开始进行反政府的斗争。

  1969年5月底,中部重镇科尔多瓦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反对独裁,要求民主和自由。人民群众与警察在大街上战斗了整整48小时。群众运动迅迅扩展到了全国各地,并逐渐演变成了武装斗争。1969年底,城市和农村都有一些游击武装开始活动,其中最具影响的是庇隆主义党成员组织的“蒙托内罗斯”、“庇隆主义武装力量”和“革命武装力量”(1973年三个组织合并)以及托派控制的“人民革命军”(1973年摆脱托派影响,自称“格瓦拉派”)。庇隆主义游击队活跃在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中心的东部城市,坚持庇隆的民族主义和民众主义思想;主张保护民族工业,土地改革,实行国有化政策;要求改组工会组织,根除脱离群众的“工会官僚主义”。“人民革命军”活动在科尔多瓦地区,主张不仅要进行民族主义革命,更要从事全美洲的反帝斗争。1970年6月,庇隆主义游击队逮捕并处决了前军政权首脑阿兰布鲁(1955年11月-1958年5月执政)。阿兰布鲁死后,军政权改组,翁加尼亚下台,由罗贝尔托·莱文斯顿执政。

  1970年6月莱文斯顿执政

  1970年6月军政权改组,翁加尼亚下台,莱文斯顿执政。新政权制定了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实行由军人指导的“民族主义开放”政策。为执行新政策,政府采取控制资本的外流和转让,增加货币投放量;发行公债,以增加资金储备;增加公共投资,发展基础设施;加强劳工在劳动集体合同谈判中的地位;革新国营企业的经营活动,发行国营企业股票;合理利用外资等。莱文斯顿在政治上放宽控制,以缓和人民群众的民主斗争势头。12月,包括庇隆主义党在内的各被禁政党联合发表宣言《人民的时刻》,要求立即恢复“民主化”进程。军队领导集团为了控制局势,1972年2月再次改组政府,阿莱杭德罗·拉努塞掌权。

  1971年3月拉努塞执政

  1971年3月,军政府改组,拉努塞出任总统,上台执政。他一上台就宣布终止翁加尼亚的“阿根廷革命”进程,允诺两年后“还政于民”。他采取“胡罗卜加大棒”的政策,一方面动员军队大规模进行“反颠覆战”,残酷镇压人民武装斗争和民主组织;另一方面又宣扬“民族和谐”,邀请所有的“民主力量”同他合作,以推进“民主化”进程。为了赢得工会的合作,拉努塞下令解除10余年来对庇隆主义党的禁令,又于1972年11月允许一直流亡在外的庇隆回国作短期访问,借以和缓人民群众反军政权的斗争。然而各政党和工会拒绝同军政权合作,游击队的活动加剧,民主运动高涨;加之国内经济形势恶化,1972年出现负增长(-3%),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拉努塞被迫交权。在1973年3月举行的大选中,庇隆主义党人埃克托尔·坎波拉当选为新总统。

  1973年9月庇隆第三次执政

  1973年9月大选,庇隆当选为总统,第三次上台执政。1973年5月25日,坎波拉就任总统,提出了“民族重建”的任务。坎波拉完全依靠庇隆主义党的左派--青年庇隆主义者进行变革工作。他大力倡导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变革;下令废除反共法,取消所有反民主的镇压措施;下令释放所有政治犯和被监禁的游击队员;下令一批高级军官退役,将军队的政治活动置于国防部的监督下。在这种形势下,游击队公开活动,扩大队伍;青年庇隆主义者深入大学、工厂和贫民区广泛进行宣传、组织群众的工作。所有这一切引起了庇隆主义党的右派-总工会的领导人和军队右翼集团、大资产阶级、大地主寡头集团和一部分中产阶级的恐惧,他们都希望庇隆回国控制局势。

  1973年6月20日,庇隆决定回国。到机场迎接他的有200万人。在人们等候飞机抵达时,庇隆主义党的左、右两派发生冲突,打死了数十人,党内矛盾激化。坎波拉难以控制局势,7月13日宣布辞职。参议院院长劳尔·拉斯蒂里任临时总统,筹备9月大选。大选中庇隆当选为总统,他的夫人马丽亚·埃斯特拉·马丁内斯·德·庇隆(伊沙贝尔)当选为副总统,并于10月12日宣誓就职。

  庇隆政府制定了《1974-1977年民族重建和经济发展计划》,恢复国家干预和有利于劳工的国家收入再分配原则;实行“社会协议”政策,由“劳工总同盟”和“经济总同盟”(中、小企业主组织)共同协商,制定物价和收入再分配的政策。结果经济形势开始好转,生产增长,通货膨胀率下降。

  政治上,庇隆上台后一方面主动与以前的政敌和军队右翼集团成员接触,以释前嫌。另一方面开始整顿庇隆主义党。庇隆首先在刑法中增加了严惩“恐怖活动”的条例,用以镇压游击活动,抑制左派;而后于1974年初颁布新工会法,宣布一切权力归“劳工总同盟”。“劳工总同盟”在庇隆的默许下在工会中清洗左翼。庇隆主义党内矛盾激化,左、右两派分别动员力量。1974年5月1日,庇隆公开指责左派“愚蠢、自负”。青年庇隆主义者与他决裂。

  1974年7月1日,庇隆因心脏衰竭去世。

  1974年7月伊沙贝尔执政

  1974年7月庇隆去世,按阿根廷宪法规定,总统缺位时由副总统继任总统职位。于是他的遗孀成了阿根廷、乃至拉丁美洲国家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总统。伊沙贝尔执政后,国家经济形势急剧恶化,出口下降,进口费用上升,国际收支出现赤字;国家财政赤字激增;国内生产总值呈负增长(1975年为-1.1%);通货恶性膨胀,货币连续贬值。政治危机同样严重。政府依靠庇隆主义党右派打击左派。左派转入地下进行反政府活动。他们暗杀、绑架工会右翼领导人、政府官员、军官和警察。伊沙贝尔下令军、警严厉镇压游击队活动。军、警借此任意逮捕、关押人质,严刑拷打,枪杀无辜,全国陷入白色恐怖。这激起了全国社会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反对。伊沙贝尔政府对国内政治、经济秩序的混乱束手无策,失去了控制能力。1976年3月24日发生军事政变,军方以侵吞公款罪扣押了总统,并下令解散庇隆主义党政府。伊沙贝尔政权遂告结束。

  1976年3月魏地拉执政

  1976年3月阿根廷发生军事政变,夺取庇隆主义党政权,豪尔赫·魏地拉将军上台执政。军政府宣告“重组国家”,下令废止庇隆主义党政府确立的政治、经济体制,终止其发展战略和政策。经济上,军政府执行“新自由主义”政策,颁布了“恢复、调整和发展”的经济纲领,减少国家干预,倡导“效率”、“机会均等”、“自由竞争”,对内、对外全面开放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实行私有化和市场调节政策。政治上,它加强镇压措施,坚持所谓的“反颠覆战”;禁止一切政治反对派活动,镇压民主运动;解散“劳工总同盟”,成立“非政治化的”、支持军政府的工会组织。军政府的高压政策遭到了庇隆主义党、激进公民联盟等民主党派和受它们影响的工会组织的反对和抵制,“重组国家”受阻。而它的经济发展政策更遭致了灾难性的结果。民族工业备受摧残,工业生产下降,工人大量失业;资金外流,银行破产,外债激增,国家政治、经济危机日深。1981年3月魏地拉下台,罗贝尔托·维奥拉将军任总统。他主张政治自由,开始与各政党对话。这又引起了军内右翼集团的不满。12月奥维拉被迫下台,陆军司令莱奥波尔多·加尔铁里将军掌权。

  1982年4月阿根廷收复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战

  马岛位于南大西洋,扼麦哲伦海峡要道,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该岛原属阿根廷,1833年英国武力霸占。一个半世纪来,阿根廷为收复群岛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加尔铁里上台执政后,实行铁腕政策,镇压政治反对派和民主运动,遭到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对,同时也引起了军队内温和派的不满。他为转移人们的视线,摆脱自身的困境,决定出兵收复马岛。1982年4月2日,加尔铁里下令阿军出击。阿军4000人迅捷收复了南乔治亚岛和桑威奇岛,驻岛英军49人在总督的率领下撤至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阿根廷政府任命马里奥·梅嫩德斯为马岛总督,并增兵备战。英国组成一特混舰队开赴南大西洋,以亚松森岛为基地,派飞机轰炸马岛首府斯坦利的飞机场。英国政府又宣布马岛周围200海里为“专辖区”,封锁马岛。4月25日,英军击退守卫在南知乔亚岛的200名阿军,重新占领了该岛。5月2日,英国核潜艇击沉阿根廷战斗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号”,阿军400人丧生。3日后,阿根廷飞机用导弹击沉英国驱逐舰”舍菲尔德号”,英军死亡20人。5月21日,英军在圣卡洛斯湾登陆向斯坦利推进。阿根廷空军猛烈轰炸英国舰艇,炸沉数艘。5月29日,双方在古斯格林激战,阿军战败。英军围困并炮轰斯坦利。6月14日,梅嫩德斯在无援的情况下向英军投降,98名阿军放下武器。战争历时72天,双方伤亡2000人,损失20亿美元。阿根廷战败,军队名誉扫地,加尔铁里被赶下台,推雷伊纳尔多·比格诺内将军任总统。他宣布1983年10月大选。大选中,激进公民联盟领袖劳尔·阿方辛当选为总统,结束了7年之久的军人统治。

  1983年12月改组军队

  1983年12月阿方辛执政后着手改组军队,加强政府对军队的控制。30年代以来,军队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有影响的权力集团,左右着国家发展的进程。1983年12月阿方辛就任总统后,趁军队在马岛战争中失败、威信扫地之机着手改革军事体制。政府制定法令,规定共和国总统为武装部队统帅;海、陆、空三军司令体制改为参谋长制,成立三军联合参谋部,直接隶属总统以协调各军、兵种的活动;国防部长由文职人员担任;军队的情报、治安、军工生产等部门分别划归内务部和国防部。政府还下令90%以上的高级将领离职或退役;减少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驻军;减少军费和征兵人数,关闭一些兵营和军事基地。政府下令严厉镇压军队叛乱,严惩叛军首领。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权力,保证了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1983年12月“失踪者案”水落石出

  1983年12月阿方辛政府开始审理自1976年以来军政府拘捕、拷打、杀害平民案。1976年后,军政权以“反颠覆”为名,发动了一场”肮脏的战争”,任意逮捕工人、学生和民主人士,滥杀无辜,7年内共杀害1万余人,3万多人“失踪”。1982年马岛战争失败后,全国民众强烈要求军政府交待“失踪者”的下落,释放被捕的工人、学生和民主人士。军政府拒绝透露实情。1983年12月激进公民联盟执政后,阿方辛政府立即组成一“全国调查失踪人员委员会”,收集人证、物证,查清“失踪人员”的命运。1984年9月,委员会以《决不能再发生这样的事了》为题发表了初步调查结果:委员会已收集到数百份证词和物证,发现了300多个秘密监狱。初步查明大多数“失踪人员”已经死亡,其中许多人同游击队毫无关系,甚至还有1/3是妇女。1985年4月法庭开始审判工作(12月结案),前军政权首脑魏地拉被判处终生监禁、维奥拉17年监禁、加尔铁里因牵涉马岛战争一案暂时收押于军事监狱。这一判决缓和了民众的义愤,稳定了局势。

  1985年6月14日“奥斯特拉尔计划”的实施

  1985年6月14日阿方辛政府宣布的“经济改革计划”,因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币制改革,将货币单位“比索”改为“奥斯特拉尔”,故亦称“奥斯特拉尔计划”。1983年12月阿方辛上台执政时,国家处于1930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外债超过450亿美元。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消灭4位数的通货膨胀率,恢复经济活力。为此,阿方辛政府颁布了“经济改革计划”。其主要内容有:冻结工资和物价;改革币制,将“比索”改为“奥斯特拉尔”,新旧币比值为1奥斯特拉尔等于1000比索;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增加所得税、进出口税;裁减冗员,提高公共服务费。计划分5个阶段执行:第一阶段(1985年6月至1986年3月),制止通货膨胀;第二阶段(1986年4月至8月),恢复经济增长,相对稳定物价;第三阶段(1986年9月至1987年2月),稳定物价,有限增长经济;第四阶段(1987年2月至6月),采取应急性措施:冻结工资和物价、控制预算赤字、降低利率;第五阶段(1987年7月至9月),进行结构性改革:实行“自由化”,推进私有化,放开物价。然而,1年多来经济改革成效甚微,从而引起了公众、反对党和执政党内部一些人的不满和批评。1987年9月中期选举,执政党失败,经济改革计划也停止执行。

  1989年6月13日阿方辛提前交权

  阿方辛为形势所迫提前向新当选总统卡洛斯·萨乌尔·梅内姆交权。1989年5月阿根廷大选,庇隆主义党(即正义党)领袖梅内姆当选为共和国总统。按宪法规定,新总统接任前有近7个月的过渡时期。因此,1989年5月至12月为阿方辛政府向梅内姆政府过渡的时期。然而,阿方辛政府的后期经济严重衰退、社会十分动荡:1988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3.1%,1989年第一季度又下降5%;外汇储备告罄;财政赤字增加;通货膨胀率达四位数;生活费用持续上涨,失业人数剧增;工人罢工、教师罢教,要求改善生活条件的斗争此起彼伏,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军政矛盾也很尖锐,自1987年4月以来共发生了4次兵变。本来阿方辛力图采取措施,控制局势,不料种种努力均遭失败,于是,不得不于1989年6月13日宣布辞职,提前向梅内姆交权。

  1989年7月8日梅内姆执政

  1989年7月8日梅内姆接任总统职务,上台执政。梅内姆1930年7月2日出生在拉里奥哈省。1955年毕业于科尔多瓦大学法律系。1953年加入正义党,1987年当选为该党的第一副主席(1990年8月任党的全国委员会主席)。马岛战争后,阿根廷政局动荡、经济停滞,因此,梅内姆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团结各政治派别和社会阶层,稳定政局,为发展经济准备条件。为此,梅内姆首先解决军政矛盾问题,下令赦免一批被指控70年代犯有侵犯人权罪及80年代参加兵变的军人和对马岛战败负有责任的军官,同时下令赦免那些70年代从事反政府活动的游击队员,以求实现全国的政治和解。其次,他以“社会协议”为基础加强与企业界的联系,协调劳资关系。第三,他与各政治派别加强联系和对话,争取最大限度的支持。在此基础上,梅内姆政府提出了目的在于改革国家经济结构的法案:国家改革法和经济紧急状态法。前者的核心是国营企业私有化,发展市场经济;后者的主要内容是取消国家对生产和消费的一切补贴。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改革税收制度,放宽进出口限制,取消对外资的限制,活跃股票市场,等等。梅内姆政府力图根本解决所面临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把国家引上正常的发展轨道。梅内姆十分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1990年11月14日至16日曾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1991年3月26日南锥体共同市场条约签署

  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4国组成的地区共同市场。1991年3月26日,四国总统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签署《南锥体共同市场条约》(亦称《亚松森条约》)。10月30日,四国议会分别批准了条约。11月29日条约正式生效。条约规定将于1995年1月1日建成4国共同市场,在此之前,成员国之间逐步减免关税。条约正式生效之日起,关税减少47%,到12月底减少54%,以后每半年减少7%,到1994年12月31日全部取消。地区共同市场的建立对拉丁美洲一体化进程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1991年11月13日梅内姆的美国之行

  1991年11月13日至19日,梅内姆访问了美国。梅内姆1989年7月执政以来,把加强同美国的关系放在重要地位。阿根廷为了重振本国经济,改善国际地位,需要美国的经济和外交支持。梅内姆访美期间,通过谈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答应1992年第一季度向阿根廷提供30亿美元的扩大贷款,期限3年,并商定1992年1月最后一周,阿根廷与商业银行开始减债谈判(阿根廷日前外债总额约600亿美元,拖欠债息80亿美元)。访问期间,两国政府还签署了投资保障协议,为美国投资者在阿的活动提供了法律保障。梅内姆说,通过这次访问,阿美两国关系有冲突的时代已经结束,两国将保持“更加合作、稳定和可以预见的关系”。

推荐访问:二十世纪大海战

娱乐八卦推荐文章

娱乐八卦热门文章

娱乐八卦扩展文章